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胆囊切除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胆囊手术,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规律饮食:手术后需要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应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肠胃引起不适。
2. 恢复活动:手术后可以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以免对切口和内脏造成压力。
3. 伤口护理:术后应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4. 观察伤口情况: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现象,如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5. 规律服药:术后医生通常会开具适当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止痛等治疗,要按时按量服用,并遵循医嘱。
6. 定期复诊:术后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及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7. 注意饮食习惯:手术后应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8. 心理调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疼痛和不适感,需要积极调适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这些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患者康复时间相对较短。
术后护理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同样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一、术后患者的卧床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数小时甚至数天,以减轻腹部的不适感。
这个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床铺整理得干净整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受凉。
要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症状,及时处理和报告。
二、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术后最初24小时,患者不能饮食,需要进行禁食。
之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但需要遵守医生或护士的指导,选择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并尽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中还需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三、术后患者的洗浴护理在术后休息的数天内,患者需要注意卫生清洁。
患者不能进行全身淋浴或浸泡泡澡,但可以进行局部清洁,利用湿毛巾或湿纸巾擦洗身体,保持清洁卫生。
并且需要定时更换内裤及床单,预防感染的发生。
四、术后患者的伤口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手术切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且保持干燥清洁。
术后伤口出现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处理并进行护理医嘱。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伤口的消毒处理,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
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汇报。
五、术后患者的情绪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术后依然可能出现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关心患者的情绪,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和恢复的挑战。
六、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和医嘱,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部手术,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术后的护理也至关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逐步介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
一、术中配合1. 术前准备在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等。
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等,以排除手术的禁忌证。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术后护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 术中监护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还要密切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确保手术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
3. 术中协助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协助主刀医师完成手术。
护士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耗材,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及时、准确地递给主刀医师所需的器械,同时协助医师清洁手术部位、止血、缝合等。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向医师报告患者的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术后护理2. 术后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
要对患者的术后切口进行定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饮食护理,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均衡。
还需要对患者的伤口切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避免创口感染。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手术后的恢复。
3. 并发症的处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梗阻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就是指:在电视腹腔镜窥视下,通过腹壁的3-4个小戳孔,将腹腔镜手术器械插入腹腔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针对的就是有一定症状的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隆起性疾病。
当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之后自身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但是术后护理工作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也必须要提高重视,确保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巩固。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该怎么做?第一,一般护理。
当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之后,应当禁食6-8小时。
同时将枕头去掉,使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窒息,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分析,患者的面色状态以及精神状态都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检查患者的切口是否存在渗血以及出血的现象,从而确保能够在早期发现患者的内出血现象。
二氧化碳气腹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以及高碳酸血症的现象,因此,在手术结束之后一定要给患者低流量的吸氧,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促进体内二氧化碳能够排出。
第二,腹部体征的观察以及护理。
手术结束之后要对病人的体温变化现象进行密切观察,并且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痛以及黄疸的症状出现,放置了腹腔引流管的患者还应当观察其是否有胆汁流出的现象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腹痛现象,就必须要及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内出血以及损伤的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及时将患者的状况报告给主治医生,由医生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三,引流管的护理。
部分患者体内置有引流管,必须要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同时也要将其进行妥善的保护,避免在患者的体内遭到牵拉以及扭曲,从而导致引流管出现拉脱以及引流不畅的现象发生。
日常的局部消毒工作必须要做好,在对患者的引流袋进行更换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无菌操作方式,避免出现逆行感染的现象,同时也要对引流液的颜色以及液量进行观察,并对引流液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更好的进行后续的观察对比。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技巧分析。
方法: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1人,手术切口感染1例,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好转,全部患者病情稳定后康复出院。
结论:加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术后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97-0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属于微创手术之一,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等优点[1],是治疗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的最佳选择,患者在无绝对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均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该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是由于该方式创伤小,临床上常常对其术后并发症有所忽视,有文献报道lc的并发症高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5.6%~6%[2],因此对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现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共10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33例;年龄25-71岁、平均(51.32±2.15)岁;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不适症状;入院后行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胆囊结石43例,慢性胆囊炎31例,胆囊息肉28例;完善相关检查及充分术前准备后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LC)为各种良性胆囊病变需要行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作为肝胆科护士除了熟悉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术前护理外,重点还有LC术后的护理。
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
病人在全麻清醒后的短时间内有一种全身不适感和躁动。
头晕。
不配合护理等表现,要及时告诉本人和家属原因(因全麻后的反应及氧气管。
腹腔引流管。
心电监护仪的袖带。
夹子和电极片等对身体的刺激)。
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取得配合。
2.恶心呕吐的护理
术后病人应随时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和量,分析呕吐发生的原因(是麻醉药物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呕吐有关,还是与剥离。
切除胆囊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干扰胃肠道功能有关)。
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病人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8小时,头偏向一侧,2小时内病人不能睡觉,指导其家属翻身叩背,即使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4.肩背部酸痛
病人在改变体位或者平卧时酸痛加重,要向其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更换舒适体位,按摩酸痛部位,告诉其1-3天后症状会消失。
5.血压升高的护理
术后病人血压升高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排除情绪紧张,疼痛或排尿困难的因素,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术后应继续抗高血压治疗。
以防血压持续升高引起钛夹脱落或腹腔内出血。
6.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病人应持续低流量吸氧,以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6%以上,如值偏底,应检查病人皮肤温度是否过底。
吸氧装置是否通畅。
如因术中采用CO2气腹导致PaCO2过高引起昏迷,病人呼吸浅慢,心率增快等应静脉输入5%NaHCO3,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增加氧分压,行高压氧疗法,以防严重后果产生。
7.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腹腔内出血
术后8小时内密切监测血压和脉搏变化,防止剧烈呕吐和咳嗽。
若30分钟内引流量大于50ml,应警惕腹腔内出血,立即加快补液速度。
出血量大于600ml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协
助处理。
(2)胆瘘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和有无腹痛。
腹胀及黄疸,留置的腹腔引流管是否有胆汁流出。
8.心理护理
鼓励病人克服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9.健康宣教
肠道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
禁饮,肠道功能恢复后的第一天以无脂流质为主,以后逐渐过度为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纤维饮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适量,清淡易消化)戒烟酒,忌辛辣刺激事物,忌油腻,煎,炸及含脂肪多的食品,如肥猪肉,奶油,黄油,油酥点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