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运输过程产品腐烂检测系统设计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96.35 KB
- 文档页数:2
鲜食葡萄冷链运输监测方法研究本文旨在研究鲜食葡萄冷链运输过程中的监测方法。
鲜食葡萄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其品质和安全问题受到广泛。
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葡萄的品质影响较大。
因此,开展鲜食葡萄冷链运输监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鲜食葡萄是指新鲜采摘的、可供食用的葡萄。
由于葡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的葡萄对运输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
葡萄在运输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葡萄品质下降,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对鲜食葡萄冷链运输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温度监测: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为了保持葡萄的品质,应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湿度监测:湿度也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葡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可使用湿度传感器对运输环境湿度进行监测,以确保葡萄处于适宜的湿度环境中。
光照监测:光照会影响葡萄的色泽和口感。
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光照时间。
可采用光传感器监测运输环境的光照情况,并采取措施减少光照对葡萄的影响。
卫生监测: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应确保运输容器和设备的卫生,防止污染。
可对运输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卫生条件符合标准。
为了验证鲜食葡萄冷链运输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设计包括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的运输时间。
实验流程包括葡萄采摘、包装、运输、监测和数据采集。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监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保持葡萄的品质。
在温度、湿度和光照适宜的条件下,葡萄的保鲜期得到了延长。
同时,卫生条件的监测也确保了葡萄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然而,实验中也发现了一些误差。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实际温度与监测温度略有差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误差修正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报批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项目组2022年1月目次一、工作简况 (1)二、编制原则、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及理由 (6)三、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18)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比对分析 (18)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 (19)六、对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 (19)七、与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关的政策措施 (19)八、是否需要对外通报的建议及理由 (20)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20)十、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20)十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或者服务目录 (21)十二、其他应当予以说明的事项 (21)《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报批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随着食品冷链、生鲜电商等蓬勃发展,及国家对药品、疫苗等生物制品运输安全的逐步重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2886亿元,其中食品冷链连物流需求总量1.887亿吨,果蔬冷链需求量9914.4万吨,肉制品冷链需求量3345.6万吨,水产品冷链需求量3867.2万吨。
冷藏车是冷链物流的核心运载装备,受益于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市场需求也获得了快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已突破21万辆。
自2013年我国冷藏车年产量超过万辆,到2019年期间均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年产销量已突破七万辆。
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
要求梳理和修订完善现行冷链物流各类标准,加强不同标准间以及与国际标准的衔接,科学确定冷藏温度带标准,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温度控制要求。
冷藏链中易腐食品冷藏运输品质安全与能耗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与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易腐食品的冷藏运输成为了物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冷藏链作为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与安全的关键手段,其运作过程中的品质保障和能耗控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冷藏链中易腐食品冷藏运输的品质安全与能耗问题,分析影响冷藏运输品质安全的因素,以及降低能耗的有效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易腐食品冷藏运输的品质安全水平,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为食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易腐食品冷藏运输品质安全分析易腐食品如新鲜蔬果、肉类、乳制品等,在冷藏运输过程中,品质安全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冷藏链是确保这些食品品质安全的关键,通过维持食品所需的低温环境,可以显著延长其保质期,并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腐败。
冷藏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易腐食品的品质安全至关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食品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如果温度过高,食品中的微生物会加速生长,导致食品腐败;而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食品冻结,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因此,精确控制冷藏链中的温度,确保其在食品保存所需的范围内,是确保食品品质安全的关键。
冷藏运输过程中的湿度控制同样重要。
适宜的湿度可以防止食品失水,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如果湿度过低,食品会失去水分,变得干燥;而湿度过高则可能导致食品受潮,增加微生物生长的风险。
因此,合理控制冷藏链中的湿度,也是确保易腐食品品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冷藏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管理也是影响食品品质安全的重要因素。
运输工具的清洁度、食品的包装质量等都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
因此,在冷藏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卫生管理规定,定期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易腐食品在冷藏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确保食品的品质安全,需要精确控制冷藏链中的温度和湿度,加强卫生管理,并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如使用高质量的包装材料、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等。
农产品物流运输中的保鲜技术研究随着农产品全球贸易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对高质量、新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运输中的保鲜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保鲜技术的应用能够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减少损耗,并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当前农产品物流运输中的保鲜技术,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冷链技术的应用冷链技术是农产品物流中最为常见和有效的保鲜技术之一。
通过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冷链技术可以延缓农产品的老化和腐烂速度,保持产品的新鲜度。
冷链技术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监控,并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同时,冷链运输所需的设备和工艺也要与商品特性相匹配,以确保最佳的保鲜效果。
二、包装与贮藏技术的创新除了冷链技术外,包装和贮藏技术的创新也对农产品的保鲜起到关键作用。
合适的包装能够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挤压和碰撞,减少机械损伤。
同时,包装还能够提供绝缘效果,保持冷链运输中所需的温度。
贮藏技术的创新主要指农产品在仓储环节的处理,包括温度控制、适宜的湿度和通风等,以维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三、化学处理剂的应用农产品物流运输中,化学处理剂也被广泛应用于保鲜技术中。
比如,乙烯吸收剂可以减慢水果的成熟和腐烂速度,从而延长水果的保质期。
渗透调节剂可以改善蔬菜的质地和口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化学处理剂的应用需要掌握合适的剂量和处理方法,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四、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中,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对保鲜技术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实时监控和跟踪系统,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供应商了解产品的运输过程和存储条件。
同时,物流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的控制与测量,并自动生成报告和警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未来发展方向:1. 研发更先进的保鲜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先进的保鲜技术的研发。
比如,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的生理特性,以提高其抗腐烂和延长保质期的能力。
生鲜冷链物流配送管理研究——以盒马鲜生为例1 引言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身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生鲜产业作为一个能够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生活的行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冷链物流近几年才在中国发展起来但发展程度较低,我国每年仍然有大量的生鲜食品由于物流配送问题导致食品腐烂,这不仅会对生鲜产品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此背景下,主要结合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冷链物流在生鲜农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盒马鲜生为例,研究盒马鲜生在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改善盒马鲜生在冷链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2 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改善,人们对生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作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使其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生鲜冷链物流配送中的问题成为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绊脚石,诸多学者对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1李蕊(2022)认为生鲜冷链配送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健全的生鲜冷链配送系统、生鲜冷链配送成本高、我国生鲜冷链配送技术落后等,所以就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有效对策。
提出了建立健全冷链物流配送管理系统、集中运输降低生鲜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采用更为先进的物流配送设备从而实现促进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目的。
2.1沈传旗(2019)[2]以盒马鲜生生鲜超市为例,阐述了传统冷链物流的弊端,以盒马鲜生的真实例子对生鲜冷链物流配送推出健全完善的供应链和加快智能化的门店服务来解决生鲜冷链物流配送的问题。
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要求及试验方法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IC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要求及试验方法Requirement and test methods of refrigerated vehicle for road transportationof perishable food and biological product(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目次前言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欧洲经济委员会内陆运输委员会2003年发布的ECE/TRANS/165《易腐食物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条约(ATP)》。
本标准部分采用ECE/TRANS/165的条款,采用情况和差异如下:——采用ECE/TRANS/165附件1“易腐食物所用特种运输设备的定义及要求”中第3条“机械制冷设备的保温箱体”的内容,对应本标准条款、。
——采用ECE/TRANS/165附件1的附录2“测量和检查易腐食物特种箱体保温性和冷冻或加热效率的方法和程序”中“定义和总则”和“测量K系数的程序 a)部分”的内容,对应本标准条款、、、、。
——本标准未采用ECE/TRANS/165中的管理条款、在用设备的检查、液态食品运输设备、设备热装置的效率等条款。
——本标准与ECE/TRANS/165对应条款的技术内容相一致,做了编辑性修改。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易腐食品和生物制品冷链运输安全的需要,并且参考了美国相关标准,即美国卡车、挂车生产协会(TTMA)2002年发布的RP 《温控车辆的热传导测量和评估方法》中气密性试验方法,对应本标准条款。
冷链运输对哈密瓜品质及腐烂率的影响杨军;廖新福;沙勇龙;程卫国;李学文【摘要】[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low temperature chain transportation (LTCT) on qualities, decay rate and shelf life in order to resolve its related problems. [ Method ] Hami melon 'Jin long' was used as the test materia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TCT on soluble solid content (SSC), decay rate, marketable rate and shelf life of the melon fruit during transportation. [Result] LTCT had a little effect on the SSC of the melon fruit, but suppress the declining of firmness of the melon. The melon fruit transported by LTCT was 40% higher in marketable rate, 30% higher in shelf lif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fruit. The shelf life of the melon transported with LTCT was two day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melon transported at normal temperature. [Conclusion] LTCT could delay the aging of melon fruit, maintain the qualities, lengthen the shelf life, and decline the decay rate of melon fruit.%[目的]研究冷链运输对哈密瓜运输品质、腐烂率及和货架期的影响,解决精品哈密瓜运输过程品质劣变,腐烂严重、货架期短的问题.[方法]以哈密瓜(Cucumis melo L ssp.melo Pang)金龙为试材,采用1-甲基环丙烯(1 - MCP)处理,冷链运输,研究冷链运输对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瓜果实运输品质、腐烂率、商品率以及货架品期的影响.[结果]冷链运输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小,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各成熟度甜瓜,采用冷链运输商品率较对照高40%,货架期商品率高30%;冷链运输甜瓜货架期比常温运输延长2d.甜瓜成熟度过高,运输及货架期商品率低,腐烂率高.[结论]冷链运输延缓甜瓜运输过程果实衰老,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降低腐烂率.【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48)007【总页数】6页(P1277-1282)【关键词】冷链运输;哈密瓜;品质;腐烂率【作者】杨军;廖新福;沙勇龙;程卫国;李学文【作者单位】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新疆鄯善838201;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新疆鄯善838201;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新疆鄯善838201;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新疆鄯善838201;新疆农业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52.10 引言【研究意义】新疆是哈密瓜的起源地[1],品种繁多,以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园艺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流冷链运输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冷链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物流冷链环境的监测与控制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
物流冷链运输环境的监测与控制技术是保障冷链运输质量的关键,对确保货物的新鲜度、安全性以及避免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聚焦于物流冷链运输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物流冷链运输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物流冷链运输是指在冷藏、冷冻条件下运输货物的过程。
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冷链运输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然而,物流冷链运输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1. 环境监测不足:冷链运输环境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环境监测手段。
传统的温度记录仪通常只能提供温度数据,无法实时监测其他环境参数如湿度、震动等。
2. 温度控制不稳定:冷链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温度控制一直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由于环境波动、设备故障等原因,货物温度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货物损坏或变质。
3. 高运营成本:物流冷链运输需要高昂的成本投入,如运输设备、保温包装、运输管理等。
同时,由于温度监测不足和温度波动,货物损失的风险也增加,进一步提高了运营成本。
二、物流冷链运输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解决物流冷链运输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人员积极探索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1. 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冷链运输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震动等参数。
通过将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和自动调节。
2.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和预警冷链运输中的温度变化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货物损失。
3. 控制技术:利用控制技术可实现对冷链环境的精确控制,不仅可以稳定温度,还可以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运营成本。
4.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管理,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三、物流冷链运输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除了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控制技术也是物流冷链运输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药品等冷链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冷链物流作为保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冷链物流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我们开展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冷链物流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
2. 了解冷链物流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3. 分析冷链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 提高冷链物流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三、实验内容1. 冷链物流基本概念冷链物流是指将易腐、易变质的产品在规定温度环境下进行储存、运输和配送的物流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中,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2. 冷链物流设备冷链物流设备主要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3. 冷链物流操作流程(1)入库作业:货物入库前需进行温度检测、分类标识等操作,确保货物符合储存条件。
(2)储存作业:货物入库后,需根据货物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区域,严格控制库内温度。
(3)出库作业:货物出库前需进行温度检测、分类标识等操作,确保货物符合配送条件。
(4)运输作业:根据货物属性、数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冷链运输车辆或航空运输等。
4. 冷链物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货物损耗:严格控制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货物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损耗。
(2)货物污染:加强货物包装和搬运过程中的清洁卫生管理,避免货物污染。
(3)货物破损:加强货物搬运过程中的防护措施,避免货物破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内容:1. 冷链物流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及设备使用方法。
2. 冷链物流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冷链物流对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保障的重要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部分冷链物流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2. 部分工作人员对冷链物流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不够熟练,导致操作失误。
图1 冷链监控追踪物流系统
3 结 语
本文结合腐烂化学知识,基于气体传感器和智能芯片技术设计了一套冷链产品运输过程损坏检测系统,用于远程测试冷链运输环节中产品的新鲜度,从而及时发现和处理已变质的产品,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但是,冷链产品变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变质后散发的硫化氢气体量少,难以有效鉴别,且除气味发生改变外,冷链产品的其他方面也会发生改变。
因此,仅以硫化氢气体浓度判断冷链产品的新鲜度还不够准确,需进一步完善此设计。
参考文献
[1]Alex M,Nadir H.A New Approach to Design Autonomous Wireless Sensor Node Based on RF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J]. Sensors,2018,18(2):133.
[2]Fan Feng,Y usong Pang,Gabriel Lodewijks.Towards Context-Aware Supervision for Logistics Asset Management:Concept Desig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M].Berlin:Springer,2017:69.
[3]黄永霞.CX公司的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79.
[4]王身相.罗非鱼冷链物流中的异常温度检测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19):177-181.
[5]张虎,张小栓,孙格格,等.面向冷链物流农产品品质感知的TTI动态校准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7,48(2):314-321.
[6]白二龙.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冷链信息检测系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80.
[7]徐璐,吴轶,王连英.冷链物流中远程食品新鲜度检测的电子鼻系统设计[J].电子器件,2016,39(5):1170-1174.
[8]余炜,万代立,周娅,等.基于在线支持向量机的电子鼻模式识别算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1):49-52.
[9]吴琼,朱大洲,王成,等.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蔬菜新鲜度检测初探[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3(6):68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