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2机构的结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42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判断题(1)机构能够运动的基本条件是其自由度必须大于零。
(错误 )(2)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两个约束。
(错误 )(3)移动副和转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相等。
(正确 )(4)一切自由度不为一的机构都不可能有确定的运动。
(错误 )(5)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六个自由度。
(错误 )2.选择题(1) 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 D )。
A .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B .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C .两构件相连接D .两构件既连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2) 机构的运动简图与( D )无关。
A .构件数目B .运动副的类型C .运动副的相对位置D .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3) 有一构件的实际长度0.5m L =,画在机构运动简图中的长度为20mm ,则画此机构运动简图时所取的长度比例尺l μ是( D )。
A .25B .25mm/mC .1:25D .0.025m/mm(4) 用一个平面低副连接两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B )个自由度。
A .3B .4C .5D .6(5) 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A )。
A .虚约束B .局部自由度C .复合铰链D .真约束(6)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D )。
A .机构的自由度0≥FB .机构的构件数4≥NC .原动件数W >1D .机构的自由度F >0, 并且=F 原动件数W(7) 如图2-34所示的三种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不确定是( C )。
A .(a )和(b )B .(b )和(c )C .(a )和(c )D .(a )、(b )和(c )(8) Ⅲ级杆组应由( B )组成。
A .三个构件和六个低副B .四个构件和六个低副C .二个构件和三个低副D .机架和原动件(9) 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这时自由度等于( B )。
机械原理判断题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随堂自测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1、当机构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确定的运动。
正确答案:CA。
有B。
没有C。
不完全有2、当机构的的原动件数目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
正确答案:CA。
有确定的运动B。
没有确定的运动C。
最薄弱环节发生损坏3、在机构中,一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正确答案:AA。
虚约束B。
局部自由度C。
复合铰链。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正确答案:CA。
机构自由度小于原动件数B。
机构自由度大于原动件数C。
机构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5、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个自由度。
正确答案:BA。
3B。
4C。
5D。
66。
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正确答案:AA。
0B。
17。
一般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正确答案:DA。
1B。
2C。
3D。
1或2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正确答案:DA。
含有一个自由度B。
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Ⅱ级杆组Ⅲ级杆组9。
机构中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DA。
闭式运动链B。
运动件C。
从动件D。
机架10。
具有确定运动的差动轮系中其原动件数目〔〕。
正确答案:AA。
至少应有2个B。
最多有2个C。
只有2个D。
不受限制11、机构作确定运动的基本条件是其自由度必须大于零。
〔〕正确答案:错对错12、任何机构都是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面构成的。
〔〕正确答案:对对错13、高副低代是为了对含有高副的平面机构进行分析和研究。
〔〕正确答案:对对错14、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正确答案:对对错15、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将引入两个约束。
〔〕正确答案:错对错16。
当机构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正确答案:对对错17。
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等于其自由度数。
机械原理复习题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
2.具有若干个构件的入为组合体、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机器是由原动机、传动部分、工作机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完成有用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机架,杆组,原动件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构成运动副的点、面、线。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构件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数目。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一个约束,而保留了两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联接。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2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F=3n-2pl-ph 。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2,至少为1。
14.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判断该机构运动的可能性(能否运动〕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确定的运动,即确定应具有的原动件数。
15.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低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16.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32n p p --L H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复合铰链,(B) 局部自由度,(C)虚约束。
17.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局部自由度是指不影响输入与输出件运动关系的自由度;虚约束是指在特定的几何条件下,机构中不能起独立限制运动作用的约束。
18.划分机构杆组时应先按低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级别按杆组中的最高级别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