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4
声的利用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
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二、学习活动活动一:探究:声与信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8-39,并回答下列问题)1. 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
2.有些动物对声波反应灵敏(如狗、猫、蝙蝠、海豚),它们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声波;而有些动物对声波反应灵敏(如大象),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声波.3.次声波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
科学家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利用次声波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4.超声波蝙蝠在飞行中会发出,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蝙蝠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
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活动二:探究:声与能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9-40,并回答下列问题)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会看到现象,这说明声波具有。
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波。
练习:1.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一个是。
2.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医学方面:医院利用超声波的分析体内的病变,就是常说的“B超”。
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
(2)工业方面:利用超声波的清洗污垢。
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
2.关于声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 它本身必须能发射超声波C 它本身必须能接受超声波D 它能确定物体的远近3.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D 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危害.4.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错误的是A 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s的回声B 体育老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C 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D 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5.地震前夕,在地球内部某处振动发声,这种“地震征兆”人耳不能察觉,而动物能够观察,那么这种振动的频率范围可能是( )A 小于每秒20次B 在每秒20次到每秒5000次之间C 在每秒5000次到每秒20000次之间D 大于每秒20000次6.请你在下列问题中填上通过声音获取了什么信息.(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在,利用超声波检查(B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蝙蝠在夜间觅食,却碰不到墙壁核树枝,它们的“绝技”实际上利用的是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__.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群大象突然静静地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它们交流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_波.8.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利用的是( )A 蝙蝠在黑夜发现要捕食的昆虫B 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C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D 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9.下列对声的利用中,不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是( )A 利用声纳探测海深B 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C 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D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的利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以及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较强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简化理论知识,使其更容易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法:讲解声音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声波的传播原理。
3.讨论法:学生讨论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声音传播实验装置、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应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声音传播的实例,如电话、广播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现象。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同时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针对实验现象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声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实际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传播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用具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声与信息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
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介绍2005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 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 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
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声的利用》◆教材分析教材中注意区分了声和声音两个概念。
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而声音的概念相对而言面要窄得多,它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关于声和声音两个概念,教学中教师注意正确使用即可,不必对学生做出要求。
声音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限于篇幅,课文中只介绍了一部分。
本节的教学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的感知或资料查阅中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和工作原理。
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的想象力,鼓励他们设计一些利用声音的小发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
教学难点(1)区分声和声音(2)理解声传递能量。
①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关于声音的利用的事件,但我们可能没有在意,譬如说吧: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那么除此之外你所见到的生活中关于声的利用的事例还有哪些?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声与信息教师活动1问:你能举出声运用的例子吗?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后回答: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
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
利用声音识别同学; 听新闻知天下大事......教师活动2问: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8—39页,看看能不能把声与信息分分类,看看有几种运用?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课文。
学生活动2阅读课文,尝试分类。
汇报声与信息的运用。
初步分类。
小组合作,交流归纳:1、在日常生活、工业、军事、医疗等方面的运用分类。
2、按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的运用分类。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并不会阅读,更不会对阅读材料剖析分类。
这部分内容之所以这样处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还能发现本节的易混点。
第3节声的利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重点】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8-39,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蝙蝠通过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3.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捕鱼时渔民可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4.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B超”.【合作探究】演示一声波能够传递信息隆隆雷声过后的一场大雨;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波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教师点拨】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在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设备,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叫做仿生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由仿生学的角度打开技术创新之门.【跟进训练】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C)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C.用噪声炸弹使敌人暂时失去听力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知识点二声与能量【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9-40,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合作探究】演示二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实验一: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1.当播放音乐时,火焰的运动情况怎样?答:火焰会摇动.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实验二:在水槽中装水,一片树叶漂在水中,用木棍戳一下水面,会看见树叶随水波起伏.1.木棍戳水面的能量传给了哪个物体?答:传给了树叶.2. 是通过什么传递的?答:水波.3.超声波在本课中都有哪些应用?答:声波传递信息方面:蝙蝠回声定位、“ B 超”等;声波传递能量方面:超声波除去结石、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等.【教师点拨】1.在理解声波传递能量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采用水波来类比.2.在分析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时,应着重抓住“动”这一关键词.【跟进训练】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C)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声响、倒车雷达(传递信息)穿透能力强 B 超、金属探伤仪(传递信息)振动强烈清洗物体、碎石(传递能量) 2次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传播距离很远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传递信息)具有穿透能力使人和动物受到伤害(传递信息)能量很大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传递能量)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八年级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导学案一、导入(5分钟)1.老师与学生互动问答、回顾上节课内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利用声音的例子?二、自学(25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理解并总结出关键知识点。
2.1 声的利用方式–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语音通信、声音传输、声学列表等。
2.2 机械波的利用–机械波的利用是指将机械波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声音的放大、传输等。
2.3 声音的放大与传输–声音的放大:借助机械波的共振,将声音的能量增大,使其更远传播。
–声音的传输:通过引入声学器件,如喇叭、扩音机等,将声音传输到更远的地方。
2.4 声音的记录与合成–声音的记录:利用录音设备将声音信号记录下来,例如磁带、CD等。
–声音的合成: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合成人声和乐器的声音。
2.学生阅读后,记录关键知识点和不理解的问题。
3.老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这个例子中声音的利用方式和原理。
2.带领学生深入讨论,分析这个例子中声音的传输、放大、记录和合成等过程。
3.每个小组进行汇报,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和意见。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自己讨论的例子,并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声音的利用方式和原理。
2.学生互相交流,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提出问题和意见。
3.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澄清误解。
五、达标检测(15分钟)1.出示在线测试题目,让学生进行测试。
2.老师监督学生完成测试,注意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
3.针对答题结果,分析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以Markdown格式写一篇《声的利用》的学习笔记,包括关键知识点和不理解的问题。
2.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第二章第四节《声音的特性》。
七、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重点】声传递信息与能量【学习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课前预习】1、日常生活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实例有:、、。
2、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实例:、。
【学习探索】【问题1】声与信息[展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仔细研读课本P38声与信息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3.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另一种是 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问题2】声与能量演示:如图1.5-5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由于膜的振动,压缩空气。
1、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本部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课本P29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达标】一、填空题1、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到障碍物_______,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根据原理发明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音的利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并能进行应用举例2, 知道声音能传递能量,并能进行应用举例【学习重点】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 知道声音能传递能量、【学习难点】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 知道声音能传递能量、并能进行应用举【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38~39页“声与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雷声预示一场可能的大雨、听诊器了解病人的病情,这都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障碍物,将会被回来,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耳朵,就形成了。
人的反应时间是,当两个完全相同的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超过时,我们就会再次听到声音。
(3)声呐系统是根据蝙蝠的研究发明的,是指定位系统发出一列声波,再根据反射回来的声波信息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
(4)B型超声波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工作原理与声呐相似,由B超仪向人体内发射,再由反射回来的信号判断人体内部的情况。
2、阅读教材第39~40页“声与能量”完成下列问题:(1)水波在向周围传播时能使水面漂浮物随之振动,说明水波可以传递。
(2)思考教材实验,自己用一张纸放在嘴前,说话时会发现这张纸会,说明声波也能传递。
(3)超声清洗、超声击碎人体内的结石都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
【合作导学】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声呐向;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请问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是1500m /s)(难度:【分层导练】1、下列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声音携带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C、我们在深夜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2、周末,小霞跟妈妈逛商场,买碗时,妈妈把两只碗放在一起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以判断碗的好坏,这主要是因为--------------------------------------------------------------------------------------------------( )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品质不同的碗的音量不同D、品质不同的碗的响度不同3、(多选)声音能传递能量,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中不确的是--------------------------------------()A、由于超声波的频率高,振动迅速,在介质中传播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因而可以用来消除玻璃、瓷等制品表面的污垢B、外科医生可以利用次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在食品工厂里人们常利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D、次声波是频率在200Hz以下的声波,它的特点、传播远、穿透力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的利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掌握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及声音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音的利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利用,对光的传播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声音和光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对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2.掌握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和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实验器材,如声波传播装置、不同介质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话回声定位,引出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让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回声定位的原理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4.巩固(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如判断题、选择题等。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利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进行交流和分享。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节声的利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三、【自主学习】活动一:声与信息问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仔细研读课本P38声与信息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3.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活动二:声与能量问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演示:如图2.3-5 ,用扬声器对准旁边的烛焰,播放音乐后你看会发现:1.看到的现象:。
2.说明:。
3.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本部分内容)4.读课本P40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四、小结五.实际应用1.我们可以利用声传递 ;还可以利用声传递 .2、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______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还能把________________向外传递。
4、蝙蝠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第3节声的利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声的利用”,主要围绕声波的基本原理和在日常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声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各类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方式。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了解声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掌握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点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声波产生、传播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声波应用的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两节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的利用。
播放一段有关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包括声源的振动、声波的波形、声速与介质的关系等。
3. 实验观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4.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声波应用实例,如超声波清洗、声呐定位等,让学生了解声波的实际应用。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声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每组提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解释原理。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波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声波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对声波在某一方面应用的详细分析和记录。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3节声的利用【学习目标】1.掌握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实例。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3.会利用声音测量距离。
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利用声音测距。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声呐是运用了仿生学的原理发明的。
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夜幕降临,危害农业的夜蛾飞了出来,蝙蝠从天而降,用“超声雷达”搜索着,突然发现了夜蛾。
夜蛾也发现了蝙蝠,马上变换飞行方向,兜圈子,翻筋斗,螺旋下降,最后收起翅膀,径直落到了花草之间。
具有精细“超声雷达”的蝙蝠却扑空了。
科学家研究这场有趣的搏斗。
原来有些夜蛾会发出与蝙蝠定位回声极相似的超声波,达到欺骗蝙蝠的目的(如上图所示)。
蝙蝠搜索“目标”是利用眼睛还是超声波?夜蛾发现蝙蝠是利用什么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声与信息自主阅读教材P38~3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人们利用超声波捕鱼,是因为声可以传递信息。
2.雷声预示一场可能的大雨、听诊器了解病人的病情,这都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声呐系统是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研究发明的。
回声定位是指定位系统发出一列声波,再根据反射回来的声波信息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
4.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工作原理与声呐相似,由B超仪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再由反射回来的信号判断人体内部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声音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传递信息。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第二章声现象2.3 声的利用导学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波,因为它们超过了人的听觉限;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的听觉限。
2.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波产生。
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波。
次声波传播的距离。
3.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波,这些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回来。
蝙蝠根据回声到来的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
4.声波传递的性质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常用来清洗。
课堂导学一、声与信息1.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波,因为它们超过了人的听觉限;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的听觉限。
2.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波产生。
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波。
次声波传播的距离。
3.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波,这些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回来。
蝙蝠根据回声到来的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
二、声与能量4.声波传递的性质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常用来清洗。
5.外科医生常利用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波,结石就会内击成细小的,从而可以顺利地被排出体外。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B超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原理工作的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原理工作的3.下列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第3节
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声和声音的区别:声包括声音、超声波、次声波;声音指人类能听到的声.
知识拓展:
次声武器
由于次声波传播的路程远,穿透能力强,当次声波的频率低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致人死亡,所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次声波可以被作为武器.
课外拓展:
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其中一个物体也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
备课笔记
方法技巧:
利用声波获取信息和利用声波获得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理现象.利用声波获得信息是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利用声波获得能量是指物体获得能量后,物体产生的一系列的改变.两种现象有明显区别,如“雷声”震耳欲聋说明雷声具有能量,而听到了“雷声”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雷声传播信息.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递,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注意它强调的是什么.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备课笔记。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声的利用一、学习目标:1。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二、重点难点: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三、学习活动:活动一:声音与信息问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仔细研读课本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1。
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3。
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另一种是 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活动二:声音与能量问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演示:如图2.3-5 ,用扬声器对准旁边的烛焰,播放音乐后你看会发现:1。
看到的现象:。
2.说明: 。
3。
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本部分内容)4.读课本P40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声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教学难点】(1)区分声和声音 (2)理解声传递能量。
【教学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三个视频引入播放影片《功夫》片段。
问:电影中的“狮吼功”你相信吗?师:请继续观看视频《声音击碎玻璃杯》问:你相信声音可以击碎玻璃杯大多数说:不相信。
多数学生说:相信。
点题板书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声与信息阅读分类吗?师:请再观看视频《超声波碎石》问:你相信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胆结石、肾结石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物理知识在医疗中的运用?可见,声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
【板书】§2。
3 声的利用(设计意图:利用三个递进的视频,让学生从搞笑到惊奇,再到彻底认可声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不留教学痕迹的的基础上已认识到声的运用。
声的利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看书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知道声能传递信息,并能举出实例。
2、通过观察、看书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知道声能传递能量,并能举出实例3、通过拓展阅读和上网查资料,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更多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分类,声音的特性及乐音与噪声,其实声的应用很是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
二、独立自主学习:仔细研读课本P38声与信息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3.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请仔细观察课本P40图2.3-5,先猜想后分组协同完成实验,再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演示:如图2.3-5 ,用扬声器对准旁边的烛焰,播放音乐后看会发现什么现象?1.看到的现象:。
2.说明:。
3.读课本P40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拓展阅读:阅读《科学世界》和上网查资料了解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和三音石,还有圜丘声学特性,尝试对我国古代声学建筑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四、展示引导学习: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三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声的利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
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三、学习活动:
活动一:声音与信息
问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
仔细研读课本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
3.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
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
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活动二:声音与能量
问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
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演示:如图2.3-5 ,用扬声器对准旁边的烛焰,播放音乐后你看会发现:
1.看到的现象:。
2.说明:。
3.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本部分内容)
4.读课本P40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四、应用训练:
1.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2.利用超声测位仪想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有多深?
五、课堂小结: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举例说明。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举例说明。
六、达标检测:
1.几种动物和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如下:
(1)猫:60~35000Hz (2)青蛙:50~8000Hz
(3)狗:15~5000 Hz (3)知更鸟:250~21000 Hz
(4)鳄鱼:20~60000 Hz (5)人:20~20000 Hz
在所列的动物和人中,能听见超声的有(填序号,下同),能听到次声的有,超声和次声都听不到的是。
2.蝙蝠在飞行中发出,根据反射回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用来探测鱼群,探知海深。
3.小猫、小狗等动物比人对声音敏感,主要是因为()
A.这些小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大
B.这些小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大
C.这些小动物比人聪明
D.这些小动物的耳朵大
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钢轨,确定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
D.在打雷的时候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7.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小
B.超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8.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播放歌曲
B.教师讲课
C.超声波洁牙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9.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