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分类与对照
- 格式:docx
- 大小:56.32 KB
- 文档页数:3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与《城
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对照表1. 新国标城乡用地分类与90国标用地分类对照表
2. 新国标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90国标用地分类对照表新国标居住用地(R)
附注:1.由于新国标新增城乡用地分类,因此城乡用地分类中的大类H建设用地、中类H1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9其他建设用地等,在90国标用地分类中均没有明确对应。
2.新国标新增中类S2城市轨道交通用地,在90国标用地分类中没有明确对应。
3.部分类别名称一栏附加的括号中的文字,为新国标中对该类用地内容的解释,在本表说明一栏中未能详细解释的情况下,在括号中补充该内容。
类别代号类别名称范围u 市政公⽤设施⽤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设施⽤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地u1 u11u12 u13u14 供应设施⽤地供⽔⽤地供电⽤地 供燃⽓⽤地供热⽤地 供⽔、供电、供燃⽓和供热等设施⽤地 独⽴地段的⽔⼚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地,包括泵房和调压站等⽤地 变电站所、⾼压塔基等⽤地。
不包括电⼚⽤地,该⽤地应归⼊⼯业⽤地(m)。
⾼压⾛廊下规定的控制范围内的⽤地,应按其地⾯实际⽤途归类 储⽓站、调压站、罐装站和地⾯输⽓管廊等⽤地,不包括煤⽓⼚⽤地,该⽤地应归⼊⼯业⽤地(m) ⼤型锅炉房、调压、调温站和地⾯输热管廊等⽤地u2 u21 u22u29 交通设施⽤地公共交通⽤地 货运交通⽤地其它交通设施⽤地 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地 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有轨电车、⽆轨电车、轻轨和地下铁道(地⾯部分)的停车场、保养场、车辆段和⾸末站等⽤地,以及轮渡(陆上部分)⽤地 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地 除以上之外的交通设施⽤地,如交通指挥中⼼、交通队、教练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站等⽤地u3 邮电设施⽤地 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地u4 u41 u42 环境卫⽣设施⽤地⾬⽔、污⽔处理⽤地 粪便垃圾处理⽤地 环境卫⽣设施⽤地 ⾬⽔、污⽔泵站、排渍站、处理⼚、地⾯专⽤排⽔管廊等⽤地,不包括排⽔河渠⽤地,该⽤地应归⼊⽔域和其它⽤地(e) 粪便、垃圾的收集、转运、堆放、处理等设施⽤地u5 施⼯与维修设施⽤地 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及养护维修设施等⽤地u6 殡葬设施⽤地 殡仪馆、⽕葬场、⾻灰存放处和墓地等设施⽤地u9 其它市政公⽤设施⽤地 除以上之外的市政公⽤设施⽤地:如消防、防洪等设施⽤地g 绿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绿地、园地和林地g1 g11g12 公共绿地 公园街头绿地 向公众开放,有⼀定游憩设施的绿化⽤地,包括其范围内的⽔域 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和居住区⼩公园等⽤地 沿道路、河湖、海岸和城墙等,设有⼀定游憩设施或起装饰性作⽤的绿化⽤地g2 g21g22 ⽣产防护绿地园林⽣产绿地防护绿地 园林⽣产绿地和防护绿地 提供苗⽊、草⽪和花卉的圃地 ⽤于隔离、卫⽣和安全的防护林带及绿地d 特殊⽤地 特殊性质的⽤地d1 军事⽤地 直接⽤于军事⽬的的军事设施⽤地,如指挥机关、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机场、港⼝、码头、军⽤洞库、仓库、军⽤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等⽤地,不包括部队家属⽣活区等⽤地d2 外事⽤地 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及其⽣活设施等⽤地d3 保安⽤地 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部门等⽤地,不包括公安局和公安分局,该⽤地应归⼊公共设施⽤地(c)e ⽔域和其它⽤地 除以上各⼤类⽤地之外的⽤地e1 ⽔域 江、河、湖、海、⽔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域,不包括公共绿地及单位内的⽔域e2 e21e22e29 耕地菜地灌溉⽔⽥其它耕地 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地 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塑料⼤棚等⽤地 有⽔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般年景能正常灌溉,⽤以种植⽔稻、莲藕、席草等⽔⽣作物的耕地 除以上之外的耕地e3 园地 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等园地e4 林地 ⽣长乔⽊、⽵类、灌⽊、沿海红树林等林⽊的⼟地e5 牧草地 ⽣长各种牧草的⼟地e6 e61e62e63e69 村镇建设⽤地村镇居住⽤地村镇企业⽤地村镇公路⽤地村镇其它⽤地 集镇、村庄等农村居住点⽣产和⽣活的各类建设⽤地 以农村住宅为主的⽤地,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等⽤地 村镇企业及其附属设施⽤地 村镇与城市、村镇与村镇之间的公路⽤地 村镇其它⽤地e7 弃置地 由于各种原因未使⽤或尚不能使⽤的⼟地,如*岩、⽯砾地、陡坡地、塌陷地、盐碱地、沙荒地、沼泽地、废窑坑等e8 露天矿⽤地 各种矿藏的露天开采⽤地。
城市用地分类和土地分类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一级类二级类含义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长沙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第二篇城市用地规划标准准则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01 耕地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 011 水田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012 水浇地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013 旱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02 园地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和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1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2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 023 其它园地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03 林地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 031 有林地地。
032 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10-19%的疏林地)、未成林 033 其它林地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04 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草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地042 人工牧草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地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 043 其它草地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2011城市用地分类标准1总则1.0.1为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制定、实施和监督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1.0.3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城乡用地townandcountryland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
城乡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1.2。
表2.0.1城乡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代码用地类别中文名称英文同(近)义词codesChineseEnglishH建设用地developmentlandE非建设用地non-developmentland2.0.2城市建设用地urbandevelopmentland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2.2。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2。
表2.0.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代码用地类别中文名称英文同(近)义词codesChineseEnglishR居住用地residential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dministrationandpublicservices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commercialandbusinessfacilitiesM工业用地industrialW物流仓储用地logisticsandwarehouseS交通设施用地streetandtransportationU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utilitiesG绿地greenspace2.0.3人口规模population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
城乡用地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表1城乡用地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城乡用地分类类别大类中类小类农用地E非建设用地E1水域E13坑塘沟渠E2农林用地建设用地H建设用地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1城市建设用地H12镇建设用地H13乡建设用地H14村庄建设用地H15独立建设用地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1铁路用地H22公路用地H23港口用地H24机场用地H25管道运输用地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4特殊用地H41军事用地H42安保用地H5采矿用地E非建设用地E1水域E12水库E3其他非建设用地E31空闲地未利用地E非建设用地E1水域E11自然水域E3其他非建设用地E32其他未利用地表2原“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按照政府与市场不同需求的分类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C1行政办公用地党政团体、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设施用地商务办公用地C2商业金融业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C3文化娱乐用地图书展览设施用地、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用地新闻出版用地、文化艺术团体用地、广播电视用地、影剧院用地、游乐场、舞厅、俱乐部等用地C4体育用地基本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单独设置的高尔夫球场、赛马场、溜冰场、跳伞场、摩托车场、射击场以及水上运动的陆域部分等用地C5医疗卫生用地医院用地、卫生防疫用地休疗养用地、宠物医院、私人诊所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高等学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科研事业单位用地勘测设计用地、培训中心、私立学校等C7文物古迹用地文物古迹用地——C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宗教用地——新《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表》旧《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表》对比结果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类别归属内涵说明大类中类小类大类中类小类不变提升降低改变增加删除相同增大变小变化R 居住用地R 居住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列为A33R1 一类居住用地R1 一类居住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列为A33R11 住宅用地R11 住宅用地√√增加原R13道路用地、原R14绿地R12 服务设施用地R1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列为A33R2 二类居住用地R2 二类居住用地√√包括原R2二类居住用地、原R3三类居住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列为A33R20 保障性住宅用地√体现保障中低收入群众住房的公共政策要求R21 住宅用地R21 住宅用地√√增加原R23道路用地、原R24绿地、原R31住宅用地、原R33道路用地、原R34绿地,但不包括保障性住宅用地R22 服务设施用地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原R3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中除了“中小学用地”以外的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列为A33R3 三类居住用地R4 四类居住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列为A33R31 住宅用地R41 住宅用地√√增加原R43道路用地、原R44绿地R32 服务设施用地R4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列为A33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将原C公共设施用地中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服务业设施纳入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的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和开发,分为许多类别。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代码》的规定,我们将土地利用分类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城镇居民点和工矿商服用地城镇居民点是指用于城市集中居住、商业、行政、教育、文化、体育和公共福利用地。
工矿商服用地是指用于工业、采矿、商业、仓储、物流、服务和旅游等的用地。
以上两者主要特征为地面上建筑物覆盖面积较大,地下设施较为复杂。
第二类: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耕地主要用于粮食作物的生产与种植,也包括蔬菜、油料、棉花和饲料等农作物。
林地指人工林和天然林,用于木材、果品、生态保护等。
草地用于牧畜、草杂作和草药生产等。
园地包括果园、茶园、蔬菜园等。
以上四者主要特征是地面上有一定比例的植被覆盖,占据土地面积较大。
第三类:水域、沼泽、裸地和建设用地水域是包括河道、湖泊、水库、海洋等在内的水体。
沼泽是常年积水、含有更多氧气和有机物的湿地,是自然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的生态环境。
裸地是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是野生动物栖息和植被生长的调节作用。
建设用地是指供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建设用地,并不包含城镇居民点和工矿商服用地。
以上主要特征为土地表层未被覆盖,没有房屋和建筑物等设施。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如下:类别|名称|代码---|---|---第一类|城镇居民点|101第一类|工矿商服用地|102第二类|耕地|201第二类|林地|202第二类|草地|203第二类|园地|204第二类|其他农用地|205第三类|水域|301第三类|沼泽|302第三类|裸地|303第三类|建设用地|304总的来说,土地利用分类不仅有助于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futuremph级别: 学前班发帖: 11精华: 0积分: 19 分金币: 65 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3.0.1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
3.0.2.1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的用地应为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其他用地不参与平衡,《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futuremph级别: 学前班发帖: 11精华: 0积分: 19 分金币: 65 元贡献: 0 枚好评: 3 ★注册时间:2007-01-24最后登录:2008-01-27Re:《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用地标准4.0.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用地,不应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
4.0.2在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
4.1.1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分级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表4.1.1指标级别用地指标人(m2/人)I 60.1~75.0II 75.1~90.0III 90.1~105.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9:12 12:07:26来源 百考试题网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第103条编制城市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第 201 条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 46中类,73小类。
第 202 条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第 203 条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任何新的类别。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类别代号类别名称范围大类中类小类R 居住用地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R1 一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R11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用地。
R1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
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13 道路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的用地。
R14 绿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R2 二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R21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用地。
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
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23 道路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的用地。
R24 绿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R3 三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R31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用地。
R3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
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33 道路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的用地。
R34 绿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R4 四类居住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R41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用地。
R4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
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43 道路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的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2011城市用地分类标准1总则为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制定、实施和监督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land per capita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交通设施用地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land per capita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交通设施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绿地 green space per capita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绿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公园绿地 park land per capita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公园绿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composi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land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得出的比重,单位为%。
气候区 climate zone指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而划分的七个一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