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荐资料】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25.15 KB
- 文档页数:21
莆田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鲁太光是一位年轻的评论家,出于对自身所在文学场的不满意,他才写下一篇篇言辞剀(kǎi)切的文章,自揭批评界弊病,做出真批评,可谓是切中肯綮(qìn)。
B . 每当晨曦初现,锻炼的人们沿着江滨行走,在汗水涔(cén)涔中开始新一天的旅程,一路轻吟低唱,顾盼流连,鸟儿清脆的啁啾(qiū)在耳畔响起,心情无比惬意。
C . 问题广告屡禁不止,层出不穷,炮(páo)制者固然可憎(zēng),一些贬损自身公信力为虚假违法广告“站台”的平台也难辞其疚。
D . 英国在欧盟亲和力日见衰弱之际选择离开,没有义气的同时也给了德法两国一个杀鸡儆(jǐng)猴的选择,但两年过去了,英国发现自己并不能趾高气扬、义无反顾地离开,因为欧盟还想要让他付出代价,这让不列颠人不胜愠(yùn)怒。
2.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如果地球史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
更有当头的棒喝,________,让你心生敬畏。
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______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
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
山梁便是桥面,()。
2020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集中体现在它用了大量的原著文字作为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并用字幕将文字打出,既补充了画面表现的不足,更让观众原汁原味地体味原著文字的妙处。
它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较之1987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影视作品往往作为经典代读的今天,这种回归小说文本的努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忠实于原著?首先,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迹,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影视剧,理应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挥特点和长处,否则,便有可能使影视变成小说的图解,成为一种配以影像的广播剧。
《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处理手法也相当不错,但总体上缺少对原著富有个性和新意的阐释,以及对时空的重新处理,感觉上只是按照一百二十回本的叙事时间和空间,按部就班地一集一集演下去。
相比之下,1989年的《红楼梦》电影版,就完全打破了原著的时空分割方式,把第五回作为电影的开头,以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切入故事,而以暗示贾宝玉出家的悠扬钟声作为电影的归结,虚实相生,大开大合,显示出利用影视技术手段重新架构故事的气魄。
其次,忠实于原著也指对原著所反映的社会有本质的理解,是以更进步的思想意识照亮原著幽暗的一角,而不是把改编者自身的时代特点,生硬地添加到原著中去。
福建省莆田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福建省莆田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时期以来,散文的文体地位得以提升,但“散文美学”体系中有不少问题需要厘清,其中关于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就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话题。
散文在强调抒情之外,应有更开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表达。
现代散文诞生以来,“抒情性”“自叙传”等文体特征在散文创作和理论表述中得以确立。
“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并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
如散文研究学者林非所言:“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
”但是,过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质疑。
作家汪曾祺曾经写道:“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
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
我觉得感伤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
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
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这个观点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
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
新时期至今,散文创作总体上逐步摆脱过度抒情的弊病,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经历了“独语体”散文重现、文化散文繁荣,还出现“新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文学”等或长或短的创作潮流。
其中,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散文与新世纪的非虚构文学拓宽了散文的主题表达和艺术空间。
前者在个人话语与公共领域之间找到衔接点,扩大写作领域;后者寻求散文与其他文体技巧之间的沟通,开阔了艺术视野。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区块链技术是伴随加密数字货币逐渐兴起的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原理保证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数据存储受到互联网多方用户共同维护和监督,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公开、数据不可修改等显著优点。
区块链技术通过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去除价值传递过程中介的干扰,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为实现共享经济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有望支撑实现共享交通、共享教育、共享住房、共享能源等多个共享经济场景,是实现共享经济的一种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
数据公开透明,为共享经济提供信用保障。
区块链本身即为一个大型海量数据库,记录在链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块链平台进行信息查询。
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撤销,从而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
这种体现为“公正性”的技术优势,使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选举、保险、知识产权、慈善公益等领城都具有广泛深入的应用价值。
具体到共享经济当中,能够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用体系提供保障。
催生智能合约,为共享经济提供解决方案。
智能合约是当一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和系统中得到自动执行的合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兼具自动执行和可信任性的双重优点,使其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
莆田市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第三次基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20高二下·宾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了。
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
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他眼界开阔,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
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 .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 .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 .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 . 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 . 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 . 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绝密★启用前福建省莆田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2020年3月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集中体现在它用了大量的原著文字作为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并用字幕将文字打出,既补充了画面表现的不足,更让观众原汁原味地体味原著文字的妙处。
它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较之1987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影视作品往往作为经典代读的今天,这种回归小说文本的努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忠实于原著?首先,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迹,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影视剧,理应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挥特点和长处,否则,便有可能使影视变成小说的图解,成为一种配以影像的广播剧。
《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处理手法也相当不错,但总体上缺少对原著富有个性和新意的阐释,以及对时空的重新处理,感觉上只是按照一百二十回本的叙事时间和空间,按部就班地一集一集演下去。
相比之下,1989年的《红楼梦》电影版,就完全打破了原著的时空分割方式,把第五回作为电影的开头,以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切入故事,而以暗示贾宝玉出家的悠扬钟声作为电影的归结,虚实相生,大开大合,显示出利用影视技术手段重新架构故事的气魄。
其次,忠实于原著也指对原著所反映的社会有本质的理解,是以更进步的思想意识照亮原著幽暗的一角,而不是把改编者自身的时代特点,生硬地添加到原著中去。
2020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答案(解析版)1.(3分)【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二段开头说“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迹,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可见如果仅仅用原著文字作为影视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只是形式上忠实于原著。
所以A项不合题意;B项,文章第二段对1989年的《红楼梦》电影版时空处理方式是持肯定态度的,所以B项也不符合题意;C项,对照原文第三段第一句“忠实于原著也指对原著所反映的社会有本质的理解,是以更进步的思想意识照亮原著幽暗的一角,而不是把改编者自身的时代特点,生硬地添加到原著中去”,可见,C项不符合题意;D项对应的语句是第五段最后一句“我们只要对经典抱着敬畏的态度,在认真阅读和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阐释和再创作,虽然其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总的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一句肯定的是这种创作态度,而不是把“敬畏经典,认真阅读、理解,适度阐释”作为“改编忠实于原著”的充分条件,而且原文还提到了“虽然其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所以D项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符合题意。
2.(3分)【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项是对文章论述切入点的分析,和第一段对应,从“它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较之1987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影视作品往往作为经典代读的今天,这种回归小说文本的努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忠实于原著?”可以看出A项的分析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B项是对文章整体论证思路的分析,从全文看文章是从形式开始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的,第二段着重阐述超越形似,“忠实于原著精神”,第三、四段着重阐述忠实于原著要对“原著所反映的社会有本质的理解”,第五段“这是经典改编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不独《红楼梦》而然”一句又将本文对《红楼梦》改编问题的讨论推向所有的经典改编,所以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不符合题目要求;C项是对文章主体部分论证展开的分析,无论是从篇幅还是从内容看,文章对第二个方面的强调还是更多一点,所以C项的分析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D项是对第二段的论证方法的分析,第二段的主要观点是该段的第一句,这段中将《红楼梦》新版电视剧与1989《红楼梦》电影版作比,目的是为了论证这段的观点,而不是为了论证《红楼梦》新版电视剧违背了原著精神,而且《红楼梦》新版电视剧某些地方违背了原著精神的原因也不只是因为一味追求形似,所以D项分析有误,符合题意。
2020年莆田市中山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禹的寂寞何向阳时隔四千年之后,已经难见当年辕关的地貌了,只剩了传说,在往事与神话间游走,还有“古辕关”这几个清人的字,刻在关隘立壁上,写着历史。
夏禹,一半被压了纸型,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一半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散落在如空气无形却有时又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里。
然而,真的跑了几十里地,到“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的嵩高之地登封城北约两公里万岁峰下,面对高10 米、周长43 米的巨大“启母石”时,才知道那个英雄是彻底地寂寞的。
早年读《史记·夏本纪》,印象中叫禹的英雄与洪水斗了一辈子,太史公用了几大段写他从这里到那里,好像走遍了天下河流,连一些不知名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河都布满他的足迹,哪里有水难,哪里就能眼见他的身影,忙碌得不知道还有别的生活。
重翻《史记》,“敏给克勤”“劳身焦思”的句子扑进来,对应“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功劳,“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辇”的做法更惹人眼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终于告功于天下,天下也终于因这个人的忙碌操劳而“太平治”。
然而行为、功绩之外,仍有一句不能舍下,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去了“敢”字,可能更见禹的风格。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司马迁的文人叙事中说的是责任,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
二者叠加,仍不能抹去个寂寞么?禹治水前,还有一个人因治水建功,也因治水被杀,当那个叫鲧的人用堵的方法没有最终止住而失败时,死的命运其实已等着他了,“九年治水而不息”,功用不成是小事,关键是民生之系。
《史记》中那一句让人看了心悸——“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可见当时的责任制之严明。
“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里面有种难以人情释解的苦痛,前赴后继才不那么浪漫,舜此举之用意今人不好揣摩,然而也让人觉出搭了性命的压力,不知尚年轻气盛的禹怎么想?反正,他是上路了。
2020 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课质量检测试卷语文本试卷共10 页, 22 题。
全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署名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题。
《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集中表此刻它用了大批的原著文字作为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并用字幕将文字打出,既增补了画面表现的不足,更让观众原汁原味地体会原著文字的妙处。
它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较之 1987 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影视作品常常作为经典代读的今日,这类回归小说文本的努力有必定的踊跃意义。
但问题是,我们终究应怎样理解忠实于原著 ?第一,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精神,而不是拘泥于踪迹,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影视剧,理应充足调换各样艺术手段,充足发挥特点和优点,不然,便有可能使影视变为小说的图解,成为一种配以影像的广播剧。
《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办理手法也相当不错,但整体上缺乏对原著富裕个性和新意的阐释,以及对时空的从头办理,感觉上不过依据一百二十回本的叙事时间和空间,循规蹈矩地一集一集演下去。
对比之下,1989 年的《红楼梦》电影版,就完好打破了原著的时空切割方式,把第五回作为电影的开头,以贾宝玉神游太空幻梦切入故事,而以示意贾宝玉出家的婉转钟声作为电影的归纳,虚实相生,大开大合,显示出利用影视技术手段从头架构故事的气势。
其次,忠实于原著也指对原著所反应的社会有实质的理解,是以更进步的思想意识照亮原著阴暗的一角,而不是把改编者自己的时代特点,僵硬地增添到原著中去。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区块链技术是伴随加密数字货币逐渐兴起的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原理保证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数据存储受到互联网多方用户共同维护和监督,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公开、数据不可修改等显著优点。
区块链技术通过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去除价值传递过程中介的干扰,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为实现共享经济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有望支撑实现共享交通、共享教育、共享住房、共享能源等多个共享经济场景,是实现共享经济的一种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
数据公开透明,为共享经济提供信用保障。
区块链本身即为一个大型海量数据库,记录在链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块链平台进行信息查询。
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撤销,从而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
这种体现为“公正性”的技术优势,使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选举、保险、知识产权、慈善公益等领城都具有广泛深入的应用价值。
具体到共享经济当中,能够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用体系提供保障。
催生智能合约,为共享经济提供解决方案。
智能合约是当一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和系统中得到自动执行的合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兼具自动执行和可信任性的双重优点,使其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
当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共享经济场景也有一些障碍,比如缺乏完善有效的“共识机制”,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共识机制能够同时解决安全性、环保性、高效性等问题。
在现有区块链技术下,当用户对交易的公平性产生怀疑时无法向任何机构进行申诉。
同时,区块链被设计成环环相扣,能够从任何一点追溯至初始区块,查询到链上所有信息。
然而这只能确保通过区块链交易的公平性,却不能保证区块链交易的合法性,追踪犯罪行为将变得异常困难。
长远来看,区块链技术面临潜在的安全性隐忧。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算法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随着量子计算机等新计算技术的发展,未来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一定的破解可能性,这也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
(摘编自许华磊《区块链技术与共享经济》,《光明日报》2018年1月)A.是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算法相对安全,但未来有可能被破解。
B.数据以块链结构存储,受到互联网多方用户监督,任何第三方机构都无法进行修改。
C.为支撑共享经济,在网上建立起了点对点之间的可靠信任关系,去除了中介的干扰。
D.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是实现共享经济的理想方案。
A.首段介绍了区块链技术这一概念及其特点,还有它在共享经济领域里的应用意义。
B.文章呈总分总结构,开头先总说,然后分述优缺点,最后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瞻望。
C.全文围绕区块链技术和共享经济的关系论述,具体论述了其对共享经济的作用。
D.最后两段,作者从应用障碍与安全隐忧方面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深入冷静的思考。
A.公开性和公正性技术优势,使得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B.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将为多种共享经济场景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C.若合法性、安全性等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区块链技术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石头也有情曾宪涛小乐从小酷爱摆弄鹅卵石,他还有个怪癖,遇到喜欢的石头,总要把它洗干净了含在嘴里,爸妈怎么劝他也不改。
现在小乐已经上大学了,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这天,他从新淘来的鹅卵石中,发现一块石头纹路很特别,像是草体的“情”字,他照例又把石头洗净含在嘴里,坐在沙发上看本地电视节目,一段采访吸引了他,记者采访的也是一个石头爱好者。
小乐看着看着,突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竟忘了口中石头,结果石头滑下去,卡在了喉咙里。
小乐打开门冲下楼梯,一下跪倒在院子里。
几个邻居大妈发现后赶忙跑上前,只见他眼球突出,口吐鲜血,已说不出话,只能用手指着嘴巴。
大家急忙把他架到小区门口,准备拦出租车送他去医院。
然而,这个点怎么也拦不上空车。
小乐这时已呼吸困难,脸上紫斑都出来了。
就在大家心急如焚之际,一辆出租车停在了面前,司机打开车门,拱手作揖对车后两个客人说:“实在对不起,你们能否换乘别的车,我要救救这个孩子。
”乘客通情达理,急忙下车。
司机带上小乐和两个大妈急速驶向医院。
到医院要经过多个路口,司机边开车边电话110,说车上有急救病人,向警方求助,能否闯红灯。
警方同意请求。
司机便打开双闪,一路顺畅地驶向急救中心。
急救人员把小乐抬了进去,在一片忙乱之中,司机悄然离去。
经过抢救,石头被取出小乐脱险。
小乐父母这时也赶到,医生说:“幸亏送来及时,再晚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小乐父母吓坏了,千恩万谢地感激邻居大妈,一个大妈说:“不要谢我们,都是邻居还不应该?倒是要好好感谢那位司机师傅,多亏遇到了他。
”大家这时才想起那位司机,可他早已不知去向。
大妈让小乐父母一定要找到他,好好感谢人家。
父母连连点头。
小乐终于醒了,没想到他头一句话竟是问:“石头在哪儿?”爸妈又好气又好笑,小乐对爸妈说那可是个宝贝,求他们去问问医生,可别给扔掉了。
幸好石头还在,护士给找来了,对小乐说:“留着也好,当作教训吧。
”小乐擦干净石头,叫爸妈看上边红色的纹路,果真清清楚楚是一个草体的“情”字。
父母吃惊不已,联想到儿子遇上好心司机,得到及时救助,难道多亏这块石头有“情”?小乐父母多方打听,可根本找不到这位恩人。
因为当时情急,谁也没记住司机的特征,更甭说车牌号了。
突然,一个大妈想起在车上,司机曾给110打电话,便叫小乐父母找警方求助。
警方调出了那天的电话记录,把司机手机号码给了他们。
小乐爸爸打过去,对方听说小乐父母想当面感谢他时,说:“不要不要,这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就把电话给挂断了,再打也不接了。
小乐父母想再去求助警方,小乐却对爸妈说:“还是不要再麻烦警察了,他不愿见,就算警察找到他,他也不会要你们的报答。
”爸妈说总要当面对人家说声感谢吧,小乐说:“我有个办法,可以通过记者,在报纸上公开表达我们的谢意,他一定会看到的。
”爸妈找到报社。
记者听后十分感动,答应一定帮忙。
第二天,一篇饱含深情的报道在晨报上刊登了,报道赞扬了好心司机,还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就是那块“情”字纹路的石头,标题是“石头也有情”。
报道引起很大反响。
当天下午,爸爸的手机响了,一看,竟是恩人的号码。
只听对方说:“你们不是要见我吗?我现在可以跟你们见面。
”爸爸激动地赶快叫妈妈包一个红包。
很快,司机说已到了楼下,父母惊喜地把司机迎到家里。
司机进屋后,小乐看他有点眼熟,似乎在哪儿见过,当然不是救他那天,那天他难受得根本顾不上看司机。
父母捧上红包,司机笑了,说:“你们误会了,我来不是为了红包,是为那块有‘情’的石头。
”司机解释说,他是一位奇石爱好者,特爱收藏鹅卵石,最近市里举办“有情有义家乡人”作品展,他收集的石头中,两块“有”字石,一块“义”字石都有了,就是难寻一块“情”字石,看了报道,他想来求购那块“情”字石,配成“有情有义”奇石作品。
小乐终于想起来了,他就是电视里被采访的人,当时他说,谁有“情”字石,他愿出重金购买。
小乐就是看到这里哈哈一笑才出了事。
后来,小乐把那块“情”字石无偿送给了司机。
展览会上,这件“有情有义”作品引起了人们的争相围观,石头有情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写小乐的“怪癖”,酷爱将喜欢的石头洗净含在嘴里,这一细节交代为下文小乐人生喜忧祸福的变化埋下伏笔。
B.司机拒绝小乐父母当面感谢,小乐急中生智让父母在报纸上公开表达谢意,并配发照片,说明小乐预料司机会主动找来。
C.“情”字石在故事结构中是一个巧妙连接点,它将同为奇石爱好者却又彼此陌生的小乐与司机关联起来,戏剧性推动情节发展。
D.司机不仅是一位助人为乐者,更是一个有品位有情怀的人,他的奇石作品融入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深化了故事内容的情愫意蕴。
5.文中的两次媒体报道在作品谋篇布局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6.“石头也有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情”字的意蕴。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材料一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
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
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
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
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
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
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
后来,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
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材料二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
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 4万公里。
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