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炮制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丹参酒炙过程中炮制时间、颜色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作者:徐斌张强刘亮镜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14期中图分类号 R28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4-1715-06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4.09摘要目的:评价丹参酒炙过程中炮制时间、颜色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方法:用黄酒制备不同炮制时间(7~15 min)的丹参酒炙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酒炙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采用色差仪测定两者的色度值[红绿色轴分量(a*)、黄蓝色轴分量(b*)、明度(L*)]并计算总色差值(ΔE);采用Spearman’s rho、Kendall’s Tau-b检验考察炮制时间、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5-HMF的含量分别为17.9~70.6、2.3~3.1、0 mg/g;丹参酒灸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5-HMF的含量分别为14.8~68.4、1.1~3.9、0.7~34.4mg/g。
丹酚酸B含量先降低再增加,约在9、11 min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丹参酮ⅡA含量先增加,约在7 min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5-HMF在炒制13 min后含量急剧增加。
以丹参为标样的丹参酒炙品的ΔL*为-5.369~2.553、Δa*为-1.098~0.321、Δb*为-1.471~2.355,ΔE为0.217~5.397。
Spearman’s rho、Kendall’s Tau-b检验的结果均显示,ΔE与丹参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89)、5-HMF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49、0.405)均呈正相关(P均小于0.01);丹参酮ⅡA含量与Δb*(相关系数分别为-0.509、-0.391)、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420)、5-HMF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0.392)均呈负相关(P均小于0.01);5-HMF含量与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870)呈正相关(P均小于0.01)。
丹参滴丸的生产工艺是怎样的?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通过采用一定的生产工艺,将丹参这种草本植物进行提取、加工,最终制成丹参滴丸。
下面将对丹参滴丸的生产工艺进行具体介绍。
一、原料采集和准备1. 选择优质丹参为了制作高质量的丹参滴丸,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料丹参。
优质的丹参应该具备植株成熟度高、无虫食病害、颗粒饱满等特点。
2. 清洗和烘干将采集到的丹参进行清洗,去除泥土等杂质。
然后,通过烘干的方式,将丹参晾干,以便后续加工使用。
二、药材炮制1. 炒制丹参将丹参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炒制,炒制的目的是使丹参的活性成分更易释放出来。
2. 切片将炒制好的丹参进行切片,切片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具体制剂的要求进行调整。
三、药材提取1. 选择提取剂根据丹参中活性成分的溶解性,选择适当的溶剂进行提取。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等。
2. 提取工艺将切片好的丹参与提取剂进行浸泡和搅拌,使活性成分充分溶解到提取剂中。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和干燥,得到丹参的提取物。
四、制粒和包衣1. 制粒将丹参的提取物进行制粒,可以使用粉碎、筛分等工艺。
2. 包衣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可以对制粒的丹参进行包衣处理。
包衣的材料可以是糖衣、脂肪衣等,以增加药丸的口感和稳定性。
五、干燥和包装1. 干燥将制成的丹参滴丸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质量和保存性。
2. 包装将干燥好的丹参滴丸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材料有铝塑复合膜、硬胶囊等,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存储。
综上所述,丹参滴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采集和准备、药材炮制、药材提取、制粒和包衣、干燥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科学、严谨的生产工艺,能够保证丹参滴丸的药效和品质。
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丹参滴丸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丹参滴丸的研究和监管,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丹参生产工艺规程1.产品概述1.1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药材以条粗、色紫红、无碎断者为佳。
1.2名称:丹参Danshen1.3别名:紫丹参、红根1.4饮片性状:本品类圆形厚片,片厚2~4mm。
外表面暗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切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质硬而脆,气微,味微苦涩。
1.5规格:厚片2~4mm。
1.6包装规格、成品贮藏及注意事项1.6.1包装规格编织袋:40Kg/袋1.6.2成品贮藏及注意事项置干燥处。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2.炮制整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52页或《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29页。
【炮制】:丹参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即成丹参饮片。
3.生产工艺流程4.炮制整理方法、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净制:取丹参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择除非药用部分。
4.2软化处理:4.2.1浸泡:取(4.1)净丹参,置洗药机内洗净,取出,投入洗净的浸润罐内,关闭浸润罐出料节门,开启真空节门,打开真空表球阀,抽真空至-0.08Mpa,关闭真空节门及真空表球阀。
30min后,开启进水节门,加水量约为净丹参药材的40~50%,关闭,开启加压装置,加压至约0.4Mpa后关闭加压装置,设定罐体旋转周期为每隔10min 旋转1min(4周),将主机转到自动状态浸润(时间约140~180分钟),取出,摊晾,闷润。
4.2.2闷润:将(4.2.1)浸泡适宜的丹参摊晾后,置润药框内堆润5~10h,并且每隔2~3h洒入浸泡时多余的介质水液(如未有多余介质水液,则用清水代替),中途翻动2~3次,以润透为度,刀劈开断面无干心,晾1~2h,以药材内外软硬适宜,即可备切。
此时药材的含水量约为42%。
4.3切片:切厚片2—4mm。
4.4干燥: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上货厚度不超4厘米。
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深秋、初春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熬令紫色”(《千金》)的炮制方法。
宋代有微炙、炒令黑色(《总录》)、焙制(《宝产》)等方法。
明代增加了酒洗(《人门》)、酒浸(《原始》)、酒炒(《辨义》)等法。
清代又增加了猪心血拌炒(《害利》)、酒蒸(《笔花》)等的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筛去碎屑。
2.酒丹参:取丹参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丹参片每100千克用黄酒10千克。
【饮片性状】丹参为类圆形的厚片,片面红黄色或黄棕色,见有散在黄白色筋脉点,呈放射状排列,中心略黄,周边外表黯红棕色。
气微,味微苦涩。
酒丹参,表面黄褐色,略具酒香气。
【质量标准】丹参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5.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方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丹参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含丹参酚酸B不得少于3.0%。
丹参饮片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1.0%,酒丹参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0%。
【炮制目的】丹参味苦,性微寒。
归心经、肝经。
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能。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瘾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丹参多生用。
生品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力强,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因其性偏寒凉,故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疮痈,产后瘀滞疼痛,经闭腹痛,心腹疼痛及肢体疼痛等。
酒制后,缓和寒凉之性,增强活血祛瘀、调经之功,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
丹参采收时间丹参采收以后怎样加工及炮制丹参于栽种当年的11月地上部枯萎至第2年春季萌芽前收获。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丹参的采收时间如何掌握,以及丹参采收后怎样加工等话题,希望对种植丹参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丹参采收时间丹参的收获可分不同时期进行。
分根繁殖、芦头繁殖和扦插繁殖的,可于栽培后当年11月或第二年春季萌发前采挖。
种子繁殖的,于移栽后第二年的10~11月或第三年早春萌发前采挖。
由于丹参根质脆、易断,故应在晴天、土壤半干半湿时挖取,挖后可在田间曝晒,去掉泥土,运回进行加工,切忌用水洗根。
二、丹参采收以后怎样加工当根晒至五六成干时,把一株一株的根收拢,扎成小把,晒至八九成于,再收拢一次,当须根也全部晒干时,即成商品药材。
南方有些产区在加工过程中有堆起'发汗'的习惯。
根据科学研究,采用堆起'发汗'的方法加工,会使丹参根中的一种有效物质丹参酮含量降低,故此法不宜采用。
一般亩产干货200~250千克。
以无芦头、无须根、无霉变、无不足7公分长的碎节为合格品。
以根条粗壮、外皮紫红色者为佳。
三、丹参种子的采收留种田植株于第二年5月开始开花,可一直延伸到10月份。
6月份种子陆续成熟,分批剪下,曝晒打出种子,再晒至干即可。
种子不耐贮藏,最好当年播种。
四、丹参的炮制方法1、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筛去碎屑。
2、酒丹参取丹参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丹参片每100千克,用黄酒10千克。
酒丹参表面黄褐色,略具酒香气。
丹参的药用价值与炮制方法丹参(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丹参在中医药学中应用广泛,并已被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了其药物活性和作用机制。
本文将探讨丹参的药用价值及其炮制方法。
一、丹参的药用价值1. 循环系统保护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丹参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可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心肌细胞再生,有助于修复心肌损伤,提高心脏功能。
2. 抗炎作用丹参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病症。
3. 抗氧化作用丹参中富含的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合物是有效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丹参还能提高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
4. 抗肿瘤作用丹参中的可溶性红花苷等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复制的能力,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
临床研究发现,丹参具有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的效果,且对放化疗后的免疫系统恢复具有协助作用。
二、丹参的炮制方法丹参的炮制方法主要有鲜丹参、生丹参、红丹参等。
1. 鲜丹参鲜丹参是指新鲜采收的丹参根和根茎,经清洗后晒干。
此种炮制方法得到的丹参具有较高的药效,并可保留丹参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成分。
2. 生丹参生丹参是指新鲜采收的丹参根,经清洗后晒干,但不进行日光浴。
生丹参相对于鲜丹参而言,虽然药效稍差,但在一些特定病症中使用效果更好,如内出血、痈疽等。
3. 红丹参红丹参是通过将鲜丹参进行蒸煮、晾晒等工艺处理得到的,具有形态红、色泽鲜艳的特点。
炮制过程中,鲜丹参经过一定的加热处理,使其内部物质发生变化,以提高药效。
总结起来,丹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循环系统保护、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用价值。
丹参的炮制方法多样化,鲜丹参、生丹参和红丹参等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适用病症。
xxxx 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丹参炮制工艺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丹参炮制的生产全过程。
职责:工艺员、车间操作人员、QA 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
内容:1. 产品概述1.1. 【品名】丹参,成品代码C10321.1.2.【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1.3.【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苦涩。
1.4.【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归心、肝经。
1.5.【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1.6.【规格】统。
1.7.【用法与用量】10~15g 。
1. 8.【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1.9.【贮藏】置干燥处。
1.10.【贮藏期】暂定24个月。
2. 工艺流程及质控点3生产操作及工艺条件:3.1.净选:3.1.1.准备,按照《净选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前检查,包括现场文件是否准备齐全、现场设备、状态标志等是否准备到位。
3.1.2.操作,将领取的丹参原药材摊摆在选药台面上,去净杂质及残茎,挑选出发霉变质的药材以及除泥沙等杂质,将丹参大小分档。
物料平衡97.5%-99.5%。
3.2 洗润:3.2.1.准备,按照《洗润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前检查,包括现场文件是否准备齐全、现场设备、状态标志等是否准备到位。
3.2.2.操作,将净选好的丹参入洗药池冲洗至净,洗净用容器盛装,按照丹参大小分档分开闷润,浸泡20-30小时至透,每8小时换水一次,自然闷润2-4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
3.3 切制:3.3.1.准备,按照《切制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前检查,包括现场文件是否准备齐全、现场设备、状态标志等是否准备到位。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丹参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丹参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丹参汉语拼音:Danshen2.2药材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2.3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2.4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归心、肝经。
2.5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苦涩。
2.6商品名:丹参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聚乙烯袋装,250g/500g/袋。
2.9 复验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置干燥处。
3、法定制法和依据3.1法定制法: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3.2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3.3 批量:50kg3.4所用的原辅料清单和处方量:5、生产操作过程5.1领料车间领料人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经车间主任审批签字后,领料人凭领料单去仓库领料,领料时应同发料人一起复核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质量,然后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
外包装应无破损、受潮、水渍、霉变、鼠咬等现象,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可拒绝领料,并向有关质量人员反映,待解决后领取。
5.2 净选5.2.1净选准备5.2.1.1仔细阅读批生产指令;5.2.1.2检查净选间清场状态标志;5.2.1.3检查设备状态标志;5.2.1.4检查生产用容器、用具清场状态标志;5.2.1.5领取净选丹参并核对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5.2.1.6以上各项检查合格后,将清洁状态标志清除,悬挂生产状态标志;开始净选操作。
丹参炮制的研究概况
发表时间:2012-7-31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宏都1、2 蒋晓煌2 [导读]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以丹参酮IIA为代表的醇溶性菲醌类化合物和以丹酚酸B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
张宏都1、2 蒋晓煌2(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1;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
南长沙410208)
丹参为唇形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
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能。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以丹参酮IIA为代表的醇溶性
菲醌类化合物和以丹酚酸B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
现将近年来丹参炮制的研究概况
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1 炮制对丹参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水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素、原儿茶醛、
丹酚酸等;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丹参酮ⅡA、异丹参酮、
氧化丹参酮等。
据报道,丹参切片前经水浸泡后,水溶性成分损失严重。
总酚类成分损失约97%,原
儿茶酚损失约55%。
黄政德等[1]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及醇提液中原
儿茶酚的含量,结果原儿茶酚以生品醇提最高,以白酒炙后水提最低。
刘斌等[2]研究表明,
丹参炮制后原儿茶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酒丹参降低17.14%,醋丹参降低
20.00%,炒丹参降低42.86%,丹参炭降低62.86%。
据报道,酒炙1、3、5h的酒炙品中
丹参素含量均比生品及清炒品高;酒炙5h时丹参素含量最高;从7h起,丹参素的含量随
着酒炙时间的延长呈无规律的变化[3]。
也有报道,丹参炒制后丹参素无明显变化,但总酚
性成分提高6%~13%,与王文凯等研究结果相似[5]。
赵成等测定了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光
曝晒干燥影响最大,丹参酮ⅡA的减损率达43.8%;其次是炒制法(28.1%)和酒炙法
(18.8%);阴干法影响最小,其丹参酮ⅡA减损率为9.4%[6]。
研究表明,丹参各炮制品
中丹参酮ⅡA含量高低顺序为:生品醇提>10%白酒炙醇提>10%白酒炙水提>20%黄酒炙
水提>10%黄酒炙水提>10%白酒烘水提、生品水提[7]。
王文凯等研究结果与其相仿[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炮制对丹参药理作用的影响
黄政德等采用肾上腺素致怒及寒冷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丹参不同炮制品对丹参活血祛瘀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黄酒与白酒炙丹参及生丹参均可显著降低血小板粘附与聚集,使PT、TT、PTT显著延长;酒炙丹参较生丹参作用显著增强,白酒炙又优于黄酒炙;用肾上腺素造成小鼠血瘀模型后,再注射药物观察变化。
结果表明,造模后微血管管径明显收缩变小,血流速度变慢,给予丹参不同炮制品后,有显著缓解作用,酒炙品较生品作用稍强。
通过实验认为,酒炙可增强丹参的活血祛瘀作用。
3 丹参炮制工艺的研究
王文凯以丹参中总酚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为指标,考察丹参软化工艺和饮片切制规格。
结果表明,常压蒸制软化优于湿热软化、润法软化及浸润软化;切薄片优于切厚片和段,横切片优于斜切片[5]。
王文凯等优选出丹参酒制工艺为:取净丹参饮片100g,用黄酒20g拌匀,闷润至透,置烘箱中40~50℃烘干[8]。
胡衔军等以丹参酮ⅡA为含量指标,对影响丹参酒炙品质量的4个因素进行正交筛选。
结果优选出的最佳酒炙条件为:加20%的黄酒,80℃烘制2h[9]。
宋平顺等优选了丹参的酒炙工艺,结果以用酒量20%,加热温度80℃,炒炙4 min为佳[10]。
4 讨论
研究表明,丹参切片前经水较长时间浸泡,可造成水溶性成分的大量损失。
干燥和炮制方法对丹参酮ⅡA的含量也有较大影响,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
提示丹参软化切制时应注意切制前水处理的方法、加水量、干燥温度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酒制或醇提可提高丹参酮ⅡA、丹参素、总酚性成分的煎出率。
已有的炮制研究对阐明丹参的炮制意义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尚缺乏多指标、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设计。
目前各地丹参的炮制工艺仍不统一,缺乏客观的工艺参数和科学的丹参饮片质控方法。
因此,对丹参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黄政德等.酒炙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2):11-13.
[2]刘斌.丹参不同炮制品中原儿茶醛含量的比较[J].中药材,1999,22(11):570-571.
[3]肖红兵等.酒炙及酒炙时间对丹参中丹参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4):197.
[4]张瑞芬等.炒制对丹参中丹参素及总酚性成分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2,30(2):40-41.
[5]王文凯.丹参炮制品化学成分比较分析[J].中药材,1996,19(3):131-134.
[6]赵成.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4,8(6):410.
[7]黄政德等.酒制丹参、大黄对大鼠血小板功能及抗凝血作用的研究[J].中成药,2001,23(5):341-342.
[8]王文凯.丹参酒制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7,19(9):18-19.
[9]胡衔军.酒炙丹参的炮制条件筛选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1(3):112-113.
[10]宋平顺等. 酒制甘肃丹参的炮制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