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名师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本次教学案例是针对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一类重要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教学案例。
着重在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启蒙,并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现实生活,了解社会和历史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
2、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运用。
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全球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历史的演变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需要进行深刻的了解和归纳。
2、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事件和人物的分工协作能力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3、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拓宽学生在历史方面的思考深度。
三、教学策略1、用丰富的图像材料和音频视频材料,将历史事件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触发学生的集体记忆。
2、借助折书、图文、表格、图表的交互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彼此分工的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考和拓展,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设计1、激发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趣与热情在此前,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知识运用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了解进行自由展开和选择,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趣与热情。
2、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的详细介绍,让学生能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和对英国以及全球的历史演变造成了哪些影响。
3、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使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现,让学生在视听、触摸、感官等维度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活动和贡献。
4、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全球历史遗产的影响及其对于人类历史演变的意义进行深入简洁的讲解,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历史与现实之间互相关联的真实意义,从而认识到历史的普遍适用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水平
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培养其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水平。
【导入】播放视频:《女王》
【授新】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音频故事:约翰家的故事
★幸福篇
★不幸篇
引导学生推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防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音频故事:约翰家的故事★抗争篇
2. 播放视频:处死查理一世
3. 展示革命过程阶梯图,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 多媒体展示《权利法案》部分内容:这些条款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
2. 你怎样理解“君主立宪制”?
3. 畅想天地:
☆约翰一家的生活在革命前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音频故事:约翰家的故事★完结篇
☆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课后探究】
对号入座:
这些活动中哪些是女王的日常活动?哪些是首相布朗的工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的第一节,上承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下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在整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制定的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而确立。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1、知识与能力⑴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政治、思想状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一些重大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等。
⑵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线索的概括和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对本课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及进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研究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试题的能力。
本课采用自助式"学案"教学法:1、课前印制"学案",指导学生进行自助式预习。
2、课堂进行师生互动教学:(1)让学生根据"学案"的知识线索提示,对本节课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交流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方法,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2)指导学生对相关历史问题深入思考与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题进行能力训练,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进行测评。
3、布置学生依照"学案"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18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目标1、知道斯图亚特王朝强化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颁布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等史实;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了解英国革命的曲折反复和伟大意义。
2、学会从图片、文字资料中提取信息。
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逐步掌握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是反复曲折的,感受文明发展进程的曲折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
难点:为什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宫廷政变的方式完成革命?教学过程:导入:《布莱尔像》。
《伊丽莎白女王像》。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图中的人物谁是英国政府的首脑?设问:英国为什么要采用君主立宪制?让我们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寻求答案。
学生说出这两位人物的身份,明确当今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
一、斯图亚特王朝1、革命前的英国经济上:圈地运动扩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牧场。
表现:海外贸易大大发展;城市手工工场从制呢业扩展到工业各领域;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上: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成长起长,并出现新贵族(新贵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英国有一部分贵族圈占农民的土地,经营资本主义性质的农牧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小论坛: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处?过渡: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政治专制:信守“君权神授”,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教徒,特别是清教徒二、克伦威尔1、第一阶段尔国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为什么会发生争执?苏格兰人民起义⎝斯图亚特王朝镇压⎝1640年重新召开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要限制王权⎝展开斗争⎝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的标志: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与国王展开斗争→1642年内战爆发→国会军取得内战胜利→1649年成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1 英国中世纪社会的基本状况1.2 国王与议会的权力斗争1.3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形成1.4 宗教改革与信仰自由第二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2.1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2.2 农民起义与工人运动的兴起2.3 启蒙思想的影响2.4 殖民地争夺与贸易战争第三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3.1 1640年议会的召开3.2 查理一世的处决3.3 共和国的建立与奥利弗·克伦威尔3.4 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第四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入发展4.1 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4.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3 工业革命的萌芽4.4 殖民地的扩张与贸易繁荣第五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5.1 社会制度的变革5.2 阶级结构的变动5.3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5.4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第六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法律体系的影响6.1 法律体系的演变6.2 普通法与衡平法的融合6.3 法治国家的雏形6.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七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经济领域的变革7.1 农业革命的推进7.2 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的转变7.3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7.4 贸易自由化的推动第八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教育的影响8.1 教育体制的改革8.2 普及教育的推广8.3 学术自由的追求8.4 知识分子的崛起第九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文化艺术的促进9.1 文学艺术的繁荣9.2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兴起9.3 科学方法的革新9.4 启蒙思想的传播第十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遗产与启示10.1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10.2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10.3 全球化进程中的英国角色10.4 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入发展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难点环节:1. 法律体系的演变2. 经济领域的变革3. 教育的影响4. 文化艺术的促进5. 资产阶级革命的遗产与启示详细补充和说明: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在这一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英国中世纪社会的基本状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英国的初步形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容说课:通过学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四个国王的更替上台,让学生认识由于英国的国情,“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英国人民离不开国王。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革命的艰难性与曲折性。
通过英国资产阶级用协商、和平的方式完成革命这一事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不一定非要以牺牲生命作为代价。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教学重点: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原因;《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光荣革命是“非流血的革命典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一些国王以及克伦威尔等重要人物的事迹;2、认识英国国王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3、能通过对《权利法案》具体内容的分析,了解颁布此法的目的和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形成直观印象;设计问题调动参与积极性;通过理解法感知基本内容;引用著作描述感悟历史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英国国王退不出历史舞台是由本国国情决定,革命的胜利并非必须以终止他人的生命为代价。
培养学生爱惜生命的感情。
2、资产阶级与每个国王的商议,说明了任何事业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成功者具备经受挫折的能力。
3、光荣革命的成功说明双方让步、和平解决重大社会矛盾对于国家前途和民众生活都是有利的。
也是当今解决各种矛盾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教学重点: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原因;《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国王能接连上台的原因;光荣革命是“非流血的革命典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歌曲熟不熟悉?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这首和谐优美的歌曲不由得使我们想起那段令中国人自豪,令世界惊叹的北京奥运会。
2008年8月24日胜利闭幕。
请同学们看屏幕。
打出一组图片:《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交接仪式》这是闭幕式上的交接仪式。
同学们知道下届奥运会将在哪个国家举行——英国。
提问:对于英国,同学们了解多少呢?比如在名人、大学、名胜、历史、体育等。
历史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大全【优秀3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议会反对派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_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
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历史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大全,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初中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大全篇一教学目标1、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阐述革命的经过,理解《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作用,初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2、通过《权利法案》认识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曲折和反复,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
4、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是英国历史的巨大进步,也是人类历的一次巨大进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同学们,为什么英国人民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处死自己的国王查理一世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其中的原委。
引到课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然后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本节内容进行整合,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一、繁荣与开放二、曲折与反复三、妥协与胜利,让学生对本节有整体把握。
二、学习新课(一)繁荣与开放环节一:展示看书所得1.17世纪的英国繁荣与黑暗并存,观察新航路开辟后的图片,并结合课本第一子目内容,想想新航路的开辟给英国带来了哪些繁荣景象?2、结合课本第一子目内容,说说当时英国国王实行怎样的黑暗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否有利?学生众说纷纭3、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教师总结:革命前的英国社会状况可概括为两点:一是英国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二是英国社会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内容: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历史背景,了解革命的经过,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知道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必然性,理解历史变革的必要性和进步性,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2.教学内容: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社会矛盾的激化等;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包括议会斗争、武装起义、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等;解析《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阐述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3.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是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特别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体制;重点是掌握《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4.教具和多媒体资源:使用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献,加深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
5.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6.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经过;讲解《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组织课堂讨论和分析案例;进行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7.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最新精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2)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3)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和体制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过程;(2)运用比较法,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我国历史的相似与不同之处;(3)运用史料分析法,解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理解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3)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过程;(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和体制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其阶段特征;(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最新精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材;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纪录片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场景;(2)教师简要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过程;(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过程;(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史料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解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2)学生分析史料,提出自己的观点。
5. 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我国历史的相似与不同之处;(2)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点评并总结。
历史教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以下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活动加强,推动了国内手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了。
在农村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牧场和农场。
经济领域内的变化,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了,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在未来的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
在16世纪时,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为了加强王权,都铎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到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国王实行的是专制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宗教上都触犯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以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苏格兰人民起义为导火线,以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为标志,建立了共和国阶段、护国主统治时期、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再经“光荣革命”结束,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是为革命的结果。
英国议会在1689年时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资产阶级进行专制统治的一种重要形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它还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是为革命的影响。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作出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议会斗争;纳西比战役;查理一世被处死和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政变;《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从而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②通过分析克伦威尔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②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较,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
但资产阶级革命终究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革命。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利用它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当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要推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实行革命。
今天,我们就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了。
市场扩大了,财富来源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
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
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
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
王室生活腐化,挥霍无度。
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
大量工人失业。
农民反对封建压迫,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在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成联盟,反对封建统治,并取得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首先起来反抗查理一世统治的,是苏格兰人民起义。
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
国王和议会最后决裂。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
内战结束后,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最高法庭审判查理一世。
判决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
1649年初,查理一世在白厅(王宫)广场被处决。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甚至掉过头来,同人民为敌。
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成了英国的无冕之王,共和国名存实亡了。
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面对着复辟王朝的高压政策,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武装起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无法容忍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但是,他们已经脱离了人民,害怕人民,不敢依靠和发动人民通过革命的手段去推翻复辟王朝。
他们就向封建贵族妥协,于1688年发动了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复辟王朝。
荷兰执政威廉当了英国国王。
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提问:(1)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权利法案》起了什么作用?《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的大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是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件之一。
这样,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