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算师《经济学基础》章节题库(货币银行学)【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1017.87 KB
- 文档页数:50
中国精算师准精算师(货币银行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按照风险从小到大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2011年真题](A)储蓄存款,国库券,普通股,公司债券(B)国库券,优先股,公司债券,商业票据(C)国库券,储蓄存款,商业票据,普通股(D)储蓄存款,优先股,商业票据,公司债券(E)优先股,储蓄存款,商业票据,公司债券2 如果出口商品的计价货币有下跌趋势,为避免损失,出口商可以( )。
[2011年真题](A)推迟结汇(B)按约定时间结汇(C)购买相同金额的远期外汇(D)出售相应金额的远期外汇(E)发行国内债券3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规定时,会出现( )。
[2008年真题](A)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储备增加(B)可供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增多(C)货币供给减少(D)货币乘数变大(E)货币需求减少4 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是根据金融资产预期( ),利用市场利率或贴现率折算的现值。
[2008年真题](A)收益流(B)成本流(C)现金流(D)资金流(E)资本流5 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 )。
(A)不变(B)减少(C)增加(D)上下波动(E)无法确定6 我国央行首要调控的货币是( )。
(A)第一层次的货币(B)第二层次的货币(C)基础货币(D)第三层次的货币(E)二、三层次货币之和7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的Y表示( )。
(A)国民收入(B)工资收入(C)名义收入(D)恒久性收入(E)实际工资8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交易成本不同(B)交易期限不同(C)交易方式不同(D)交易地点不同(E)交易主体不同9 在凯恩斯理论中,与利率成反比的是( )。
(A)交易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B)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C)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D)投资动机形成的投资需求(E)个人偏好形成的交易需求10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 )。
(A)基础货币(B)超额储备(C)利率(D)货币供应量(E)货币需求量11 凯恩斯认为,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下降,其理性行为应是( )。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过关必做1200题(含历年真题)-经济学基础【圣才出品】专题一经济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从坐标图上看,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向右上方位移的因素是()。
[2018年真题]A.技术进步B.需求交叉弹性发生变化C.该商品价格提高D.消费者收入增加【答案】D【解析】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位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下位移。
消费者收入增加,会使得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位移。
2.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
[2017年真题]A.消费者偏好B.生产成本C.消费者预期D.消费者收入【答案】B【解析】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①产品价格;②生产成本;③生产技术;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B项,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则供给增加。
ACD三项是影响需求的因素。
3.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2017年真题]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C.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答案】C【解析】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这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4.若甲产品和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2,则表明()。
[2016、2015年真题]A.甲产品和乙产品都属于生活必需品B.甲产品和乙产品是替代品C.甲产品和乙产品都属于低档商品D.甲产品和乙产品是互补品【答案】D【解析】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第三篇金融学原理第15章货币银行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凯恩斯区域内()。
[2014年春季真题]A.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B.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有效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无效E.不确定【答案】C【解析】凯恩斯区域即为LM上水平的区域。
在这一区域内,货币的需求曲线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流动性陷阱”的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
此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
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会在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
2.“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2014年春季真题]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E.信用货币制【答案】C【解析】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金银均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境,同为无限法偿,金币和银币之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
在金银双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的一种)下,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流通,试图割断与市场比价的联系,但实际上金银的法定比价不断地与市场比价发生冲突,引起价格上的紊乱。
于是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被熔化成金块和银块,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通称“格雷欣法则”。
3.以下中央银行行为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职能的是()。
[2014年春季真题] A.代理国库B.对政府提供贷款C.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D.发行货币E.维持汇率稳定【答案】C【解析】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
或者说,它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办理各种特定的金融业务,但其业务对象不是企业和个人,而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中国精算师《经济学基础》考试指南解读及历年真题及详解(2011~2013年)【圣才出品】中国精算师资格《经济学基础》考试指南(大纲)解读第一部分考试指定教材与考试指南(大纲)解读一、考试指定教材(中国精算师协会组编,刘澜飚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根据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规定,经济学基础科目指定教材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经济学基础》,2010年版,所有章节全部内容。
二、考试相关情况简介1.考试时间:3小时2.考试题型:3.考试要求: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原理。
本科目的学习将帮助学员掌握和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中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初步具备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学基础考试指南解读1.微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50%)考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了解经济事件的结构并对基本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增加对市场和经济决策行为的理解。
(1)供给和需求理论,市场均衡价格理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教材第二章,一共包括四节内容:需求分析、供给分析、均衡价格、弹性分析以及政府干预的效用。
这部分内容属于基础性内容,较为容易。
其中,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是考试的重点,蛛网模型的分析是考试的难点,对于三种蛛网类型应熟练的掌握。
(2)消费者行为理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教材第三章,一共包括两节内容:消费者均衡和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本章属于重要考试内容,各种题型都出现过。
第一节中,按照序数效用论的观点,结合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分析消费者均衡(易出计算题)。
还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来分析当价格、货币收入发生变化时的影响,从而推导得出恩格尔曲线和需求曲线。
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者剩余这些概念一定要熟练掌握。
第二节研究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按照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分为三种类型(风险偏好、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
中国精算师经济学基础第15章货币银行学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
A.不变B.减少C.增加D.上下波动E.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外汇储备时,无论黄金与外汇来自商业银行还是企业,都会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因为当中央银行直接从商业银行买进黄金、外汇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支付的价款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准备金存款增加;而当中央银行直接从企业——无论是黄金生产企业、外贸企业或其他企业买进黄金、外汇时,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增加,因而信贷能力增加,货币供应能力增加。
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A.交易成本不同B.交易期限不同C.交易方式不同D.交易地点不同E.交易主体不同【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按交易期限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商品交易的市场;资本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商品交易的市场。
3、下列关于中央银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B.中央银行是全国金融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C.主要采用政治手段对金融经济领域进行调节和控制D.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是特殊的金融机构E.中央银行具有银行的一些形式特征,办理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中央银行除特定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用通行的行政管理方式之外,主要的管理职责都是通过日常的金融业务的经营来实现,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如货币供应、利率、贷款等对金融和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4、金融法权论认为决定金融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是()。
A.金融结构的发展B.货币发行量C.经济政策D.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程度E.法律体系及其所形成的契约环境【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金融法权论认为金融是一系列合约的集合,而这些合约的效力由法权和实施机制来决定,从而认为“权利产生金融”,决定金融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是法律体系的质量。
《经济学基础》章练习与答案。
《经济学基础》练习和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1章介绍练习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题1、资源稀缺是指()。
A.资源的绝对限制;B.资源充足;C.资源稀缺;D.资源的相对限制;2、追求效用最大化是主体()。
A.居民家庭;B.制造商;C.工人;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什么是”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体居民和制造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史密斯;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主要经济学家将基于个体数量分析的微观经济学与基于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史密斯;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第二,判断问题1、自由获取商品是零价格供给小于商品需求。
( )2.经济商品是以零价格供应低于需求的商品。
(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4.假设是对两个或更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解释,也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理论。
( )5.被证实的正确假设是理论。
(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8、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使用,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
第4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某国总量生产函数Y=AK0.3L0.7,若K和L的投入均增加1倍,总产出将()。
[2014年春季真题]A.增加不到1倍B.增加1倍C.增加3倍D.增加不到3倍E.增加大于3倍【答案】B【解析】若K和L的投入均增加一倍,则根据总量生产函数有:Y*=A20.320.7K0.3L0.7=2AK0.3L0.7,故总产出将增加1倍。
2.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线是()。
[2014年春季真题]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最低点D.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E.与横轴相交【答案】E【解析】一种投入或生产要素的总产量就是从一定量的该种生产要素投入中所获得的产量的总和。
设该投入为x,则x总产量的表达式为:TP=f(x)。
x这种生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当所使用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量保持不变时,由增加一单位x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用公式表示为:MP x=dTP/dx。
由定义可知边际产量函数是总产量函数的导数。
故当总产量TP取得最大值时,有MP x=0,即此时边际产量线与横轴相交。
3.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可能是因为()。
[2011年秋季真题]A.规模的经济性B.规模的不经济性C.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D.替代效应的作用E.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作用【答案】A【解析】决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因素是规模收益的变动。
当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从而大于总成本增加的比例,这必然会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2008年真题]A.为生产同等产量的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不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等产量曲线指能够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投入要素的各种有效组合点的轨迹。
2014年春季中国精算师《经济学基础》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的基本假设是()。
A.完全信息B.完全竞争C.理性人D.边际效用递减E.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答案】C【解析】“理性人”又称“经济人”。
“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这一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也是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基本假设。
2.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此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降低,因为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上升,因为粮食价格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下降,因为粮食需求更大幅度下降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为粮食价格的上升与粮食需求的下降比率相同E.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确定,因为粮食价格的上升与粮食需求的下降比率不确定【答案】B【解析】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尺度,它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百分比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百分比变化)之比,用公式表示为://p Q Q Q P E P P P Q∆∆=-=-⋅∆∆当E p <1时,表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故此时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产量减少的幅度,农民收入上升。
3.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线是()。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最低点D.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E.与横轴相交【答案】E 【解析】一种投入或生产要素的总产量就是从一定量的该种生产要素投入中所获得的产量的总和。
设该投入为x,则x 总产量的表达式为:TP=f(x)。
x 这种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当所使用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量保持不变时,由增加一单位x 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用公式表示为:MP x =dTP/dx。
2019年秋季中国精算师《经济学基础》章节题库第13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哈罗德分析,如果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将()。
A.稳定增长B.持续萧条C.长期膨胀D.不确定E.均衡增长【答案】C【解析】当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时,意味着实际的资本-产出率小于企业满意的资本-产出率。
这意味着企业的资本、存货与增加的产出相比较少,因而会增加实际投资,从而超过计划投资,进而使收入进一步增加,使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增长处于通货膨胀状态。
2.哈罗德经济增长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在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区别是()。
A.哈罗德采用的是长期的动态分析方法;凯恩斯采用的是短期的静态分析方法B.哈罗德采用的是长期的静态分析方法;凯恩斯采用的是短期的动态分析方法C.哈罗德采用的是短期的动态分析方法;凯恩斯采用的是长期的静态分析方法D.哈罗德采用的是短期的静态分析方法;凯恩斯采用的是长期的动态分析方法E.哈罗德采用的是长期的静态分析方法;凯恩斯采用的是长期的静态分析方法【答案】A【解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哈罗德模型研究的是长期经济增长问题,采用的是动态分析方法;而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研究的是短期经济波动问题,采用的是静态分析方法。
3.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E.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答案】B【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当资源数量变化和技术条件改变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会相应移动。
随着资源数量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外平行移动。
因此,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4.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和自然增长率G n的区别在于()。
第15章货币银行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凯恩斯区域内()。
[2014年春季真题]
A.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B.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有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D.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无效
E.不确定
【答案】C
【解析】凯恩斯区域即为LM上水平的区域。
在这一区域内,货币的需求曲线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流动性陷阱”的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
此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
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会在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
2.“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2014年春季真题]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信用货币制
【答案】C
【解析】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金银均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境,同为无限法偿,金币和银币之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
在金银双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的一种)下,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流通,试图割断与市场比价的联系,但实际上金银的法定比价不断地与市场比价发生冲突,引起价格上的紊乱。
于是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被熔化成金块和银块,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通称“格雷欣法则”。
3.以下中央银行行为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职能的是()。
[2014年春季真题]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贷款
C.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发行货币
E.维持汇率稳定
【答案】C
【解析】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
或者说,它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办理各种特定的金融业务,但其业务对象不是企业和个人,而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联系有:①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②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③办理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
4.货币流通速度与GDP成____,与一定口径的货币量成____。
()[2014年春季真题]
A.正比;反比
B.反比;反比
C.正比;正比
D.反比;正比
E.无关;无关
【答案】A
【解析】根据经济学家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有MV=PT。
其中,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T表示社会商品总交易量。
对以上方程进行变换可得V=PT/M。
其中,由P和T的含义可知PT=GDP,于是有V=GDP/M。
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GDP成正比,与一定口径的货币量成反比。
5.在货币需求理论中,预期利率下降,人们愿意()。
[2014年春季真题]
A.少存货币,买进债券
B.少存货币,卖出债券
C.多存货币,买进债券
D.多存货币,卖出债券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根据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货币需求理论,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可以归结为三
点,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
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为了随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购买债券进行投机谋利,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由于这一动机的作用,当预期利率下降时,人们预期未来债券价格将会上涨,于是将买入证券而少存货币。
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主要与具有稳定性的()相关。
[2011年真题]
A.均衡利率
B.恒久收入
C.货币供应量
D.物价水平
E.绝对收入
【答案】B
【解析】与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强调利率的作用不同,弗里德曼强调恒久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影响,他认为恒久收入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最重要的变量因素,对货币需求起着主导作用。
7.《巴塞尔协议I》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比率不低于()。
[2011年真题]
A.2%
B.4%
C.6%
D.8%
E.10%
【答案】D
【解析】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国际银行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达到4%。
8.下列业务中,()不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2011年真题]
A.同业拆借
B.贷款业务
C.发行金融债券
D.占用资金
E.向中央银行借款
【答案】B
【解析】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负债业务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其他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除去向客户吸收存款以外的各种短期借入款,主要有: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占用资金等。
B项,贷款业务为资产业务。
9.按照风险从小到大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储蓄存款,国库券,普通股,公司债券
B.国库券,优先股,公司债券,商业票据
C.国库券,储蓄存款,商业票据,普通股
D.储蓄存款,优先股,商业票据,公司债券
E.优先股,储蓄存款,商业票据,公司债券
【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信用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一般情
况下企业发行金融工具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普通股风险、优先股风险、债券风险。
国库券是国家发行的债券,以国家信用为依托。
储蓄存款依托于银行信用。
商业票据和普通股一般情况下属于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
10.如果出口商品的计价货币有下跌趋势,为避免损失,出口商可以()。
[2011年真题]
A.推迟结汇
B.按约定时间结汇
C.购买相同金额的远期外汇
D.出售相应金额的远期外汇
E.发行国内债券
【答案】D
【解析】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按照所签订的远期合同规定,在未来的约定日期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其目的主要是套期保值和投机,套期保值是为避免汇率变动造成汇价波动的外汇风险,投机是为了从汇率变动中赚取利润。
11.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规定时,会出现()。
[2008年真题]
A.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储备增加
B.可供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增多
C.货币供给减少
D.货币乘数变大
E.货币需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