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的品牌发展历程
- 格式:docx
- 大小:36.81 KB
- 文档页数:2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及评析伊利集团:乳业帝国的崛起与荣耀之路从内蒙古大草原的一颗小小种子,到如今全球乳业舞台上的璀璨明星,伊利集团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乳业史诗。
它犹如草原上破土而出的顽强牧草,历经风雨磨砺,终成广袤无垠的乳业绿洲。
追溯伊利集团的历史,始于1956年的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那是一个充满淳朴匠心和民族情怀的起点。
然而,真正的“逆袭”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伊利紧跟时代步伐,果断推进企业改革,以崭新的姿态跨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那时的伊利,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凭借锐意进取的精神,展翅翱翔于乳业的蓝天。
在发展历程中,伊利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了涵盖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等多元产品矩阵,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优质奶源地,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
这一路走来,伊利犹如一位精益求精的匠人,不断雕琢着品质,让每一滴牛奶都流淌出对消费者的深深承诺。
不仅如此,伊利还深谙品牌建设之道,通过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品牌营销活动,如“滋养生命活力”的品牌主张,以及牵手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盛事,使得伊利品牌不仅在中国市场家喻户晓,更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展现了中国乳业品牌的实力与魅力。
再者,伊利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倡导的“绿色产业链”理念,不仅推动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典范。
这种将企业发展与社会福祉紧密结合的做法,使伊利如同草原上的守护者,默默耕耘,回馈大地。
回顾伊利集团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感叹:“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次变革、每一步跨越,都在谱写着属于伊利的独特篇章。
而今,伊利已然矗立在全球乳业之巅,但那份源自草原深处的初心——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乳品的决心,却始终未变。
未来,在新的征程上,伊利集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守品质至上的原则,致力于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书写更加辉煌的乳业传奇。
正如伊利的企业格言所述:“我们追求的不只是企业的成功,更是与世界共享健康。
伊利的潘刚时代在雄鹰还没有睥睨天下之前,它一定被壮阔神秘的天空所吸引。
十几年前,潘刚只身来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习的时候,身后留下的是锡林郭勒草原真正的天然牧场,正是在孩提时代躺在草原上,听着悠扬牧歌,舒舒服服地品尝当时只有内蒙人才能享用的天然牛奶时,他就被草原天然的赐予所感动。
这只日后纵情翱翔于中国乳业高空中的雄鹰,渐渐在未来职业轨迹的探测中触摸到了自己心灵的律动。
一、大厦将倾中国乳业实在不缺大腕,伊利、蒙牛、光明、三鹿、三元……以至于提到伊利,总会想起宋人评价秦少游之语:只可惜三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一部伊利“十五”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中国乳业“十五”发展的缩影。
这5年也是中国乳业崛起的5年。
“十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十五”营养发展纲要、“学生饮用奶计划”、“奶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乳业的快速增长。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奶产品产量达到1100万吨,人均奶类产品占有量为9公斤。
2004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236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达18.2千克;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比2001年翻了3倍。
尤其是液态奶以67%的同比增长速度占据了奶类产品增长首位。
2001年,光明、伊利、三元是当仁不让的乳业“第一梯队”,加之“第二梯队”的三鹿、完达山,几乎占有全国乳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但2002年底,这个座次发生了变化。
前3位分别是光明、伊利和三鹿,而1999年才创建的蒙牛已经超过三元跻身第4位。
到了2003年,伊利则坐上了“第一梯队”的头把交椅,之后是光明、蒙牛。
2004年,“第一梯队”座次几乎没什么变化,但受伊利高管风波影响,这一年“第一梯队”差距是非常小的。
2005年,随着一系列牛奶丑闻的曝光,光明这个老牌队员则被“第一梯队”边缘化,只剩下伊利、蒙牛两分天下。
而第二梯队则被三元、新希望、夏进等品牌占据。
伊利在2001年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风光———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当时仅在华南、华中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广东、福建两省也不过30%。
伊利的创业历程具体内容资料郑俊怀,现任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中国“乳业教父”之称。
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伊利的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伊利的创业历程“我想当记者,因为酷爱写作,读书时就发表过作品;我想当律师,因为我哥哥就受人迫害含冤离去,更想替老百姓伸张正义,可是这两个梦想都没有实现。
要么不做,但认准的事,豁出命都要做到底,这是我骨子里的东西。
”一心想当记者、律师的郑俊怀,1975年莫名其妙地搞上了企业,在农场当了4年革委会副主任兼副书记,养猪养鸡打井修路挖渠,使出浑身解数却落了个领导不满、部下有意见,憋着一肚子气搬家走人时,全部家当只有一对木箱、一堆炭、一堆烧火柴。
“我总在折磨自己,总给自己找不是(毛病),总穷折腾,总不满足。
那么多坎坷,每当过不去时,想想92岁的老娘安详地做针线,一下子就平静了。
老娘在炕上轻轻地摸我的胳膊和脸,惟有这种感情是最真的。
”郑曾经对一位记者说。
之后的郑俊怀干上了招待所所长,蹬三轮接站、炸油条,白天他采购、洗菜、当服务员,深夜对付了晚饭,再点钱算完当天的账,把敌敌畏洒在炭上熏苍蝇。
终于回家了,在台阶上点根太阳牌香烟,已到晚上12点。
以3个月不见家人的代价,郑俊怀换回了招待所的红火,得到了“他是个干事的人”的评价。
但这段经历在郑俊怀看来,却是其在企业生涯中最宝贵的3年。
“那时,我始知企业管理、成本核算、质量和服务。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可以在1982年的呼市发现至少500家比回民奶食品厂更大更好的企业。
但为什么只有伊利成为了行业老大?这和郑俊怀‘炸油条的那股劲儿’是分不开的。
”资深投行人士王吉舟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
1982年,郑俊怀第三次服从分配,到了当时农垦系统最差的企业——红旗牛奶厂(伊利的前身)任副书记,后任厂长,从那时起的郑俊怀,跟今天的身份似乎才开始挂上了号。
而这一干,就是22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春风吹到内蒙古时,红旗牛奶厂已在郑俊怀手里成了呼市农垦系统最好的企业——回民奶食品总厂,他组织班子去深圳考察并在当地作了实施股份制的决定。
伊利集团财务报表分析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MPAcc学号:姓名摘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对邯郸钢铁公司最近连续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评价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发现该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找出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伊利集团财务报表分析1.伊利集团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最新的权威机构调查数据表明,奥运企业伊利集团的品牌价值由2008年的201.35亿升至2009年的205.45亿,稳步上升4.1亿元,以绝对优势第6次蝉联乳品行业首位。
这意味着伊利在经济影响力、技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行业领导者的绝对优势。
2.伊利集团发展历程伊利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乳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缩影。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仅95户养牛专业户组成的“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发展成为今天中国乳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伊利近五十年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史,不仅成为了中国乳业的一面旗帜,还开创并引领了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
伊利又通过奥运与世博,将中国乳业带上了世界舞台。
1956年——伊利雏形形成呼和浩特回民区成立养牛合作小组,到1958年,改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拥有1160头奶牛,日产牛奶700公斤,职工人数117名。
蒙牛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控股公司的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港交所:2319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工业公司。
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蒙牛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主席为牛根生。
企业概况生产力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
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
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
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
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蒙牛乳业从民营企业变为合资企业。
2009年7月,中粮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中粮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
目前它与IT行业的联想、网络行业的阿里巴巴、电器行业的海尔等都是行业的顶级品牌.也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产品覆盖范围产品范围:【蒙牛酸酸乳】【蒙牛果蔬酸酸乳【蒙牛新养道】【蒙牛早餐奶】【蒙牛冠益乳】【蒙牛随变欧罗旋冰淇淋】【蒙牛阿拉奶粉】【蒙牛真果粒】【蒙牛“新养道”系列高端牛奶】【蒙牛“特仑苏”金牌牛奶】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伊利即品质”:与奥运结缘的13年作者:李嘉铭来源:《WTO经济导刊》2018年第03期从2005年11月17日正式签约北京奥组委开始,伊利伴随着奥运走过了北京、伦敦、索契、里约等多届盛会。
在与奥运合作的13年中,伊利以高标准严格把控自身品质,在理念探索和实践推动中,逐步形成品质人、品质产品、品质品牌、品质生活“四位一体”的品质行动,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坚持“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树立“奥运品质”典范。
伊利由上到下贯彻品质理念,将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传递给产业链全体员工。
伊利企业文化的最高信条为“伊利即品质”。
其内涵是:最高准则为视品质如生命;最高标准为100%用心,100%安全,100%健康;最高行为是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
伊利强调产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1%的不合格,到消费者手里就是100%的不合格,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伊利通过培养有品质的员工,对标“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奥运提供精英人才储备。
高品质的产品需要高品质的管理来实现。
伊利在管理中强调以终为始,追求工匠精神,持续探索提升品质管理体系。
2017年,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其中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标杆、大型的标准化、规模化牧场达1200家,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达到100%;与多家认证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不断改进提升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坚持“质量领先3210战略”,建立了严苛的质量管控“三条线”,全面实现卓越品质管理。
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服务高标准的赛事。
伊利在董事长潘刚“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的决心之下,动员上下力量支持国家发展,打造与奥运品质相匹配的系列产品。
通过研究、开发和优化,伊利在液态奶、酸奶、奶粉、冷饮等多个产品领域推出了高品质产品。
此外,伊利持续提升创新体系建设,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三级研发体系,打造了“基础研发-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的三级研发平台,建立了多个专项技术研发平台;以消费者为核心,开辟了多种创新性方法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开发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最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世界带来营养健康与活力。
伊利的发展历程
伊利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农村合作社开始通过小规模的牛奶收购和加工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伊利开始扩大其牛奶生产规模,并引入了先进的乳品加工技术。
在1980年代,伊利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并开始进军大城市市场。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伊利引进了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993年,伊利开始在中国内地设立销售办事处,并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提升其产品的品质和形象。
2004年,伊利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为其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
2008年,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指定乳制品供应商,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此后,伊利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推动质量安全的标准制定和实施。
进入21世纪,伊利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并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品牌。
同时,伊利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收购国外的乳企和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全球乳品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伊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全球知名的品牌和广泛的产品线。
未来,伊利将继续致力于提升
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为乳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伊利集团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
2009年5月25日,伊利成功牵手2010年世博会,成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标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企业简介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130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连续八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2005年跃居全国第一位。
2005年度,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75亿元,同比增长39.38%;实现利润总额4.92亿元,同比增长29.75%;创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22.69%;每股收益0.75元,资产总额达到54.5亿元。
2006年上半年,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33亿元,同比增长40.17%;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8.17%;上缴税金5.08亿元。
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高居行业第一,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荣登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百强榜首。
截至2006年,伊利集团连续五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连续八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2004年,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企业,伊利和海尔跻身中国市场人气最旺品牌十强;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伊利以152.3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三次蝉联中国食品业首位。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品牌中国栏目举办的“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评选活动中,伊利以较高的得票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第一品牌;在“第二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行为”评选活动中,伊利凭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出色的企业声誉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唯一入选的企业;在“2005 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活动中,伊利以超强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与员工和谐的劳动关系荣获“中国最佳雇主”殊荣。
蒙牛伊利行业背景资料介绍中国乳制品行业庞大而复杂,而蒙牛伊利集团则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本文将介绍蒙牛伊利的行业背景资料,从其起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重要性。
1. 蒙牛伊利的起源蒙牛伊利集团成立于1999年,当时由两家中国乳品公司合并而成。
蒙牛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乳企,在成立初期就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立志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头羊。
伊利则是中国最大的乳业集团之一,其拥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广泛的品牌认可度。
两家企业的合并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 蒙牛伊利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蒙牛伊利集团一直秉承着“做好产品,造福全民”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乳制品给消费者。
集团不仅在中国内地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还将业务扩展到了海外市场。
如今,蒙牛伊利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3. 蒙牛伊利的产品种类蒙牛伊利集团生产销售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常规牛奶、酸奶、乳制食品等。
除了传统品类,他们也积极开拓全新的市场,推出了更多创新产品,如高蛋白奶制品、特殊消费群体饮品等。
蒙牛伊利以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中国乳制品市场中备受瞩目的品牌。
4. 蒙牛伊利的品牌影响力蒙牛伊利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在中国乃至全球乳制品市场中无可比拟。
拥有强大的品牌背书,蒙牛伊利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形象。
他们不仅在中国国内市场拥有广大忠实消费者,也在海外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5. 蒙牛伊利的社会责任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蒙牛伊利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他们致力于提升农牧民的生活水平,通过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和收入。
此外,蒙牛伊利也关注公益事业,通过捐赠资金和物资,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蒙牛伊利集团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品牌影响力都非常值得关注。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态和乳制品质量的重要性。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及评析内容摘要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关键字可持续奥运品质携手世博SWOT分析一.发展历程1.内部概况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其中,伊利金典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2.发展态势稳健可持续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始终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以极其稳健的增长态势成为了持续发展的行业代表。
截止2009年,伊利雪糕,冰淇淋产销量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遥遥领先,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自2005年起即跃居全国第一位。
2009年上半年,伊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17亿元,同比增长6.69%,在竞争白热化的乳业第一集团军中占得先机,更进一步拉大了伊利与追随者的差距。
2009年前三季度,伊利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22亿,同比增长1.03%,再度摘得行业桂冠,继续以稳健的发展态势引领中国乳业健康发展。
3.秉承奥运品质2005年11月,伊利通过了全球最高标准的检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为服务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伊利全力打造奥运服务体系。
从优质品质到完善服务,伊利集团在遵循国家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和奥运服务标准的基础上,致力于锻造具有世界最高品质的乳品,升级优质完善的精准服务。
伊利率先在行业内创造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的技术监控,并在生产过程中率先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超高温灭菌技术,无菌灌装技术,充分保证产品的安全,健康。
国际顶级盛事的青睐,是伊利乳品品质典范的最佳证言,更是伊利品牌价值跃升的强大助力。
一、企业发展历程(一)伊利发展历程1982年公司创建,原为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1996年为全国乳品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1997年公司名称由‚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2009年伊利集团正式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乳制品高级赞助商。
(二)蒙牛发展历程1999年,在租来的一间53平米的居民住宅里,蒙牛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2001年夏天,起步仅2年的蒙牛,借助‚申奥‛打响在全国市场的第一炮。
2002年其销售额突破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举跃升至第4位。
2003年,蒙牛牛奶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
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4年后,蒙牛牛奶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全体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的‚运动员专用产品‛,‚天上航天员,地上运动员‛成为蒙牛高品质的代名词。
2005年,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将牛奶从日常生活中带入时尚领域,为普及国人饮奶、尤其是青少年饮奶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2006年蒙牛率先投入1亿多元,与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大型公益活动。
同年10月,在第27届IDF(国际乳品联合会)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一举夺得被誉为全球乳业‚奥斯卡‛的IDF世界乳业创新大奖,为中国乳业赢得首枚世界金牌。
2009年7月,一个令整个中国乳业振奋的消息,路透社报道,来自中国的蒙牛乳业集团名列19,这是中国乳业首次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行列。
二、企业文化(一)伊利企业文化1 企业风格:积极主动,勤勉进取2 核心经营思想:(1)客户至上:消费者社会股东合作者员工(2)品质为本:奉献‚精良品质‛,共享健康生活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3 战略定位:专注乳业,做乳品专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4 产品理念:伊利向消费者奉献‚精良产品‛;精良产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创新性5 品牌理念:(1)品牌就是价值(2)品牌建设目标: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获利性、拓展性、持续性(3)品牌建设路线:由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由行业品牌到社会品牌,由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4)品牌建设法则:一个中心:伊利品牌精髓——帮你实现梦想6 市场竞争观:‚直面竞争‛是活力,‚领先一步‛是法宝,‚共同成长‛是主题(二)蒙牛企业文化1、董事长的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
【MBA教学案例】伊利集团——中国乳业领跑者(一)案例摘要:本案例描述了伊利集团的发展过程: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如何进行产业链整合,加大对于原奶供应的控案例摘要:制;将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拓展至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下通过不断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在国际化浪潮下进行国际化战略布局。
案例详细描述了伊利集团如何从一家小型乳企,通过产业链整合、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持续的技术创新、内部管理系统的确立,成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
2016年7月,位于中国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总部,董事长潘刚和他的管理团队得到了一份喜讯: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作为上榜的唯一亚洲乳企,在榜单中位列第八。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伊利从全球乳业20强外稳步上升至第8强,这让伊利不仅成为历史上在全球乳业排名中上升最快的企业,也成为了有史以来排名最高的亚洲乳业企业。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6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显示,2015年,88.5%的城市家庭平均购买伊利品牌7.8次,换言之,消费者购买伊利产品一年超过11亿人次。
WPP集团2016年发布的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中,伊利集团以62.3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蝉联食品类排行榜第一,品牌价值和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22%。
2013~2015年,在全球奶制品产业连续以每年8%~10%的速度下滑的背景下,伊利逆势而上,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
然而在20多年前,伊利还是一家地方性的小型国有企业。
回顾伊利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这段被称为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中,伊利把握住了机遇:在中国乳业整体迅速发展前做足了各项前期积蓄;也经历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所引发的中国乳业危机。
面对危机,伊利及时应对调整,以领导者潘刚及其高层领导团队对于社会、市场发展趋势的敏锐感知、准确预测为基础,做出了着眼全局、未来的战略定位。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伊利集团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
2009年5月25日,伊利成功牵手2010年世博会,成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标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企业简介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130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连续八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2005年跃居全国第一位。
2005年度,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75亿元,同比增长39.38%;实现利润总额4.92亿元,同比增长29.75%;创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22.69%;每股收益0.75元,资产总额达到54.5亿元。
2006年上半年,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33亿元,同比增长40.17%;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8.17%;上缴税金5.08亿元。
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高居行业第一,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荣登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百强榜首。
截至2006年,伊利集团连续五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连续八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2004年,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企业,伊利和海尔跻身中国市场人气最旺品牌十强;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伊利以152.3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三次蝉联中国食品业首位。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品牌中国栏目举办的“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评选活动中,伊利以较高的得票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第一品牌;在“第二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行为”评选活动中,伊利凭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出色的企业声誉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唯一入选的企业;在“2005 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活动中,伊利以超强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与员工和谐的劳动关系荣获“中国最佳雇主”殊荣。
伊利集团调查研究分析伊利集团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作为一家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80年历史的公司,伊利集团一直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安全、营养的乳制品。
本文将对伊利集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发展历程、市场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伊利集团成立于1933年,起初是一个小型乳品厂。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伊利集团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多个子公司和品牌的大型企业集团。
截至目前,伊利集团旗下拥有伊利、金典、安慕希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涵盖常温乳、巴氏奶、酸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多个品类。
伊利集团在中国市场长期占据着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超过20%。
伊利集团一直秉承“酪爱,动力未来”的企业愿景,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安全、健康的乳制品。
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品质安全一直是伊利集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伊利集团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品控流程,通过严格的把关和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伊利集团还重视产品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伊利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伊利集团在品牌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代表品牌,深受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其次,伊利集团在渠道布局和销售网络方面具备优势。
伊利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覆盖了国内绝大部分城市和乡镇,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伊利集团还注重营销策略,通过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
然而,伊利集团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乳制品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伊利集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其他品牌的冲击。
其次,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增加,伊利集团需要进一步加强品质安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伊利集团需要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伊利集团也面临国外品牌的竞争,在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上仍有提升空间。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蒙牛奥运广告,运动员篇一:蒙牛伊利营销案例比较蒙牛伊利营销案例比较一、企业发展历程(一)伊利发展历程1982年公司创建,原为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1996年为全国乳品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1997年公司名称由?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X年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201X年伊利集团正式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乳制品高级赞助商。
(二)蒙牛发展历程1999年,在租来的一间53平米的居民住宅里,蒙牛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201X年夏天,起步仅2年的蒙牛,借助?申奥?打响在全国市场的第一炮。
201X年其销售额突破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举跃升至第4位。
201X年,蒙牛牛奶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
201X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201X年后,蒙牛牛奶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全体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的?运动员专用产品?,?天上航天员,地上运动员?成为蒙牛高品质的代名词。
201X年,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将牛奶从日常生活中带入时尚领域,为普及国人饮奶、尤其是青少年饮奶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201X年蒙牛率先投入1亿多元,与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大型公益活动。
同年10月,在第27届IDF(国际乳品联合会)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一举夺得被誉为全球乳业?奥斯卡?的IDF世界乳业创新大奖,为中国乳业赢得首枚世界金牌。
201X年7月,一个令整个中国乳业振奋的消息,路透社报道,来自中国的蒙牛乳业集团名列19,这是中国乳业首次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行列。
二、企业文化(一)伊利企业文化1 企业风格:积极主动,勤勉进取2 核心经营思想:(1)客户至上:消费者社会股东合作者员工(2)品质为本:奉献?精良品质?,共享健康生活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3 战略定位:专注乳业,做乳品专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4 产品理念:伊利向消费者奉献?精良产品?;精良产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创新性5 品牌理念:(1)品牌就是价值(2)品牌建设目标: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获利性、拓展性、持续性(3)品牌建设路线:由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由行业品牌到社会品牌,由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4)品牌建设法则:一个中心:伊利品牌精髓——帮你实现梦想6 市场竞争观:?直面竞争?是活力,?领先一步?是法宝,?共同成长?是主题(二)蒙牛企业文化1、董事长的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
伊利的品牌发展历程
伊利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
其品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伊利主要以小规模的奶制品生产车间为主。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伊利开始进行技术引进,并逐步实现了设备的更新和自动化生产。
这一举措使得伊利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伊利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并积极与国际品牌进行合作。
这一时期,伊利着力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并开始推出多种新产品,如酸奶、奶粉等。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利加大了对运营管理的投入,实施了全面的品牌战略。
通过广告、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活动,伊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5年,伊利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
这一举措为伊利的资本运作和品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近年来,伊利继续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并积极推动乳制品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伊利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水平。
同时,伊利也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该公司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并参与环境保护和精准扶贫等活动,为社会做
出了积极贡献。
伊利的品牌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伊利始终坚持以高品质产品和良好服务为市场导向,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乳制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