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音乐教师精读一本书学习纲要的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音乐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 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以及学习目标。
学习难点:
学生对课程纲要的准确把握。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也都拿到了新课本,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迫不及待的翻看着新书。
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讨论一下,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了解学习内容
1) 了解一册书有8课,及每课内容的主题。
师:首先,请大家翻开目录,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总共有7课,每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聆听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欣赏课,第二部分为表演课。
我们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学习这些内容,下面让我们具体的来看下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吧。
2) 了解每单元的内容
内容
三、课堂小结
师:在本学期的每次音乐课上,每个同学基础分100分,通过你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情况,进行加减分奖励,希望同学们在这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收获更多。
音乐教师读书计划(精选19篇)音乐教师读书计划篇1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
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新学期又开始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如下:1、树立“以书为友”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习与工作的恰当结合,努力提高与时倶进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个人教育素质。
2、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火力的小学教师。
3、通过读书活动让自己能学会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提高生命质量。
4、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师生管理,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读书选择1、读书选择。
积极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
(1)《教育新理念》、(2)《爱和自由》。
2、避免形式主义,走过程,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注重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
作为教师教育生活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始终如一;将阅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习成效;将专业阅读和多元化阅读统一起来,注重提高综合素养。
3、促进深刻反思。
坚持撰写教育随笔、、案例反思等。
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等活动,及时消化,及时反思,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智慧,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读书安排:1、经典阅读:《教师培训读本》《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2、专业阅读:《让心灵伴着歌声成长——22位音乐名师的教育智慧》、《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等。
音乐教师推荐书目音乐教师推荐书目【一】1、《最美,艺术课——上好艺术课并不难》,陈璞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日)高荻保治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何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5、《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周斌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6、《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郑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7、《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刘沛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8、《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9、《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蔡觉明、杨立梅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0、《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立梅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1、《苏联音乐教育—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儿童音乐学校》,魏煌、侯锦虹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2、《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金亚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3、《艺术教育论》,郭声健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4、《我最想要的轻松艺术课》,章学城著,哈尔滨出版社。
音乐教师推荐书目【二】15、《艺术课程的实现》,李力加著,山东美术出版社。
16、《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马达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17、《艺术课程与教学论》,胡知凡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18、《音乐教学评价》,金亚文、龙亚君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加)乔克希著,许洪帅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音乐教育原理》,(美)艾伯利斯等著,刘沛、任恺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1、《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2、《高中艺术课程理念与实施》,孙乃树主编,海南出版社。
23、《音乐微格教学》,马达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4、《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学科实用教学法》,章连启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5、《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美)戴维?埃里奥特著,齐雪、赖达富译,谢嘉幸、李小莹校,上海音乐出版社。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音乐教研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音乐教研组于2021年9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优秀音乐教育著作,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我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音乐教研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2. 激发教师对音乐教育理论的兴趣,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深入探讨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为我校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4. 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确定读书书目本次活动共选取了以下四本音乐教育著作作为读书书目:(1)《音乐教育导论》(作者:刘沛)(2)《音乐教育心理学》(作者:杨立国)(3)《音乐教育法规》(作者:陈长林)(4)《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作者:陈玉珍)2. 制定读书计划为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音乐教研组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交流讨论等方面。
(1)阅读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课后(2)阅读内容:根据读书计划,每位教师选取一本著作进行阅读,每周至少完成一个章节的阅读。
(3)交流讨论:每周五下午,组织教师进行读书分享和交流讨论,每位教师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感悟。
3. 开展读书活动(1)个人阅读在活动期间,每位教师认真阅读所选取的著作,做好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
(2)读书分享会每周五下午,组织读书分享会。
首先,由一位教师分享自己阅读的著作,包括作者简介、主要内容、个人感悟等。
然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疑问、发表见解,进行深入交流。
(3)撰写读书心得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需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阅读优秀音乐教育著作,教师们对音乐教育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音乐老师必读书目精选21篇书籍是智慧之源,而读好书,可以让你的智慧永远站在潮流的前沿。
那么音乐老师必读书目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音乐老师必读书目精选21篇,希望你喜欢。
●音乐老师必读教育书目1.《不跪着教书》2.《学习,别听学校的》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5.《拯救男孩》6.《儿童心力测验--更好地理解孩子》7.《儿童绘画心力学》8.《15分钟改变孩子》7.《儿童绘画心力学》8.《15分钟改变孩子》9.《还孩子幸福童年-揠苗助长的危机》10.《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11.《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12.《好入门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13.《孩子们,你们好》14.《儿童心理辅导》15.《奇妙的心灵--儿童认知研究的新发现》16.《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音乐老师必读的音乐书籍1.《音乐教育的哲学》,(美)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日)高荻保治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曹理何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5.《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周斌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是一本个性十足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吴非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个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呐喊的人。
整本书贯穿着浓浓的为教育的忧虑之情,还有他的信仰教育应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实这本书是不需要再做什么摘抄的,读完此书,我们只需记住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一个做题的机器。
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由的人,否则培养出来的也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人。
读完此书,可以发现吴非老师与李镇西老师的思想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中国教育中的种.种恶习,都在努力培养健全的人。
不同之处在于吴非老师脾气似乎更大,看不顺的一定要说出来,而且说到深处、痛处;而李镇西老师似乎圆滑了许多,他更多地去享受教育的快乐,并且把大家也带入教育的快乐之中,从改变自己开始,来改变中国的教育。
音乐的教学大纲音乐的教学大纲音乐是一门充满艺术与创造力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因此,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和规范十分重要。
一个完善的音乐教学大纲能够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一、音乐教学大纲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大纲是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和课程的基础,它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一个好的音乐教学大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
同时,音乐教学大纲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音乐教学大纲的内容1. 音乐知识与理论:音乐教学大纲应包含音乐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如音乐的元素、音乐的历史与发展、音乐的风格与流派等。
学生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乐理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
2. 音乐欣赏与鉴赏:音乐教学大纲应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辨别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品味。
3. 音乐创作与表演:音乐教学大纲应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学生需要学会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技巧。
4. 音乐技能培养:音乐教学大纲应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包括声乐技巧、乐器演奏技巧等。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使其能够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更好地发挥。
三、音乐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制定一个合理的音乐教学大纲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音乐教学标准和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具体的教学大纲,教师则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在实施音乐教学大纲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和表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第1篇一、教研背景音乐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课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小学音乐课程纲要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的1. 深入研究小学音乐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2. 提高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4. 丰富小学音乐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三、教研内容1. 小学音乐课程纲要解读(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方面。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4)评价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讨论:针对案例分析,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创新教学方法探索(1)教学手段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策略创新:采用游戏化、情景化、体验式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创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4. 音乐课程资源建设(1)课程资源开发:挖掘校内外音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课程资源共享:建立音乐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四、教研过程1. 集体备课:组织音乐教师共同研究课程纲要,制定教学计划。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交流教学经验。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教学中的问题。
4. 专题研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5. 教学实践: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检验教研效果。
音乐校本课程纲要1. 总体目标音乐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技能,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通过研究音乐,学生能够发展出艺术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并增强团队合作和社交交往能力。
2. 课程结构音乐校本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和高级。
每个层次的课程内容相对复杂度和研究难度递增。
2.1 初级课程初级课程主要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兴趣。
课程内容包括音乐基础知识的研究、简单乐器的研究和基本节奏的练。
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合唱活动和小型乐团的表演。
2.2 中级课程中级课程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音乐理论的研究、乐器演奏技巧的提升以及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表演。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中型乐团的表演和参加音乐比赛。
2.3 高级课程高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音乐技能和独立创作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高级音乐理论的研究、乐器演奏技巧的精进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大型交响乐团的演出和参加国内外音乐比赛。
3. 课程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音乐校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品表演、理论考试和参与度评估。
学生的评估结果将反映在他们的课程成绩中,并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音乐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
4. 教师要求为了保证音乐校本课程的质量,需要具备以下教师要求:- 具备音乐教育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 熟练掌握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技巧;- 具备良好的教学和指导能力;- 具备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能力。
5. 课程资源为了支持音乐校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提供以下课程资源:- 音乐教室和乐器设备;- 音乐教材和参考书籍;- 音乐演出场地和设备;- 音乐教育相关的软件和工具。
以上就是音乐校本课程纲要的内容概述,通过这一纲要,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和系统的音乐教育,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初中、小学音乐教师精读一本书学习纲要
前言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自当密切注意,方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曹理教授,在《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一书中,汲取国内外本课程研究成果并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是一本切于实用的教材和参考用书,特推荐给我区小学、初中音乐教师学习。
第一部分基础心理篇
第二章音乐审美生理基础
了解音乐审美生理基础
掌握音乐要素引起的心里反应
第三章音乐审美心理要素
掌握音乐审美感知
音乐审美想象
音乐审美情感
音乐审美理解
第三部分教学心理篇
第十一章音乐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
掌握教学设计
掌握音乐教学目标的设定
培训内容
音乐教学目标概述
音乐教学目标分类
音乐教学目标包含的四个要素
第十三章音乐教学模式
掌握教学模式
掌握中、小学学生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及案例剖析
第十四章音乐学习的测量与评定
掌握学习评定的分类
掌握音乐学习测量评定几种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