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学)39547
- 格式:pptx
- 大小:4.61 MB
- 文档页数: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二、讲授时数:2学时三、目的要求:㈠掌握慢性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
㈡熟悉肺心病的并发症及辅助检查的意义。
四、时间分配:㈠概述及病因 10分钟㈡发病机制和病理 15分钟㈢临床表现 10分钟㈣辅助检查 10分钟㈤诊断与鉴别诊断 15分钟㈥治疗及预防 20分钟五、讲授重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六、讲授难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
七、教学方法:讲解配合启发性提问,举出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八、思考题: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关键是什么?2.如何使用强心剂和利尿剂?九、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胸片、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十、参考书:《内科学》(第6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年。
《内科学》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年。
《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2版。
十一、讲授内容:一、概念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二、病因1.支气管、肺病变以COPD最多见。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3.肺血管病变4.其它三、发病机制和病理1.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①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血管阻力增加。
②解剖学因素:肺血管解剖结构的重塑形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障碍。
③血流量的增多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3.其他重要脏器损害四、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尖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五、特殊检查1.X线检查:包括①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动脉扩张,其横径≥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
山东大学教案编号:课程呼吸内科学教师职称主任医师学时 2学时哪些疾病可以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试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试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山东大学教案纸第 1 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目的要求一、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心功能不全的处理。
二、熟悉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三、了解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
教学内容[概述] 慢性肺心病是以呼吸功能不全为基本矛盾的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
[病因] 慢性支气管肺疾患,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是主要病因。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病亦是慢性肺心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标准和分型。
重点讲述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功能性因素,即缺氧所导致的肺局部缩血管物质增多和舒血管物质的减少,指出解剖学因素和血管容量增多的促导致肺血管阻力升高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因素:1、血管收缩:属功能性,多见于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时:可有多种原因,只要其导致慢性长期改变。
2、血管炎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如慢支累及周围血管时。
3、肺泡内血管受压:如肺气肿时。
4、肺泡毛细管网毁损:如肺气肿或肺大泡形成时。
5、肺血管重建:与缺氧等引起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具有不详。
6、血容量增多和血粘稠度升高。
二、慢性肺心病以右室肥大、右心功能不全为主,以及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影响。
[临床表现]原发疾病的表现及呼吸衰竭表现:因病而异,多有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
肺动脉高压表现1、P2亢进2、辅助检查:如胸片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等。
右心室肥厚表现1、剑突下心脏搏动或心音增强;2、活动后心悸;3、辅助检查:如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
右心室扩大衰竭表现1、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收缩期杂音;2、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充盈();山东大学教案纸第 2 页3、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肝肿大()、下肢水肿、腹水。
一、缓解期原发基础疾病的表现及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大的表现。
(完整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案设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二、讲授时数:2学时三、目的要求:㈠掌握慢性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
㈡熟悉肺心病的并发症及辅助检查的意义。
四、时间分配:㈠概述及病因 10分钟㈡发病机制和病理 15分钟㈢临床表现 10分钟㈣辅助检查 10分钟㈤诊断与鉴别诊断 15分钟㈥治疗及预防 20分钟五、讲授重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六、讲授难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
七、教学方法:讲解配合启发性提问,举出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八、思考题: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关键是什么?2.如何使用强心剂和利尿剂?九、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胸片、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十、参考书:《内科学》(第6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年。
《内科学》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年。
《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2版。
十一、讲授内容:一、概念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二、病因1.支气管、肺病变以COPD最多见。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3.肺血管病变4.其它三、发病机制和病理1.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①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血管阻力增加。
②解剖学因素:肺血管解剖结构的重塑形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障碍。
③血流量的增多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3.其他重要脏器损害四、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尖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最新资料推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案(内科学五年制第七版大学授课教案呼吸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案(内科学五年制第七版大学授课教案呼吸内科) 编号:课程呼吸内科学教师职称主任医师学时 2学时山东大学教案纸目的要求一、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心功能不全的处理。
二、熟悉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三、了解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
教学内容 [概述] 慢性肺心病是以呼吸功能不全为基本矛盾的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
[病因] 慢性支气管肺疾患,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是主要病因。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病亦是慢性肺心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标准和分型。
重点讲述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功能性因素,即缺氧所导致的肺局部缩血管物质增多和舒血管物质的减少,指出解剖学因素和血管容量增多的促进作用。
导致肺血管阻力升高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因素:1、血管收缩:属功能性,多见于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时:1 / 4可有多种原因,只要其导致慢性长期改变。
2、血管炎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如慢支累及周围血管时。
3、肺泡内血管受压:如肺气肿时。
4、肺泡毛细管网毁损:如肺气肿或肺大泡形成时。
5、肺血管重建:与缺氧等引起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具有不详。
6、血容量增多和血粘稠度升高。
二、慢性肺心病以右室肥大、右心功能不全为主,以及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影响。
[临床表现] 原发疾病的表现及呼吸衰竭表现:因病而异,多有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
肺动脉高压表现 1、P2 亢进 2、辅助检查:如胸片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等。
右心室肥厚表现 1、剑突下心脏搏动或心音增强;2、活动后心悸;3、辅助检查:如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