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纬网定位置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4
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教案作为地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地理定位常常成为同学们头痛的难题。
而经纬网定位恰恰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地理学习中利用经纬网定位,以及如何将这一知识点应用到教学中。
一、基础知识在介绍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经纬网的基础知识。
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网格系统,由纬度线和经度线构成。
纬度线是连接地球两极的圆环线,线上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纬度。
而经度线是连接南北极的半圆线,线上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经度。
经纬网能够精确地定位地球上各个地点的位置。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1.通过纬度定位纬度是地球表面上各个点的纵坐标,表示该点距离赤道的距离。
纬度的度数在赤道处为0,向北越来越大,向南越来越小。
如图所示,纬度线是水平的线,所有纬度线总共有90条,其中0度纬线是赤道,90度为北极圈,-90度为南极圈。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纬度线,找到这条纬度线的度数,就可以定位该点的纬度了。
2.通过经度定位经度是地球表面各个点的横坐标,表示该点东经或西经多少度。
经度的度数以本初子午线为0度,向东经度增大,向西经度减小。
如图所示,经度线是竖直的线,所有经度线总共有180条,每条经度线之间距离相等。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经度线,找到这条经度线的度数,就可以定位该点的经度了。
3.通过经纬度定位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经度和纬度交叉的位置,就能够确定该点的位置。
例如,在地图上找到东经30度、北纬40度的交叉口,就表示该点的位置在东经30度,北纬40度。
三、教学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来进行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
1.地图定位游戏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上台,老师快速在地图上指定一个地点,并念出这个地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
代表抢答,第一个回答正确的队伍得到相应的分数。
2.地图上填字游戏老师在地图上先指定某一地点,并把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告诉学生们,让学生将该地点的名称填写在地图上。
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的空间定位一、经纬网的区域定位经纬线是高考考查区域地理时最基本的要素,每一条经纬线的数值变化都反映了地理区域的变化。
在复习过程中,总结一些重要经纬线及其所经过的地区,进而以点线带面,掌握整个区域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一)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1.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80°E经线依次穿过: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90°E经线依次穿过: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东缘、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10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脉、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滇南谷地11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陕南谷地、巫山、雪峰山西侧、两广丘陵西侧、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12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陵、黄海、太湖平原、浙闽丘陵、台湾岛西侧130°E经线依次穿过:三江平原、长白山2.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北回归线穿过: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台湾山脉30°N纬线穿过:喜马拉雅山、藏南谷地、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舟山群岛、东海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50°N纬线穿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3.重要的经纬线交点北回归线和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滇南谷地、西江中部平原、台西平原西缘30°N和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藏南谷地北缘、横断山区、巫山以南、钱塘江口西南40°N和80°E,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塔里木盆地西缘、罗布泊、河西走廊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渤海50°N和120°E的交点为:大兴安岭西北部4.主要地形单元的经纬度范围青藏高原(78°E一103°E,28°N一38°N)内蒙古高原(100°E一120°E,40° N一45° N)黄土高原(105°E一115° E,35° N-40°N)云贵高原(100° E一110° E,23° N一28° N)东北平原(120°E一135°E,40° N一50° N)华北平原(115°E一120° E,33°N一40° N)长江中下游平原(110°E一120°E,28°N一33°“N)塔里木盆地(75°E一90°E,35°“N一43°N)准噶尔盆地(85°E一90°E,43°N一47°N)柴达木盆地(90°E一98°E,36°N一38°N)四川盆地(103°E一108°E,28°N一33°N)(二)世界地理的区域定位1.重要经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0°经线依次穿过:大不列颠岛、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阿特拉斯山脉、撤哈拉沙漠、几内亚湾30°E 经线依次穿过: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德拉肯斯山脉60°E 经线依次穿过:乌拉尔山、图兰平原、伊朗高原、阿拉伯海9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天山、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12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中下游平原、台湾海峡、马来群岛、维多利亚沙漠150°E 经线依次穿过:东西伯利亚山地、日本以东洋面、大分水岭180°经线依次穿过:白令海、太平洋中部、新西兰以东洋面150° W 经线穿过:美国阿拉斯加120° W 经线穿过: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90°W 经线依次穿过:哈得孙湾、苏必利尔湖、密西西比河平原、墨西哥湾、中美洲60°W 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西侧、拉布拉多半岛、奥里诺科河口以东、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30°W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大西洋中部2.主要纬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0°纬线依次穿过:几内亚湾、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依次穿过:纳米布沙摸、南非高原、维多利亚沙漠、大分水岭、安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南部北回归线依次穿过: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恒河三角洲、我国华南、台湾岛中南部、墨西哥高原40°N纬线依次穿过: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里海、卡拉库姆沙摸、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本州岛北部、美国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60°N纬线依次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哈得孙湾、拉布拉多半岛北部3.重要经纬线的交点0°纬线与0°,30° E,120° E,60° W的交点分别为:几内亚湾、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与30°E,120°E,150°E,60°W的交点分别为:南非高原东侧、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大分水岭、拉普拉塔平原北回归线与0°,30°E,60°E,90°E,120°E,90°W的交点分别为:撒哈拉沙漠西部、尼罗河谷西部、阿拉伯海、恒河三角洲、台湾海峡、墨西哥湾40°N纬线和0°,30°E,60°E,90°E,120°E,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小亚细亚半岛、卡拉库姆沙漠、塔里木盆地东部、渤海北部、密西西比平原北部60°N纬线与30°E,,60°E,90°E,120°E,150°E,180°E,150°W,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东西伯利亚山地南部、白令海、阿拉斯加南部、马更些河南部、哈得孙湾4.主要大洲的主体经纬度范围除了要记住这些重要的经纬线的交点外,还需记住一些大陆所跨的主体经纬度范围:如亚洲(50°E——150°E,10°N——70°N)、欧洲(0° E——60°E,40°N——70° N)、非洲(20° W——40°E,30°S——30°N)、大洋洲(110°E——150°E,15°S——35°S)、北美洲(70°W——120°W,30°N——70°N)、南美洲(40°W——80°W,10°N——40°S)。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经纬网(也称经纬度网格系统)是用于确定地理坐标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个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格系统,用于标识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经纬网的基本原理是在地球表面上定义两个相互垂直的线,即经线和纬线。
经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的虚拟线,垂直于地球赤道,而纬线是与地球赤道平行的虚拟线。
在经纬网上,经线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经度),纬线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纬度)。
采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角度法:角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用来表示一个点的经纬度坐标。
经纬度的单位是度,用来度量一个点相对于地球表面任一参考位置(通常是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角度。
经度的取值范围是从-180度到+180度,东经为正,西经为负;纬度的取值范围是从-90度到+90度,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2.弧度法:弧度法是用弧度来表示地球上特定点的经纬度坐标。
弧度是一个长度单位,定义为与一个半径为1的圆的弧对应的长度。
在弧度法中,经纬度的单位是弧度,用来度量一个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弧长。
通过将经纬度的度数值乘以π/180,可以将其转换为弧度。
3.十进制度法:十进制度法是一种表示经纬度坐标的简化形式,将度数坐标用小数形式表示。
在十进制度法中,经度的范围是-180度到+180度,纬度的范围是-90度到+90度。
使用十进制度法,经纬度可以表示为一个小数,小数点后的位数表示精确度。
4. UTM坐标系统: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坐标系统是一种用于平面地理坐标的方法,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系列的横向狭长带和纵向列带。
每个带都有一个唯一的带号,并将地球表面视为一个二维平面进行计算,而不考虑地球的曲率。
UTM坐标系统是为测量和导航目的而设计的,因此在一些应用中更常用。
总的来说,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可以通过角度法、弧度法、十进制度法和UTM坐标系统等几种方式来实现。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应用中选择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高考经纬网图应试技巧技巧1、利用经纬网快速定位。
经纬网是地理定位的最基本形式,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地理位置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热点。
经纬网图题型一般有三种图式。
①经纬网平面地图(例1)。
②经线或纬线线段图(例2)。
③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例3)。
判读经纬网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加记忆。
例1、图1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图1(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填名称)。
我国从、、等所示国(用图中字母表示)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
这是2004年江苏的高考题,本题只要读出图示的国家,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a 图,南回归线穿过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的南侧、澳大利亚大陆中部、智利北部,再者西经40度过格陵岛,经大西洋,从南美穿过,所以a图所在的国家是巴西。
同理根据重要经纬线可以读出b是埃及,c是澳大利亚、d是印度。
当判断出四个国家后,这一题就显得十分简单了。
(1)澳大利亚; a c d (2)棉花。
夏季光、热充足;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3)气候温和湿润;海上交通便利。
例2、图2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
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2,判断9~12题。
9.PQ线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
10.下列四项,居于X他所在国的是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11.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C.时逢干季D.气旋活动频繁12.Y地所在国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东经120度经线是学生较熟悉的,我们根据东经120度经过亚欧大陆的东部,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过,过东南亚,穿过澳大利亚的东部,再根据PQ之间有30多个经度的陆地,可以判断图示的地区正是澳大利亚大陆。
经纬网的应用★★★○○1.定“方向”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依据纬线定南北→依据经线定东西→综合定方向具体分析如下:(1)方格状经纬网图此类图中,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网图,对A、B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2.量“距离"(1)在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在纬线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下图中。
3.定“范围”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度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小。
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经纬网的基本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之间的南北方向.③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为东,背向为西。
2.利用经纬网定“距离”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经纬网定位方法(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一)定位置(利用经纬网)①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极地为中心俯视图,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的放射线.②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值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南纬度;无论是侧视图还是极地俯视图,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度,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度;南北纬判断:极地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北纬度;中心为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南纬度;③极点的判断:(1)根据圆心注记:标注”北”或”N”为北极(2)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为北半球,逆时针为南半球(3)经度变化规律:首先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根据”北顺南逆”原则可判断;(4)根据极地附近海陆分布: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逗号形状)(5)根据极地光照图(晨昏线图):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南极附近出现极昼;(二)定方向--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1)经纬网上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方向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②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判断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纬度变化(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南),北纬度地点在南纬度的北侧;第二部:判断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只有相对.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差小于180°(劣弧、小于半球)情况下,位置偏东的地点在东,位置偏西的点在西;两地同在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同在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③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航行路线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1)特殊大圆;赤道、晨昏线、经线圈,其最近航线就是沿着这些大圆走劣弧;(2)同时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的两点,一般先向高纬度走,然后再向低纬度走;分别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地则按照沿着过大圆的劣弧方向走即可;(三)定距离(利用经线\纬线长度)①两点位同一经度:长度=同一经线上两点的纬度差×111 KM;②两点位于同一纬度:长度=同一纬线上两点的经度差×111×cosØ KM; Ø为当地所在纬度③两地经度和纬度均不同,可想假设两地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考试一般忽略经度差或者忽略纬度差,根据①和②计算即可)。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启东市长江中学施亚贤一、【课标内容标准】课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一一1.3利用经纬网定课标内容: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主语:学生行为动词:“确定”行为条件:“在地球仪上”行为结果:“某地点的经纬度”二、【课标标准解读】•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地图和其他资料:“经纬网图”、“台风位置示意图”示意图、地球仪确定:阅读地图,在图上找出某地点的经纬度。
地球的经纬度: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三、【教学目标预设】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五、教学和设计:教学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一、新课导入及预习指导1、回顾经纬线、经纬度的一些教师课前检查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导入利用经群学”环节基本概念和特点2、对预习作业作适当的交流3、今年暑假云南鲁甸发生强震,地震台如何能迅速及时的报道地震的震中位置的?二、自学、群学《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和预习作业题自学,并完成自主学习要求,先看书,后独立完成,小组核对答案,推选代表回答。
整个过程有疑问都可以自由提出完成预习作业情况。
教师布置学生自学,明确内容和要求,进行方法指导,并根据学生释疑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生生互动,质疑答疑。
让学生得出初步得出结论。
纬网确定位置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法、讲授法学生自学,群学,“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Hj-展示、交流地球的经纬网上确定位置一、导入:今年数次空难令人触目惊心o茫茫太空专家们对这些飞机出事如何确定其位置的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学生说出利用经纬网定位,然后讲述地球上某一点经纬网的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1.观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教学重点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地球仪、经纬仪。
2.自制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方法1 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地理。
比如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方法2 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一轴两极。
然后设问:地球仪表面还有这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呢?作用是什么呢?[讲授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投影展示投影展示自学或研讨表格(见板书设计)。
能保证每4~5名学生有一个地球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校,可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对于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保证的班级,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利用地球仪、经纬仪,结合多媒体画面,组织学生边提问启发,边引导观察,边讨论填表,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多媒体画面11 图略(课本P6图1.6“地球仪上的纬线”,课本P6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低、中、高纬的划分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
利用经纬网进展区域空间定位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详细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展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及沿线的主要地理事物。
一、七大洲的经纬度范围三、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º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º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30ºE: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ºE东侧)、莫斯科(30º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60ºE:穿过亚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90ºE:穿过亚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拉萨(东经90º东侧)、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120ºE: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上海(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150ºE: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悉尼(东侧)、堪培拉(西侧)等。
180º:穿过太平洋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30ºW:穿过大西洋中部。
60ºW: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高中地理:用经纬网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
经线和纬线是线,经纬线的交点是点,而一个国家(地区)是一个面。
在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经纬线穿过的“面”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其次要知道这个“面”里面有哪些重要的“点”(城市或者控制点);再次以这个“点”为中心,分析其四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即对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位;最后,为了便于记忆,用“线”把这些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1.在经纬网中“面”的划分
在对我国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时,用23°26′N、30°N、40°N三条纬线和120°E、100°E、80°E三条经线进行区域划分。
依据我国各地区位置、气候、地形、经济联系等因素,把我国共分成六个区域(如表1)。
表1 中国区域划分
2.以城市(控制点)为中心,确定其周围的地理事物
在找到控制点后,我们就以控制点为中心,识记控制点周围的地理事物(如表2)
表2 控制点周围地理事物
3.用经纬线把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在用经纬网对中国进行区域定位时,用80°E、100°E、110°E、120°E和23°26′N、30°、40°N等经纬线为轴,把重要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如表3)。
表3 中国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形区。
如何运用经纬网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中国地理如何运用经纬网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以中国为例经线和纬线是线,经纬线的交点是点,而一个国家(地区)是一个面。
在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经纬线穿过的“面”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其次要知道这个“面”里面有哪些重要的“点”(城市或者控制点);再次以这个“点”为中心,分析其四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即对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位;最后,为了便于记忆,用“线”把这些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1. 在经纬网中“面”的划分在对我国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时,用23°26′N、30°N、40°N三条纬线和120°E、100°E、80°E三条经线进行区域划分。
依据我国各地区位置、气候、地形、经济联系等因素,把我国共分成六个区域(如表1)。
表1 中国区域划分2. 以城市(控制点)为中心,确定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在找到控制点后,我们就以控制点为中心,识记控制点周围的地理事物(如表2)表2 控制点周围地理事物3. 用经纬线把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在用经纬网对中国进行区域定位时,用80°E、100°E、110°E、120°E和23°26′N、30°N、40°N等经纬线为轴,把重要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如表3)。
我国的地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