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14
专科《无机及分析化学》一、(共75题,共150分)1. 50克水中溶解了5.35gNH4Cl (NH4Cl分子量为53.5),则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2分)A.0.2mol/LB.2.0mol/LC.2.0mol/kgD.0.02mol/kg.标准答案:C2. 等温等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在室温下非自发,在高温下自发,则()。
(2分)A.>0、B.C.>0D.>0、>0.标准答案:D3. 实验测得2ICl(g)+H2(g)→I2(g)+2HCl(g)的反应速率正比于ICl浓度的一次方和H2浓度的一次方。
由此可知此反应是()。
(2分)A.四级反应B.三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一级反应.标准答案:C4. 反应2W+4X→3Y+2Z,经测试得知一定时间内化合物W以0.4mol/ dm3的速率被消耗,化合物Z的生成速率为()。
(2分)A.0.2B.0.4C.0.6D.0.8.标准答案:B5. 某一电子有下列成套量子数(n、l、m、s i),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2分)A.(1,0,0,1/2)B.(3,2,1,-1/2)C.(5,3,2,+1/2)D.(2,2,1, +1/2).标准答案:D6. H2O的杂化类型为()。
(2分)A.spB.sp2C.sp3D.sp3d.标准答案:C7. 下列数值是两位有效数字的是()。
(2分)A.pH=3.00B.3.00×10-2C.3.00×102D.0.03.标准答案:A8. 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最好选用下列()物质构成缓冲系。
(2分)A.甲酸(p K a=3.75)B.氨水(p K b=4.75)C.甲胺盐酸盐(p K a=10.63)D.邻苯二甲酸(p K a1=2.89).标准答案:B9. Al(OH)3的溶解度(S)与溶度积常数(K sp)之间的关系是()。
(2分)A.S=(K sp)1/ 2B.S = (K sp)1/ 4C.S =(K sp)1/ 2D.S=(K sp)1/ 4.标准答案:B10. 已知(Fe2+/Fe)= -0.41V,(Ag+/Ag) = 0.80V,(Fe3+/Fe2+) = 0.77V,标准状态下,上述电对中最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
一.选择题(50分)1.下列离子中只能作碱的是 C 。
A.H2O B.HCO3-C.S2-D.[Fe(H2O)6]3+2.下列物质既可作酸,又可作碱的是 A 。
A.H2O B.AC-C.H2CO3D.[Al(H2O)6]3+3.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B 。
A.0.010 mol/L HCl B.0.010 mol/L H2SO4C.0.010 mol/L HAC D.0.010 mol/L H2C2O4 4.0.25 mol/L HF溶液中,C(H+)为 D 。
A B0.010 mol/L C.0.25a K mol/L D mol/L5.将pH=5.00的强酸与pH=13.0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的pH值为 C 。
A.9.00 B.8.00 C.12.70 D.5.006.下列溶液中,pH值约等于7.0的是 C 。
A.HCOONa B.NaAC C.NH4AC D.(NH4)2SO47.将 1.0 mol/L NH3·H2O与0.10 mol/L NH4Cl 水溶液按 D 体积比混合[V(NH3·H2O):V(NH4Cl)],能配得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溶液。
A.1:1 B.2:1 C.10:1 D.1:108.要配制pH为9.00的缓冲溶液,需在500 ml 0.1 mol/L的NH3·H2O中加入NH4Cl B 克(K bNH3=1.8×10-5)。
A.47.60 B.4.76 C.1.50 D.15.09.某溶液中含有AgNO3、Sr(NO3)2、Pb(NO3)2和Ba(NO3)2四种物质,浓度均为0.010 mol/L,问向该溶液中逐渐滴加入K2CrO4溶液时,沉淀的先后顺序是 D 。
已知K sp(Ag2CrO4)=1.1×10-12,K sp(PbCrO4)=1.8×10-14,K sp(SrCrO4)=2.2×10-5,K sp(BaCrO4)=1.2×10-10。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分,共25题)1. 用KMnO4法测定草酸钠样品时,加入MnSO4的目的是:()A. 除O2,防止诱导反应的发生B. 防止指示剂的封闭C. 使指示剂变色敏锐D. 加快滴定反应速度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大小与两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有关,对n1=n2=1的反应,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Δφ'应大于:()A. 0.09 VB. 0.27 V C . 0.18 V D .0.40 V3. Q检验法是用来检验:()A. 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B. 两组测定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C. 可疑值D. 平均值4. 标准差比相对平均偏差更能说明测定结果的:()A. 准确度B. 精密度C. 系统误差D. 方法误差5. 用0.01000 mol·L-1NAOH测定同浓度HCl溶液时,pH突跃范围是:()A. 4.3~9.7B. 5.3~9.7C. 4.3~8.7D. 5.3~8.76. pH玻璃电极在测定溶液pH时是:()A. 指示电极B. 参比电极C. 金属电极D. 氧化还原电极7. 下列有效数字为4位的是:()A. pH=2.87B. 3.69C. 2.9×10-6D. 0.010008. 一待检离子有不同的鉴定反应,选择哪个鉴定反应是依据:()A.只考虑鉴定反应的灵敏度B.只考虑鉴定反应的选择性C.在灵敏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选择性高的鉴定反应D.只考虑鉴定反应外部特征9.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只的CO2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的量不同10. 精密度以()为标准。
A. 平均值B. 真实值C. 中间值11. EDTA法测定水中的CA2+、Mg2+离子总量时,溶液的酸度应保持在()。
A. pH>10.0B. pH=10.0C. pH<10.0D. 中性12. 某试样分析测定时,取样7.00 mL,则此分析属于:()A. 常量分析B.微量分析C. 半微量分析D.超微量分析13.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绝对误差为±0.0001g,用减量法称量时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质量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精选xxx科技大学第十四章分析化学基础1.对某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若被分析样品的质量大于100mg,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2.对某溶液中的铝进行测定时,若取分析试液25ml进行分析测定,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3.由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偶然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标准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4.下列各种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其中不能用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KHCO3B. KMnO4C. K2CrO7D. KCl5.下列各种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A. 进行空白试验B. 进行对照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下述情况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时稍有不同B. 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 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B.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C.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8. 分析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何者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时有溶液溅出B.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C. 滴定管未经校正D. 读错法码9. 下列计算式的计算结果(X)应有几位有效数字?( )X= [0.3120⨯48.12⨯(21.65-16.10)]÷(1.2845⨯1000)A. 二位B. 三位C. 四位D. 五位第 1 页10. 欲测某组分含量,由四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g,问下列结果中哪一个是合理的?( )A. 2.085%B. 2.08%C. 2.09%D. 2.1%11. 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下列何者将引起正误差( )A. 称取基准物重量时用的一只10mg法码,事后发现其较正后的值为9 .7mgB.滴定时滴定终点在等量点后到达。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三、填空题 ( 共 25分 )1.命名[Cr(NH3)4Cl2]NO3为______________ ,中心离子为 ___________,配位原子为 ___________ ,配位数为___________,配体包括 ___________ 。
2.在含有AgCl(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 mol·L-1 的AgNO3 ,AgCl的溶解度将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NH3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BCl3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______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____极。
5.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6.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________区。
《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线作业参考资料一、单选题1.在1溶液中,用0.05滴定0.05溶液,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为1.06V,滴定突跃0.86V~1.26V,选择下列哪种指示剂最好(C)A.二苯胺磺酸钠()B.邻苯胺基磺酸钾()C.邻二氮菲-亚铁()D.硝基邻二氮菲-亚铁()2.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应使用的基准物质是(D)A K2Cr2O7B Na2CO3C Na2S2O3D Na2C2O43.对钠,铝,磷,氯四种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加元素性质变化叙述正确的有(B)A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加B最高氧化值依次增大C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电负性依次增大4.基态13Al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应是(A)A 3,1,+1,+1/2B 4,1,0,+1/2C 3,2,1,+1/2D 3,2,2,+1/2,5.邻苯二甲酸分子间存在的分子间力有(C)A色散力 B取向力 C诱导力 D氢键6.若将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x22py1,它违背(D)A能量守恒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洪特规则7.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B)A CCl4B NH3C SF6D BeCl28.下列函数均为状态函数的是(C)A H,G,UB U,S,QC G,W,UD G,S,W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A 当△H>0,△S<0时,反应自发进行B当△H<0,△S>0时,反应自发进行C 当△H<0,△S<0时,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进行D当△H>0,△S>0时,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进行10.下列哪一组数值是原子序数19的元素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依次为n,l,m,ms)(B)A 1,0,0,+1/2B 2,1,0,+1/2C 3,2,1,+1/2D 4,0,0,+1/211.下列物质中,常用作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是(B)A H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苯酚 D H2C2O4 ·2H2O12.选出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粒子(D)A (Cu1+(Z=29)) [Ar]3d10;B (Fe3+(Z=26)) [Ar]3d5;C (Ba(Z=56)) 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D (Zr(Z=40)) [Ar]4d25s2;1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应遵循(A)A统计规律 B能量最低原理 C泡利不相容原理 D洪特规则14.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在n=4,l=1,m=0的轨道中的电子数为(D)A 1B 2C 3D 4E 515.在l=3的亚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B)A 2B 6C 10D 1416.离子的空间构型是(C)A.平面正方形B.三角锥形C.四面体D.八面体17.已知某弱酸HA在水中的解离平衡常数为,则的为(C)A.B.C.D.18.的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A)A.色散力B.取向力C.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D.氢键、诱导力、色散力19.下列电极电势最大的是(D)A.B.C.D.20.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杂化的是(C)A.B.C.D.2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B)A.HgCl2B.H2OC.NH3D.PH3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分题号一二三阅卷人题分601525核分人得分注: 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 50分)1. 含有 Cl -和 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 Br2而不使 Cl -氧化,应选择( )(θθ=1.3583 V ,Brθ2/BrθSn4/Sn2=0.15 V ,Cl2 /Cl=1.087 V ,Cr2O72 /Cr 3=1.33V ,θ/Mn 2 =1.51 V ,θ=0.771 V )MnO 4Fe3/Fe 2A. SnCl 4B. K 2Cr2O7C. KMnO 4D. Fe3+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PbSO4(S)Pb2++SO42-K sp(1)ΘPbS(S)Pb2++S2-K sp(2)Θ反应 PbSO4+S2-PbS+SO4-的K为( )ΘΘΘΘA. K SP (1) . K sp (2)B. K sp (1) /K sp (2)ΘΘΘΘC. K sp(2) /K sp (1)D. ( K sp (1) /K sp (2) )2-1的H2CO3的水溶液 , KΘ﹑KΘ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 c(H+) 3. 0.04mol L ·12浓度和 c(CO32-)的浓度分别为()A.θ0.04 , K1ΘB.θ0.04 ,θ0.04 K1K1K 2K1θK 2θΘK1θ 0.04ΘC.0.04 , K2D., K 2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H + )浓度为 ()A.cB.K aθc 22C.1K aθD.θc 2c2K a5.θ的数值随 pH 的升高而()Cr 2O 72/Cr3A.增大B. 不变C. 减少D. 无法判断6.用 AgNO 3处理 [Fe(H 2O)5Cl]Br 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A. AgBrB. AgClC. AgBr 和 AgClD. Fe(OH) 37.Θ+Θ-AgCl 最多的是( )已知 K f [Ag(NH 3)2]< K f [Ag(CN) 2 ]下列情况中能溶解A.1L 水B. 1L3.0 mol L-1·NH 3·H2O-1D. 1L3.0 mol L-1C. 1L3.0 mol L ·KCN·HCl8. 10ml2.0 ×10-4-110-4-1的 BaCl 2溶液mol L· Na2SO4溶液中加入 10ml2.0 ×mol L·后 ,溶液中 SO42-离子的浓度为 [K spΘ(BaSO4)=1.0× 10-10]青()A. >10-5-1B. <10-5-1 mol L·mol L·C.=10-5-1-4-1 mol L·D. =10mol L·9. Pb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A. 6s 26p2B. 5s25p2C. 6s2D.5s25p65d106s210.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的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具有的量子数是()A. 3,2,+1,+1/2B. 2,1,+1,-1/2C. 3,1,0,-1/2D. 3,1,-1,+1/211. 密闭容器中, A ﹑B ﹑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A+B C,在相同温度如果体积缩小2/3 ,则平衡常数K p为原来的()A.3 倍B.9倍C.2倍D. 不变12.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A.△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r H m越负 ,反应速率越快C.活化能越大 , 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小 , 反应速率越快13. 已知 FeO(S) + C(S) = CO(q)+ Fe(S)反应的r H mθ为正,r S mθ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B.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C. 高温下自发过程 ,底温下非自发过程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Θ-15o-14o由此可推断出()14. K w的值是 6.4× 10 (18C),1.00× 10 (25C),A.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o o时B. 水的 pH25C时大于 15 Co-)=1.0 × 10-7oC. 18 C 时 , c(OHD. 仅在 25 C 时水才为中性15. 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 =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16. 用计算器算得2.236 1.11241.03612.0 0 4 4 7 1,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应为0.2000()A.12B. 12.0C. 12.00D. 12.00417.测定 CaCO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 HCl 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 HCl 用 NaOH 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A. 直接滴定方式B. 返滴定方式C. 置换滴定方式D. 间接滴定方式18.Θ(NH 3)=4.75用-1溶液滴定-1HCl+0.05已知 pK b0.10mol L· NaOH0.10 mol ·Lmol ·L-1 NH 4Cl 混合溶液 ,合适的指示剂是()ΘΘA. 甲基橙( pK a =3.4)B. 溴甲酚兰( pK a =4.1)ΘΘ=9.1)C. 甲基红( pK a =5.0)D. 酚酞( pK a19.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4+2+3+3+B. 2Fe 3+2+2+4+A. Ce +Fe =Ce +Fe+Sn=2Fe+Sn2--2--2++2+3+C. I 2+2S2O3=2I +S4O6D. MnO 4 +5Fe +8H =Mn +5Fe+4H 2O20.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将导致系统误差的是()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 砝码未经校正D. 沉淀穿过滤纸-1-121. 欲配制 0.2 mol L·HCl 溶液和 0.2 mol L·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A. 容量瓶B. 吸量管C. 量筒D. 酸式滴定管22.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A. 滴定开始时B.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 50%时C.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75%D. 滴定接近计量点时23. 标定 HCl 和 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A. 硼砂和 EDTAB. 草酸和 K2Cr2O7C. CaCO3和草酸D. 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4. 用 K 2Cr2 O7法测 Fe2+,加入 H 3PO4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酸度,B.同 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C. 减小Fe3/Fe2的数值,增大突跃范围2+D. 防止 Fe的水解25. 在 EDTA 配合滴定中,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pH 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二、判断题 (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 B,每题 1 分共 20 分 )1.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的配位体的个数。
无机及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A2.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HClC. CaOD. NaOH答案:B3.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A. 1B. 2C. 3D. 4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 食盐B. 糖C. 氢氧化钠D. 硝酸铵5.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HCl + NaOH → NaCl + H2OB. 2H2 + O2 → 2H2OC.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D. CaCO3 → CaO + CO2答案:B6. 以下哪种金属的活泼性最强?A. 铜B. 铁C. 钠D. 镁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硼酸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氨水B. 氢氧化钠C. 氢氧化钾D. 氢氧化钙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B. 醋酸C. 蔗糖D. 酒精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电解质?A. 硫酸B. 硫酸钠C. 碳酸氢钠D. 硫酸钡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原则。
答案:能量最低2.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
答案:电子层数3.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______。
答案:金属键4. 酸的强度可以通过______来判断。
答案:电离常数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能够______的物质。
答案:给出质子6.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碱是能够______的物质。
答案:接受质子7.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水是一种______。
答案:两性物质8. 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可以通过______来判断。
答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9.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无机和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本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和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凤、王耀勇、余德润主编的《无机和分析化学》教材配套使用)《无机和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和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有关的因素为()。
A. 溶质的本性B. 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C. 剂的体积D. 溶液的体积2.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B. 高于100℃C. 低于100℃D. 无法确定3. 在常压下,海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B. 高于100℃C. 低于100℃D. 无法确定4. 在常压下,海水的凝固点一般( )。
A. 等于0℃B. 高于0℃C. 低于0℃D. 无法确定5. 溶液的凝固点总是( )纯溶剂的凝固点。
A. 等于B.高于C.低于D. 无法确定6. 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和血液是( )。
A. 等渗溶液B.高渗溶液C. 低渗溶液D. 无法确定7. 常量分析的称量一般在( )。
A. 0.1g以上B. 10g以上C. 0.01~0.001gD. 1~10g8. 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结构分析D. 滴定分析9.对微量成分进行分析一般采用()。
A. 滴定分析B. 重量分析C. 气体分析D. 仪器分析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 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D.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11.下列()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 看错滴定管读数C. 加错试剂D. 使用的蒸馏水不纯12. 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为()。
A. 空白试验B. 对照试验C. 校正仪器D. 取多次测得值的平均值13.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 室内温度突然变化B. 气压变化C. 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D. 滴定分析仪器刻度不准14. 滴定管读数的绝对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 mL,则相对误差为()。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本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凤、王耀勇、余德润主编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教材配套使用)《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有关的因素为()。
A. 溶质的本性B. 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C. 剂的体积D. 溶液的体积2.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B. 高于100℃C. 低于100℃D. 无法确定3. 在常压下,海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B. 高于100℃C. 低于100℃D. 无法确定4. 在常压下,海水的凝固点一般( )。
A. 等于0℃B. 高于0℃C. 低于0℃D. 无法确定5. 溶液的凝固点总是( )纯溶剂的凝固点。
A. 等于B.高于C.低于D. 无法确定6. 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与血液是( )。
A. 等渗溶液B.高渗溶液C. 低渗溶液D. 无法确定7. 常量分析的称量一般在( )。
A. 0.1g以上B. 10g以上C. 0.01~0.001gD. 1~10g8. 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结构分析D. 滴定分析9.对微量成分进行分析一般采用()。
A. 滴定分析B. 重量分析C. 气体分析D. 仪器分析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 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D.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11.下列()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 看错滴定管读数C. 加错试剂D. 使用的蒸馏水不纯12. 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为()。
A. 空白试验B. 对照试验C. 校正仪器D. 取多次测得值的平均值13.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 室内温度突然变化B. 气压变化C. 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D. 滴定分析仪器刻度不准14. 滴定管读数的绝对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 mL,则相对误差为()。
A. ±0.1%B. ±0.2%C. ±1%D. ±0.01%15. 在标定氢氧化钠准确浓度时,某同学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2mol/L、0.1023mol/L、0.1022mol/L、0.1024mol/L。
而实际结果应为0.1098mol/L,该同学的测定结果()。
A. 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高C. 准确度高,但精密度低D. 准确度较低,但精密度较高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B.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一定为零C.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D. 精密度高表明系统误差小17.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偶然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C. 偶然误差为负误差D. 偶然误差是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18. 一个分析工作者获得三个重复测定的结果极相近,可能得出()结论。
A. 偶然误差很小B. 系统误差很小C. 所用试剂很纯D. 准确度很高19. 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称量试样时,以g为单位结果应记录到小数点后()。
A. 一位B. 二位C. 三位D. 四位20. 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 1.1050B. 0.100C. 0.5000D. pH=12.0021. 用0.100 0mol/LHCl溶液滴定20.00mL0.100 0mol/L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正确的是()。
A. 18mLB. 18.0 mLC. 18.00 mLD. 18.00 0mL22. 下列不是滴定分析反应条件的是()。
A.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 反应必须有合适的方法确定终点C. 反应必须无干扰杂质存在D. 物质组成应与化学式相符合23.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
A. 化学计量点B. 滴定终点C. 滴定误差D. 滴定分析24. 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 基准物质B. 化学纯试剂C. 分析纯试剂D. 优级纯试剂25.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相差越大误差越小B. 相差越小误差越大C. 相差越大误差越大D. 两者必须一致26. 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测定Fe2+的方法属于()。
A. 返滴定法B. 直接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27. 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滴定时若锥形瓶中残留蒸馏水,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不能确定28. 欲配制1 000mL0.1mol/L HCl溶液,应取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
A. 8.4mLB. 0.84 mLC. 1.84 mLD. 18.4 mL29. 可用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作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物质为()。
A . HCl B. H2SO4C、H2C2O4·2H2O D、NaCl30. 用0.100 0 mol/L HCl溶液滴定20.00 mL 等浓度NaOH溶液时滴定的突跃范围为9.7~4.3,若标准溶液的浓度都变为原浓度的1/10 , 则滴定的突跃范围为( )。
A. 10.7~3.3B. 8.7~5.3C. 7.7~6.3D. 11.7~2.331. 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3.1~4.4B. 4.4~6.2C. 8.0~10.0D. 1.2~2.832. 酚酞指示剂的酸式色()。
A. 无色B. 红色C. 黄色D. 橙色33. 在高锰酸钾法中,调解溶液酸性使用的是()。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D. 醋酸34. 高锰酸钾法中所用的指示剂是()。
A. 酸碱指示剂B. 吸附指示剂C. 自身指示剂D. 金属指示剂35. 用台秤称取35.8gNaCl,又用电子天平称取4.516 2 gNaCl,合并溶解稀释至1 000 mL,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用有效数字运算表示为( )。
A. 0.689 mol/LB. 0.7 mol/LC. 0.69 mol/LD. 0.006 9 mol/L36.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水中Cl-时,若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则终点时沉淀物的颜色为()。
A. 白色B. 黄色C. 砖红色D. 紫色37. 下列适合佛尔哈德法条件的是()。
A.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B.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C. 以铬黑T为指示剂D. pH=6.5~10.538.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如果溶液的pH=4,将使测定结果()。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忽高忽低39. 某滴定的突跃范围pH在4.3~7.7之间,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A. 甲基红B. 邻菲啰啉C. 铬酸钾D. 铬黑T40.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一般为()。
A. 1﹕1B. 1﹕2C. 2﹕1D. 1﹕341. 人眼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
A. 400~760nmB. 200~400mmC. 400~760pmD. 400~760cm42. 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 蓝色光B. 绿色光C. 黄色光D. 青色光43. 高锰酸钾溶液呈现紫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 蓝色光B. 绿色光C. 黄色光D. 青色光44. 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0.50,则对应的吸光度为()。
A. lg2B. lg5C. lg6D. lg345.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A. 0.2~0.7B. 0.1~0.3C. 0~0.2D. 0.3~1.046. 电子天平的称盘上有灰尘,应用()。
A. 毛刷清扫B. 湿抹布擦净C. 水洗净D. 口吹气吹除47. 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A. 量筒B. 烧杯C. 容量瓶D. 移液管48. 滴定管内如果有明显的油污,则()。
A. 只用自来水冲洗B. 只用蒸馏水冲洗C. 只用待测液洗D. 先用铬酸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蒸馏水洗49. 下列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的是()。
A. KMnO4溶液B. HCl溶液C. NaOH溶液D. K2Cr2O7溶液50. 如果容量瓶的瓶底事先存有少量的蒸馏水,则配制成溶液的浓度()。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 分析化学包括和两部分。
根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定量分析可分为和。
按照测定方法的不同,化学分析法可分为、等。
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
2. 一个定量分析过程包括的步骤有、、、、。
3. 定量分析的误差按其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和两类。
由于使用的蒸馏水不纯引起的误差属于。
4. 系统误差包括、、、。
5. 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6.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常用表示。
7. 数据0.40%、1.86×10—5、pH=8.25分别为、、位有效数字。
8. 将数据10.065 01处理成4位有效数字的结果为。
9. 滴定分析法常用于组分的测定,仪器分析法适合于组分的测定。
10.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它包括和。
11.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2. 滴定分析法主要的滴定方式有、、、。
13. 基准物质是指。
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和两种。
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和;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和。
15.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酸为,H2O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酸为。
16. 缓冲溶液是指。
配制pH=4—6的缓冲溶液,可用混合液;配制pH=6—8的缓冲溶液,可用混合液;配制pH=9—11的缓冲溶液,可用混合液。
17. 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内因是,外因是。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等。
18. 在分析化学中,将称为滴定曲线的突范围。
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指。
滴定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多控制在之间。
19. 根据所选用的氧化剂的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主要分为、、。
20. 在强酸性条件下,KMnO4中的锰被还原成;其半反应式为。
21. 沉淀滴定法中的莫尔法所用的指示剂是,滴定适宜在溶液中进行,pH为。
如果溶液中有氨存在,溶液的pH应控制在;佛尔哈德法所用的指示剂为,直接滴定法测定Ag+时,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是。
为保护AgCl沉淀不被溶解,常加入的保护试剂是。
22. 沉淀滴定法主要是银量法,银量法根据指示剂的不同,按创立者的名字分为、和。
23. 配位化合物是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以键结合成的复杂离子和分子。
配位体分为和,其中滴定分析用的EDTA标准溶液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