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常考的几个系数
- 格式:wps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货币乘数、通货膨胀、国民收入、价格指数和利润率等。
1.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变化对货币供应总量变化的倍数关系。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货币乘数=1/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中,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需要按照法定比例保持的存款准备金。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本期物价指数-上期物价指数)/上期物价指数*100%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国民收入=消费品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其中,消费品支出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政府支出包括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进口。
4.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一种衡量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常见的价格指数有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
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价格指数=(本期价格总值/基期价格总值)*100%其中,价格总值是指所有商品价格的总和。
5.利润率利润率是企业或行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100%其中,净利润是指企业或行业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总资产是指企业或行业的总资产。
以上是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评估经济状况和风险,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经济学术语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
它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 19 世纪提出,通过比较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来反映家庭或国家的经济状况。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将家庭或国家的食品支出除以总支出,然后乘以 100%。
通常来说,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家庭或国家的生活水平越高,越富裕。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 30%,那么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就是30%。
如果另一个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 20%,那么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就是20%。
因此,第二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恩格尔系数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家庭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消费结构,合理规划支出,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恩格尔系数并不是衡量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的唯一指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医疗保障等。
经济学必学的十大系数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学科,其核心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经济指标和系数来了解经济的运行规律和问题所在。
而对于经济学学习者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经济学系数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经济学必学的十大系数。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指标。
CPI 的变化能够反映出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总收入除以总人口后得到的平均值。
人均收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中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所占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活跃程度。
五、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所占比例。
失业率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和经济运行的状况。
六、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程度。
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对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决策产生影响。
七、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的存在意味着财政状况不佳,需要通过借款或增加税收来弥补赤字。
八、贸易顺差/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进口的价值。
贸易逆差则相反,即进口超过出口。
贸易顺差/逆差的变化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状况。
九、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汇资产,包括外币现金、存款和外汇证券等。
外汇储备的变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级经济师的几个乘数公式
1.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用于衡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乘数公式为:
投资乘数=1/(1-平均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平均消费增加的比例。
投资乘数的值通常大于1,表示每一单位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
扩大。
2.消费乘数:
消费乘数用于衡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消费乘数公式为:
消费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消费增加的比例。
消费乘数的值通常小于1,表示每一单位的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
有所减弱。
3.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用于衡量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货币乘数公式为:
货币乘数=1/(准备金率)
其中,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比例。
货币乘数的值与准备金率成反比。
当准备金率下降时,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扩张,推动经济增长。
4.出口乘数:
出口乘数用于衡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出口乘数公式为:
出口乘数=1/(1-出口边际倾向)
其中,出口边际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的比例。
出口乘数的值通常大于1,表示出口的增加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倍增效应。
这些乘数公式可以帮助经济师们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例如,通过改变投资水平、调整货币政策或推动出口增长,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来推动经济增长。
关于经济学中常用的指数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关于经济学中常用的指数1、SPCI 标准普尔商品指数它的成分商品均为美国国内市场交易的品种,目前包含17种商品,权重的设计是按照期货市场中的持仓量大小来确定的。
标准普尔商品指数最大的特点是,采取几何算法来对指数进行计算,在这种算法下,指数的波动性下降,稳定性提高。
2、恒生指数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指数由若干只成份股(即蓝筹股)市值计算出来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70%,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属下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计算及按季检讨,公布成份股调整。
3、日经指数全名叫“日经道·琼斯平均股价指数”,它的采样股票分别来自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电力和煤气业、仓储业、水产业、矿业、不动产业、金融业及服务业等行业,覆盖面极广;而各行业中又是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票。
同时不仅样本股票的代表公司和组成成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样本股票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从225种扩增为500种。
因此,该指数被看作日本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股价指数,通过它可以了解日本的股市行情变化和经济景气变动状况。
4、纳斯达克指数它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基本指数为100。
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主要由美国的数百家发展最快的先进技术、电信和生物公司组成,包括微软、英特尔、美国在线、雅虎这些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为美国“新经济”的代名词。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代表各工业门类的市场价值变化的晴雨表。
因此,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它仅包括30个大公司)更具有综合性。
目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包括5000多家公司,超过其他任何单一证券市场。
因为它有如此广泛的基础,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证券市场指数之一。
经济知识:常考的经济学名词经济学中的名词有很多,而在考试中也时常出现,但很多同学对这些名词的理解总是有一些欠缺,从而影响自己正确做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1.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表示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假设一个人一个月的消费总支出为两千元,他把这两千元全部拿来吃饭用,那么此刻恩格尔系数就是1,则相应的,他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是高还是低呢?当然,一定是低的。
但很多同学不理解,如果我一个月花两千元,且都拿来吃饭了,那我吃得该多好啊?!怎么能说我生活水平低下呢?哈哈,如果一个月把所有的钱全部拿来用于食品支出,那么就意味着没有一毛钱可以拿来做其他的。
比如,朋友一起唱个歌,没钱;和对象看个电影,没钱;带爸妈旅个游,还是没钱。
可见,恩格尔系数能够衡量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这个数是0到1之间,且越小越好。
而我国目前正在打造全面小康社会,所以当恩格尔系数为多少时,就是小康水平呢?大家也要能够把握。
一般,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该系数是经济学家提出的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
从概念来看,基尼系数是一个百分比,就说明了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且这个数值如果越小就表明收入分配差距也是越小的。
如果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3-0.4之间,就代表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而我国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城乡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个指标并不适用于中国。
小结: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的相似点和不同:相似:它们的数值都是0-1之间;它们都是越小越好;不同:恩格尔系数衡量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基尼系数衡量首付分配差距程度。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生产者所有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常考的经济学名词一、微观经济术语(一)供求法则1.需求法则——市场价格越高,需求数量越少;市场价格越低,需求数量越多。
(反向变动)2.供给法则——市场价格越高,供给数量越多;市场价格越低,供给数量越少。
(同向变动)(二)替代品和互补品1.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2.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3.相互影响——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四)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被用来衡量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类型:(1)需求完全无弹性,说明不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变化。
(2)需求缺乏弹性,表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3)需求富有弹性,说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4)需求完全富有弹性,说明在既定的价格之下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
(五)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幅度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
根据收入弹性正负值的大小,可以将消费品分为:(1)正常品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称为正常品。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都会相应上升。
其中,需求量上升幅度大于收入增加幅度者,称为奢侈品;需求量上升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幅度者,称为必需品。
(2)劣等品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称为劣等品。
有些低档消费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反而减少。
(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是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同一物品的每一单位消费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随着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一建经济常考的20个计算摘要:1.国内生产总值(GDP)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4.失业率5.通货膨胀率6.个人所得税7.企业所得税8.增值税9.营业税10.消费税11.房产税12.土地增值税13.城市维护建设税14.资源税15.关税16.贸易顺差/逆差17.外汇储备18.货币供应量(M0、M1、M2)19.贷款基准利率20.存款准备金率正文:在我国的经济学考试中,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和指标是必须要掌握的。
这里我们总结了20 个经常出现的经济计算,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1.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计算公式为:GDP = 最终消费支出+ 投资+ 政府支出+ 净出口。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衡量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CPI = (一组固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之和)/ (一组固定商品和服务的基期价格之和)× 100。
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衡量生产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
计算公式为:PPI = (一组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之和)/ (一组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基期商品和服务价格之和)× 100。
4.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失业人数+ 就业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总数。
5.通货膨胀率: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 (本期物价总水平- 上期物价总水平)/ 上期物价总水平× 100。
6.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
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7.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利润征收的税收。
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8.增值税:在生产、销售和进口环节对货物和劳务的价值增加部分征收的税收。
计算公式为:增值税= 销售额× 税率。
经济学中常考的几个系数
经常备考事业单位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几乎是必考的科目,在经济学考试的内容当中,有几个系数经常会进行考察,但是如果前期没有好好准备的情况下,可以会对这几个概念产生混淆,那么下面我们就简单的说一下这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经济学中几个系数的概念。
第一,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衡量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第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基尼系数一般情况下很多同学会和恩格尔系数弄混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弄清楚,恩格尔系数衡量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而基尼系数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的情况。
第三,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现的是反比例关系。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反比例
关系仅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如果从长期的角度看,通货膨胀程度和失业率是无关的。
希望通过上面对这三个系数的分析,备考的小伙伴们能够分清楚这三个概念以及这三个概念背后所包含的意义,在考试的时候针对这方面的题目不会出差错。
例题:下列几个指标中,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的是()
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菲利普斯曲线道琼斯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