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苏州导游词留园介绍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园林景观。
其中,留园是苏州园林中最负盛名、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园林,下面为您介绍一下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市区的留园路上,建于明代,始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由退休的明宫正典史陈伯祥主持修建。
留园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主要分为东园和西园两个部分,通过曲水流觞的连廊相互连接。
进入留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宅院建筑——怡景园。
怡景园是留园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背倚园墙,面临着一方小湖泊。
它以其精致的建筑和园林布局而闻名,被誉为“园中之席”。
园内的建筑分布精巧,山石、水池、假山等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致。
进入宅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美的亭楼——怜香楼。
怜香楼建于明代,是留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楼名源自明代文学家刘基所作的《江南怀古》:“萧条行向江南,维扬次之,苏州最后…倚堤楼也,怜香楼者…”怜香楼建筑精美,构造精巧,是园内的一大亮点。
在留园中,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值得游客们一一欣赏。
其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是“千顷泽”。
泽中岛屿相似,景色壮阔,引人入胜。
岛上有许多精巧的亭台楼阁,让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的世界。
另一个著名景点是“绿楼”。
绿楼是一座以螺旋楼梯为特色的建筑,内部环形廊道与外围连廊相互交织,错落有致。
站在绿楼上,可以俯瞰整个留园的美景。
此外,留园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纳凉堂、琴台和观鱼亭等等,每一个都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园林建筑,留园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古籍、字画和瓷器等。
这些文物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了苏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并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留园不仅是一座古老而又独特的园林,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园内常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书画展览等,吸引了广大游客。
总之,留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其园林建筑的布局和构造,还是其保存的文物和艺术品,都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特色风格和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的留园介绍
留园,坐落于苏州古城的东北角,北靠古城墙,东临沧浪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是我国南方园林的杰出代表,又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留园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其建筑面积近七千平方米。
它由四大部洲和五大庭院组成。
园内的建筑疏密得当,前厅后厦,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各厅、堂、楼、馆、室的形式和布局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
留园的美在于它在有限的面积内创造出了无限的空间,同时也把有限的空间不断地向外延伸、扩展。
留园以其空间布局巧妙合理而著称于世。
在它的几个主要景点中,处处都可欣赏到曲折幽深的空间。
园内所有建筑都有一个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厅、堂、楼、馆、室;所有的厅堂都有一个或大或小、或宽或窄的庭院;所有的庭院都有一个或大或小、或曲且直的走廊。
在留园各处庭园中,无论是建筑上还是空间上都注意到了光线与光影。
留园还把园林分为若干景区,这些景区又是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的。
—— 1 —1 —。
介绍苏州留园
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是一座大型的古典私家园林。
它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被誉为“吴中第一名园”。
留园占地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中建筑群丰富多样,有厅堂、楼榭、亭廊、假山、水池等,巧妙地运用了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形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
留园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荒废和修缮,直至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
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北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园中的建筑和景点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美学思想,如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
留园曾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它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园林的留园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园林之一的留园,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会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园林。
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被誉为中国最两者典型的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留园占地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是一座设计精美、建筑独特的园林,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珍品。
下面,我将会带领大家参观留园,了解其设计与历史背景。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留园的历史背景。
留园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它最早的主人是明代的官员留完庆,因此得名留园。
在历经多次的修葺与扩建后,留园逐渐成为一座集建筑、园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1981年,留园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下来,我们向右转,进入留园的正门,这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
门额上写有“留园”三个大字,此外还有灵凤、吐翎莲、双凤朝阳等图案,以及一些约山、鱼翁和蟠桃的雕刻。
门前是一片绿草茵茵的草坪,成为整个园林的绿色底色。
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中堂,中堂顶部是四根精美的木柱,上覆扇状檐板,构成一幅精美的图案。
中堂是游客进入留园的首要景点。
穿过中堂,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主体区域——大樱桃园、重檐藻井、离山巧立、内水榭、香月楼等主要景点。
留园以水为主题,园内布局错落有致,采用了“曲水流觞、曲水流觞”的手法,以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水,每一个角度都能看到美景。
这也是留园独特之处。
首先,我带大家参观大樱桃园。
大樱桃园是留园的核心区域,它是一个以樱桃树为主要景观元素的特色园景。
这里有千年参天大樱树,在花期时,整个园内都弥漫着浓浓的樱花香气,美不胜收。
这里的小桥、流水、亭台,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这里,可以休闲漫步,欣赏美景,放松身心。
接下来,我们来到重檐藻井。
重檐藻井是留园的一座仿古建筑,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座双层建筑,建筑上有古典的彩塑,屋顶上有精美的木雕,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特点苏州留园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位于苏州市区东南部,是一座古典园林,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占地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
留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留园的特点之一是其精致的园林布局。
留园的布局非常精致,以水为主题,以山为背景,以建筑为点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
园内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如亭、楼、阁、廊等,它们与园林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园内的水景也非常精致,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池塘荷花等景观,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
留园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精美的建筑。
留园内的建筑非常精美,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翠香楼、梅香洞、花香榭等。
这些建筑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它们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都非常精美,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留园的文化内涵也非常独特。
留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园内有许多文化元素,如诗词、书画、雕刻等,这些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们让留园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除了以上特点,留园还有许多其他的特点。
例如,留园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有许多名贵的花卉和树木,如牡丹、梅花、松树等。
这些植物都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它们让留园更加具有江南园林的特色。
此外,留园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都与园林有关,让留园更加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总的来说,苏州留园是一座非常精致、独特的古典园林,它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留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留园的特点和价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展示了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留园简介1. 介绍留园是中国传统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部,是苏州园林中四大著名园林之一。
留园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它以建筑精美、景色秀丽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江南园林中的明珠。
2. 建筑风格留园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以小胜巧妙地展现了“小园林大景观”的设计理念。
园内的建筑布局精细而巧妙,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空间运用的独到见解。
园内建筑风格雅致,富有意境,充满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
3. 园林构造留园占地面积广阔,大致可分为主体园区和辅助园区两部分。
主体园区包括“寄留亭”,“芳草池塘”,“建章园”等。
辅助园区则包括“赤壁程府”和“淡泊山房”等。
整个园林的构造合理,各个园区之间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3.1 寄留亭寄留亭是留园的一大特色。
它是园内一座精美的建筑,以亭为主体,四周环绕着小桥、流水、绿树,营造出了一种幽静、宜人的环境氛围。
寄留亭是游客休息、观赏园林的好地方。
3.2 芳草池塘留园的芳草池塘是园内的一个重要景点。
它面积广阔,水面碧绿,四周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
在芳草池塘的岸边,游客可以欣赏到园内美丽的景色,感受到春季的清新和夏季的凉爽。
3.3 建章园建章园是留园的核心园区,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
园内建筑精美,布局严谨,富有艺术性。
它结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展现了中国古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4 赤壁程府赤壁程府是留园的一个辅助园区,也是游客了解古代文化的好地方。
府内有许多古代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书画和手工艺品。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园内的美景,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3.5 淡泊山房淡泊山房是留园的另一个辅助园区,它以山水环境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园内有小桥流水、山峦起伏的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山水之间的静谧和宁静。
4. 参观路线留园的参观路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留园风景区介绍
留园位于苏州城南,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为苏州古典园林代表作品。
留园是以建筑艺术精湛、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园内景观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空间尺度宜人,是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之一。
留园占地面积约55公顷,其中水面约13公顷,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全园以“留”字型布局,分为东、中、西三个景区。
东部以山水取胜,有“百步之内,山水俱见”之誉;中部以建筑为胜,有“留园八景”之称;西部则以植物见长,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留园甲江南”之誉。
留园始建于明代初年。
清代乾隆年间,园主吴大澄在园内增筑亭台楼阁和花圃池岸。
光绪年间,园主孙嘉淦将花园扩建为全园的中心,并改名为“留园”。
在其主持下,留园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全园面积虽不到原面积的一半,却集中了天下所有造园艺术的精华;楼台亭榭、假山池沼无不以巧妙的构思、精到的雕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留园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 —1 —。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简介一、留园的历史概述二、留园的建筑特点2.1 园林布局2.2 建筑风格2.3 植物景观三、留园的文化内涵3.1 游园文化3.2 园林诗词3.3 园林绘画3.4 园林音乐四、留园的保护与传承4.1 园林保护工作4.2 文化传承与教育4.3 园林旅游开发五、结语苏州留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
本文将从留园的历史概述、建筑特点、文化内涵和保护传承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留园的历史概述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代。
留园最初由明代文人、政治家刘若愚所建,故而得名“留园”。
经过多次扩建与修缮,留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面貌。
留园作为一座私家园林,不仅是刘若愚先生的寓所,也是他向友人展示自己园林艺术造诣的地方。
二、留园的建筑特点2.1 园林布局留园占地面积较小,但却十分精巧。
整个园林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南部以山水为景,北部以庭园为主。
南部的园林景观以水池、岛屿、假山和亭台楼阁为主要元素,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美景。
北部的庭园则以厅堂、走廊、亭台和花园为主,展现出中国古典庭院的韵味。
2.2 建筑风格留园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融合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南方传统建筑的风格。
园内的建筑有着精美的雕刻和陶瓷砖画,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技艺。
园内的亭台楼阁、廊桥流水、花木扶疏,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园林画卷。
2.3 植物景观留园的植物景观也是园林的一大特色。
园内的花木遍布,四季有花开,春有梅花、夏有莲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注重四季景观的特点。
此外,留园还有一些珍贵植物,如古代名贵草木和奇花异草,为园内增添了更多的生机。
三、留园的文化内涵3.1 游园文化留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处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
在留园游览时,人们可以体验到传统的游园文化,包括品茶、写意、赏景、诗词、音乐等。
园内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茶文化展览、诗词比赛等,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苏州留园是中国苏州市一处著名的古典园林景点,被誉为“东方园林之父”。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精致的建筑和精美的园景而闻名于世。
作为江南水乡地区的代表之一,苏州留园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光临。
历史苏州留园的建造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刘姓家族的私家园林。
这个庭园经过几个世代的改建和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在明清时期,留园逐渐成为贵族和文人墨客的聚会场所,也是一座文化殿堂。
园林布局苏州留园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由四个主要的园区组成:前园、中园、后园和留园。
每个园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景观。
庭院内的建筑风格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主,巧妙地融合了山水、建筑和植物,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前园前园是苏州留园的入口处,也是游客进入园区的第一步。
这里建有假山、亭台和池塘等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中园中园是整个留园的核心区域,也是游客最常游览的地方。
这里有各种亭台楼阁、荷花池和小桥流水,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水乡风情。
后园后园是苏州留园的一部分,也是一片绿树成荫的地方。
这里有茂密的树林、葱翠的花草和幽静的小径,是游客们散步和放松的好地方。
留园留园是苏州留园的主要景区,也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地方。
这里有精美绝伦的建筑群,如琴台、琴亭和花园等,以及湖泊、假山和花草等各种自然景观。
特色景点苏州留园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一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留园琴台留园琴台是苏州留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琴台在园内的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湖心之上,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
游客可以在琴台上弹奏古琴,欣赏湖光山色。
留园琴亭留园琴亭是苏州留园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它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设计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琴亭是一个小型的亭子,供游客停留休息,并且可以欣赏到园区内的美景。
芦荡和花园苏州留园的芦荡和花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美丽的景观。
芦荡是一片荷花池,花园则是种植了各种花卉,包括牡丹、桃花和兰花等。
留园主要景点介绍
留园以小而精致著称,为清代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留园虽小,但它的建筑布局和造园艺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留园的魅力吧!
留园环池而筑,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2130平方米。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为山池区,以小
池为中心,遍植各种花木。
中为庭院区,为全园精华所在。
西为
苑圃区,种植各种花木。
园内建筑错落有致,园林布局紧凑,以
砖石木构为主,以曲折蜿蜒的长廊相连。
留园有南北两个主要景点。
东为山池区,山水交融,峰石错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南有“三秋亭”、“小沧浪亭”等建筑;
北有“一山一水”、“竹柏二泉”等建筑;西有“见山楼”、“留园”等建筑;中有“香洲”、“小沧浪亭”等建筑;北门内有以假山著
称的“留园八景”和以植物见长的“翠洲春晓”等景观。
留园以廊榭相连,花木成趣而著称。
—— 1 —1 —。
留园的导游词介绍导语:留园属于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
最初是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的东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留园的导游词介绍,欢迎阅读参考。
留园的导游词介绍【门厅】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典园林留园。
留园属于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
最初是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的东园。
徐泰时曾任工部营缮郎中,参与营造万历滴的寿宫,即十三陵中的定陵。
范仲淹的后代范允临是他的女婿。
他为人耿直,终因得罪权贵,被弹劾回乡。
由于长期在朝为官,他深感身心疲惫,因此回到苏州后,便不问正事,每天在自己的园中赏花弄草,吟风诵月,在自然的空间中尽情地复苏着早已受到扼制的心灵。
到了明清之际,东圆已逐渐荒废。
到清乾隆年间,该园归吴县人刘蓉峰所有。
他非常喜爱此园,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扩建,同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该为寒碧庄。
但由于园主姓刘,所以民间俗称为“刘园”。
咸丰年间,苏州阊门外遭兵燹,园子周围街巷宅屋几乎毁尽,惟独该园幸存下来。
自抗日战争到一九四九年苏州解放,留园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园内建筑几成废墟。
一九五三年苏州市政府对留园进行了整修,使一代名园重现丰采。
一就六一年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以及承德的避暑山庄一起,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被首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此这四个古典园林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一九九七年,苏州古典园林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留园就是首批四个典型例证之一。
留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例证自然有其原由。
下面让我们从这门厅开始,到园中去细细品位一番吧。
首先请大家回头看一下刚刚进来的这扇黑漆大门,很不起眼。
大家是否会想留园的主人为什么有钱造如此精美园林,却不把大门装修得豪华、气派一点呢?难道是买得起马,置不起马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刚才已经讲过,我们苏州的园林,很多都是辞官引退后回乡的官僚所建的私家花园。
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介绍江南私家园留园。
它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位于苏州,占地面积约3.3公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
由于园主姓刘,所以民间俗称为“刘园”。
后取谐音“留园”。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
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地势西高东低,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
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中国园林向来讲究入口的障景设计,一般多以假山、建筑等实物作为屏障,以免园林美景一览无余。
而留园的入口却巧妙地利用建筑空间的收放开合、光线的明暗变化、心理的由闹到静、漏窗透景等手法,达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
留园借用建筑空间变化以使游人心理上产生“障景”效果的手法。
入口的大门高不过2米许,宽不过1米5,很不起眼。
小中见大,这正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
从留园的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出口处的腰门,是一条50多米长的过道,设计者通过精心处理,辅之以漏窗等手段,使之成为留园游客心理上的“障景”,游人心理先后经历了三放、两收的过程方可欣赏到园林美景,达到欲扬先抑、引人入胜的效果。
留园中部的山水景区,与其他园林相比,最大特点也是最成功之处在于环池建筑造型的奇美精妙而又和谐自然,从绿荫馆、明瑟楼、涵碧山房,到远翠阁、清风池馆、西楼、曲溪楼,无一不是经典之作。
而池中小岛小蓬莱将水池分割为一大一小、一旷一幽两块水面。
小蓬莱的濠濮亭与岸边的清风池馆、西楼围合成一方小小的幽静水院,极有韵味。
东部庭园景区主要以厅堂建筑和精品石峰陈列为主,包括五峰仙馆、揖峰轩及石林小院、冠云峰景区三大部分。
冠云峰景区以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冠云峰为中心,南为鸳鸯厅,堂北为大型庭园,冠云峰立于中央,峰前为水池,名浣云沼。
冠云峰北为冠云楼,楼呈一字横卧,显得冠云峰的高耸入云。
长达22米,以突出冠云峰的高耸入云。
峰东偏北为冠云亭,峰西偏南为冠云台,所有建筑围绕冠云峰,如众星拱月般拥戴着冠云峰。
此次留园模型,为更好的表达出中国古典园林独有的特色,我们选择了竹质材料来加以体现。
历时四周,使用一万六千根牙签,营造出了一座精致典雅的私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