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六(2)班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年级数学《圆》试卷分析一、1、试题质量分析(1)、试题题型分析试题为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题,试题由填空、判断、选择、及应用题组成。
题型较全面,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本试题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题型多样,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教材重点。
教材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1、学生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学生对基本计算的掌握较好。
相比较而言,应用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稍差一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填空:失分较多。
错的同学多数是不细心造成,还有大部分同学在思考题目的时候没有考虑全面。
(二)、判断:相对来说,失分较少。
错的同学多数是不细心造成,还有大部分同学在思考题目的时候考虑不全面,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三)、选择:少部分学生题意理解不够透彻,分析不到位,计算不准确而选错。
(四)应用题:这些题均比较典型,也很有代表性。
相比较而言,应用题部分失分较多。
原因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较差。
由于不少学生平时习惯于模式化的学习,缺乏应有的思维训练,面对出现的综合性的问题时,解决问题时的思路自然也就比较狭窄了。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1)扎实推进课前预习、课中改进、课后检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低进高出,用数学的美丽吸引他们。
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度。
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3)、关注学生的弱势群体。
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20——年11月,全区进行了质量管理考试,这次期中考试的内容是数学第五章5.1----6.6,这次试卷的主要特点是难度较大,注重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命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五率及各班分数段分析:分析对象数学平均分优秀率人数优良率人数及格率人数合格率人数低分率人数泗塘二中60.9511 35 89 109 30泗塘二中1班58.40 3 19 20 6泗塘二中2班69.695 11 22 24 3泗塘二中3班62.623 11 16 21 7泗塘二中4班58.032 5 17 22 6泗塘二中5班56.561 5 15 22 82017年11月2021届六年级绿色指标基础指标统计学科对象实数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00最低分全校145 4 3 18 13 17 26 28 24 11 0 0.091班31 1 0 4 4 1 7 9 3 0 0 7.02班290 0 1 2 3 1 5 6 6 5 027.3班290 1 2 4 1 5 3 2 8 3 017.4班293 0 0 3 24 75 3 2 0 0.05班321 2 0 5 3 6 4 6 4 1 0 3.0上表看出我校数学优秀优良学生较少,低分人数较多。
也表明我们的数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们要保证大部分学生及格,才可以整体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
在下个阶段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要查找原因,不及格的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好,落实的不到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试卷内容分析:1、基础知识部分。
试卷中的填空题。
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卷有五大题,总分100分,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五部分,主要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
同时,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试卷在打印时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把“大豆”写成了“菜籽”,0.83多了一个循环点,其它都很好。
二、考情分析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年级平均分为59.05分,年级及格率为50.6℅,年级达优率为15.4℅。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填空题第3、7、8、10、11、12,判断第1、2、4,选择第3、5,计算中简便计算与文字题,应用第3、4、5、6、失分率较高。
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如倒数、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等掌握得不牢固,运算能力没有过关,解决问题能力欠佳,主要反映在: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18分=()秒,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分不清,第3题()× = ÷()=()- = +(),此题比较灵活,但有许多学生不理解,导致出错,第7题一根绳子长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
第()次用去的多,。
这道题有单位和和无单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第11题反映出学生对“比的知识”这块内容掌握得不好,第12题考查了对质数,倒数的概念不清,判断题第1题,这类题目学生还是不能理解。
选择题第5题,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理解不到位。
2、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尤其是能运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对一些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在教学中应注意,尤其是乘法分配率,学生容易混淆,不会灵活运用。
文字题的题意学生也难理解,都导致失分严重。
3、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不会找单位“ 1”,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分数除法应用题中,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乘,什么用除。
在工程问题,以及按比例分配这类型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
六年级数学第五、六单元试卷分析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第五、六单元“百分数和统计”,总分是100分第一大题填空:孩子们完成的差较,个别孩子粗心失分。
其中第3小题、第4小题和第7小题失分较多。
第3题有106人失分,失分原因基础知识掌握太差、没有掌握找对单位“1”的量。
第4小题和第7小题有103人失分,失分原因是对比的知识掌握太差了。
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审题能力的培养。
第二大题选择:这道题有部分孩子完成较好,可以看出平时教学中对于易错内容讲解到位,孩子们掌握较好,但也有多数学生做题粗心没弄清题意。
特别是第2、3、5小题,错的较多,学生对分数及百分数的意义混淆了,分数不仅表示具体数量还表示比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比的关系。
第三大题判断:这道题中第2小题失分较多。
这题错误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把“π”值记清。
第6小题错的较多,这类题目是百分率的问题(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等等),学生对此类问题把握不好,还需要多练习。
第四大题填表:这道题学生做得较好。
主要是对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的把握。
第五大题计算:本年级的孩子们计算能力较差,大部分孩子在计算题中都有失分。
有的孩子失分高达7、8分左右。
计算中有抄错数字的,有粗心算错的,有不能判断哪些题目可以有简便算法的。
能判断出简算的题,不能正确使用运算定律,特别是分配率的逆用,还有不按要求做题而失分的。
补救措施:1、注重每日五题的练习,要求学生做题的质量。
2、要求对孩子每天的《口算》练习提高要求。
3、对于典型的题目要多讲多练;特别是简便运算,使学生熟练掌握。
通过每天的强化练习使学生的计算得到提高。
第六大题列式计算:这题学生完成的不好,有105人失分。
第1小题失分的原因是求“一个数”和求“这个数的50%”弄混淆。
第3小题失分的原因是对前面所学的倒数有所遗忘了。
第七大题解方程:第2小题失分较多,学生对于被减数和减数都带×的题有些发懵,平时还要多练习。
第八大题解决问题:整体上完成的不好。
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数学结构许多诸如数、函数、几何等的数学对象反应出了定义在其中连续运算或关系的内部结构。
数学就研究这些结构的性质,例如:数论研究整数在算数运算下如何表示。
此外,不同结构却有着相似的性质的事情时常发生,这使得通过进一步的抽象,然后通过对一类结构用公理描述他们的状态变得可能,需要研究的就是在所有的结构里找出满足这些公理的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学习群、环、域和其他的抽象系统。
把这些研究(通过由代数运算定义的结构)可以组成抽象代数的领域。
由于抽象代数具有极大的通用性,它时常可以被应用于一些似乎不相关的问题,例如一些古老的尺规作图的问题终于使用了伽罗瓦理论解决了,它涉及到域论和群论。
代数理论的另外一个例子是线性代数,它对其元素具有数量和方向性的向量空间做出了一般性的研究。
这些现象表明了原来被认为不相关的几何和代数实际上具有强力的相关性。
组合数学研究列举满足给定结构的数对象的方法。
二、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通用5篇)每次考试过后老师都会做一份试卷分析以总结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方便查漏补缺,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通用5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1一、学生成绩分析我校共245名毕业生参加本次毕业考,合格率为83%左右,优秀率为55%左右,平均分为76分左右。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但是跟以往测试相比还是小有进步,特别是合格率和优秀率上来说。
二、试卷情况分析本试卷按16k6页的题量安排内容,题型涉及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看图画画算算、解决问题六大类;其每一种类型的题目又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
这样编排既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又关注了学生答题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现就我校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学生答题总况良好,现逐题进行分析:1、填空题填空题的答题情况总体良好,正确率较高。
其中问题较多的为第5小题,本题涉及分数的意义这个方面的知识,平时练习较多,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搞不清楚,平时练习基本是以钢材截段作为材料,本题使用了三角形三面,特别有创新意义。
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二)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三)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四)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五)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六)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七)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八)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种商品售价80元,比过去降低了20元,降低了(____)%.2、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为5:2,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
3、有一天,五(1)班出席48人,缺席2人,出勤率是(_____),第二天缺勤率是2%,有(____)人缺席。
4、一个圆柱体表面积是336平方厘米。
把它从中间切开,得到两个一样的圆柱体。
它们的表面积和是432平方厘米,那么原来圆柱体的高是(____)厘米。
(π取3)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_____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___倍.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栋楼房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____)。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60(____)。
冰箱的容积大约是216(____)。
一盒牛奶的净含量约是250(____)。
7、一个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______)厘米.8、两个自然数的差是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差是20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
9、把一根长3米,底面半径5厘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______)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五单元试卷分析杨金成一.基本情况;测试内容为数学第四、五单元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
试题较容易,题量适中,测试时间100分钟。
在这次单元考试中全班15人参加考试,及格12人,及格率80%,优分率67%,平均分85. 综合指数76.二、试题分析:(一)这一大题注重于第二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其中1、2、3、4、6小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努力做到不扣分,但第5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忘记了圆锥的体积公式,更没有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个小题失分较多。
三得失分析(1)这一大题是全班同学失分最少,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能正确掌握。
(2)这一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
(3)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一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
(4)解决问题。
最后一题学生们用了很多方法,如:先算每行驶一公里需要用多少升汽油,再算全程用多少升汽油,最后算司机赚了多少钱;还可以先算每升汽油可以行驶多少公里,再算全程用多少汽油,最后算司机赚了多少钱。
在讲评时,我重点给学生讲了,每种方法的算理,让学生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5)学生学会了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基本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不足的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混淆,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忘记了除以3。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数的认识》考试试卷分析六年级第######单元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生活练习紧密,试卷难易适中。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59人,实考59人。
满分3人,等级A32人,等级B9人,等级C7人,不及格7人,从考试结果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解题,分析思路清晰,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一对数认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一、试题整体情况: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抓住了数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圆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圆的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1、数的名称,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对数的分数单位的表达方式几个几掌握的不扎实不。
个别同学还是粗心,例如,数字看错,张冠李戴。
2、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选择题最后一题,考察半圆的周长问题,如何快速求圆与圆之间比的问题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对这几个量没有正确理解及认识。
第10小题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错误。
3、选择题,对于半圆的周长理解不透。
4、判断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小题,对于对称轴没有认真领悟。
对于动手操作问题,画出图形的对称轴,没用虚线及漏画。
第二部分是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包括自行车前进距离、花坛小路和牛栏面积问题。
计算过程中出错严重。
(完整)六(2)班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六(2)班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六(2)班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的全部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这张试卷的题型丰富,囊括了本单元的所有内容:1、圆的意义;2、圆的周长;
3、圆的面积;
4、周长与面积的运用。
这份试卷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要知识的考查保证较高的比例.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六种题型(填空、判断、选择、操作、图形计算、解决问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概念掌握、计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
分数情况
2.学生答题情况:
1、填空题,10小题25个空。
错题主要集中在第5、6、7、8题。
第5题学生没能掌握面积比是半径比的平方倍,错误较多。
第6题也有不少人错,对于在正方形里画一最大的圆,没分清边长就是直径。
第7题,学生对于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关系,写法不够标准。
第8题,学生没有搞清圆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再求边长就可,大部分把直径当成边长,和正方形里画圆知识混淆了。
2、判断题,共5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较高。
错误集中在第4小题,学生对于半径决定面积大小,书上讲过,理解,但半径也决定周长大小,没讲过,就认为错误了。
3、选择题,共5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但第三小题错误不少,学生没注意圆的面
积计算,除了用半径来求,通过直径和周长也可以求出。
4、操作题,画圆和周长计算,较为简单,基本都做对了.
5、图形计算,共2题三个图形.面积计算中,不少同学半圆当作整圆来算,还有少数学生直径和半径没有分清,少数同学计算也出现了错误。
6、解决问题,共5题。
题目本身并不难,但学生错误还是很多。
第1题,部分学生把射程当作直径来求面积,错误不少.第二小题,外圆直径的求法,很多学生算错了,在内圆直径直接加上路宽当成外圆直径,少加了一个路宽。
第3题,周长计算错误较多,很多学生把半圆移动后,周长当作长方形周长来求了,错误理解了周长计算。
第
4、5两题较简单,错误较少。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尤其是阮兆俊、蒋雨婷、蒋晨智、杨智康、蒋建等人。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
所有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答题,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当然也说明学生的强化训练不够。
3、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本次测试中,很多学生只记书上讲的,书上没讲,就认为不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4、个别学生成绩下滑严重,需要加强交流,找到其下降原因,好对症下药,帮助其提高成绩.(戴梦莲、杨志康、阮兆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