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外部性
- 格式:ppt
- 大小:580.00 KB
- 文档页数:43
第十章外部性一、名词解释1.外部性(externality)(北师大2004试;北航2004试;东南大学2003试):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
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纠正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
2.⑴负外部性:⑵正外部性结论:负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正的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采用外部性内部化方法:对于造成负的外部性的商品征税,而对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商品给予补贴。
3.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十章外部性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重点)识记:①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概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分类:正的外部性;分为供给的正外部性(桃树种植)和需求的正外部性(教育)负的外部性:分为供给的负外部性(厂商污染)和需求的负外部性(烟民抽烟)②外部性内在化的定义;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③技术溢出的概念。
一个企业的研究和生产努力对其他企业接触技术进步的影响。
领会:①负的外部性的特征;生产某一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②正的外部性的特征。
某一物品的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二)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次重点)识记:①矫正税的概念。
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领会:①针对外部性公共政策的类型与内容;一种是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其行为进行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
另一种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
例如矫正税(庇古税),一种理想的矫正税应该等于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
矫正税改变了激励,使其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向社会最适水平移动。
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提高了经济效率。
②矫正税和污染许可证的关系。
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都要为其污染付费。
在使用矫正税时,排污企业必须向政府交税;在使用污染许可证时,排污企业必须为购买许可证进行支付。
(即使自己拥有许可证的企业也必须为排污进行支付:排污的机会成本是它们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其许可证所能得到的收入)(三)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重点)识记:①科斯定理的概念;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的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的一个命题。
②交易成本的概念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领会:①外部性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有时外部性的问题可以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
第十章外部性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且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如果对旁观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正外部性。
存在外部性时,社会对市场结果的关注扩大到参与市场的买者和卖者的福利之外,以包括那些间接接受影响的旁观者的福利。
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其需求量或供给量时忽略了他们行为的外部效应,因此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并不是均衡的,即市场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一、外部性与市场无效率1、福利经济学在自由市场上,市场均衡时达到总剩余最大化,此时资源配置最有效率。
2、负的外部性由于负外部性存在,所以生产物品的社会成本高于生产者的成本。
此时,如果我们对生产者征税,如果税收可以准确的反应负外部性,那么新的供给曲线就会与社会成本曲线相重合,此时,生产者将会生产社会最适宜量的物品。
这种税的运用被称为外部性的内在化,因为它给市场买者与卖者以考虑其行为外部性的激励。
3、正的外部性虽然一些活动给他人带来成本,但也有一些活动给第三方带来了利益。
需求曲线并不反映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
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因此需求曲线在社会价值曲线之下。
在社会价值曲线与供给曲线(代表成本)相交之处得出了最适量。
因此,社会最适量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
政府也可以通过使市场参与者把外部性内在化来纠正市场失灵,在正外部性的存在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对正外部性进行补贴。
4、结论总之,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二、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1、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
2、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矫正性税收与补贴对于外部性政府也可以不采取管制行为,而通过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