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史___外国古代教育思想家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21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把哲学家的沉思与教育家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审视和指导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和教育问题。
论“美德即知识”。
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
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
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
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
不过,他所说的知识并非人类的全部知识,而是指一种理性的普遍的知识,即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各种自然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有关知识才是最可靠的、最有用的。
美德还包括对父母的孝道、兄弟之间的友爱、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等。
这些也都靠教育来完成。
苏格拉底的命题中也包含了“知识就是美德”这层含义。
因此无知的人就是不道德的、可耻的。
人们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
仅拥有美德还不够,还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经常锻炼身体。
他自己就经常抓住一切机会向年轻人讲述善的知识——正义、勇敢、信任、友谊、节俭等,并注意锻炼身体。
创“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
他受他母亲为人接生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
因为人的头脑中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
实质上,他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
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第一篇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章(上)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发展演变一、填空1.成均是出现于五帝时期的萌芽状态的学校教育。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我国真正意义的学校出现于商朝。
4.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由大司徒掌管。
6. 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以六艺教育为主,西周的经济实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井田制)制,政治上实施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学在官府。
7.稷下学宫位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的学校,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是儒家的荀子。
8.“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10.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11.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12.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13.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14.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
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
15.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14.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15.清代的官学除国子监还有宗学、觉罗学和八旗学。
二、选择( 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C)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A)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B)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B)6.、“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B)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C)8、“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B)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B)10.“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D)11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三、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精心整理中外教育简史1孟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3()被公认为全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先提倡有教无类思想——孔子4()是原始文化科学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巫师5东汉时期,()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兴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鸿都门学6()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子7()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一基本光学原理,由此探讨了一系列光学问题,并做了类似“小孔成像”8 9 1011” 1213141 23西周“4512345学堂6()成为继孔子后的又一位大教育家,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7我国大学最早招收女生的是——北京大学81872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他们的成行得力于()的倡导。
——容闳9()在定县乡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晏阳初10()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11()首先在学校中实行“分斋教学”,开了文理教学分科设置和建立主副科制度的先河,对后世中外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胡瑗12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以()取代教育部制。
该制是将全国最高学术机关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合为一体的制度。
——大学院制13在革命根据地中,毛泽东直接创办的教育机构是()。
——湖南自修大学14有“汉代孔子”之称的(),首先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以后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15()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
——严复161940年10月,我国第一所独立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诞生。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7________提出了改造社会要从乡村着手的“乡治”主张,即“乡村建设”理论。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察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一)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
第1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
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中外教育简史填空和名词解释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简称三、百、千。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以《蒙_求》最为流传。
3、康有为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对儿童实行“公养”、“_公育_”制度。
4、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教会式_5、为了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了被称为恩物的一系列玩具。
6、伊拉斯谟斯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直观教具来改进教学。
7、_福禄贝尔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
8、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
9、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三母_ ”。
10、_壬戌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我国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11、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_做_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
12、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_富贵病__。
13、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_自然教育_。
14、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_英国_。
1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颜氏家训_》。
16、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训诫类_ 类和知识掌故类。
17、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天性、习惯和_理性__。
18、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
19、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孝悌__ ,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20、大约19世纪_80_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21、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和_女子师范_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封建教育的奠基人,对中国传统教育影响至深。
孔子30岁开始收徒讲学,先后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了《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作品,对中国、东南亚及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礼记)2、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和改革活动家,被誉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
他一生经历了民族压迫、宗教迫害和三十年战争的磨难。
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工作岗位。
《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等理论著作使他享誉世界。
特别是《大教学论》严谨而系统地论述了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卢梭(1721-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战士,也是划时代的教育家。
卢梭一生著作颇丰,内容涵盖哲学、文学、政论等多个方面。
他在教育史上的重要著作是《爱弥儿──论教育》。
该书以动人的文学风格,虚构了一个出身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他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主张,这部教育论著中的所有教育思想都是以自然教育的原则为中心展开的,贯穿《爱弥儿》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理想社会的新人。
由于卢梭过分强调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活动,为后世资产阶级的“儿童中心论”和“自由教育”所利用。
4、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896年在芝加哥开办“杜威学校”,研究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从那时才开始被承认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家。
他积极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等一系列思想和主张。
杜威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教育论著有《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等多部。
2017秋17春中外教育史17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7.5 分。
)1. 颜元在教育方法上注重______,认为这才是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
A. 静坐B. 习行C. 自学D. 反省正确答案:2. _______确认:“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他对师范教育的认识,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高出前人一筹。
他把师范教育放到挽救贫穷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的社会,创立新的国家的高度上去认识,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A. 黄炎培B. 蔡元培C. 陶行知D. 陈鹤琴正确答案:3. _______被看作是英国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尽管也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仍是一部有深远意义的法令。
A. 《巴特勒教育法》B. 《巴尔福教育法》C. 《费舍教育法》D. 《1988年教育改革法》正确答案:4. 洋务派于1880年创办的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军事学校。
A. 上海江南制造局B. 广东水陆师学堂C. 天津水师学堂D. 江南水师学堂正确答案:5. 游戏是_____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A. 第斯多慧B. 福禄倍尔C. 赫尔巴特D. 裴斯泰洛齐正确答案:6. ______是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
A. 理学B. 经学C. 心学D. 蒙学正确答案:7. ____时期官学逐渐衰废。
A. 商B. 西周C. 春秋D. 战国正确答案:8. 《学记》指出,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这是《学记》中的_______原则。
A. 循序渐进B. 长善救失C. 藏息相辅D. 启发诱导正确答案:9. “有教无类”是__________在教育对象上提出的主张。
A. 墨子B. 孔子C. 老子D. 孟子正确答案:10. 学记》来源与__________书。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倡的教育思想是:- A. 因材施教- B. 学而时习之-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的教育体系主要强调:- A. 艺术教育- B. 哲学教育- C. 体育教育- D. 军事教育答案:B3. 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集中在:- A. 大学- B. 修道院- C. 私人学校- D. 皇家学院答案:B4. 现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之一,约翰·杜威提倡的教育哲学是:- A. 行为主义- B. 经验主义- C. 建构主义- D. 认知主义答案:B5. 20世纪6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 恢复高考- B. 推广义务教育- C. 教育大跃进- D. 文化大革命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其特点包括:1) 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原则;2) 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强调文学和道德修养;3)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乡试、会试、殿试等。
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提高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同时也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和应试化。
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特点包括:1) 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个人全面发展;2) 重视古典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古希腊和罗马文化;3) 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机构,如大学和学院,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4) 教育逐渐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理性和科学。
####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
首先,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和易于获取,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世界各地的知识和信息。
孔子(前551一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鲁国取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少时“贫且贱”。
十五岁立志求学,“学无常师”,据传曾间礼于老耽,学乐于苌弘,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早年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
约三十岁,于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
颜路、曾子、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
五十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
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等国,凡十四年。
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自谓“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六十八岁重返鲁国。
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直到逝世。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达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余人,为我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
其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一百零一九次之多,其基本涵义不外“克己”而“爱人”,“克己”即以礼约身,“非礼匆,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要求遵守周礼规定的等级,克制非分的欲望。
“爱人”即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但强调以孝弟为本,爱有差等。
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为政》)。
谓“政者正也”(《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提倡“举贤才”,“学而优则仕”,以“修己以安百姓”为政治理想。
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在教育上最早探讨人性和教育作用问题,作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肯定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乃后天习染所致,只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都有可能养成“仁”的品质。
以此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凡致“束侑”之礼者,都可以收为弟子。
中外教育简史1 孟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2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3()被公认为全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先提倡有教无类思想——孔子4()是原始文化科学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巫师5 东汉时期,()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兴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鸿都门学6()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子7()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一基本光学原理,由此探讨了一系列光学问题,并做了类似“小孔成像”的实验。
——墨家8 明代在科举考试中采用()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专门形式。
——八股文9 隋朝设置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
——国子寺10()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11《大学》中的()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几个组成部分。
——“八条目”12 西晋除继续兴办太学之外,还创办了()。
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
——国子学13 ()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14()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墨子1智者学派的“三艺”教育有(),它和柏拉图提出的“四艺”教育成为西方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2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为()《论语》《春秋》《大学》《诗经》3我国选士制度大致经历()几个阶段。
西周“乡举里选”、汉代“察举”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度、隋唐科举制度4明清时期私学蒙养教材流行最广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5以下教育名句出自《学记》的有()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1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
——《颜氏家训》2 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是——五育并举3()强调培养实用人才,因而其内容亦强调“实学”:三事.六府.三物。
教育界名人腾大春193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赴济南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
除在师范部任课外,主要精力投入附小改革工作,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和“从做中学”的理论落之于实际。
1935年春,适逢学校改组,应安徽省教育厅之邀,担任安徽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秘书,积极推行短期义务教育,成效卓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四川任国立编译馆编审,钻研欧美教育史及欧美教育思想家的名著,著成《卢梭教育思想》。
1947年赴美留学,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史,先后获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1950年毅然回国,先后任河北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教授,并兼任南开大学教授。
1986年,获得全国外国教育史专业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任河北大学教育系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河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教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老年教授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70载,声名远播,建树非凡。
在外国古代(东方)教育史、美国教育史、卢梭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均有卓越成果,著述丰硕。
出版了《美国教育史》《今日美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述评》等专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德国教育史》等译著;主编多部著作,主要有《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教育通史》(共六卷)。
此外,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外国教育”分支主编和《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分卷主编。
滕先生发表专题论文80余篇,1998年出版个人教育文集《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
滕大春先生的著作及其教育思想在国内外教育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中《卢梭教育思想述评》曾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光明日报》“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荣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美国教育史》一书为国家教委“七·五”重点项目,1999年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河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外国教育通史》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九届中国图书奖,被学界公认为本学科奠基性的经典学术著作;《外国近代教育史》获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小学教师必读书目100本一、教育名著1、《陶行知文集》2、《新教育之梦》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教育的经济价值》6、《终身教育引论》7、《明日之学校》8、《民主主义与教育》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10、《爱弥尔》11、《教育过程》12、《教育过程最优化》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14、《孩子们!你好!》15、《学习,别听学校的》16、《和老师的谈话》17、《多元智能》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19、《教育诗》20、《大教育论》21、《普通教育学》22、《教育论》23、《科学与教育》24、《教育漫话》25、《成功智力》26、《人的教育》27、《审美教育书简》28、《早期教育与天才》2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3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二、理论视野31、《叶圣陶教育文集》32、《陈鹤琴教育论著选》33、《爱心与教育》34、《顺生论》35、《科学家论教育》36、《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37、《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38、《第五项修炼》39、《向瑞吉欧学习什么》40、《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41、《有效的管理者》42、《中国教育思想史》43、《外国教育思想史》44、《教育基础》45、《教育心理学》4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47、《心理学》48、《儿童发展》49、《学习理论》50、《教育管理学》51、《组织行为学》52、《课程论》53、《教育与心理测量》54、《有效教学方法》55、《领导学:理论与实践》56、《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57、《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58、世界教育危机59、《发现母亲》60、《回答未来的挑战》三、教改实践61、《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6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63、《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64、《素质教育学习提要》65、《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66、《案例教学指南》67、《当代教育学》68、《教育理想与信念》69、《我的教学生涯》70、《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71、《向孩子学习》72、《青浦教育实验》7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7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75、《创造性思维与教学》76、《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77、《透视课堂》78、《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79、《培养反思力》80、《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8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82、《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83、《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84、《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85、《中外教育小说选》86、《中外教育诗歌选》87、《中外教育故事选》88、《中外教育散文选》89、《中外教育格言选》90、《中外教育漫画选》四、教育人物91、《孔子评传》92、《泛舟诲海》93、《中国教育家评传》94、《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95、《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96、《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97、《教育的奇迹》98、《外国教育家评传》99、《窗边的小豆豆》100、《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
中外教育简史第一章(上)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发展演变一、填空1.成均是出现于时期的萌芽状态的学校教育。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我国学校出现于朝。
4.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由掌管。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以为主,西周的经济实施制,政治上实施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6.稷下学宫位于春秋战国时的国,是一所集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是儒家的。
7.“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8.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的正式设立。
9.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10.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的形式。
11.汉灵帝时设立的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12.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
13.唐朝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
1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和。
15.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主持发起,史称“”;第二次是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第三次由主持发动,史称“”。
16.清代的官学除国子监还有、和。
二、选择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6. “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8.“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10.“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11.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三、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2.六艺3.稷下学宫4.六学二馆5.苏湖教法6.三舍法7.监生历事8.积分升斋法9.文翁兴学四、问答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