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 格式:docx
- 大小:16.05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十大保护植物排名一、水杉1. 基本特征- 水杉是裸子植物杉科水杉属唯一的现存种,为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
它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
树干基部常膨大,树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树裂成薄片脱落,大树裂成长条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
2. 保护意义- 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
水杉的发现,对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以及地质学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珙桐1. 基本特征- 珙桐为落叶乔木,可高达15 - 20米。
树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常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而脱落。
幼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
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2. 保护意义-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因此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等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珙桐的花形奇特,白色的大苞片形如飞鸽,故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三、金花茶1. 基本特征-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 - 3米,嫩枝无毛。
叶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或倒披针形。
花黄色,腋生,单独,花柄长7 - 10毫米;苞片5片,散生,阔卵形,宿存。
2. 保护意义-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
它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其花和叶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在医药领域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同时,金花茶花朵金黄娇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四、台湾杉1. 基本特征- 台湾杉为常绿乔木,高达60米,胸径达3米。
树皮淡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长条形,树冠成锥形。
大树之叶为四棱状钻形,排列紧密,先端尖或钝。
球果为椭圆状圆柱形,成熟时为褐色。
2. 保护意义- 台湾杉是中国台湾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
珙桐树珙桐简介珙桐树属于落叶乔木。
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义,属于被子植物。
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形态特征珙桐枝叶繁茂,叶大如桑,花形似鸽子展翅。
珙桐的花紫红色,由多数雄花与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的头状花序,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总苞,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绿黄色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
当珙桐花开时,张张白色的总苞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并有象征和平的含意。
因此称为“鸽子树”。
珙桐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米。
树皮呈不规则薄片脱落。
单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纸质,宽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粗锯齿,叶柄长4~5厘米,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
花序下有2片白色总苞,纸质,椭圆状卵形,长8~15厘米,中部以下有锯齿,核果紫绿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生长环境珙桐喜欢生长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云雾中,要求较大的空气湿度。
生长在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林中,多生于空气阴湿处,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
幼苗生长缓慢,喜阴湿,成年树趋于喜光。
珙桐特征特性及其育苗移栽技术摘要珙桐是世界着名的观赏树,是我国特有品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对珙桐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从珙桐的种子选择与处理、苗圃地选择、播种、搭建遮阳设施、苗期管理、适期移栽、移栽后管理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珙桐的育苗移栽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珙桐;特征特性;育苗;移栽技术1 特征特性珙桐又称鸽子树、水梨子和鸽子花树,属珙桐科被子植物,落叶乔木,可高达15~25 m。
树皮为深褐色或者深灰色,呈不规则的薄片脱落。
幼枝为圆柱形,当年生枝无毛为紫绿色,多年生枝为深灰色或者深褐色。
冬芽呈锥形,有4~5对以覆瓦状排列的卵形鳞片。
叶纸质,为单叶互生,幼枝顶端簇生,呈宽卵形,长9~15 cm,宽3~5 cm,顶端短急尖或急尖,尖头微弯,基部为深心形或心形,边缘为粗锯齿状,叶面为亮绿色,切面有稀疏的长柔毛,老时无毛,背面密集淡白色或淡黄色的丝状粗毛[1-4]。
叶柄呈圆柱形,幼时有稀疏短柔毛。
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由1朵雌花或者两性花和多数雄花顶端形成成头状花序,两性花处于花序的顶端,且雄花围绕四周,花形像鸽子展翅,基部纸质,有2~3个短圆状倒卵形或短圆状卵形的花瓣状的苞片,长7~15 cm,宽3~5 cm,初呈淡绿色,随后呈乳白色,最后呈棕黄色脱落,花期4—5月。
果实是长卵圆形的核果,呈紫绿色附黄色斑点,长3~4 cm,直径15~20 mm,外果皮较薄,中果皮为肉质,内果皮为骨质附沟纹,种子3~5个,果梗圆柱形较粗壮,果期为10月。
珙桐喜爱生长于海拔700~1 600 m的深山云雾里,空气湿度要求较大。
喜微酸性或中性腐殖质且深厚的土壤,不耐旱、不耐土壤贫瘠。
2 育苗移栽技术2.1 种子选择与处理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低海拔的珙桐种子成熟要早,因而要分期进行种子采集,尽量选择成熟、饱满、个大的种子,以提高种子发芽、幼苗破土和抗逆的能力。
珙桐的种子必须经过自然变温的沙藏处理。
具体的做法是:先将种子剥皮洗净,用 1.5 %高锰酸钾进行消毒,然后再将种子与细沙以2∶1的比例拌匀,以20~30 cm的厚度平堆在排水较好的空地上,最后覆盖5~10 cm 厚的细沙。
珙桐情况介绍及繁育研究进展摘要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对珙桐的形态特征、分类进化地位、生境和繁育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将来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珙桐,繁育,组培,研究进展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on)亦称为水梨子或鸽子树,为珙桐科(Davidiaceae)珙桐属(Davidia)植物。
作为我国特有的单型属珍稀树种,并且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珙桐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2]。
珙桐由法国传教士和博物学家Abbe Armand David于1869年在四川省宝兴县首次发现并命名。
珙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珙桐为顶生头状花序,花序下面有两个白色大苞片,开花时远看就像一群白鸽栖息在绿荫丛中,因此人们称它为“中国鸽子树”[3]。
在西方国家,珙桐被用作园林植物,它既具有象征和平的意义,又为社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珙桐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木材和榨油上。
它的材质白皙、结构细致、纹理通直、耐腐性强、容易加工,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装、工艺制作等领域。
珙桐的果皮与种子能榨油,其油为黄色半干性、清香,可作为食用油生产,也可用作工业用油。
珙桐果内皮提炼的香精可作为香料使用,花可用于蜂蜜酿造,树皮与果皮可制作活性炭等。
珙桐生态价值体现在其“活化石”的性质上,它是起源古老的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物种,是古地理、古气候的活见证,因此它是研究植被进化和分类的珍贵素材[4]。
目前珙桐在其原产地的生存环境正受到破坏,自然更新缓慢,已经濒临绝境。
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繁育能力,并能加强对珙桐资源的利用。
1珙桐基本情况1.1珙桐的形态特征据《四川珍稀濒危植物》和《中国植物志》记载,珙桐是落叶乔木,高10-20米,个别可达到25米,主干胸径40-60厘米;树皮呈深灰褐色。
叶片无托叶,常密集着生在嫩枝的顶端;叶片形状为卵圆形,长8-14厘米,宽6-10厘米,其边缘有锯齿。
珙桐生活在哪里
珙桐,一种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植物,常见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它的
叶子宽大而美丽,树干高大挺拔,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植物。
而珙桐的生活环境也是非常特殊的,它常生长在山间、溪边、甚至是深林中,喜欢湿润的气候和富饶的土壤。
在珙桐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珙桐树林中,常常有
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如猴子、鹿、野猪等,它们在这片静谧的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珙桐树下,还有各种野花野草,它们在微风中摇曳,散发着清新的芬芳。
这里是大自然的乐园,是珙桐生活的天堂。
除了自然的美丽外,珙桐的生活环境还充满了神秘和传奇。
据说,在珙桐树林
中经常会有一些神秘的传说和故事,比如说有人曾经在这里看到过神奇的仙人,还有人声称在这里找到了失落的宝藏。
这些传说让人对珙桐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然而,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大,珙桐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了威胁。
森林的砍伐、土地的开发,都让珙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
为了保护这片美丽的天地,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珙桐的生活环境,让它们能够继续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长茁壮。
珙桐生活在哪里?它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活在山间、溪边、深林中。
它
的生活环境充满了美丽和神秘,也充满了挑战和危机。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这片美丽的天地,让珙桐继续在这里生长,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珙桐是什么植物四川惊现成片“植物活化石”珙桐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境内的陇东镇赶羊沟近日发现成片的珍稀树种珙桐,数量近10万株,集中连片面积达50亩左右的有5、6处。
珙桐属古孑遗植物,又名中国鸽子树,因其生长年代久远而被称为植物活化石。
生物学资料记载,珙桐一般为零星分布,如此大面积、大数量的珙桐实属罕现。
据当地人讲述,盛夏时节,沟里的珙桐树开满翩翩欲飞的鸽子花,煞是好看。
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宝兴,素有动植物乐园的美誉。
法国生物学家吉恩皮埃尔阿曼德戴维1862年来到宝兴(当时叫穆坪)邓池沟,发现了大量古老的野生动物区系和植物区系。
美国科学家贝茨肖在《揭开中国之瑰宝》一文中描写当时宝兴的情景说:在云海高山之上,栖息着许多美丽而珍稀的动物,那儿有珍贵的金、银鸟、火狐、像希腊神话中披着金黄色羊毛的兽类,以及装饰着金丝般披肩的、金黄海蓝宝石色的猴类。
生物学家分析,宝兴拥有如此众多的动物、植物、昆虫三界活化石,原因是其位于华东、华
北、青藏三大动植物区系的交汇点,生物多样特征明显,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同时该地区未受第四世纪冰川的侵袭,大量的古孑遗动植物得以幸存。
感谢您的阅读!。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生存特性及保护王永学袁杨再嫦(石阡县林业局,贵州铜仁555100)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濒危树种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不让这些树种灭绝,我们必须在了解其生存特性的基础上做好树种保护工作。
基于此,本文着眼于珍稀濒危树种珙桐,对其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珙桐的生存特性,然后基于珙桐濒危原因论述保护珙桐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珍稀濒危树种;珙桐保护;生存特性;濒危原因中图分类号:S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6-0216-020前言在我国,珙桐属于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它是一种能生长至25m高的落叶乔木。
为了保护这种濒危树种,我国已经在部分珙桐分布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但是为了能进一步提高保护成效,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树种的生存习性加以研究,为提出更完善的共同保护方案奠定基础。
1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简介珙桐在植物界拥有“活化石”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和“水梨子”。
这种树木属于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植物,但是经过第四纪冰川时期,珙桐大面积灭绝,只有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存在幸存树种,贵州省石阡县的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活有野生天然珙桐。
现阶段,珙桐已经可以被人工栽种,最北界为河南郑州,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之内有着大量珙桐。
在东部地区,珙桐的垂直分布高度大多为600~2400m,而在西部地区,垂直分布高度大多在1400~ 3200m[1]。
我国的湿润亚热带区域属于珙桐的天然分布区,植株所在地的气温平均值在8.3~19.6℃之间,全年最冷月份的气温均值为2.3~5.6℃,最热月温度则为22.5~28.1℃。
天然珙桐所在区域拥有长达210d的无霜期,全面≥10℃的积温最高可达5600℃。
而且,该地区降水丰富,全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湿度也较高,可达到80%。
珙桐生长区域的土壤大多为酸性土壤,土层疏松且含水量较高,不过,大多数珙桐都生长于沟谷侧面山坡,受当地多降水和大坡度的影响,植物生长地区常常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而且土壤肥力不高。
珙桐树在什么时候开花
珙桐树一般在4月份开花,花朵为白色,淡雅清香,观赏价值较高。
在养护期间,想使珙桐树开花,需要给予其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还要给予其适量的光照。
在养护期间要注意,夏季期间光照过强,需要给珙桐树幼苗进行遮光,避免被烈日灼伤。
珙桐树在4月份开花
珙桐树是蓝果树科珙桐属落叶乔木植物,也被称为鸽子树。
珙桐树高大挺拔,高度在15~25米之间,花朵一般在4月份开放,果实在10月份成熟。
珙桐树的花朵淡雅且美观,头状花序,花瓣较大,颜色为白色,花朵多呈下垂状态。
珙桐树的花期在春季期间,在养护期间,想要使其快速开花,需要给予其充足的光照。
在养护期间,给予珙桐树充足的光照,珙桐树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积累营养物质后,可促进花朵的开放,不过养护期间要注意,珙桐树的幼苗不耐强光。
珙桐树喜阴,适合在温暖、湿润、凉爽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在养护期间,需要适量的给珙桐树浇水,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花朵的生长。
在养护期间,适量的给珙桐树施肥,为其补充营养,也能促进花朵的开放。
珙桐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且外形美观,属于珍贵观赏树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象征着和平。
珙桐树不耐强光,也不耐干旱,喜温暖、阴凉且湿润的气候环境。
珙桐树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在中国各地。
珙桐结构特点
珙桐结构是一种具有特殊构造特点的木材结构,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珙桐结构的构成:珙桐结构由许多细长的细胞构成,这些细
胞排列成环形或螺旋状的纤维,形成了木材的结构骨架。
2. 珙桐结构的密度:由于珙桐木材的细胞排列紧密,所以其密
度比一般木材要高,而且其材质坚硬。
3. 珙桐结构的纹理:珙桐木材的纹理十分美丽,具有很高的观
赏价值。
其木质纹理呈现出流畅、柔美、细腻的特点,因此珙桐木材在家居装饰、工艺品制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珙桐结构的透气性:由于珙桐木材的细胞排列特殊,因此其
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避免了木材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容易腐烂的问题。
总之,珙桐结构具有密度高、纹理美、透气性好等多重特点,因此在木材加工、家具制作、工艺品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1 -。
珙桐花成分珙桐花,学名珙桐(Scientific name:Sterculia lanceolata),属于锦葵科珙桐属的植物,别名有珙桐树、珙桐木、郁金香花等。
珙桐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花色,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珙桐花的成分可以分为花瓣、花蕊和花蒂三个部分。
花瓣是珙桐花最显眼的部分,通常呈现出红色、粉色或白色等多种颜色,花瓣形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而薄。
花瓣上常常会有斑点或纹理,增添了花朵的美感。
花蕊是珙桐花的中心部分,由许多黄色的雄蕊组成,雄蕊上有着许多花粉,是花朵的主要生殖器官。
花蒂是花朵连接花瓣和花蕊的部分,通常呈现出绿色或黄绿色,有着扁平的形态。
珙桐花的花瓣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类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预防和延缓衰老。
同时,花青素还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
类黄酮类物质则具有抗过敏、抗肿瘤的作用,常被用于药物和保健品的制备中。
除了营养成分,珙桐花还含有多种挥发油和芳香物质,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这种香气被人们广泛喜爱,常常被用于花束、香水和香薰制品的制造中。
香气还具有舒缓、放松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珙桐花的种子也是其重要的成分之一。
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可以用来提取植物油和制作动物饲料。
同时,种子还含有一种特殊的胶质物质,可以用来制作胶水和胶囊等工业产品。
在中医药学中,珙桐花也被广泛应用。
珙桐花性味辛、苦,具有凉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热毒血痢、湿热黄疸、口舌生疮等病症。
同时,珙桐花还可以用来治疗咽喉肿痛、湿疹和痔疮等疾病。
珙桐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观和芳香的香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人们可以通过观赏珙桐花来享受其独特的美感和香气,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保健和药用的功效。
珙桐花的成分既丰富又多样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益处。
让我们一起欣赏珙桐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濒临灭绝的植物有:珙桐珙桐,别名水梨子、鸽子树。
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
分布于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兴山;湖南桑植;贵州松桃,梵净山;四川巫山、南川、平武、汶川、灌县;云南绥江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区域。
珙桐高约十至二十米,树形高大挺拔,是一种很美丽的落叶乔木,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
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象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
珙桐树的木质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
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珙桐树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国发现的。
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大树杜鹃大树杜鹃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植物类型,于1919年在云南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海拔2100-2400米的原始森林中被首次发现,当时这株大树杜鹃年龄已超过280岁,树高达25米。
大树杜鹃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树高一般为20-25米,树茎部的最大直径达3.3米。
褐色的树皮,剥落得左一片右一片,显得斑斑驳驳,饱经沧桑。
小枝粗壮,上面被有短毛,叶子又厚又大,有椭圆形、长圆形和倒坡针形等形状。
叶子下面被毛,长大后逐渐脱落。
2月-3月开化,伞形花絮。
花的颜色为蔷薇色中并略微带紫的绚丽色彩,花萼为线裂的盘状,上面有小齿状裂纹。
雄蕊16枚,极不等长,子房16室,上面也被绒毛。
到了10月,它就结出长圆柱的木质蒴果,上面有棱,被有深褐色的绒毛。
大树杜鹃在分类上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钢、杜鹃花目、杜鹃花科。
杜鹃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1300多种,遍布于全球各地,但以亚热带山区为最多,我国约有70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以西南地区的山地森林中为多,所以这一地区被认为是世界杜鹃类植物的分布中心。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研究综述
司继跃;雷妮娅;司培燕;李俊清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09(009)013
【摘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作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有关方面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从以下4个方面对珙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1)解剖学与生物学特征及珙桐在系统发育中的归属问题研究;(2)生态学特性与珙桐自然分布区生态条件的研究;(3)珙桐的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研究;(4)珙桐的繁殖与人工引种研究.
【总页数】8页(P3713-3719,3725)
【作者】司继跃;雷妮娅;司培燕;李俊清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林业局,烟台,264000;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烟台大学,烟台,264003;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2.9
【相关文献】
1.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木材导管壁的细微结构特征 [J], 戴大临;文艺
2.一种改进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干种子总RNA提取方法 [J], 黎云祥;陈
利
3.一种改进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干种子总RNA的提取方法 [J], 黎云祥;陈放
4.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J],
5.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 [J], 刘仁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珙桐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产地中国特有,产于湖北西部、四川、贵州及云南北部。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
树皮深灰褐色,粗糙,成不规则片状脱落,高可达30米。
单叶互生,纸质,宽卵形,边长9~15厘米,徺端突渐尖,缘有粗锯齿。
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
花期4月~5月。
花形似鸽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鸽子的翅膀,暗红色的头状花序如鸽子的头部,绿黄芭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盛花时犹如满树群鸽栖息,被世界上誉称为“中国鸽子树”。
核果肉质,椭圆形或矩状卵形,表紫色,有黄褐色小斑点。
果期9月~10月。
生活习性:喜半阴和温凉湿润气候,以空气湿度较高处为佳;略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忌碱性和干燥土壤;不耐炎热和阳光曝晒。
生于海拔1300-2500m的山地林中。
主要栽培技术:可用播种、扦插及压条繁殖。
用种子繁殖,种子要做催芽处理。
播种于10月采收新鲜果实,层积处理后,将种子用清水洗净拌上草木灰或石灰,随即播在3cm~5cm深的沟内。
幼苗阶段需搭棚庇荫并保持苗床湿润。
扦插宜用嫩枝作插穗,于5月~7月进行。
高压可于春季在一年生健壮枝条的基部进行。
苗木移栽宜在落叶后或翌春芽苞萌动前进行。
起苗时不可伤根皮和顶芽,对这长侧根、侧枝可以适当修剪,栽植时要求穴大底平,苗正根展,并灌足定根水。
应用价值:珙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其树形高大端庄,开花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