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二--软件著作权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379.41 KB
- 文档页数:28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学行业迅速崛起,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
然而,与此同时,抄袭、侵权等现象也日益严重。
本案涉及某网络文学平台上的抄袭纠纷,旨在探讨著作权法律保护在网络文学领域的应用。
二、案情简介原告甲某系我国某知名网络作家,其创作了一部名为《仙剑奇侠传》的网络小说,并在某网络文学平台上连载。
经过一段时间,该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并取得了较高的点击量和订阅量。
被告乙某在某网络文学平台上注册账号,开始连载一部名为《剑心诀》的网络小说。
经过仔细对比,原告甲某发现,《剑心诀》与《仙剑奇侠传》在情节、人物设定、世界观等方面高度相似,涉嫌抄袭。
于是,原告甲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乙某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争议焦点1. 被告乙某是否构成对原告甲某著作权的侵犯?2. 如果构成侵权,被告乙某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四、法院判决1. 关于被告乙某是否构成对原告甲某著作权的侵犯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的规定,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摄影等。
原告甲某创作的《仙剑奇侠传》属于小说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被告乙某的《剑心诀》在情节、人物设定、世界观等方面与《仙剑奇侠传》高度相似,构成对原告甲某著作权的侵犯。
2. 关于被告乙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院认为,被告乙某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甲某的著作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具体赔偿数额,法院根据被告乙某的侵权情节、侵权所得以及原告甲某的实际损失等因素,酌情判决被告乙某赔偿原告甲某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5万元。
五、案例分析1. 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本案中,法院认定被告乙某构成对原告甲某著作权的侵犯,主要依据了以下几点:(1)被告乙某的《剑心诀》与原告甲某的《仙剑奇侠传》在情节、人物设定、世界观等方面高度相似,构成实质性相似。
(2)被告乙某在创作《剑心诀》时,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创作具有独创性,即被告乙某未能证明其创作与原告甲某的作品之间存在合理差距。
【经典】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愈发重要。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经典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知识产权侵权的相关问题。
案例一:_____公司诉_____公司商标侵权案_____公司是一家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其拥有的商标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推广,已经在消费者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然而,_____公司发现_____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与其极为相似的商标,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对_____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_____公司的行为构成了明显的商标侵权。
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标识,具有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
_____公司未经授权使用相似商标,违反了商标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_____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依据商标法的相关条款,对侵权行为进行了认定。
首先,对两个商标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包括商标的图形、文字、颜色等元素。
其次,考虑了消费者的认知和混淆可能性。
最终,法院判决_____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当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标,以免陷入法律纠纷。
案例二:_____软件著作权侵权案_____软件是一款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应用软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_____公司发现_____公司未经授权,擅自复制、发行了该软件,严重侵犯了其软件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是对软件开发者劳动成果的法律保护。
在这个案例中,_____公司未经许可复制、发行_____软件的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的规定。
著作权法赋予了软件开发者对其作品的复制、发行、修改等权利,他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行使。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对侵权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
通过技术手段对比了正版软件和侵权软件的代码、功能等方面,确定了侵权的事实。
最终判决_____公司停止侵权,赔偿_____公司的经济损失,并公开道歉。
侵犯软件著作权案例分析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被上诉人北京一轻研究所于1986年在国家工业部立项开发“电脑自动绣花机”新产品,并签订了轻工业部技术项目专项合同;1988年3月,由国家轻工业部生产技术司主持这一技术项目的鉴定……案情简介被上诉人北京一轻研究所于1986年在国家工业部立项开发“电脑自动绣花机”新产品,并签订了轻工业部技术项目专项合同;1988年3月,由国家轻工业部生产技术司主持这一技术项目的鉴定。
1988年6月,北京一轻研究所就这一科技成果以“绣花机电脑控制设备”名称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1990年1月,中国专利局授予北京一轻研究所实用新型专利。
同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就该技术成果授予北京一轻研究所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年12月,该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项科技成果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北京一轻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电脑绣花机的计算机软件控制程序。
1997年,北京一轻就这一自行研制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名称为BECS-03B电脑绣花机的计算机软件控制程序向国家版权局计算机登记管理办公室申请登记,同年7月3日核准:“经审查,推定该软件的著作权人自1993年起,在法定期限内享有该软件的著作权。
”北京一轻之一客户江苏省海门市大岛电脑刺绣机公司自1995年起向北京一轻订购含该软件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箱90台;但1996年开始,没在想北京一轻订货。
但大岛公司在1996年、1997年仍大量生产并向外宣传,而大岛公司使用的现生产设备所采用的含计算机软件的电脑控制箱大多是“复旦科教仪器厂”的产品。
据此,北京一轻委托北京华翔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做了购买公证,并依据控制箱之芯片得出的控制软件的机器码程序和反汇编程序与其自身研发的软件的机器码程序和反汇编程序完全一致。
▲办案思路及心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上诉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被上诉人北京一轻研究所的电脑刺绣机控制程序,构成对被上诉人北京一轻软件著作权的侵犯,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撰写中的案例分析与启示软件著作权是指对软件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撰写具有专业性和规范性的软件著作权说明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软件著作权说明书的撰写方法,并提供一些启示。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案例一:社交媒体应用软件著作权申请某公司开发了一款全新的社交媒体应用软件,希望申请软件著作权保护。
他们撰写了一份软件著作权说明书,包括以下重要内容:1. 软件概述:对软件的功能、特点以及目标用户进行详细介绍,确保评审人员能够理解软件的创新之处。
2. 软件架构与设计:对软件的整体架构进行描述,包括模块之间的关系、数据流程、算法等内容,以说明软件的复杂性。
3. 工作原理:解释软件背后的核心原理和算法,例如推荐系统、数据挖掘技术等,以证明软件的创新性。
4. 代码示例:提供关键代码片段,以展示软件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手段。
5. 界面功能:对软件的界面设计、交互逻辑进行说明,体现用户友好性和创新性。
6. 系统需求:列出软件运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以确保评审人员能够正确评估软件的功能表现。
案例二:游戏软件著作权申请一家游戏开发公司希望申请其开发的游戏软件的著作权保护。
他们的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游戏概念与创新点:介绍游戏背景、游戏玩法以及与同类游戏相比的创新之处,突出游戏的独特性。
2. 角色与故事:介绍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形象、角色背景故事及角色之间的关系,增加游戏的情节性和吸引力。
3. 场景与关卡设计:详细描述游戏中不同场景的设计,关卡设定和游戏地图等,突出游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4. 美术设计:展示游戏的美术设计风格、角色造型、场景画面等,突出游戏画面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5. 音效与音乐:描述游戏中的音频效果和音乐配乐,突出游戏的听觉体验。
6. 技术实现方案:介绍游戏开发所采用的技术、引擎和代码实现方式,以证明游戏的独特性和技术创新。
第二部分:撰写启示1. 突出软件的创新性:在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中,重点强调软件的创新内容和核心技术,以增加评审人员对软件价值的认知。
著作权保护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著作权保护案例的分析,探讨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
通过对多个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和处理方式,以期提高公众对著作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度。
1. 案例一: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遇到了一名音乐创作者,他的作品遭到了盗版和未经授权的传播。
根据著作权法,任何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复制、发行和传播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
该音乐创作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最终成功地制止了盗版行为,并获得了经济赔偿。
2. 案例二: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这个案例涉及一名作家的小说作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他人以盗版形式出版和销售。
该作家诉诸法律,通过证明自己是原创作品的著作权人,成功地禁止了盗版行为并获得了经济赔偿。
这个案例强调了著作权保护对于作家的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也再次提醒了公众要尊重和保护著作权。
3. 案例三: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这个案例涉及一家软件公司的著作权侵权纠纷。
一家竞争对手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该公司开发的软件源代码,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
该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软件著作权,对侵权方提起了侵权诉讼,并获得了胜诉和经济赔偿。
这个案例表明,软件著作权保护不仅对于公司的利益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整个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案例四:艺术品著作权的保护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遇到了一名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被未经授权的商家复制并销售。
艺术家通过起诉侵权方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拥有著作权,最终成功地制止了侵权行为,保护了自己的艺术品权益。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著作权保护不仅限于文字、音乐和软件等创作形式,也包括艺术作品等其他形式的著作。
结论:以上案例展示了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维护著作权人权益的必要性。
通过遵守著作权法和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著作权人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创作成果,阻止侵权行为,并获得应有的赔偿。
【经典】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愈发重要。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例,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侵权的表现形式、法律责任以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商标之争“王老吉”作为中国著名的凉茶品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知名度。
然而,在商业运作中,“王老吉”商标的归属问题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纷争。
起初,加多宝公司通过与广药集团签订协议,获得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
在加多宝的精心经营下,“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大幅增长,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但随着合作协议的到期,广药集团决定收回“王老吉”商标,加多宝公司则推出了“加多宝”品牌的凉茶。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就商标的使用、宣传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纠纷。
加多宝公司在宣传中强调“加多宝就是原来的王老吉”,这一表述引发了广药集团的不满,认为其构成了对“王老吉”商标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最终,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加多宝公司的相关宣传行为构成侵权,并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
这一案例反映了商标权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应当明确商标的归属和使用权限,避免因合同纠纷导致商标权的争议。
同时,在品牌推广和宣传中,也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商标权。
案例二:微软诉某公司软件著作权侵权微软作为全球知名的软件企业,其拥有众多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某公司在未经微软授权的情况下,大量复制和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用于其企业的办公和生产经营。
微软通过调查取证,发现了该公司的侵权行为,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微软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其软件的著作权以及该公司的侵权事实。
法院判决该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未经授权的软件,并赔偿微软的经济损失。
此案例凸显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力度。
企业应当树立正版软件使用意识,尊重他人的软件著作权,避免因使用盗版软件而面临法律风险。
案例:著作权保护案例分析案例一:名侦探某某版权纠纷事实经过某某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作家,他在市场上推出了一部名为《名侦探某某》的小说系列。
这部小说系列深受读者喜爱,销量一直很高。
然而,某天某某发现另一位作家A在某个电子书网站上发布了非常类似他小说的作品。
律师解读根据我国的著作权法,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法律权利。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拥有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以及放映权等权利。
某某作为《名侦探某某》这部小说的作者,对该作品享有以上权利。
在这个案例中,A作为另一位作家,在未经过某某的许可下发布了类似某某小说的作品,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某某可以据此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要求A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建议某某可以首先联系A,提出自己的要求,要求A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如果A拒绝配合或者无法达成一致,某某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诉讼。
同时,某某应该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自己原创作品和侵权作品的对比证据,以及侵权作品发布的时间等。
案例二:音乐盗版案件事实经过某某是一位知名歌手,他的一首新歌在互联网上发布后很快走红。
然而,他发现有一家音乐网站将他的歌曲以盗版的形式提供下载,且没有得到他的许可。
律师解读根据我国著作权法,音乐作品是属于著作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某某作为歌曲的创作者,拥有该歌曲的著作权。
只有得到某某的许可,音乐网站才可以合法地提供某某的歌曲下载服务。
在这个案例中,音乐网站提供了盗版的某某歌曲,侵犯了某某的著作权。
某某可以要求音乐网站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建议某某可以首先通过律师发出正式的通知书,要求音乐网站停止侵权行为并支付赔偿。
如果音乐网站拒绝或不配合,某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某某也可以联系互联网音乐平台,要求其删除盗版音乐,并加强对版权的保护措施。
案例三:软件侵权事实经过某某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他独立开发了一款非常受欢迎的软件。
案例一:“脸谱”引发著作权纠纷中国艺术研究院赔偿4万案情介绍:《中国戏曲脸谱》一书使用了京剧脸谱绘画大师汪鑫福所绘的177幅京剧脸谱,汪鑫福的外孙季成将中国艺术研究院、九州出版社、北京世纪高教书店诉至法院。
汪鑫福自上世纪20年代起至90年代去世时陆续创作了大量京剧脸谱,相当部分都收藏在艺术研究院陈列室中。
上世纪50年代时,汪鑫福曾在艺术研究院前身戏曲改进局工作。
2000年1月,经北京森淼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联系,由艺术研究院提供图片及文字,九州出版社提供书号出版了中国戏曲脸谱》一书,该书中使用了汪鑫福绘制并收藏在陈列室中的177幅京剧脸谱,但没有为汪鑫福署名。
季成作为汪鑫福的外孙,自其母亲去世后即为“脸谱”的继承人。
季成于2010年初发现《中国戏曲脸谱》一书,并于2010年8月从北京世纪高教书店购买到该书,故起诉要求三被告停止侵权、向其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53.1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及合理费用3万余元等。
法院审理诉讼中,双方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涉案脸谱的性质上,季成表示涉案脸谱为汪鑫福个人作品,而艺术研究院坚持认为涉案脸谱完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为著作权归属于该研究院的职务作品。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均认可汪鑫福一生绘制了大量京剧脸谱,而涉案脸谱没有专门标识或特征体现出绘制时间,故无证据证明涉案脸谱的时间完成时间。
不排除部分涉案脸谱完成时我国尚未颁布实施著作权法,但汪鑫福去世以及《中国戏曲脸谱》一书出版时,我国已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著作权法,那么在使用他人作品时,就应当尊重法律规定的赋予著作权人的权利,除非有合法理由排除或限制著作权人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两类职务作品,一类是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另一类是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单位享有。
艺术研究院既表示涉案脸谱属于第二类职务作品,又表示著作权应当全部归属于艺术研究院。
法院根据本案证据体现出的情况,认为汪鑫福所绘制的京剧脸谱不属于艺术研究院主张的主要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第二类职务作品。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评估案例[方案及手册]本次评估的标的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纳入本次评估范围内的软件包括四种,这四种软件已进行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
软件名称、软件编号及登记号:略2002年6月1日软件一是运行于自助储蓄站(Exchange,Deposit and ATM,简称XDM,它是集外币兑换机、存款机、ATM机于一体的金融自助设备),是用于控制和管理XDM,并和银行前置系统联接,实现实时联机交易的控制软件。
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外币兑换、汇率自动下载、汇率查询、大币找零、现金实时存款、取款、余额查询、改密、转帐、现金或转帐缴费(手机、电话、水、电、煤气,等)、IC卡充值、管理员后台管理(清机、结帐、配钞、下载卡表、设置密钥、故障检测、币种设置、通信参数设置,等)。
SMI XDM-C运行环境为Microsoft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简体中文版),开发工具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编程语言为Microsoft Visual C++ 6.0,程序量约为6万条。
该软件开发始于1995年,历时4年。
软件名称、软件编号及登记号:略200321计算机软件二在多年开发大型金融软件项目与ATMC应用软件经验基础上开发的前台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可以用于控制和管理ATM网络,并和银行的后台交易系统进行联接,实现实时联机交易。
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存款、取款、余额查询、改密、转帐、设备监控与管理员后台管理(如: 清机、结帐、配钞、下载卡表、设置密钥、故障检测、币种设置、通信参数设置等)。
ATM-HC运行环境为SCO Open Server 或其1他Unix 操作系统。
开发编程语言包括: 标准C语言,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可视化监控系统)。
程序量约为10万条,软件开发始于1997年初,历时1年。
软件名称、软件编号及登记号:略2002年12月1日计算机软件三运行于整叠现金存取款机BCDM(Bundle Cash Dispense and DepositMachine,集存款机、ATM机于一体的金融自助设备),用于控制和管理BCDM,并和银行前置系统联接,实现实时联机交易,主要功能有:现金实时存款、取款、余额查询、改密、转帐、现金或转帐缴费(手机、电话、水、电、煤气,等)、IC卡充值、管理员后台管理(清机、结帐、配钞、下载卡表、设置密钥、故障检测、币种设置、通信参数设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