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减法表(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P23《20以内退位减法表》教学目标: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减法的计算,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整理的能力。
3、能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未知的本领,初步具有知识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掌握减法表中的排列规律。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媒体出示题目)找规律写算式。
17-9=8 14-5=916-8=8 14-6=815-7=8 14-7=7()-()=()()-()=()()-()=()()-()=()师:请你说说每组算式中的规律?(学生可能回答:第一组被减数、减数每次都减少1,差不变;第二组被减数不变,减数每次增加1,差就每次减少1。
)(学生填数,媒体出示答案。
)2、师:找规律填算式这些内容在我们以前的课中都已经学习过了,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在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中有很多的小秘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20以内退位减法表》。
(媒体出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这些内容在十几减几的练习课中学生就已经学习过了,在今天的新课之前复习这些知识,目的是为了引出今天的新知,也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二、新授探究一:探究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1、师:老师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进行了整理,制作成了一张减法表。
(媒体出示)师:大家看!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减法表,里面缺了一些减法算式,你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在填写过程中比较具体说出填写的理由。
如:第一行,被减数都是11,减数每次减少1,根据这样的规律,填写的两个算式分别是11-5,11-3。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方框”媒体出示算式。
)2、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的观察与发现,根据横行或竖行减法算式的排列规律填出了表格中空缺的算式。
一年级下册《做一个减法表》《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分类排列知识的为基础.让学生经历整理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2、在分类排列整理卡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按有序思考的方法,体会不同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得出不同的减法表.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通过成果展示收获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学生学会有序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方法.发现算式间的规律,根据所找规律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准备退位减法卡片(教师用的和学生用的)教学过程一、进行口算练习引入新课1、退位减法口算练习活动.学生开火车抽卡片进行退位减法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2、师在夸奖鼓励的同时举起全部的卡片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出好办法将这些减法卡片进行分类呢?二、新知探究(一)、分类标准讨论活动分组讨论这些减法卡片的分类标准汇报归纳:a、按得数相同的数分类 b、按被减数相同的分类 c、按减数相同的分类(二)、学生分类排列活动一(按得数进行分类)a、学生讨论卡片中得数有哪些.b、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排列得数.9 8 7 6 5 4 3 2C、把卡片交给学生.分三个组按每张卡片的得数放到板书数字下的黑板沿上.d、拿出得数是9的卡片.通读一遍.师提出问题:如何把它们有顺序地排列到得数9的下面?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按被减数从小到大竖排)e、老师按顺序要求把卡片贴到9的下面.f、学生读卡片.感知规律.g、学生自主活动.根据发现的规律共同完成得数是8至1的卡片排列.(三)、揭题:这就是我们制作的一个减法表.板书:做一个减法表9 8 7 6 5 4 3 2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312-412-512-612-712-812-913-413-513-613-713-813-914-514-614-714-814-915-615-715-815-916-716-816-817-817-918-9(四)、整体感知这张减法表a、学生对照减法表.竖排读、横排读、斜排读b、根据每种读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组交流.c、练习:按要求找算式 1、差是5的算式2、13减几的算式3、十几减8的算式三、巩固与发展学生分组分类排列活动二a、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分两组分别按被减数相、减数相同来分类排列.b、向全班交流本组的分类排过程.展示本组的成果.(新式样的减法表)11 12 13 14 15 16 17 1811-212-313-414-515-616-717-818-9 11-312-413-514-615-716-817-911-412-513-614-715-816-911-512-613-714-815-911-612-713-814-911-712-813-811-812-911-9-9 -8 -7 -6 -5 -4 -3 -2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13-913-813-713-613-513-414-914-814-714-614-515-915-815-715-616-916-816-717-917-818-9c、分别读一读.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四、比较与发现a、分别在三个减法表中找出13-8的算式.说说在每张表中你是按什么方法找的.b、比较三张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说你喜欢哪种分类排列.五、课堂总结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表被减数 - 减数 = 差。
10 - 1 = 910 - 2 = 810 - 3 = 7.10 - 4 = 610 - 5 = 510 - 6 = 4.10 - 7 = 310 - 8 = 210 - 9 = 1.11 - 2 = 911 - 3 = 811 - 4 = 7.11 - 5 = 611 - 6 = 511 - 7 = 4.11 - 8 = 311 - 9 = 212 - 3 = 9.12 - 4 = 812 - 5 = 712 - 6 = 6.12 - 7 = 512 - 8 = 412 - 9 = 3.13 - 4 = 913 - 5 = 813 - 6 = 7.13 - 7 = 613 - 8 = 513 - 9 = 4.14 - 5 = 914 - 6 = 814 - 7 = 7.14 - 8 = 614 - 9 = 515 - 6 = 9.15 - 7 = 815 - 8 = 715 - 9 = 6.16 - 7 = 916 - 8 = 816 - 9 = 7.17 - 8 = 917 - 9 = 818 - 9 = 9.退位减法的学习要点:一、概念理解。
1. 退位减法就是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小时,需要从被减数的十位借1当10,再进行计算。
例如在13 - 5中,3比5小,要从13的十位借1,13就变成了10 + 3,借1后10变成了9,然后用9 + 3 = 12,12 - 5 = 7。
二、计算方法。
1. 先看个位。
- 先比较被减数个位和减数个位的大小。
如果被减数个位小于减数个位,就要从十位借1。
2. 再计算。
- 借位后,被减数个位数字加上10,然后再减去减数个位数字得到差的个位数字。
- 被减数的十位数字减1后再减去减数的十位数字(如果减数有十位数字的话)得到差的十位数字。
三、练习巩固。
1. 可以通过制作退位减法的卡片,一面写算式,一面写答案,随机抽取卡片进行练习。
《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以上理念,我在学校“分享式灵动课堂”的指导精神下,遵循一个核心理念:每一朵花都是一种独特。
三个组成要素:问题—思考—分享。
四种意识:让位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规则意识。
六种表现:引入激动、交流互动、思考主动、讲解生动、生成心动、收获感动。
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
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用脑想数学,用脑积极地思考数学或与之有关的问题。
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教材“问题串”的设计理念。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做个减法表》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9课时第17页内容。
2.教学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共安排了8个课时来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而在第9课时安排了《做个减法表》这一内容,不仅巩固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还系统的整理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及其内在联系,方便记忆。
为第五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奠定基础。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独学—合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创造个性化的整理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理过程中体验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经历整理减法表。
加减法口诀表加减法口诀表很多孩子可能还没开始上学,家长就会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也是为了让孩子真正上学的时候能够学进去,可以学的轻松,其中加减法口诀表是最常见的一个知识点,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加减法口诀表的相关知识吧。
加减法口诀表怎么背加减法口诀表是可以背诵的,那么加减法口诀表怎么背呢?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 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 之后得出结果4+2=6。
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 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
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
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
”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加减法口诀表的规律加减法口诀表相对比较简单,那么加减法口诀表的规律有哪些呢?凑十法:首先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
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9+6=9+(1+5)=(9+1)+5=10+5=15。
这里注意一点: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不能硬生生的不理解的背。
但孩子背的不熟悉的时候,可以用直观操作帮助他们记忆。
方法很简单,游戏时学会的。
开始就玩些数数的游戏,在游戏中让他明白什么是加什么是减,接着就是玩找朋友,让他可以轻松找到互为补数的一组组数字,比如1和9,2和8等等。
最后就是玩买卖东西,找钱。
游戏中就教他利用已经熟悉的那一组组朋友来计算,比如8+5,让他把8拆成5+3,因为5需要找到它的朋友5,5+5=10,还剩下个3,10+3=13。
同理也可以把5拆成2+3。
减法呢,比如11-4,让他把11拆成10+1,10-4=6,还剩下个1,6+1=7。
加减法口诀表需要背吗加减法也是有口诀表的,可以帮助记加减法,那么加减法口诀表需要背吗?加减法口诀表可以适当背诵,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灵活运用,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正答率,提高做题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成减法表。
【教学难点】
观察减法表,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用书、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复习导入
1.快速计算。
2.上学期我们整理了10以内的减法表,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样整理的?
3.(课件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杂乱无章,激发学生整理减法算式的欲望)师:我们如何整理这些杂乱无章的算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减法表。
(板书课题:做个减法表)
二、问题引领,尝试探索
活动一:找一找,排一排
(二)按照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相同或者得数相同,任意选一种来整理
1.拿出检测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按照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相同或者得数相同,任意选一种来排一排。
2.学生先独立思考,想一想怎样给这些算式排队,接着小组进行合作。
要求:(1) 组内要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项工作;
(2) 将卡片进行整理。
3.请排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全班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
4.指名学生上台,任意选一种方式,找出相应的算式排队,并说一说你的整理方法。
三、合作学习,展示反馈
活动二:整理减法表
(三)补充减法表
1.先观察减法表的结构,观察已填好的算式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再独立补充完整。
2.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分别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
(1)横着看:从左往右,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多1,差依次少1;
(2)竖着看:从上往下,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增1,差不变;
(3)斜着看:从右上到左下,减数相同,被减数依次增1,差也依次增1.
四、回顾总结,过关检测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整理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五)检测
1.看谁写的最多?
()-()=8 ()-()=7
()-()=8 ()-()=7
()-()=8 ()-()=7
()-()=8 ()-()=7
()-()=8 ()-()=7
2.填一填。
五、深化提高,问候新知
(六)拓展
通过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