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768.50 KB
- 文档页数:24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2、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进行书面交际活动,让孩子对现实存在的事件、人物、情感、感受进行描述,从而有效的进行了心理活动描写的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师:老师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听后同学们心情如何?师:我们常说“作文需要以情感人。
”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活动描写的天地。
(出示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
1 、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体会并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学以致用。
三、心理描写方法(一)、什么是心理描写。
(二)、心理描写方法。
1、内心独白式。
师: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多出现在第一人称的文章中。
可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
是我的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
因为它类似于戏剧中的内心独白,所以又称独白式(1)、出示“内心独白”的例子(1)师:什么是内心独白呀?别着急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同学们看:(出示句子)片断1: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我摇摇头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选自习作《等待的滋味》)片断品味师:读一读,看你能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体会到什么?师:这一段主要是直接描写心理活动,并将这一方法称为内心独白。
.对比品味: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
(心理描写的作用)(2)、练习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奶诉说:(补上内心独白)2、幻觉描写(1)、出示幻觉描写的例子。
师:同学们说的这么好,现在听听你读的如何?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我心里无比激动,好像听到春雨过后淙淙流淌的河水,又好似看到万里晴空中灿烂夺目的光芒。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心理描写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概述:介绍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作文中的作用。
2. 心理描写方法:分析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动作表情等。
3. 心理描写技巧:讲解如何细腻地描绘人物心理活动,包括情感、想法、感受等。
4. 优秀例文解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点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使心理描写更具细腻感和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优秀例文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4. 点评: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和技巧。
2. 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思考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
3. 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加入更多心理描写元素。
4. 准备下一节课的心理描写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中的心理描写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3. 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心理描写作品,指导他们不断提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情况,检查他们对于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长期进步: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进步,综合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成长。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心理描写如何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生活中,每当我们耳闻目睹一些事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些想法,或赞叹,或惊喜,或厌恶,或悔恨……如果如实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如:课文《三人行》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的事情,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面对饥饿、伤痛、劳累的威胁,王吉文先是背着小周在草地中行走,然后他又轮流背着小周和黄元庆两人在草地中更艰难的行走,可王吉文最终因伤势过重、劳累过度倒下了。
这时伤员小周和黄元庆一起拉着已昏迷了的王吉文在茫茫草地中行走……当王吉文苏醒过来时,他看到一行大雁正排成整齐的“人”字形队伍,并且靠得那么紧,慢慢地向南飞去。
他由此想到,红军战士也一定会像大雁那样,团结互助,共同奋斗,奔向胜利的前方。
这段心理描写暗示了我们红军战士一定能克服千难万险,走出草地,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个象征性的结尾含义深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由此可见,作文中心理活动描写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一、心理活动往往由事情引发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时,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便是心理活动。
在作文中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实地写出来,能够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
例如:《回家的路上》路灯亮了。
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
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
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
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
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
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
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
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下的速度,飞速地向家里跑去。
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动。
片段开头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2.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
3.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起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技巧。
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场景,用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讨论、展示等。
五、教学资源1. 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论知识。
2. 优秀作文片段示例。
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心理测试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创作,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总结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不够深入,描写技巧运用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多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活动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通常我们所谓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
)就是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把人物是怎么想的写清楚。
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等因素。
可是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需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课文《穷人》,当写到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安顿好他们之后,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精彩: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事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作者把桑娜没征得丈夫同意,就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期间有害怕,又担心,有自责,但更有决断。
“嗯,揍我一顿也好!”写出了她为了两个孤儿,宁愿自己挨揍的善良品质。
如果没有这段合理感人的心理描写,仅写她抱回孩子的一些行为动作,那么桑娜的这些品质也就不可能表现得这么充分。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
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小抄写员》中,“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两只发抖的手抱住了他的头,不觉‘亚’的一声叫了起来。
”这里,“两只发抖的手抱……”深刻地表达了父亲当时的那种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从而更深刻的表达了父子之情,令读者感动。
作⽂描写之⼼理描写教(学)案和反思作⽂描写之⼼理活动描写作⽂指导课教案教学⽬标:1、懂得⼼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物真实的内⼼感受。
2、了解⼼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中的作⽤。
3、了解⼏种常⽤的⼼理活动描写⽅法。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中的作⽤和⼏种常⽤的⼼理描写⽅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两种⽅法准确、形象地刻画⼈物的⼼理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搜集⼼理描写的相关资料。
2、游戏道具、奖品。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第⼀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预备素材。
情境:上课时,我故意迟到了3分钟,在此期间,也没有事先告知顶岗实习⽼师与其他听课⽼师。
到教室后:1、突击检查背书情况,体会紧张不安的⼼理:今天有这么多⽼师来到我们教室听课,我想让⼤家在⽼师们⾯前表现⼀下⾃⼰,同时也检查⼀下你们背诵第⼗三课和第⼗五课的情况,不⽤举⼿,我随意抽⼈背诵。
装做找⼈的样⼦停顿五到⼗秒针、再指名背。
提问:⽼师迟到的这3分钟,你们有哪些想法?听课⽼师和同学们有什么表情?猜猜他们是怎么想的?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
2、做游戏,谈感受:击⿎传花,第⼀轮,⿎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第⼆轮⿎停拿到花的同学抽奖。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3、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理感受,你还产⽣过哪些⼼理感受?(悲喜交加依依不舍⼼花怒放忐忑不安义愤填膺⼼恢意冷⼼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怒怒⽕中烧魂飞魄散惊⼼动魄迫不及待欣喜若狂……)原来⼈的⼼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作家⾬果说:“有⼀种⽐海洋更⼤的景象,是天空,还有⼀种⽐天空更⼤的景象,那就是⼈的内⼼世界。
”4、请你说说印象最深刻的⼀次⼼理感受。
5、⼩结:刚才⼤家说出了⾃⼰真切的⼼理感受,其实这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
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理活动描写。
描写⼈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物的性格,展⽰⼈物的内⼼世界。
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方法指导+佳作展示)在写作中,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塑造至关重要,如何进行心理描写?红色的鱼儿给宝们整理了出来:1直接描写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
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分析:这里出现了“想到”,很明显,属于直接描写式,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文章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抒情独白式2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例如: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
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
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
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
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
……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分析: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出到底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的内心矛盾。
3梦境描绘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梦境描绘的文字一般较多,下面选一较短的进行说明。
例如: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4心理分析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方法。
2. 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3. 心理描写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描写的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心理描写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心理描写的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活动、表情动作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讲解:分析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如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情节发展等。
5. 练习:让学生尝试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教师进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
2. 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心理描写,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3. 收集心理描写的优秀作文,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掌握心理描写方法的程度。
2. 评价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的实际情况。
3. 评价学生通过心理描写提高作文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描写的技巧。
2. 实践指导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心理描写,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用于展示心理描写的优秀成果。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心理描写的素材,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3. 参考书籍:推荐一些关于写作心理描写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心理描写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心理描写的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活动、表情动作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件.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这么多老师,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课件出示老师的一段心理活动。
2.板书课题。
(师:心理活动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心理。
)3.猜猜人物心理。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①自由放声地读读;②指名说自己猜到的心理,并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4.了解复杂多变的心理。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请大家放开思维来说一说。
二、赏析片段,感悟表达效果师:那心理活动描写究竟有什么表达效果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齐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学会看病》,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课件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
一、情境导入,感受心理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这么多老师,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课件出示老师的一段心理活动。
2.板书课题。
(师:心理活动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心理。
)3.猜猜人物心理。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①自由放声地读读;②指名说自己猜到的心理,并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4.了解复杂多变的心理。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请大家放开思维来说一说。
二、赏析片段,感悟表达效果师:那心理活动描写究竟有什么表达效果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齐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学会看病》,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课件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
心理描写片段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片段作文指导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描写片段作文指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首先,学习内心独白的描写方法。
内心独白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让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如思想、情绪、感受。
通过人物的自我表述,借以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以丰满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如: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最后一课》)片段训练:语文老师把昨天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心里很紧张。
示范表达:语文老师把昨天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让我得一次高分,好让父母高兴。
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其次,学习用梦境、幻觉来描写心理。
梦境、幻觉描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
通过对人在梦境里、幻觉中产生的感觉的描写,表达人物的某种心境、意念,曲折地反映客观现实,加强艺术效果。
人物的心理用梦境和幻觉表现,能增添抒情和浪漫色彩,梦中或喜或悲、或笑或泣,往往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情的曲折反映。
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片段训练:听说老师要打电话告诉我爸爸,说我上课玩手机,我害怕极了。
示范表达:听说老师要打电话告诉我爸爸,说我上课玩手机,我心里害怕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