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跑了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4
《黑板跑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4.锻炼语言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阶段(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和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案例分享(5分钟)
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一个案例,讲述自己在小学时期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为同学们打开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合作阅读(15分钟)
教师组织同学们分组合作阅读《黑板跑了》一文,并提供一些导读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读懂文章。
4. 个人阅读(20分钟)
在小组讨论之后,同学们将有20分钟的时间独立阅读文章,并尝
试回答导读问题。
5. 分享讨论(15分钟)
同学们返回小组,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和回答问题的过程,讨论不
同的观点和见解。
6. 语言表达活动(15分钟)
教师设计口语表达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让同学
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活动。
7. 总结回顾(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
好铺垫。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能够
在小组合作、个人阅读、讨论分享、口语表达活动等环节中,展现出
自己的才华和才智。
同时,教师也在这堂课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更好地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黑板跑了》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黑板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珍惜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黑板的基本功能:书写、擦除、展示等。
2. 黑板的使用方法:正确书写、合理布局、定期维护等。
3. 黑板跑了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地不平、固定不稳、使用不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黑板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黑板跑了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 教学难点:黑板跑了的原因分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黑板的使用过程,了解黑板的基本功能。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黑板的使用方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黑板跑了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几块不同形状、尺寸的黑板,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 准备一些书写工具,如粉笔、黑板擦等。
3. 准备一些关于黑板使用的图片或视频,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案示例:一、导入:教师出示一块黑板,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黑板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黑板的基本功能:书写、擦除、展示等。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黑板的使用方法,如正确书写、合理布局、定期维护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黑板跑了的原因,如地不平、固定不稳、使用不当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黑板跑了的问题,如调整地势、加固黑板、正确使用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操作,尝试使用黑板进行书写、擦除等。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黑板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强调爱护公物、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引发学生对黑板的兴趣,如黑板在教室中的重要性等。
2.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黑板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正确书写、如何合理布局、如何进行定期维护等。
《“黑板”跑了》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
难点: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安培错把怀表当石头的故事)故事有趣吧?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2、同学齐声朗读课文题目。
(教师板书:“黑板”跑了)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请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1)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了呢?(2)“黑板”为什么加引号?(3)黑板跑了跟安培有什么关系?4、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这篇文章。
二、抓住“专心”研读文本。
总结:“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安培是哪个国家的物理学家,他搞科学研究时怎么样?(法国专心)在课开始,我就直接了当的和学生谈春天,边交流边出示课件。
请学生说春天来了后大自然的变化被你发现的有哪些?如树木的形体上多了许多的树叶,河里有了小蝌蚪,桃花开了等,在色彩上草地变绿了,河水变的蓝了,天空更加的晴朗了。
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学唱歌曲。
学习第二节过渡:他到底有多专心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安培来到两百年前的的大街上。
引读:“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1.同学们,假如你在这条街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会做些什么,谁来说说?2.这么热闹,安培他看到了吗?出示:“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他是真的没有看到吗?(不是,他并不是真的视而不见,而是他太专心思考问题了,对周围的一切没有去理会。
《“黑板”跑了》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兔子们在运动会上的团结协作精神。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兔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黑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在课文中学到了什么?”(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兔子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怎么样?”(五)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教师选取部分修辞手法,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七)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团结协作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黑板”跑了》,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学习了生字词,并掌握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兔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对话设计: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在故事中看到了哪些小兔子们的团结协作的例子?”学生答:“小兔子们一起搬黑板,一起跑,没有争吵,互相帮助。
《黑板“跑”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课文语言的风趣幽默。
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悬念设置,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黑板,引导学生观察黑板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学生分享自己与黑板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黑板的兴趣。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组内互相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记忆。
四、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悬念设置,让学生学会推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课文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幽默元素。
三、口语表达训练1.教师出示话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3.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课文仿写1.教师出示仿写题目,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3.教师点评学生的仿写,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三、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检查作业,给予反馈。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黑板“跑”了》一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悬念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黑板跑了》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黑板跑了”这一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设计“黑板跑”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分析“黑板跑了”的现象,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2. 学习简单的物理知识,如摩擦力、重力等。
3. 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黑板跑”装置。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黑板跑了”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黑板跑”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设计一个“黑板跑”装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黑板跑”的实例,如视频、图片等。
2. 准备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如滑轮、绳子等。
3. 准备一些创新设计的“黑板跑”装置,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黑板跑”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新课导入:介绍“黑板跑了”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黑板跑”的乐趣,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设计一个“黑板跑”装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创新设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黑板跑了”的现象和相关物理知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黑板跑”现象,并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黑板跑”装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分析“黑板跑了”现象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在实验操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在小组合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黑板跑了》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黑板,发现黑板在日常使用中的问题。
探讨黑板移动的可能性及其原因。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提出关于黑板的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黑板移动的原因。
第二章:黑板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黑板的结构,认识黑板的组成部分。
理解黑板的功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黑板的组成部分,如黑板面、黑板框、挂钩等。
讲解黑板的功能,如书写、擦除、展示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黑板的结构与功能。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黑板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黑板的移动与固定3.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黑板移动的正确方法,确保安全。
学会使用固定装置,使黑板保持稳定。
3.2 教学内容讲解黑板移动的正确步骤,如提起、推移、放置等。
介绍黑板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如挂钩、螺丝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让学生观看黑板移动与固定的操作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黑板的移动与固定方法。
第四章:黑板跑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4.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黑板移动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学会解决黑板移动问题,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
4.2 教学内容分析黑板移动的原因,如风力、不当操作等。
探讨解决黑板移动问题的方法,如加固固定装置、调整摆放位置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黑板移动的实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黑板移动问题的方法。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2 教学内容回顾黑板的结构、功能、移动与固定方法等内容。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避免黑板移动问题。
5.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让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内容。
《黑板跑了》教案10篇《黑板跑了》教案1【教学要求】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地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2、学会16个生字,田字格下面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了解安培用心讨论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仔细用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句,进行相关句式训练。
【教学难点】1、结的两种读音及含义辨析。
2、考、移、竖的.笔画、笔顺、间架。
【教学预备】卡片、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
1、出示课题。
2、读:板:〔开火车〕记字形。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怎么解决呢?二、初读课文。
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思索:黑板为什么跑了?为什么加引号?1、默读全文。
2、读后检查:⑴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卡片出示〕⑵指名分节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⑶争论:黑板一词为什么加引号?三、教同学字词:左右结构的字:搞〔左窄右宽〕始〔留意女字旁〕计〔言字旁〕粉〔留意八〕移〔多的间架、位置忙〔左窄而长,右宽而短〕精〔留意读音〕上下结构的字:竖〔借部件立解义,留意的第二笔,第四笔。
等:〔上中下〕借待记字形。
1、同学自学,归类〔按结构〕2、找出认为最难写好看的字。
3、找出认为最易写错的字。
4、找出一个多音字:jie〔厚实〕结jie〔结果〕出示句子:桃树上结果了。
事情的结果怎么样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四、作业〔练字〕第二课时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去拼音〕。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这段话告知我们什么?特别用心还可以怎么说?齐读。
2、默读后回答:25自然段写了安培的一件什么事?3、这件事发生在哪儿?练习说话:⑴爷爷在打太极拳。
⑵〔谁〕〔在哪儿〕〔干什么〕。
4、安培一边散步,一边在干什么?哪些话告知我们他思索特别用心?引读第2段。
5、默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样?质疑,找出心算的近义词。
6、出示带有演算的句子。
7、练读安培的话。
8、安培什么时候才发觉不是黑板?练习用不是,而是说话。
9、这黑板二字为什么加引号?三、作业。
14“黑板”跑了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学会默读课文(动嘴,不动声)。
难点: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
通过读课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14 “黑板”跑了
学生齐读课题
2 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1 自读
要求:准字音,通句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 检查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学生默读课文
做到:动眼(拼音和字一目双行)、动脑、不动声。
(教师检查)
4 分段指名读全课文
5 齐读课文。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 讨论交流
三、学习生字:数搞考始计
1 齐读生字,分析字形。
2 教师范写。
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围绕“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个中心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题齐读:“黑板”跑了)
2.复习字词,出示:
开始思考移动粉笔
后来计算准备黑板
3.开火车读,齐读。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讲了谁的故事啊?
5.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培吗?
6.齐读第一自然段。
7.过渡: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
1. 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2.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1) 指名答,读第二自然段。
(2) 安培一边散步,一边思考一道数学题。
书中具体怎样写的?知名答。
(3) 出示: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4) 再指名读。
(5) 出示: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可是安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6) 读一读,比一比,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7) 句子里的“好像”能不能少?为什么?
(8) 齐读体会。
3. 你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1)指名答,读第三自然段。
(2)再指名读。
(3)真高兴啊!你为什么这样读?
(4)你们能像他那样读吗?想读的起立。
(5)这一段中有三个词意思相近,它们分别是(出示词卡):心算、计算、演算,你能区分它们,把他们填在恰当的位置吗?
(6)出示:1.开始他在(),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划呀划的。
2.他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以下。
3.他在“黑板”上()起来。
(7)先自己读一读题目思考。
(8)指名填。
(9)有不同意见吗?
(10)这三个词体现了安培由思考到计算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度,体会。
4. 你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1) 指名答,读第四自然段。
(2) 出示: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出结果了!”
(3) 再指名读。
(4) 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自己先练一练。
(5) 指名读,齐读。
(6) 引读“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
这时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
(7) 读到这儿,上节课有人提的问题: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黑板怎么会跑?有没有找到答案?
(8) 指名答。
(9)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提问题,还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10) 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黑板,可见他搞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说吗?
(11) 能换个词吗?
(12)齐读课文,再次体会安培的专心。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备粉移精;练习讲故事;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讲故事
1 齐读
2 出示题纲:
介绍安培
讲清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怎样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黑板。
3 同桌互讲
4 指名讲(评议)
二、补充练习
1、做口算时题时,我们常常需要()。
[心算计算演算]
2、爱迪生是世界上()的科学家。
[著名独一无二]
3、上课时,我们应该()听老师讲课。
[仔细专心]
4、我下定()把字练好。
[小心决心]
三、学生书写生字:备粉移精
教学感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