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变异的类型与来源
- 格式:pdf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35
高三生物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在高三生物学科中,同学们学习了大量的知识点,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变异。
变异是生物演化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源泉。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理解变异的类型,以便更好地掌握生物的演化和适应能力。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发生的变化。
它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或删除突变。
点突变是指DNA中的一个碱基被替换为另一个碱基,导致了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编码。
这种突变可以分为同义突变、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
同义突变是指突变后的密码子依然编码相同的氨基酸,不会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错义突变是指突变后的密码子编码了不同的氨基酸,可能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这种突变有时会对生物体产生重大影响。
无义突变是指突变后的密码子编码了终止信号,导致蛋白质在相应点停止合成,使蛋白质发生缺失,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缺陷。
插入突变和删除突变是指DNA序列中插入或删除一个或多个碱基对的现象。
这种突变会改变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顺序,影响蛋白质的折叠和功能。
二、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
它可以是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色体移位和染色体倒位。
染色体缺失是指染色体上的一段基因序列丢失。
这种突变可能导致某些基因失活或功能异常。
染色体重复是指染色体的一部分被重复。
这种突变可能导致同一个基因被多次表达,产生相应蛋白质的过量。
染色体移位是指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移动到另一个染色体上。
这种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组结构不稳定,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染色体倒位是指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发生180度的翻转。
这种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三、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在染色体上或DNA分子中不同部分之间的DNA 片段重新组合。
这种突变通常发生在染色体互换过程中。
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相互间联系合点。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上的DNA片段会重新组合,产生不同的基因型和表型。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1、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2、变异的类型:
3、(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3)有利变异:对自身有利。
(4)不利变异:对自身不利。
3、生物变异的意义: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培育动、的新品种。
4、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
5、”南橘北枳”是南方的橘子移到北方之后,味道、色泽等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原因是二者的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性状发生了改变。
6、变异的应用
(1)太空椒:基因突变。
(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重组。
(3)高产奶牛:人工选择。
7、把大花生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大吗?
不一定,要由控制花生大小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的。
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如果是AA期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就有大、小两种可能(不考虑环境因素)。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习目标】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意义。
3、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要点梳理】要点一、生物变异的类型1.生物变异有两种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2.两种变异的区别:3.变异类型之间的关系:要点诠释:(1)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②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要点二、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症状:细胞呈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直接原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一个氨基酸(β链的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引起的,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不正常的缬氨酸。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研究要点诠释:突变的原因: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由于这是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解旋形成单链DNA,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改变缺失增添要点诠释: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引起基因突变,另外,RNA通常为单链,更易发生突变。
(3)原因:①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②外因——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4.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①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要点诠释:对基因突变“随机性”的剖析a.时间上的随机:它可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她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得类型●不可遗传得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得变异(由遗传物质得变化引起)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得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得替换、增添与缺失,而引起得基因结构得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与诱发突变发生时期:主要就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
2、原因:外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得种类、数量与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得结构。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得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得不同得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得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注:体细胞得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得则可能4、意义:它就是新基因产生得途径;就是生物变异得根本来源;就是生物进化得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1、概念:就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得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得基因得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得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得交叉互换c、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如目得基因导入质粒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得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得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得基因,但能产生新得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得基因,又能产生新得基因型.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得主要原因就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得基因重组就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得,但精子与卵细胞得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得基因重组(1)分子水平得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得剪切、拼接而实施得基因工程.(2)细胞水平得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得大规模得基因重组。
再如肺炎双球菌得转化。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瞧书并理解)1●●细胞中得在形态与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得全部遗传信息得形态与功能各不相同;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得全部遗传信息(3)染色体组数得判断:★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得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32 5 1 4★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得基因个数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得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就是多少?(1)Aa______ (2)AaBb _______(3)AAa _______(4)AaaBbb _______(5)AAAaBBbb _______(6)ABCD______答案:3、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得个体叫单倍体.有受精卵发育成得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生物变异——生命进化的动力”。
(开场白,引出主题)自古以来,生物学家们就对生命的奥秘充满了好奇。
而生物变异,作为生命进化的重要动力,一直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
那么,什么是生物变异?它又是如何推动生命进化的呢?一、什么是生物变异?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生理、形态、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等。
生物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二、生物变异的类型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表达产物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最基本形式,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来源。
2.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
染色体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类型,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三、生物变异与进化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
以下是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几个方面:1. 适应性进化:生物变异使得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有利的遗传变异,从而提高生存和繁殖能力。
2. 现代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通过遗传和变异,适应环境,进而形成新的物种。
3. 人类进化:生物变异在人类进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生物变异使得人类逐渐具备了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等能力。
四、生物变异的研究与应用1. 遗传学:生物变异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生物变异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遗传规律,为遗传育种、疾病诊断等提供理论依据。
2. 药物研发:生物变异使得生物体对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
通过研究生物变异,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为药物研发提供线索。
3. 生物技术:生物变异为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如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技术,都是基于生物变异原理。
1、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
传给后代。
2、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
3、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4、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5、基因突变
①类型:包括形态突变、生化突变和致死突变。
②特点: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复制过程出现差错,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⑤实例:人类镰刀型贫血病、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
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
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
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6、基因重组:指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
现象或过程。
①类型: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交换(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②意义: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第15课时 生物变异的来源(Ⅰ)考点一 基因重组(a/a)1.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涉及遗传物质的变化,其变异只限当代的表现型改变。
(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三种类型,涉及遗传物质的变化,变异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2.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2)类型 (3)意义: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1.(2017·嵊州联考)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解析A图所示的AaBb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符合要求;B图表示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存在基因重组;C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该时期不存在基因重组;D图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交换型基因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基因突变(b/b)1.概念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