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描写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1
心理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希望能够对文学创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来描写其内心情感。
人物的行为往往可以反映出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状态。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内心的愤怒而摔门而出,或者因为内心的忧郁而低头不语。
这些行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次,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描写其内心情感。
人物的语言也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容和语气,可以揭示其内心的喜怒哀乐。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或者用温柔的语调来表达内心的爱意。
这些语言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加贴近人物的内心。
另外,可以通过人物的思想来描写其内心情感。
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复杂多变的,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思维活动,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现其内心的世界。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在内心挣扎着,犹豫不决,或者在内心深处默默承受着痛苦。
这些思想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最后,可以通过人物的环境来描写其内心情感。
人物所处的环境往往会影响其内心的情感状态。
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氛围和细节,可以更好地展现其内心的世界。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在阴暗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和恐惧,或者在明媚的环境中感到愉悦和舒畅。
这些环境描写可以为读者呈现出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
总之,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作品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和环境等多种方式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希望以上介绍的心理描写方法能够对文学创作者有所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1、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
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2、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我笑咪咪地望着他,心想,他从乡下学校转到我们县城学校,一定带来了好多好多富有泥土香味的故事……《新来的小伙伴》3、心理描写可以分为三类:心理状态、心理活动、梦境幻觉心理状态: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感到新鲜刺激,同时又万分不安。
心理活动:我心里嘀咕:这怎么可以呢?爷爷已经这么大岁数了,我宁可坐别的车,也不能坐爷爷骑的车呀!梦境幻觉:幻觉”型即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幻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例如: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
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卖火柴的小女孩》)“梦境”型即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例如: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凡卡》)4、使用丰富的提示词语:我想:……,我觉得:……¬我心里很纳闷/不安/感慨:我的心中思绪万千/忐忑不安:我不禁浮想联翩5、描述自己的心理:被老师表扬、被爸爸妈妈责备、看到大街上有两辆车相撞、看到街头老人乞讨、被同学误会、拣到一个钱包、和别人比赛、生日、生日没有过好、妈妈\爸爸的生日6、作业:尽可能描写自己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下的心理。
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就是要在文章里,写出人物没有说出口,仅在心里讲的话和他的感情活动,即“想”。
一篇文章只有写出人的微妙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鲜明地再现人物的形象和品格,打动读者。
★心理活动的描写。
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要做到具体真切。
例如,一位同学在观看中国足球队以四比二战胜一支外国足球劲旅时的心理活动是这样写的:“O:2的时候,我的心里凉了半截,紧握的双手渗出了冷汗。
1:2的时候,我那几乎已沉到脚底的心,又提了起来,重新回到胸膛里‘怦怦’地跳动。
2:2的时候,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情不自禁地随着全场观众鼓掌的节奏使劲拍着手。
从3:2到4:2,那简直叫人眼花缭乱。
蓦地,我感到似乎有两条小虫在我脸上爬,痒痒的,用手一摸,才觉得是两行滚烫的热泪夺眶而出,悄悄流下……”在文章中,作者以动作,神态和内心独自交织在一起的描述,刻画了在观看球赛的这一特定环境中“焦急一一紧张一一兴奋一一激动”的内心曲折过程,抒发了一个小球迷对中国足球的关爱之情,写得具体真切,十分动人。
其次,要注意人称。
同学们写文章时,由于立足点不同,叙述就有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
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可以直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的一段: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作者在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以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怀激情,赞颂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用第一人称不能直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其外表(语言、动作、神态等)反映人物的内心。
例如:大伙儿把手都快拍烂了,还是一个劲儿地向着讲坛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不,简直是在一起鸣枪射击。
有人嫌鼓掌还不过瘾,竟情不自禁地喊叫起来:“对!一点儿也不错!”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观众内心对台上演讲的赞同、欢迎和支持。
第三人称叙述,克服了第一人称不能直接写别人心理活动的局限性,可用“他想”等词语作提示。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一、心理描写1、定义: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的作用: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3、心理描写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4、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5、心理描写的分类:直接描写: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间接描写:环境烘托、语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作文复习之心理描写篇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里,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为心理描写?先看下列习作片段:“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二、心理描写的方法:1、内心独白:1)例子: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小学生心理活动描写的教学设计小学生心理活动描写的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心理描写的五种方法。
2.让学生运用五种心理描写的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五种方法:内心独白法、状态描写法、梦境幻觉来描写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运用神态动作的方法和环境烘托法,从侧面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活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状态描写法、神态动作表现法和以景寓情法,以表现人物心灵世界。
教学设想:以课本中的名著为蓝本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老师示范、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设置情境师:同学们,要上公开课了,后面坐了这么多老师,你们心情怎样?猜猜老师心情怎样?(紧张、担忧??)师:紧张、担忧还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内心。
我心里想了很多,请看看灯片2.出示范例一看看时间,离上课还有5分钟,一会儿就要给我们可爱的同学们上课了,又有和我的同仁们切磋的机会了,似晨露滋润花朵,丝丝喜悦浮上心头。
可某种难以言明的东西像蛛丝一样轻轻地缠绕我的心间,淡淡的担忧也涌入心间。
面对这么多老师,在公开教室里,同学们会不会还不适应呢?这堂课会不会成为我的独角戏呢?如果同学们不配和我,上砸了,怎么办?那么前几天我辛辛苦苦备的课和做的课件不就白费了呀!哦,老天!千万别这样。
要相信同学们,他们思维那么敏捷,他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他们一定会和我一起努力的。
是的,要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的!二、技法指导1.明确定义。
心理描写定义: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精神情感加以描绘。
心理描写能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2.心理活动的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
3.心理描写的种类心理描写主要分两大类:直接描写心理活动、间接描写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词语〔高兴〕快活开心快乐欢乐喜悦快慰愉悦愉快畅快大喜狂喜惊讶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融融乐陶陶乐呵呵乐悠悠甜滋滋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兴趣盎然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洋洋自得满面春风自得其乐〔悲哀〕哀伤凄惨悲戚悲愤悲戚叹息乐观悲悯感叹忧伤伤感悲痛挽联呻吟怅然诗所痛苦豁然开朗伤心伤感心如刀割痛不欲生痛心疾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乐极生悲慷慨悲歌〔忧愁〕担忧伤感难过忧愁恐惧顾虑重重满腹顾虑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心烦意乱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五脏俱焚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满面愁容双眉紧蹙〔愤恨〕愤然愤恨愤怒怨恨憎恨愤恨憎恨仇恨愤愤不平疾恶如仇深恶痛绝令人发指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深仇大恨抱恨终身〔发狂〕恼怒激怒怒火中烧恼羞成怒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拂袖而去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怒形于色面存有愠色满面怒容怒目圆睁〔惊愕〕惊慌惊骇惊吓害怕惧怕畏惧恐慌恐怖心惊胆战胆小怕事畏首畏尾提心吊胆做贼心虚心有余悸惊慌失措张皇失措如坐针毡惊魂未定惊恐未定惊恐万状战战兢兢面如土色失魂落魄心惊肉跳胆颤心惊不寒而栗心胆俱裂魂不附体描绘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高兴:1、我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2、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紧绷:1、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我吓坏了。
2、我的怀里像是藏著一只小兔,怦怦地冲个不停。
3、我的心里像有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久久不能平静。
4、我的心里像是月琴似的咚咚直跳。
5、我生怕舵轮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6、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越越策慢,我不敢往下想要了。
7、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伤心:1、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
2、我可怜得像是刀钩一样,眼泪不了地往下流。
3、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记叙文写作指导】心理活动描写之内心独白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心理活动描写之内心独白法_记叙文中的心里活动心理活动描写之内心独白法_记叙文中的心里活动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
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很多如内心独白法,景物衬托法,人物行为暗示法等,这里我们重点讲讲内心独白法的运用。
内心独白,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自己内心所想的内容。
内心独白法形式比较灵活,文章中可以用一整段话来描写自己内心所想的内容,这叫整段式;例如: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
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
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
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
也可以零散地分布在一段话当中,例如:《大扫除》放学后,我参加了卫生大扫除。
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
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
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
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地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
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
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
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急得抓耳挠腮。
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同学的着急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
内心独白的内容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表达。
一,让人物自己跟自己说话。
例,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王老师给我们讲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人要是不爱劳动就叫懒惰,懒人是最没出息的。
”她接着问同学在家干不干家务活。
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格外紧张,怦怦乱跳,唯恐老师叫到我的头上。
想想自己从来没有在家干过家务活,不觉自责道:王小利啊,王小利,你自己还是大队长呢!在学校还能劳动,可是在家里干过什么活呢什么事不是妈妈干的完了,今天老师提问,我看你怎么回答2二,在心里和别人说话。
语言描写片断练习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语言描写。
2、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3、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重难点: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生活化和符合特定的语言环境。
特别是个性化,是语言描写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作文中你是怎样让文中的人物生动形象起来的呢?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进行语言描写。
二、情景导航同学们,看下面两组句子。
1、两片段的B组句子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2、比较一下,B组句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后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文章中心有何好处?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我们既然知道了语言描写有这样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语言描写哪?(生回答,师明确)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释疑解惑如何进行语言描写更好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哪?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四把钥匙。
第一把:身份年龄联系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首先看下面这五句话: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3、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4、小丽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真开心小狗不见了。
”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五句话是不是合适,符合不符合我们的第一条规则。
大家七嘴八舌在讨论甚至争论中明确语言必须个性化,即什么人要说什么话。
然后再出示两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类写法。
(幻灯片打出)小结: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2.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到多功能教室,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知道这节课我们上什么吗?猜猜看。
(学生随意猜)到底上什么,我先不说,可能上着上着,你们就能慢慢明白我们在上什么了。
二、赏析学生作文片段,初步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上周一的作文课,我给大家出了一个作文题——《等》,请你们写自己一次等待的经历,你们还记得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
1.出示习作片段一那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回到家就飞速写完了作业。
6点了,按照平常的惯例,爸妈早就应该回来了,更何况今天是我的生日!可能是去超市给我买东西了吧?想到这儿,我便打开电视看了起来。
6点25分了,我站了起来,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着……难道他们出事了!我心里一惊,又想:一定是想给我一个惊喜……“铃——铃——铃—小声读读,知道他在等什么吗?(等父母亲回家)他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说说看。
(学生自由发言,从各—”电话铃声刚响我就冲过去拿起了话筒,“喂!吴翔,补充题第二题怎么做?”我一听又泄气了,张雨这家伙就会扫我的兴。
“我不知道,少打电话。
”“砰”地一声,我挂上了电话。
( 吴翔)个角度说都可以。
)老师也觉得他写得挺好的,还在我认为好的句子下面划了线。
你们读读,猜猜我觉得他好在哪里?(这些句子写出了他在等待的时候心里的想法,使我们体会到他内心的焦急、不安。
)是的,吴翔同学的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他在等待父母回家时的那种期盼、着急和不安的心情。
2.出示习作片段二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
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
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
“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
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