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文件专家审查意见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重庆市悦来水厂一期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2008年10月7日,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召开重庆市悦来水厂一期项目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会。
会议邀请了六名专家组成专家组,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及重庆市给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了会议。
在听取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及重庆市给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情况介绍的基础上,经研究,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如下: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认为该工程初步设计资料基本齐全,设计文件基本满足国家及我市规定初步设计深度要求,执行的国家及我市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基本正确,该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结论为“修改通过”,设计单位应对以下审查意见内容进行修改后报经协会确认:一、给排水专业1.净水工艺选择时采用的原水水质资料主要是梁沱水厂的历史资料,成库后原水水质情况可能发生变化。
宜对成库后的原水水质情况进行分析,阐明净水工艺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
2.三峡成库后,运行水位冬天高、夏天低,取水口处的水位与成库前有较大差别,宜结合该情况对取水泵扬程和流量的适应性进行分析,阐明应对措施。
3.引水管坡向泵房不利于反向冲洗排沙。
近期仅设下层取水口、预留三通远期接驳上层取水口的方式导致倒虹吸管段较长,不利于反向冲洗排沙。
4.沉淀池中间集水渠和竖向转轴对集水和配水均匀性有一定影响,需复核沉淀池实际表面负荷。
有条件时宜尽量采用较低的表面负荷。
复核清水区高度有无必要高达1.58m。
5.复核滤池冲洗前水头损失有无必要高达2.8m。
滤池宜考虑排放初滤水,且进行回用。
6.原水浊度较高时,部分排泥废水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建议废水管道设计时采取切换措施,优先考虑将自然沉淀的排泥水(未投药)直接排放。
预沉池前宜考虑必要时投加助凝剂或混凝剂的可能性。
7.根据说明书,厂内水塔仅用于检修、停电时使用,平时自用水由二泵房提供。
宜考虑及时更新水质的措施,防止形成死水。
文县碧口镇早阳坝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专家审查意见依据陇南市灾后重建规划及实施方案,按照甘肃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办法及分类管理的要求,由市发改委主持,2009年11月16日,在武都区召开了《文县碧口镇早阳坝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审查会,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代表主要有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防汛办公室、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县发改委、县水利局等单位(专家和代表名单附后)。
会议听取了项目编制单位——兰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的汇报,与会专家及代表进行了认真地讨论。
主要审查意见如下:一、文县碧口镇早阳坝堤防工程项目是利用灾后深圳援建资金的重要水利项目,工程位于文县碧口镇早阳坝,白龙江左岸,由1条0.757.23km长的河堤、2条总长965m排水渠和83.2亩防浸垫地工程组成,工程的实施可确保“ 5.12”地震灾后重建安置区和当地赖以生存的113.8亩耕地免受洪水侵害。
二、《报告》对项目所在区域降水量、库区回水位、工程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等分析成果基本合理,可作为堤防设计的主要依据。
三、河道治导线及堤线按照上下游协调、因势利导、因害设防、裁弯取直、稳河固堤、确保防洪行洪安全的原则进行布置是比较合理的,河堤按4级堤防设计,防洪标准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原则上符合国家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设计洪峰流量4520m3/s。
河堤横断面采用挡土墙式M10浆砌石结构,比较符合当地护地、防渗垫地等实际需求,挡墙顶宽均为0.6m,上游828m挡墙底宽3.75m, 下游64.4m挡墙底宽3.75m,迎水边均垂直,背水边坡均为1:0.5,基础埋深2~3m。
四、经审查,专家认为《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基础资料较为详实,编制方法正确,总体思路清晰,提出的设计方案基本可行。
但需对《报告》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主要内容如下:1、对“ 5.12”地震灾后重建安置区的概况进行详细说明,要求说明安置区的具体位置、户数、人口、耕地等基本情况。
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的主要意见汇总如下:一、总体评价:施工图设计文件符合交通部交公路发(2005)107号对初步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设计文件执行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中公路方面的有关条文,基本达到了施工图阶段设计文件深度。
路基设计符合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针对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设计了较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路面结构组合能满足使用要求,排水系统设计较完善,满足实际需要。
二、须修改与补充的意见:(一)路基:1.虽然有总说明书,但各个标段水文、地质条件有不同,故各标段应含有总说明书,以利施工和监理。
2.当水渠、排水沟、鱼塘在设计的路基范围内,应将水渠、排水沟、鱼塘的土埂挖除整平,待沟底处理填平后,统一进行填前碾压,以保证路基范围内地基的均匀性。
3.K33+305钻孔柱状图-1.8m~-2.8m为淤泥质亚粘土、饱和软塑,容许承载力为85KPa,但这段换填只有2.2m(包括地表以上0.5m),换填深度须核实。
4.有些地段是否是软土,且需要加固,依据不足。
如钻孔XK94(K40+450)、XK95(K 40+500)表层为淤泥质亚粘土,N(标贯击数)为6~7,力学性质不一定很差,一般认为N<2才是软土,须核对。
XK73( K38+765)N=6~7,容许承载力取70kPa,而在钻孔XK70、N=6容许承载力却为130 kPa,须核实。
5.桥涵台背填土应有专门设计,包括地基处理、填料要求与详细的工艺设计;路堤与桥台、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过渡段,并在纵向挖台阶,同时加铺土工合成材料,以利路堤的连续均匀性、稳定性,减少或消除桥头跳车。
6.涵洞上方土工格栅铺设位置,设计图中特殊路基要求路面下0.3m铺设,示意图附注说明底基层下0.2m铺设,设计应统一。
(二)路面1.沥青路面上面层粗集料设计为下庙砂岩,依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4.8.5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就是按半干旱的3区,磨光值38即可。
110kv变电站工程等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受**委托,**监理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17日(星期四)在**召开了**110kv变电站工程**双回送电线路工程。
经过充分讨论,形成评审意见如下:一、**110kv变电站工程1、电气一次⑴结合最终规模,补充完善设备导体的选择;⑵建议污秽统一按d级考虑,并直接说明各电压等级爬距;⑶核实土壤电阻率、建议取消离子缓释剂,采用接地井;⑷补充完善绝缘配合内容;⑸主接线核实110kV避雷器参数;⑹核实出线方式,建议全部采用电缆出线;⑺建议取消二层楼,将35kV配电装置与10kV配电装置共室布置,减小建筑体积;⑻各平面示意电缆沟尺寸;⑼核实10kV避雷器配置;⑽核实110kV接线,主要是接地刀配置;⑾注意报告及图纸中的笔误。
2、电气二次⑴核实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数量,前后描述不一致。
⑵4.1总的要求4)两网由间隔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组成,应改为两网由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组成。
⑶4.4.3自动装置核实备自投是否为网采网跳模式,应为模拟量直采,电缆直跳。
实现功能应为分段备投,无进线备投功能。
⑷补充母线过程层设备配置。
⑸补充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相关内容。
⑹建议4.5电能量计量系统与5.5电能量计量系统内容合并。
⑺主变高中低压侧配置0.5级电能表。
明确所用变低压侧配置0.5级电能表。
⑻一体化电源系统原理图中高频充电模块数量与说明不符,核实。
⑼建议取消35kV、10kV母线PT合并单元、智能终端。
⑽电度表屏中电度表改为0.5级。
⑾低周低压减载装置型号及规范栏应改为接入110kV 母线电压,不应接入35kV、10kV母线电压。
3、调度自动化及系统通信⑴主设备配置方案问题不大,但目前仅是可研阶段深度,达不到初步设计深度,应按照初步设计深度要求进行深化设计。
⑵系统通信部分需深化设计(包含通信系统现状、规划要求、其他专业通道组织、设备参数要求、光缆纤芯的技术参数要求、时钟、同步系统方案等)。
穗开建管函〔2017〕762号关于永和永岗小学旧楼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回复意见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核工业广州工程勘察院:你司(院)《永和永岗小学旧楼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申请》已收悉。
经审核,现回复意见如下:一、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及深度,基本符合建设部、省市有关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要求。
请根据评审会议纪要并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作为下阶段设计的依据。
修改完善后的初步设计必须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的需要。
(一)建筑专业1.建议本项目建设性质定义为住宅建筑的装修改造。
2.本项目各项消防标准建议明确为住宅建筑。
3.建筑设计说明应补充原有建筑园区的概况描述,补充原有设计图纸及改造前后规模对比。
4.改造工程应完善设计依据,补充项建、可研、规划等前期批文。
5.应明确建筑防水等级标准,绿化设计标准,苗木造型等,核实设计标准是否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
6.用地周边现状有丙类储罐,应为消防部门报审明确消防间距及措施。
7.核实改造后的规模、功能变化是否引起相应附属设施的完善及改造。
(二)结构专业1.结构形式选取合理,基础形式选取合理,可作为施工图阶段设计依据。
2.首层结构布置图中部分次梁布置不合理。
3.各楼层主梁建议宽度为250mm。
4.注意核实双柱基础上部结构重心中心和基础中心是否重合。
5.未见地下消防水池结构图,请补充。
6.下一阶段,注意交代独立基础下方,如果有局部素填土,需局部换填。
(三)给排水专业初步设计依据充分,引用的规范正确,图纸完善、内容齐全,编制深度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可以通过初步设计审查。
以下几点建议供设计参考完善。
1.给排水设计依据中,建议增加《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市政府第92号令),建筑消防篇内应增加《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370-2005)作为设计规范。
2.总说明中建议增加原有给水、消防系统配置情况说明,以便明确现状给水加压水泵是否满足新建建筑用水要求。
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初步设计专家审查组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四日目录1 项目概况 (1)2 项目批核准复的执行情况 (3)3 总体评价及主要问题 (4)4 路线 (6)5 路基、路面、防护、排水 (10)6 桥梁涵洞 (14)7 隧道 (14)8 路线交叉 (16)9 沿线设施 (19)10 工程地质 (21)11 工程概算 (25)《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组织专家组(名单附后)于2010年8月23日至27日在洛阳召开审查会,对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设计单位)编制的《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初设设计》进行技术审查。
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文物局、省安全生产局、洛阳市政府、嵩县政府、栾川县政府及市县有关单位、河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和河南嵩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踏勘了项目起点、终点及主要控制点,听取了设计单位对初步设计情况的汇报及有关单位对项目建设的意见。
专家组经过对设计单位提供的2010年7月版本初步设计文件,并结合设计单位对省交投集团审查意见的回复修改的补充文件进行审查后,提出以下意见。
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功能及定位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以下简称“嵩县至栾川高速公路”),是河南省2010年计划开工的重点高速公路项目。
项目起自“豫西山水画廊”嵩县,接同期规划并正在实施的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止于栾川县庙子乡河南村北侧,接拟建的武西高速尧山至西峡段,路线全长67.283km,计入庙子枢纽立交长度500m,路线全长67.783km。
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干线,与区域内洛阳绕城高速、连霍高速、郑少洛高速、二广高速、武西高速互联成网,并先后与多条省道、县道相交;本项目的修建将为通道内洛阳市旅游业、花卉景观及工矿能源产业、伏牛山地区的地质科考及旅游业、伊川县的工矿业、嵩县的旅游及工矿业、栾川的旅游及矿业提供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同时有效补充、完善河南省高速公路网络、拉动豫西南山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时适应项目通道内社会、经济、旅游事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