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小说写作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1021.50 KB
- 文档页数:15
小说专题训练------谢志强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谢志强相当漫长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住在家里。
那时候,我对书特别感兴趣。
就是有故事的书,尤其是战争故事,我们称为打仗的故事。
我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
父亲打过仗,他有一肚子打仗的故事。
我只注意父亲的身体,因为,要是我出了错——我在外边调皮捣蛋,回到家,父亲不说,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在家里,我只是防备挨揍,我是个乖孩子。
父亲早出晚归,像一台农场里顶大梁的拖拉机,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斯大林80号,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
还有他粗重的喘息,像在耕耘芦苇根密集的土地。
我特别关注他的表情。
父亲起床,就像拖拉机发动,我就醒。
有一天早晨,他穿雨披。
雨披的声音我听得出。
他说:今天要下雨。
我相信农场广播的权威——连队大院里接了个大喇叭,我终于有了挑战的机会。
我说:爸,喇叭昨天预报晴天。
我在作文里喜欢用“阳光灿烂”,可是,我到学校,体育课,突然下起暴雨。
我为父亲自豪,说:我爸果然预料到下雨了。
我父亲的身体实在神奇,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身体与农场的广播有好几次相反,每一回,都是父亲准确。
父亲的身体就是一个气象站。
不过,每一回他发布气象预报,都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
父母对话,我听出了些名堂:父亲的脑袋里还留着弹片,腰部挨过刺刀。
父亲的身体里藏着过去的战争。
战争——打仗,对我们男孩来说,就是好玩。
我们喜欢玩打仗的游戏。
我也想在同学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
有一天,我说:爸,你教教我,怎么预报天气?父亲说:别烦我,小孩懂个啥,天气有那么容易预报的吗?我不敢多问多说,我怕他。
可我还是以父亲的气象站为骄傲。
那是能活动的气象站。
一天夜里,我听母亲数叨父亲: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春耕春播——突击平地,农场的生产,总是习惯用战争术语。
父亲说:他们两个人也比不过我一个。
小说专题训练-----铁凝的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咳嗽天鹅铁凝①天是越来越冷了,刘富早上醒来就想着院子里那只天鹅,得赶紧送去动物园。
②这时西屋传来香改的咳嗽声。
香改是刘富的老婆,能干却生性邋遢。
每次刘富要找件衣服就很不耐烦。
一拉开柜门,里边的衣服裤子犹如洪水猛兽奔涌而出,劈头盖脸倾泻在刘富身上。
为了这个他和香改一直闹离婚,香改抗不住刘富的坚决,有一天气急地说:“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话没说完突然咳嗽起来,从此这咳嗽就没断过。
③刘富洗漱完毕,来到院里朝东窗根望望,那儿有个半人高的小窝棚,是刘富给天鹅搭的。
两个月前刘富和镇长去了一趟内蒙古蓝旗看亲戚,临走时亲戚用个竹筐把这只从芦苇丛里拾来的病天鹅塞进“奇瑞”的后备厢。
回家后镇长说没工夫管病鹅,就把“麻烦”留给了刘富。
④刘富的女儿正念初中,欢喜着上网查天鹅的资料,对照着这只活生生的鹅,她得出结论:它的学名叫大天鹅,也叫咳声天鹅,属鸟纲,鸭科。
全球易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女儿把这些信息告诉刘富,刘富记住了咳声天鹅四个字,只是把咳声天鹅听成了咳嗽天鹅,从此没改口。
⑤天鹅整天不吃不喝,无精打采的,刘富对它很不耐烦,但还是和女儿琢磨怎么给它治病。
网上说天鹅容易患肠胃炎,刘富观察后猜这只鹅说不定得的是肠胃炎,就大胆给它用氟哌酸加黄连素,只两天,这鹅竟然吃了喝了,那咳嗽一般的叫声也亮堂了。
天鹅养了些日子,显出和刘富挺亲,每天早晨刘富一出屋门,它准在东窗根的窝棚里“咳、咳、咳”地大叫几声,问好似的,这时,西屋的香改也会咳嗽起来,好似和天鹅比着赛。
刘富不为天鹅的“问候”所动,他只觉得自己倒霉,稀里糊涂家里就添了女人的咳嗽和咳嗽的天鹅。
⑥转眼间,天鹅来到刘富的家已经两个多月。
一天早晨,刘富迎接了天鹅的问候之后,见它步履踉跄地从窝棚里钻出来,站也站不稳,走又走不好。
刘富蹲在地上仔细观察,原来天鹅的脚蹼干裂了。
刘富的脚就在这时也突然不自在起来,脚趾缝之间像有利刃在切割,凉飕飕地刺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让高贵与高贵相遇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
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
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
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
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
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
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
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的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
”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小鸟和风儿的忧伤。
……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
”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
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
”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
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踹门而入时紧贴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
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
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
小说专题训练-------刘庆邦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清汤面刘庆邦向秀玉是一位在装煤楼拣矸石的女工。
她只要目光一扫,就把隐藏在煤块中的矸石捕捉到了。
上班期间,向秀玉心在眼上,眼在手上,心到眼到,眼到手到,是一个敬业的、称职的拣矸工。
她上的是白天班。
上班时她会带半饭盒剩饭,或带一个馒头,趁皮带有时空转,她就抓空子吃一点。
渴了,她拿起矿泉水瓶子,对着瓶口喝一气水。
矿泉水瓶子是她拣来的,里边装的是她自己烧开后又放凉的白开水。
她自己吃饭可以凑合,问题是,女儿喜莲中午怎么吃饭呢?喜莲在矿上的学校上小学三年级,中午只能一个人回家吃饭。
向秀玉决定,每天给女儿3块钱,让女儿到矿街上的小饭店里买饭吃。
还说最好去杨旗阿姨的小饭店买一碗清汤面吃,一碗清汤面的价钱正好是3块钱。
中午放学后,喜莲去买清汤面。
杨阿姨一见喜莲,样子有些欣喜,说:“这不是喜莲嘛,我的孩子!”喜莲还没说话,杨阿姨就指了一个座位,让喜莲坐下。
喜莲掏出3块钱,递向阿姨,说:“杨阿姨,给你钱。
”杨阿姨没有接钱,说:“钱你先拿着,等吃了面再给钱。
”喜莲看见了,杨阿姨身边案板上放的面不是机器轧的面,也不是手擀面,而是一大块和好醒好的面坨子。
杨阿姨揪下一块面,在案板上搓巴搓巴,搓成一根圆圆的面棍,双手就开始抻面。
杨阿姨抻面抻得很熟练,也很好看,她张着双臂,一折一抻,一折一抻,面就抻细了。
当把面抻得像粉丝一样,杨阿姨就把细丝面下到锅里去了。
杨阿姨备有两口锅,一口大锅,一口小锅。
大锅稀饭小锅面,是说大锅熬稀饭好喝,小锅下面条好吃。
杨阿姨的大锅里熬的却不是稀饭,是棒骨汤。
棒骨汤一直滚得咕咕嘟嘟,需要下面时,杨阿姨把汤舀到小锅里,用小锅下面。
面里不放肉,也不放什么菜,起锅时只放一点芝麻油腌制的葱花。
别看汤是清汤,味道却十分鲜美。
一碗清汤面,把喜莲吃得汗津津的,小脸儿都红了。
吃完了面,喜莲付给杨阿姨钱时,不料杨阿姨说:“阿姨不收你的钱,钱你自己留着吧,可以买本买笔。
小说写作实例训练近年来,小说创作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写作自己的小说。
然而,很多初学者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下笔,如何构建故事情节。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几个小说写作实例,帮助大家熟悉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结构。
实例一:爱情小说故事背景:小镇女孩杨晓薇与大都市青年李天华相遇并相爱,然而两人来自不同的世界,面临着种种阻力和挑战。
故事开始:杨晓薇在小镇的咖啡店打工,李天华偶然路过,被杨晓薇的笑容深深吸引。
他们开始了一段浪漫的恋情。
故事发展:李天华的家人不满他与一个小镇女孩交往,因此逼迫他回到大都市。
杨晓薇顺利考上大学,也来到了大都市,为了李天华,她开始努力适应这个陌生的城市。
故事高潮:杨晓薇的父亲突然发生意外,需要大量医疗费用。
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杨晓薇决定放弃大学,去打工赚钱。
李天华得知他的努力,决心帮助她。
两人经历一系列奋斗和挑战,终于筹到了足够的医疗费用。
故事结局:经过艰辛的努力,杨晓薇的父亲康复了。
杨晓薇和李天华也面对了他们的家人,争取到了理解和接受。
最终,他们迎来了幸福的结局。
实例二:悬疑小说故事背景:在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系列神秘的凶杀案,警方束手无策,于是请来了著名侦探布雷德。
故事开始:主人公布雷德抵达小镇,开始调查案件。
他发现凶杀案的凶手留下了一连串的线索,似乎在给他发出挑战。
故事发展:布雷德根据线索逐渐揭开了凶手的身份和一些动机,但是凶手总能在关键时刻逃脱。
布雷德渐渐发现,这个案件背后有着更加深入的阴谋。
故事高潮:布雷德和凶手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揭开了阴谋的真相。
原来,这一系列凶杀案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犯罪网络,凶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故事结局:布雷德与警方合作,成功将凶手彻底绳之以法。
小镇恢复了平静,而布雷德也离开了小镇,继续他的侦探事业。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的写作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故事情节,一个突出的主题,并且要在高潮中展开,同时要注意角色描写及个性的塑造,让读者能够沉浸在故事中。
3000字小说怎么写篇一:小小说的写作指导 (3000字)小小说的特点与写作【训练要求】了解小小说的一般特点,重点理解小小说在章法方面的特殊要求,用来指导写作实践,并提高文学鉴赏的自觉性。
【知识导引】一小小说的一般特点“小小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从字数方面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短篇小说里篇幅短小的,一般不超过2000字;宽泛一点说,在两三千字。
二是更“小”的,千字左右,甚至数百字。
从内容和写法方面看,题材广泛,手法多样化,不拘一格。
但是,因为它“小”,受到的限制就更多一些。
总其大端,特点主要有以下两条。
1.小小说也是“小说”,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
人们通常认为,小说有三个基本要素,即人物、环境和结构(含情节)──可参见《文学读本》下册里的“现代小说鉴赏常识”。
小小说也有人物、环境和结构,我们回想一下初中语文课上学过的有关课文,就不难理解了。
2.小小说因其“小”,基本要素的展示往往呈现出具体而微的特色。
出场的人物少,主要人物更少;一般不作细致的环境描写,鲜用或不用工笔勾画,多用白描、速写式的勾勒;情节集中,头绪不能太多,章法与结构方面有特殊要求。
二小小说的章法“章法”指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方面,直接决定着作品的结构特点。
一篇小小说的章法,乃是完整的艺术构思的产物,既受这种小说门类的制约,也体现具体作品特殊的特色,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这里,我们先谈谈小小说章法方面的共性。
1.情节要特点集中。
经常立足于一两个“细节”向外发展,构成整篇作品的故事脉络,剖开社会与人生的一个横断面,集中展现人物的矛盾纠葛、生活状态。
2.线索要特别清晰。
时间跨度不宜过大,也不宜作频繁的时空转换,几乎不用“复线”形式。
请看下面这篇例文,是作家韩晓征在她读高中一年级时的习作。
鹅黄的窗纱韩晓征我转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感到压力了。
这里的同学都分注重成绩:学得好的受人尊敬,相反,就抬不起头来。
这也难怪──重点学校,当然注重学习了。
小说专题训练-------张炜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楂林张炜早晨,莫凡起得很早,他读《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阿队听着听着,再也无心织网,咬着竹梭儿笑了。
她要过书来看着,很费力地读出几个字,咕哝了一句:“这么多的笔划儿,谁能念得出啊!”莫凡有些惊讶地问:“你现在读几年级呀?”“四年级。
”莫凡失望地说:"那你什么时候才能读完高中去考大学呀?”阿队笑着嚷道:“谁考那个‘大学’!大学里有芦青河吗?有那么多小鱼大鱼,那么多鸟儿吗?能捉迷藏吗?俺哪里也不去,俺就和爷爷在茅屋里住一辈子。
”莫凡不做声了。
他心里在为这个聪明的姑娘惋惜。
晚上,林子里静下来了。
一阵清风吹过来,使人觉得凉爽舒适极了。
阿队领莫凡走到河滩上。
河水在“哗哗”地响着。
阿队大声嚷着,像唱歌一般:“‘不用爷娘唤女声,但闻芦青河水鸣溅溅……’”莫凡兴奋了。
他问:“你刚听了几遍《木兰辞》,就全记下了吗?”她真的从头背了起来!除了个别字音咬得不准、个别句子颠倒了外,其余的全对!他非常激动,连连说:“阿队!你用劲儿学,你会学得很好的!”阿队有些惊讶地看着他。
停了一会儿,她笑着说:“咱不,咱要回山楂林……”“为什么非回山楂林里不可呢?”莫凡有些说不出的失望。
回去的路上,莫凡一个人想着心事。
阿队却时时打断他的思绪,她看见一棵高高的大山楂树,就说:“这是林子里最高最大的一棵树,爬到树梢上,能望老远老远!”莫凡心一动,和她一块儿往大树尖顶爬去。
他们坐在树顶的一个粗杈儿上,四下里看着。
啊,这就是芦青河边的夜啊,那广阔的原野上,一盏盏灯光、一簇簇篝火。
号子声从远处隐隐传来,是各种各样的嗓子喊出来的。
那很远很远的地方,几点簇在一起的星星闪烁、明灭。
莫凡把目光转向另一边,立刻惊住了!那一两公里之外的地方,竟真真切切地燃烧着一阿队告诉他:“这是座矸石山,是开煤矿挖出来的土堆成的。
小说专题训练---茹志娟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走严庄(节选)茹志娟去年,正是高粱红的时候,我和军区民运部的老马同志第一次来到了严庄。
严庄这地区地方武装力量不够强,还残留了一部分政治土匪,他们勾结地主,经常有活动。
因此这地区的土改工作就有些特殊,农民一方面迫切地要求土地,另一方面又有顾虑,不敢要土地。
我和老马去严庄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进行土改。
严庄是个好地方,庄前庄后一抹平地,只在地平线上,淡淡地勾出一些高山的轮廓。
我们由区队员带领进庄的时候,虽然是大白天,但是庄里肃静无声,静得叫人不安。
我们首先来到农会长严来全的家里。
窗前的炕头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个妇女,有二十多岁,这大概是来全嫂了。
她低眉垂眼地在做针线,好像根本没看见她家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
我当时想,这个来全嫂恐怕属于那种不问外事,安分淑静的妇道人家。
老马和来全谈着如何串联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怎么开齐心会搞土改。
不知什么时候,那位宁静的妇女已悄悄地下了炕,靠在房门框上听我们谈话。
我一回头看她,她还大大方方地朝我笑了笑。
当晚我就睡在来全家,和来全嫂睡通铺。
“女同志,你没睡着吧!”来全嫂轻轻地说话了,并且还朝我身边挨了挨,“你说,我们分地主的地,那红契呢?”这可能是她考虑了好久的一个问题,我连忙跟她说:“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
”“对!”她似乎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疑难,缓缓地吐了一口气不响了。
看得出来,这个妇人绝不是一个榆木脑袋,我对她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问:“大嫂子,你叫什么名字?”“咱没念过书,没名字。
”“小名呢?”“小名难听死了。
我在家顶小,我娘就叫我收黎子。
”收黎子,收黎子,这天晚上,我怀着这极动听的名字睡着了。
转天晚上,她拉住我膀子又问了:“昨黑,你说把地主的红契都拿来烧了,要是地主把它藏了呢?”又是一个意外的问题,我只得说:“藏了?那还能找不到?”我忽然觉得,这位淑静而又有点封建的收黎子是多么关心土改,她关心红契,更可贵的是,她在言语之间,对反动势力没有丝毫的畏怯。
寒假小说专练01.流泪的骆驼申平冬天的沙漠,荒凉寂寥。
几个蒙古老乡正围着一头小骆驼说着什么。
小骆驼看样子只有几个月大,瘦骨嶙峋,皮毛凌乱,估计它是个孤儿。
这时候,有个壮汉牵了一头大骆驼走了过来。
这是一匹巨驼,身材高大,背上双峰突起,头颅高昂。
小驼一见,立刻冲了过去。
它的眼睛里充满渴望,要不是有人抱住它,不知道它的速度会有多快。
但是,迎接它的却是愤怒的吼声,还有喷鼻摆头等表示强烈反感的动作。
大驼好像在说:我不是你妈妈,赶快给我滚开!如果不是壮汉死命拉住缰绳,它也许会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家伙踏上几脚。
人们只好把小驼拉到一边去了。
这时,马头琴手从袋子里面拿出了马头琴,一个老人上前帮助他系上了一条蓝绸带。
老人走到大驼身旁,把马头琴挂在它的驼峰上。
大驼很不情愿,吼叫反抗,甚至回过头来要把马头琴扯掉。
谁都不明白,他们这是演的哪一出戏。
大漠空旷,冷风袭来,马头琴弦在风里发出轻柔的声响。
大驼安静了一些,它仰起头来,东张西望,侧耳倾听,仿佛在寻找琴声的来源;它放开喉咙吼叫,好像在呼唤同伴的到来。
一位30多岁、身穿紫红色蒙古袍的漂亮少妇走到了大驼身过,她做了几个敬天敬地的动作,然后用手轻轻抚摸大驼的皮毛。
老人也从驼峰上摘下马头零,把它交还给马头琴手。
此时的小驼,被拴住了一条腿,正在远处挣扎哀呜。
它就像一个被人抛弃的孩子,在寒风之中哭泣。
少妇突然开口歌唱,其声悦耳悠扬,响遏行云。
她边抚摸骆驼边唱,歌声在荒漠之中飘散开来。
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但是你完全可以知道,她唱的歌曲首定和母爱有关,因为她的眼睛里充满柔情——这是一种善良母性特有的柔情,她正在把这种柔情通过自己的手指,通过自己的歌声,一点点地传达给眼前这头暴躁不安的骆驼。
一会儿,马头琴也响了起来。
琴声配合着歌声,弥漫挥洒,犹如春风吹过草原,又如阳光雨露洒满沙漠。
荒漠在聆听。
老人和孩子在聆听。
远处的骆驼在聆听。
眼前的大驼当然也在聆听。
天空湛蓝,云起云飞,大漠苍凉。
一定是大驼内心之中最柔软的东西被触动了,唤醒了,它渐渐安静下来,目光开始变得柔和。
第三单元小小说写作目标1.小小说贵在“小〞字上。
2.小小说的情节最重要。
思维导引一、小小说如何展现“小〞小小说的三要素也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只不过“环境〞比长篇小说差一点。
但“小〞的含义必须突出:1.“小〞在时间短上;2.“小〞在人物少上;3.“小〞在情节单一上;4.“小〞在语言风格单调上。
下面是两篇优秀的小小说佳作,我们共同欣赏一下。
最后的一件事大风卷着雨水疯狂地扫向大地,街巷里回荡着那呜呜的吼声,弄得人们心神不宁。
但这一切对于比尔来说,都无所谓了。
他瘫坐在小镇中心一间普通民房的一把旧椅子上,脏乱的头发散在额前,遮住了眼睛,身子紧紧裹在已经磨得泛白的大衣里,脖子也深深缩进了高高竖着的衣领,好似深怕一丝光漏进去似的。
其实这间房子已经两个星期没有电了,又哪来的灯光?比尔微微抬了抬眼,看了看身边。
此时,房间里已经空空如也。
“唉,我已经失业6个月了。
〞比尔想起了墙角里放着的那台唱机,想起了爸爸站在唱机前唱?快乐的鸭子?的情景,他又想起家里从前聚会,沙发上的人们高声喧哗的场面;还有那张硬木桌子,那个精美的衣橱,还有……“我已经失业6个月了。
〞比尔再一次告诉自己,他的手在口袋里插得更深,紧紧地握着口袋里的那件东西。
能卖的他已经都卖光了。
突然窗户被吹开,风钻了进来,肆意地在比尔的耳边吼叫,刮起一张张的白纸,那是比尔熬了几个通宵打出来的十几封求职信,然而他们却被无情地退了回来。
“连风也在嘲笑我吗?〞比尔慢慢地坐了起来,“是时候了。
〞他口袋里的手在颤抖。
突然,比尔又似乎想起了一件什么事,他翻遍身上,找出那张黄色的信纸。
这是罗伯特先生昨天请比尔帮助交给汉克先生的。
“哈,都这种时候了,还想这些!〞一个求职时偶然遇到的老板的嘱托,何必?比尔又握紧了口袋里那硬硬的东西。
“不,我已经容许了他,这是最后的一件事了。
〞于是,比尔戴了顶帽子,出门了。
他来到位于小镇最南端的汉克的公司。
当他敲开门,来到汉克的办公室时,汉克正沮丧地抱着头,看上去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