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3
- 格式:ppt
- 大小:542.50 KB
- 文档页数:26
荧光增白剂定义中文名称:荧光增白剂英文名称: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定义:能吸收近紫外线(波长300~400nm)、再放射出蓝紫色荧光(420~480nm)的无色有机化合物。
多数是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高分子材料(二级学科);高分子材料相关助剂(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简介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色彩调理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多个领域中。
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近400种结构。
我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如CBS等)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如33#等)。
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荧光增白剂CBS,目前广泛适用于洗衣液中的一种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的国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 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规范性附录D“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判定,二苯乙烯基联苯类荧光增白剂(CBS)为无毒,与日常食用的食盐的急性毒性属于同等级别。
编辑本段荧光增白剂的发现人类首次从理论上阐述荧光现象是在1852年,当时Stokes提出了被后人称为Stokes定律的理论。
1921年Lagorio观察到荧光染料发出的可见荧光能量高于它所吸收的可见光能量,为此,他推论:荧光染料具有将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可见荧光的能力。
紫外灯下呈蓝色荧光的化合物应用价值荧光剂,又名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特性是能吸收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用途
一、荧光增白剂BC性能及用途外观为淡黄色粉末。
色光以与标准近似,溶于水呈蓝色荧光,不溶于水杂质含量0.5%,强度为标准品的1005,细度(通过100目筛残余物含量)5%,泛黄点5%,水分含量5%。
本品主要用于棉纤维、人造丝、人造棉和纸浆等中性染浴增白处理。
二、荧光增白剂JD-3 性能及用途外观为淡黄色粉末,能溶于
热水。
本品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用于合成洗涤剂、肥皂、造纸和纺织品的增白。
荧光剂自发明至今基本上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纺织品、洗衣粉、洗衣液、肥皂、塑料、颜料等等,起到增白、增艳的作用。
我们也许会奇怪,洗涤剂中为什么要添加荧光剂呢?这主要
是由于有些色泽鲜艳的衣服中就含有荧光剂,洗涤后荧光剂会流失不少,所以一般情况下衣物越洗越不鲜亮,甚至开始泛黄。
洗涤剂中的荧光剂可以补充衣物中的荧光剂,保证衣服色泽鲜艳。
说到对人体的影响,荧光剂也有争议,虽然其分子结构中确实都含苯环,但研究表明,这类物质的致毒效应微弱,没有类激素效应,也没有完备的数据证明它可以致癌。
但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的有机物,
其确实结构不易分解,可能会在人体内积蓄,进而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
荧光剂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添加剂,只要添加剂量符合规定,也还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纸张、塑料及洗涤剂等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使物体表面看起来更白、更亮。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主要是利用荧光效应。
荧光增白剂分子中含有苯并三唑和双咪唑等芳香环结构,这些结构中的π-电子能吸收紫外光,并在经历激发后迅速释放出
蓝光。
这种蓝光可以被人眼所感知,并与原来的物体表面发出的黄光相混合,从而使物体整体呈现出一种更白、更亮的外观。
具体而言,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后激发到高能级电子态,随即通过非辐射跃迁、内部转换等过程回到低能级电子态,释放出蓝光。
而物体表面的黄光在相同波长范围内也被荧光增白剂吸收,然后重新辐射出更白、更亮的蓝白光。
这样,人眼就会感知到物体表面更白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在增白过程中并不改变物体本身的颜色,而是利用光的特性来改善物体的视觉效果。
荧光增白剂有很好的增白效果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造纸、塑料、洗涤剂等不同领域。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制备荧光增白剂目录1 引言..............................................................1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1 引言1.1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及用途白色物品一般对可见光(波长范围400~800nm) 中的蓝光(450~480 nm) 有轻微吸收,而造成蓝色不足,使其略带黄色,由于白度受到影响而给人以陈旧不洁之感. 为此,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使物品增白、增艳。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蓝增白。
即向预增白的物品中加入少量蓝色颜料(如群青) ,通过增加蓝色光部分的反射来遮盖基体的微黄色,使其显得更白。
加蓝虽可增白,但一则效果有限,二则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而使亮度有所降低,物品色泽变暗。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漂白,通过对带有色素的物体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因此对纤维素不可避免有破坏作用,而且漂白后的物体带有黄色头,影响视觉感受。
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的荧光增白剂弥补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并显示了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吸附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一方面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同时还能将吸收的不可见紫外光(波长为300 ~400nm) 转变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发射出来,蓝色和黄色互为补色,因而消除了物品基体中的黄色,使其显得洁白、艳丽。
另一方面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发射率,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人们用眼睛看上去物体的白度增加了,从而达到增白的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色彩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而荧光增白所具有的增白,增艳和增亮作用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要求,使其在纺织/洗涤/塑料和纸张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行业使用量及所占比例大体如下:纺织行业25%;洗涤行业40%;纸张行业30%;塑料/合成纤维着色用荧光增白剂的使用量增加较快,有资料显示占有比例已达到10%。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增白剂俗称白色染料,是一种无色并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出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
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泛黄物质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
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抵消了物质原有的黄色,使之显得洁白。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增白剂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蜡、包装材料等。
增白剂只是光学上的增亮补色,并不能代替化学漂白。
因此,带色物不经漂白,直接用增白剂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获得洁白效果,使用时应注意。
商品名焦亚硫酸钾成分焦亚硫酸钾性能及用途白色单斜晶系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通常具有氧化硫气味。
相对密度2.3 00。
190时分解。
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硫酸钾。
遇无机酸分解成二氧化硫气体。
呈强还原性。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3.54.5。
含量90.0%。
本品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可用于葡萄酒、果酒、速冻虾、干燥水果、淀粉糖浆等。
安全注意事项ADI0~0.7mg/kg(以SO2计,FAO/WHO,1985)。
LD50600~700mg/k g(以SO2计,兔,经口)。
GRAS(FDA,§182.3637,1985)。
商品名亚硫酸氢钠成分亚硫酸氢钠与焦亚硫酸钠混合而成性能及用途白色或黄白色单斜晶系晶体或粗粉。
带二氧化硫气味。
在空气中不稳定,缓慢氧化成硫酸盐和二氧化硫。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4.05.5。
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等行业,用于增加产品的白度和亮度。
然而,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一、荧光增白剂的基本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发射蓝色荧光的化合物,通过这种荧光效应来增加产品的白度和亮度。
其主要作用是在可见光下,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然后再以蓝色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使产品看起来更加白皙和明亮。
二、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
1. 紫外光检测法,利用荧光增白剂在紫外光下发出蓝色荧光的特性,通过紫外灯的照射来观察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其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并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3.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扫描,通过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峰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荧光增白剂。
三、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标准。
1. 含量标准,对不同行业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制定相应的含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检测方法标准,针对不同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建立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标准,制定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安全标准,包括对其使用量、使用范围等方面的规定,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四、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的意义。
1. 保障产品质量,建立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可以有效监控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保护消费者权益,严格执行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产品中荧光增白剂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五、结论。
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添加剂,其检测标准的建立对于产品质量、消费者健康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以确保荧光增白剂的安全使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胶粘剂用荧光增白剂胶粘剂用荧光增白剂:照亮生活,创造无限可能胶粘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它在家庭、办公、工业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许多人对于胶粘剂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担忧。
为了提高胶粘剂的可见度和质量,荧光增白剂应运而生。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发出可见光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被添加到胶粘剂中,以提高其白度和亮度。
荧光增白剂在胶粘剂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首先,荧光增白剂可以使胶粘剂呈现出更明亮的颜色。
传统的胶粘剂通常呈现出较暗的颜色,这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低质量和不可靠的印象。
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胶粘剂可以呈现出更鲜艳、更饱满的颜色,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荧光增白剂还可以提高胶粘剂的可见度。
在某些特殊的工作环境或光线条件下,胶粘剂可能很难被人们察觉。
然而,添加荧光增白剂后,胶粘剂的可见度大大提高,使人们更容易发现和使用。
这对于一些高要求的行业,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荧光增白剂还可以提高胶粘剂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能。
在户外或高温环境下,胶粘剂容易受到紫外线和其他自然因素的破坏,从而导致胶粘力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
然而,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胶粘剂可以获得更好的抗紫外线和耐候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胶粘剂用荧光增白剂还可以为产品创造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荧光增白剂可以在胶粘剂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如荧光闪光、荧光变色等,为产品带来更多的创意和个性化选择。
例如,可以在胶粘剂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制作出夜光效果的胶粘剂,使其在黑暗中发出璀璨的光芒,增加产品的神秘感和科技感。
总的来说,胶粘剂用荧光增白剂的应用给胶粘剂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胶粘剂可以呈现出更明亮的颜色,提高可见度,增强耐候性和耐老化性能,创造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胶粘剂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
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等行业的化学品,它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发射出蓝光,从而使物体表面产生荧光效应,达到增加亮度、改善色泽的效果。
然而,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质量和环境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对其成分、含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对荧光增白剂的成分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的荧光增白剂可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有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对其成分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析。
其次,对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进行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荧光增白剂含量可以达到预期的增白效果,但过高或过低的含量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安全。
此外,荧光增白剂的性能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测,包括其增白效果、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
在进行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在对荧光增白剂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条件,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除了对荧光增白剂本身进行检测外,还需要对其在实际产品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例如,在纺织品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需要经过洗涤耐久性测试,以确保其在多次清洗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增白效果。
同时,还需要对荧光增白剂残留情况进行监测,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总的来说,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标准涉及到成分分析、含量检测、性能评估等多个方面,需要采用一系列严格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操作。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才能确保荧光增白剂的安全使用和环境友好性,为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荧光增白剂用途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洗涤剂、纸张等行业的白色颜料。
荧光增白剂通过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从而使物体表面呈现出更加明亮白净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为荧光增白剂ER、荧光增白剂OB等,它们可以吸收280-400纳米的紫外光,然后以蓝光或绿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荧光增白剂主要的用途如下:1. 纺织工业: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过程中,可以使纺织品呈现出更加白净、明亮的颜色。
同时,荧光增白剂还能够在室外光线下吸收紫外光,然后发射出蓝光,进一步增强纺织品的白度,提高其质感和附加值。
2. 塑料工业:荧光增白剂可添加到塑料制品中,以增加其光洁度和透明度。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荧光增白剂能够与塑料分子相互作用,使塑料表面呈现出明亮的效果,同时可以屏蔽掉塑料颜料中的杂色,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
3. 洗涤剂工业:荧光增白剂是洗涤剂中的一种重要成分。
通过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可以使洗涤剂中的洗衣成分在洗衣液中更加均匀分布,并能够增加衣物的白度和明亮度。
同时,在洗涤剂中添加荧光增白剂还可以在洗衣过程中发出蓝光,提高洗涤剂的增白效果,使衣物更加清洁。
4. 纸张工业:荧光增白剂是制造光面纸、包装纸等各类纸张中的一种重要添加剂。
在纸张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向纸浆中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可以增加纸张的白度和亮度,使其更加吸引人。
尤其是在高品质印刷品制作中,荧光增白剂能够使印刷品呈现出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的效果。
5. 墨水工业:荧光增白剂是彩色墨水和草图墨水中的一种常见成分。
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墨水可以在黑色或彩色的字迹下呈现出更加鲜艳的颜色,使字迹更加清晰可见。
总的来说,荧光增白剂在纺织、塑料、洗涤剂、纸张和墨水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白度和明亮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使产品更加吸引人。
因此,荧光增白剂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