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无处不在》 (3)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35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修辞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意表达,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修辞在文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修辞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5. 创意表达与修辞手法的结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修辞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2. 难点: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创意表达与修辞的结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应用。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意表达。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修辞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经验。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修辞的定义与分类2. 第二课时: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第三课时:修辞在文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第四课时:修辞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5. 第五课时:创意表达与修辞手法的结合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修辞手法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修辞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修辞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章段落,让学生识别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练习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表达,相互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修辞的运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修辞作用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创意表达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4. 小组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互动中的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
八、课后作业1. 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2学案博苑2011-12-11 12455d56b7b40102dth7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2学习目标1、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2、学会积累、梳理知识的方法,提高修饰文句的能力。
3、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学习准备1、自读《修辞无处不在》,完成学案要求;2、收集书本上、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体会其修辞效果。
3、分成六个小组活动(一、二小组语音修辞;三、四小组词语修辞;五、六小组语句修辞)。
二、梳理积累1、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的过程,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
广义地说,修辞分语音修辞、和。
2、语音修辞要达到两种效果一是,富有整齐美;二是,不呆板。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顶真、等主要是从语音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的,具体说来,调整语音的主要手段有(如对偶、连绵词、叠音词的运用)、平仄声调的变化、等。
3、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
而比喻、、、、、通感、仿词、婉曲等,则是从的角度进行修饰的。
4、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
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果你的选择适合语境,就会造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实力检测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A、我举杯,饮尽了风雪()B、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C、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D、新手汽车后别吻我,我怕“修”(羞)。
()2、朗读下列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雪碧饮料广告)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修辞无处不在”主题活动案例一、研究背景修辞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在书面文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领导人讲话、广告媒体,小到日常谈话、演讲报告,修辞可谓无处不在。
可是许多学生却视而不见,大呼修辞很难学。
二、研究目的修辞和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挖掘这份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份宝贵的财富,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修辞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 学会正确、灵活地使用修辞,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常发现,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说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的苍白、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这样的生动、新鲜。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掌握了语言这把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杖——修辞。
二)谜语中的修辞请大家猜猜谜语:A、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
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
(猜一动物)答案:鹅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B、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洲上。
(打一植物)答案:荷花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拟人C、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
(打一日常工具)答案:秤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和比喻三)歌词中的修辞1.“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红旗飘飘》)答案:借代2.“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同桌的你》)答案:排比3.四)诗歌之中赏修辞朗读下面诗句并说出它们分别运用什么修辞手法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张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对偶⑶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问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设问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6)举酒欲饮无管弦。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修辞的内容及作用,能从语音、词语、语句方面对修辞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三种修辞的理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部分优美语句,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重点:建立大修辞观念,重点掌握词语修辞。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并运用几种修辞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说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这样的生动,这样的新鲜。
为什么呢?因为啊,他掌握了修辞这把变化万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杖。
一说到修辞,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提问若干个学生)答: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复,等等。
[明确]: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只是修辞格,修辞格只是众多修辞方式中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
那么,究竟什么是修辞呢?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而我们书上是这样说的,请大家翻开书本70页。
二.修辞简介。
1.修辞的定义:狭义:运用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组织,使语言表达更加鲜明生动。
2.修辞的分类:从语言层面来看,修辞可分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三类。
三.修辞分类探究1.语音修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把修辞比作一座宏伟的建筑,那么语音修辞就是它必不可少的基石。
语音修辞包括:1·对偶、叠音词;2·平仄变化;3·押韵;4·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
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琅琅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1、教学目标:(1)明确修辞的内容,能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词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通过对三种修辞的引导和学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复习。
2、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修辞的内容,掌握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容。
难点:能够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一段文字进行修辞分析。
5、教学过程:一、导入: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小强冬眠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二、早梅初识春风面——了解修辞(梳理)定义: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确定今日主要讲广义上的修辞)1、语音修辞(1)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①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②名篇佳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
(顶针)(2)找找,以上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共同点:富于节奏语音和谐语音修辞的定义:一切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的修辞方法。
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特征:修辞格如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3)课堂练兵:运用所学的语音修辞知识,写一段文字(20—-30字左右)2、词语修辞(1)走近词语修辞①定义: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②特征:类似于古人的“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2)练习:说说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1、短信一:送你一件外套,前襟是平安,后襟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天。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xfnl1、《荷塘月色》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一《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学案《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2、《故都的秋》导学案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同步练习3、《囚绿记》导学案《囚绿记》学案《囚绿记》教案之二囚绿记《囚绿记》同步练习4、《诗经两首》导学案《诗经》两首《诗经》两首同步练习5、《离骚》导学案﹙一﹚《离骚》导学案﹙二﹚《离骚》同步练习6、《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孔雀东南飞》课文精讲并序同步练习" href="/s/blog_5cfbd7410100hv2a" TARGET="_blank">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7、《诗三首》导学案诗三首·同步练习《诗三首》课文精讲8、《兰亭集序》导学案《兰亭集序》学案9、《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学案10、《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我有一个梦想》学案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直面挫折学习描写》导学案《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导学案《演讲》导学案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导学案名著导读《家》导学案《巴黎圣母院》导学案《影视文化》导学案关于汉字的故事高一必修一、二背诵篇目验收检测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模块测试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评卷2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四古诗文学案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五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导○学班级:姓名:景泰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编案○1.荷塘月色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划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字词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字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词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重点】1.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教学形式】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
2.将学生分组,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教学设想】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修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修辞活动为主线,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比如;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
【教学建议】1.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主要从文章、歌词、广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中搜集(体会其修辞效果)。
2.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以下用幻灯片展示)一、导入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中的几段文字,悉心领悟、体味它的妙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美在哪里?(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讲解)这首散文诗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课文目录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课文目录必修1目录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2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3 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二单元4 烛之武退秦师5 荆轲刺秦王6 鸿门宴第三单元7 记念刘和珍君8 小狗包弟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四单元10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1 包身工12 飞向太空的航程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朗诵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2目录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2 故都的秋3 囚绿记第二单元4 《诗经》两首氓采薇5 离骚6 孔雀东南飞(并序)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9 赤壁赋10 游褒禅山记第四单元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2 我有一个梦想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演讲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家》《巴黎圣母院》必修3目录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2 祝福3 老人与海第二单元4 蜀道难5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6 琵琶行(并序)7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9 劝学10 过秦论11 师说第四单元12 动物游戏之谜13 宇宙的边疆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后记必修4目录第一单元1 窦娥冤2 雷雨3 哈姆莱特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第三单元8 拿来主义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0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12 苏武传13 张衡传表达交流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辩论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后记必修5目录第一单元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 装在套子里的人3 边城第二单元4 归去来兮辞(并序)5 滕王阁序6 逍遥游7 陈情表第三单元8 咬文嚼字9 说“木叶”10 谈中国诗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12 作为生物的社会13 宇宙的未来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堂吉诃德》后记。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学案博苑12-11 1232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三维目标】1、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从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词语、句子)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修辞格和修辞手段串联起来,达到知识系统。
3、为作文增添文采创造条件。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调整语音的手段,锤炼词语的妙处,学会更恰当地选用句子。
【教学难点】把修辞知识迁移到实际运用中。
【学法】探究法讨论法迁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导入由一个民间传说引入。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他的一个穷苦朋友求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城,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出这是在说他从前不光彩的事,就封了穷朋友一个官。
另一个穷朋友听说了,也来讨封。
“从前你我都给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没熟大家就乱抢,把罐子打破了,豆子撒了,汤泼了一地。
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把红草叶子也送进嘴去。
叶子卡在你喉咙里,我叫你把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话未说完,就被朱元璋砍头了。
两人的话其实是一样的,但为什么结果大不相同?其实,这牵涉的就是语言表达与修辞的问题。
二、修辞概念狭义:就是修辞格。
比如:比喻、排比等。
广义: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知识链接】一、“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
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二、“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