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见玉米害虫发生、识别与防治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97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然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甚至会使得整个种植区域的作物遭受威胁。
因此,及时了解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病害
1. 玉米蛋白质病
症状:叶片变薄,呈黄色或白色,玉米穗小而不饱满。
防治方法:加强施肥,注意适时进行灌溉,使用能够提高粮食蛋白质含量的肥料。
2. 玉米叶霉病
症状:叶片布满灰白色霉层,严重的话叶片会枯黄脱落,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采用耐病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注意及时除草,及时开展农药防治。
症状:穗部腐烂,呈黑色,穗米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加强营养,防治其它病虫害,保持通风。
二、虫害
防治方法:定期喷洒杀虫剂,采用黄板诱捕。
症状:玉米棒上喜欢出现虫洞,玉米棒内有真菌和虫害危害,玉米棒上有“蜡质泛白”。
防治方法:使用光肥,加强土壤管理,采用黄板、毒饵和香袋,加强灯光和人工捕捉。
3. 玉米螟蛉
症状:损害幼苗茎,导致幼苗枯萎死亡,也会危害老茎、花穗等部分。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和死亡。
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的常见病虫害,对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1. 玉米叶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面上,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可以覆盖整片叶子。
病斑边缘清晰,中心部分则逐渐干枯。
叶子逐渐枯萎、变黄、掉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玉米的生长发育。
2.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玉米的穗部发生。
病穗变得腐烂,表面覆盖有黑色霉斑,散发出刺鼻的霉味。
受感染的玉米籽粒会失去营养价值,对人畜的健康产生威胁。
3.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面上。
病叶表面出现橙黄色或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
病叶表面还会出现厚厚的菌丝鳞片。
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叶片的正常功能。
1. 玉米叶斑病的防治: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增强植株抵抗力。
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如喷洒合适的杀菌剂。
2. 玉米赤霉病的防治:选择耐病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玉米的栽培管理,保持田间的通风透气性。
在灌浆期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洒,及时剪除受感染的部分。
收获后及时对玉米进行储存处理,防止病菌的传播。
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玉米的茎部和穗部。
种蛾是杂色的,成虫翅膀呈银白色。
玉米螟幼虫会在玉米茎部开挖通道,导致玉米的茎秆变软、折断。
受害的成熟穗受虫蛀后,品质下降,有些甚至整株死亡。
2.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一种吸食玉米汁液的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面。
成虫呈淡绿色或黄绿色,体小而细长。
受虫害的玉米叶片会出现黄化、卷曲和枯死的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植株萎蔫。
3. 玉米象甲:玉米象甲是一种瓢虫的一种,幼虫和成虫都以玉米的叶片和茎部为食。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玉米主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玉米稻瘟病稻瘟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主要表现为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叶面上出现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斑点,稍晚期则变为灰黑色,甚至呈黑色水渍状。
防治措施包括:(1) 种植抗性强的品种;(2) 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3) 避免积水,控制地势低洼的田地的发病;(4) 定期喷洒杀菌剂;(5) 轮作种植,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3. 玉米花叶病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旗叶和剑叶。
病症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大片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融合,最终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1)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2) 在播种前进行种子药剂处理;(3) 定期喷洒杀菌剂,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4) 在耕作时保持适当的间隔,便于通风和光照,并促进叶片的干燥。
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生活阶段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
成虫常在夜间飞行并产卵,幼虫在玉米的茎和叶片上寄生,造成玉米的干枯和减产。
防治措施包括:(1) 种植抗病虫性强的品种;(2) 定期喷洒杀虫剂,特别是在成虫产卵期;(3) 大田管理,包括清理虫巢、采摘幼虫并销毁等;(4) 适当灌溉和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抵抗力。
2. 玉米蚜玉米蚜是一类吸取植物汁液的昆虫,寄生在玉米的叶片上,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干枯。
防治措施包括:(1) 在种植前进行田间清理,消灭虫卵及虫源,减少蚜虫的繁殖;(2) 使用杀虫剂喷雾进行防治;(3) 适时疏叶或修剪,增加通风和光照,减少蚜虫的生存环境。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种植抗病虫性强的品种,科学合理的农田管理,包括适时施肥、灌溉、杀菌和杀虫等措施。
定期监测病虫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障农民的收益,必须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的常见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常见病害的识别(一)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风传播。
感染后,玉米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状的斑点,逐渐扩大并覆盖整个叶片。
严重感染时,叶片会黄化,干燥,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二)煤污病煤污病是由真菌侵袭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湿润潮湿的环境中。
煤污病主要表现为玉米茎秆和花序上的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黑褐色,形成煤污状。
(三)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叶片、茎秆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变大并变成暗褐色,表面覆盖有灰色霉层。
二、常见虫害的识别(一)玉米螟玉米螟是最常见的玉米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玉米茎秆和果穗。
玉米螟的幼虫会在玉米植株内钻入茎秆,导致玉米的茎秆变虚弱,易折断,影响果穗的营养和生长。
三、防治方法(一)农艺防治1.合理轮作:利用轮作技术,将玉米与其他作物交替种植,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2.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耐病虫害能力的优良品种种植,降低感染率。
3.适时清理田间杂草:清理田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栖息地,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4.合理施肥和浇水:为了保证玉米生长健壮,需要合理施肥和适量浇水,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化学防治1.喷洒农药:根据病虫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如白粉病可选择苯甲酰菌酯等。
2.注意药剂使用方法:在喷洒农药时,应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洒,以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损害。
3.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对于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情况,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以增加防治的效果。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和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的常见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对于确保玉米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玉米常见的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一、病虫害的识别1. 玉米水稻夹竹桃螟玉米水稻夹竹桃螟是玉米上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体长约7-9mm,前翅淡黄色,有暗色的斜纹和斑点。
幼虫体色淡黄,头小,黑色,躯体长而细,背部淡黄色,腹部有一纵列黑色斑点。
2.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玉米病害,患病玉米穗上出现圆形、溃烂坏疽,罩有红色霉痢,其上有红色、褐色或黑色柱状子座,子座下有黑褐色的酸臭的孢子。
3.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
病害初发时,病斑为圆形小斑点,后由绿黄色逐渐变为橘黄色,最终变为暗褐色褐黑色。
在叶片上形成长椭圆形或带状伤痕,伤口上常可见到大量的红棕色粉末,这些粉末是锈菌在玉米叶片上的孢子。
4.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又名玉米蚜,是玉米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主要危害玉米嫩叶。
成虫体长2mm左右,身体呈暗绿色或黑色,有时带有灰白色的粉末,触角较长。
幼虫为无翅昆虫,鸡胸部分隆起,颜色与成虫相似。
5. 玉米大豆切叶蝽玉米大豆切叶蝽是玉米上的一种严重害虫,幼虫主要危害玉米的叶子,造成叶片被切割,形成不规则的窟窿,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科学施肥玉米生长过程中,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基础。
充分施肥可以增加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2. 选择优质种子选择质量上乘的种子是预防玉米病虫害的重要一环。
种子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来选取适应性强的抗性玉米种子,能够有效防止病害侵害,提高抗病能力和产量。
3. 合理密植玉米的合理密植可以使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间适当减小,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减轻病害的危害程度。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正确识别和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对于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部分1. 玉米白粉病玉米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病症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粉状菌丝和孢子堆。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害会迅速扩散,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除草,增加通风,合理施肥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必要时喷洒杀菌剂。
玉米赤星病是由赤星病毒引起的病害,在叶片上形成典型的红色星形斑点。
此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传播,通过杀灭蚜虫、清除杂草、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减缓病害的发展。
选择抗病品种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病害,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
病症主要表现为叶面出现黄色、橙色或红褐色的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形成锈色堆积物。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除草、加强通风、增加植株间距、及时清理受病害侵染的植株。
5. 玉米秧苗倒伏病玉米秧苗倒伏病是由玉米秧苗倒伏病毒引起的病害,在幼苗期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破坏。
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化、矮化、倒伏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害源(如杂草、田间遗留物等)、加强通风、及时灌水等。
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对幼苗和成熟期玉米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幼虫会在玉米叶片上产生横向的蛀斑,导致玉米生长衰弱、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虫品种、定期检查田间虫情、使用生物防治剂等。
2.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玉米上常见的 sucking 类害虫之一,通过吸取玉米叶片的汁液损害玉米植株。
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黄化、矮化、严重时倒伏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虫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蚜虫数量、合理施肥以增强玉米的抗虫能力等。
玉米蛋白虫是一种常见害虫,其幼虫以玉米的叶片为食,导致玉米叶片减少,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包括适量除草、定期检查虫情、控制虫害数量、合理施肥以增加玉米的养分摄取等。
浅谈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作物之一,而病虫害是玉米生产中的最大问题之一。
控制病虫害对
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玉米常见病害
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所致的一种病害,主要影响玉米叶片和茎部。
病叶上会呈现出圆
形或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在播种前清除杂草,及时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玉米赤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对玉米的种类和生长条件没有特殊要求。
病斑
一般是圆形的,直径为2-3毫米,颜色为淡红色,边缘为深红色。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
病品种,在种植时注意选择健康种子,做好灌溉和排水工作,及时清除病株。
玉米瘟病是由真菌类群引起的一种病害,为玉米生长期的病害之一。
病叶上会出现灰
白色的粉状病斑,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并掉落。
防治方法包括:在开花前及时进行喷药,及
时清除病株和其他感染源。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常见的虫害之一,由玉米螟幼虫造成玉米叶片和茎部损害,严
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采取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
行防治。
2. 玉米蝗虫
玉米蛀虫是一种以玉米为食的昆虫,喜欢在玉米茎部吃食花药与果穗。
玉米蛀虫会在
地下生活,让赤子的幼虫侵染玉米。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田间环境清洁,在种植前加以防治,使用现代化农药,或加入生物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但是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病害和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玉米病害和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一、玉米病害
1.玉米赤星病
玉米赤星病是由赤星菌引起的病害。
病菌主要生长在干旱、高温、土壤氧化和根系受损等环境条件下,引起玉米叶片褪绿或黄化、枯萎、叶片边缘翘曲等症状。
防治方法是选择抗赤星品种、控制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等。
2.玉米条斑病
玉米条斑病是由条斑病毒引起的病害。
病害主要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引起玉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出现斑块等症状。
防治方法是选择无病毒种子、合理疏苗、定期清除病株等。
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
成虫为褐色或淡黄色的小飞蛾,幼虫寄生在花叶和叶鞘中,引起玉米茎干空心、卷曲、变色等。
防治方法是掌握适时喷药技巧、疏密适当、加强田间管理等。
玉米蚜是吸食玉米汁液的害虫之一。
引起玉米叶片变黄、枯萎、生长异常等症状。
防治方法是定期喷洒农药、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3.玉米象
玉米象为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
幼虫寄生在玉米茎干和穗中,引起茎干空心、穗部损伤、玉米口感变差等症状。
防治方法是采取清田和药剂处理等方法。
4.玉米白蜡虫
总之,要想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必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害虫和病害。
在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管理,注重田埂留行、定期翻耕等措施,提高玉米生长质量和产量。
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
这些害虫主要包括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叶螟、玉米象等。
这些害虫的侵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的方法。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玉米常见虫害及危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主要以幼苗和玉米叶片为食,对玉米的叶面和生长点造成严重损害。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被蜂蛀、卷曲、破损,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
玉米螟的危害程度与气候、土壤、玉米品种等因素有关。
玉米蚜虫主要以玉米叶片汁液为食,它会导致玉米叶片黄化、卷曲、干枯,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还会影响玉米的萌发和生长。
玉米蚜虫的危害主要在春季和夏季。
玉米叶螟是一种以叶片和茎秆为食的玉米害虫,它主要通过蛀食叶片和茎秆造成叶片黄化、卷曲、干枯,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
玉米象主要在玉米成熟期出现,它以成熟的玉米籽为食,通过啃食玉米籽造成玉米的质量下降,影响玉米的市场价值。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或天敌物质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天敌释放、微生物制剂等。
天敌释放是利用特定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常见的方法包括释放蚜虫天敌和玉米螟天敌。
微生物制剂是利用具有病原性的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常见的方法包括利用病毒、细菌和真菌对玉米害虫进行防治。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覆盖、灭虫灯等方式来降低害虫数量。
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可以采用覆盖玉米叶片的方式来防止害虫的侵害,也可以在玉米田里布置灭虫灯来吸引和杀死害虫,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