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室布局
- 格式:doc
- 大小:22.23 KB
- 文档页数:3
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三)接诊区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 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Ⅲ类环境的要求。
2、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肝素盐水、鱼精蛋白等。
3、用于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置管及透析相关物品等)等。
(六)专用手术室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手术室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达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可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
团体标准丨《血液净化室设置指南》及解读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血液净化室的设置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相关团体制定了《血液净化室设置指南》这一标准。
该标准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有关血液净化室建设的指导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二、主要内容1. 建设规模与布局《血液净化室设置指南》对血液净化室的规模和布局提出了明确要求。
标准规定,血液净化室的建筑面积应符合相关规定,布局应合理,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应考虑患者隐私和安全。
2. 设备配置血液净化室应配置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包括透析机、血滤机等。
此外,还应配备必要的监护设备、抢救设备和消毒设备等。
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3. 人员配备血液净化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血液净化设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 管理制度为了确保血液净化室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患者管理、设备管理、消毒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三、意义与影响《血液净化室设置指南》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同时,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有利于推动我国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四、未来展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血液净化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未来,血液净化室的设置和管理将更加规范和严格,以满足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血液净化室布局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血液净化室布局血液净化室应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相关区域及通道有明确的划分并标识清楚,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透析准备间、工作人员休息室、干库房、湿库房、水处理间。
半污染区:包括透析间、隔离透析间、病人通道(包括更衣更鞋)及病人休息室、工作人员通道(包括更衣更鞋)、接诊室等。
污染区:包括医用污物通道及医用污物间等。
一、透析准备间(一)透析准备间用于透析准备,应大于10m2,并根据透析室的规模适当增加面积。
(二)透析准备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Ⅱ类环境要求,与透析区相通。
方便使用。
透析中使用的药品、生理盐水应在透析准备间准备和配制。
备用的消毒物品(无菌物品、静脉穿刺包)应在透析准备间储存备用。
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可以存放在准备间。
应配备透析治疗车,内含透析操作必须的物品及药品。
二、干、湿库房血液透析室应在清洁区设置储藏消耗品、布类、文件的干库房,物品应分类存放;在清洁区设置储存透析液或透析干粉的湿库房,通风良好,安置空调,保持较低的室温。
并建立有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
三、水处理间水处理间应为水处理机所占面积的1.5倍。
地面承重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水处理间应保持合适的室温,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防鼠防蝇设备。
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自来水供应应满足水处理机的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入口处压力应符合设备的要求,供水和排水管路应选无毒的材料,保证管路通畅,无死腔。
四、透析间(一)透析间是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区域。
(二)透析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Ⅱ类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或净化装置、空调等,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建议墙角为弧形。
设置地漏。
配备供氧设备及负压吸引。
(三)一台透析机和一台透析椅(床)为1个透析治疗单元,透析治疗单元的面积不小于5m2 ,透析单元之间的间隔应大于0.8m。
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一)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二)新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二、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三)接诊区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Ⅲ类环境的要求。
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一、引言洁净血液病房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血液疾病的医疗设施,为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卫生,需要进行合理的平面方案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包括病房的布局、设备配置、空气净化系统等。
二、洁净血液病房的布局1. 病房总体布局洁净血液病房应采用开放式布局,确保充足的空间和通风。
病房应分为不同区域,包括病人区、医护人员工作区、设备存放区等。
2. 病人区布局病人区应设置病床,每个病床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护理。
每个病床应配备储物柜、床头柜等设施,方便病人存放个人物品。
3. 医护人员工作区布局医护人员工作区应设置医生办公室、护士站等功能区域。
医生办公室应配备书桌、电脑、文件柜等设施,方便医生进行病人记录和诊断。
护士站应设置护士工作台、药品储存柜等设施,方便护士进行护理工作。
4. 设备存放区布局设备存放区应设置专门的储存室,用于存放洁净血液病房所需的设备和物品。
储存室应配备货架、柜子等设施,方便存放和管理设备。
三、洁净血液病房的设备配置1. 病床洁净血液病房应配置高质量的病床,病床应具备可调节高度、便于清洁等特点。
病床上应配备舒适的床垫和床单,以提供病人舒适的休息环境。
2. 医疗设备洁净血液病房应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如血液透析机、输液泵、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效、安全、易于操作等特点,以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3. 空气净化系统洁净血液病房应配置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以确保病房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空气净化系统应包括空气过滤器、空气消毒器等设备,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四、洁净血液病房的卫生管理1. 定期清洁洁净血液病房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包括地面、墙壁、设备等的清洁。
清洁工作应由专业的清洁人员进行,确保病房的卫生状况。
2. 废物处理洁净血液病房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医疗废物应由专门的机构进行收集和处理,以确保病房的环境卫生。
血液净化中心的分区与布局
血液净化中心应该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1.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区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2.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3.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4.有条件的应设立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治疗室:内设护士站,悬挂护士长职责、主管护师职责、护师职责、护士职责、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医生办公室:悬挂主任医师职责、医师职责、血液透析室医生职责、医生值班交接班制度。
配液室:悬挂透析液配制制度及配制流程。
水处理间:悬挂主任技师职责、技士职责。
污物处理间:悬挂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处置流程、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参照本院感控资料)。
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洁净血液病房是专门用于治疗血液疾病患者的重要医疗场所。
为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治疗环境,需要进行合理的平面方案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
二、设计目标1. 提供一个清洁、无菌的治疗环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最大限度地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三、平面布局设计1. 医护工作区域:a. 医护办公区:设置在病房入口附近,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和药房,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和交流。
b. 洗手间:医护人员洗手消毒的重要场所,位于医护办公区附近,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
c. 歇息室:为医护人员提供歇息和放松的场所,位于医护办公区附近,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歇息。
2. 患者治疗区域:a. 病房床位:根据病房容量确定床位数量,床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b. 治疗区:设置在病房床位附近,包括输液区、化疗区等,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监护。
c. 患者洗手间:位于病房床位附近,方便患者进行个人卫生。
3. 洁净区域:a. 洁净走廊:连接医护工作区域和患者治疗区域,保持洁净环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b. 洁净储藏室:存放洁净用品和消毒器具,位于洁净走廊附近,方便医护人员取用。
四、设施设备布置1. 医护工作区域:a. 医生办公室:配备医生办公桌、椅子、书柜等基本办公设备。
b. 护士站:配备护士工作台、电脑、电话等设备,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和沟通。
c. 药房:配备药品储存柜、药品分发台等设备,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d. 洗手间:配备洗手池、消毒液等设备,确保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
2. 患者治疗区域:a. 病房床位:每一个床位配备床、床头柜、床垫等设备,提供舒适的歇息环境。
b. 输液区:配备输液泵、输液架等设备,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输液治疗。
c. 化疗区:配备化疗设备、化疗药品储存柜等设备,确保化疗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洁净血液病房是专门用于治疗血液疾病的特殊病房,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需要进行合理的平面方案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包括病房功能区划、空间布局、设备配置等内容。
二、病房功能区划1. 患者区:用于住院患者的歇息和治疗,包括病床、床头柜、座椅等设施。
2. 医护区:用于医护人员工作和歇息,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护士歇息室等设施。
3. 洁净区:用于存放洁净用品和工具,包括洁净柜、洗手间等设施。
4. 污染区:用于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包括污染物处理室、废弃物存放室等设施。
三、空间布局1. 患者区与医护区应相对独立,通过过道或者门进行分隔,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2. 患者区应尽量采用单人病房,每间病房应配备独立的洗手间和储物柜,以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
3. 医护区应设置在患者区的附近,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治疗。
4. 护士站应位于医护区的中心位置,配备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储物柜,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和交流。
5. 洁净区和污染区应相对独立,通过过道或者门进行分隔,以防止交叉感染。
四、设备配置1. 病房应配备洁净空调系统,保持空气清新和洁净。
2. 每间病房应配备独立的洗手间,包括洗手盆、马桶和淋浴设施,以满足患者的个人卫生需求。
3. 病床应具备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功能,方便患者进行歇息和治疗。
4. 病床旁应配备床头柜,用于存放患者的个人物品和医疗用品。
5. 护士站应配备电脑、电话和监护设备,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和监测患者的病情。
6. 洁净区应配备洁净柜、洗手间和消毒设备,以确保洁净用品和工具的质量和安全。
7. 污染区应配备污染物处理设备和废弃物存放设施,以防止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五、总结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合理布局空间,合理配置设备。
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提高病房的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血液净化室结构布局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三)接诊区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Ⅲ类环境的要求。
2、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肝素盐水、鱼精蛋白等。
3、用于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置管及透析相关物品等)等。
(六)专用手术室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手术室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达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可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
血液透析室环境治理制度一、血液净化室的设置与布局(一)血液净化室应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一般病人透析医治间(区)、隔离病人透析医治间(区)、水处置室、医治室、候诊室、贮存室、污处置室、办公室、更衣室等分开设置。
(二)每一个透析单元面积很多于3.2 m2,床间距应在0、8m以上。
(三)配备手卫生设备,包括: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抗菌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纸巾。
每一个透析单元配备一瓶快速手消毒液。
(四)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如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鞋套、防水围裙、袖套、防护眼罩或护目镜、洗眼装置等。
二、环境清洁消毒制度(一)空气的清洁消毒透析医治室应维持空气清新,天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空气消毒天天至少2次,每次60分钟。
(二)地面的清洁消毒1.一般透析医治区:每次透析终止后应湿式打扫。
被血液污染时,应用纸或布先将血液擦净抛弃,再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
2.隔离透析医治区:每次透析终止后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的拖把湿拖。
(三)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透析医治区:每次透析终止后物体表面清水湿式擦拭,被血液污染时,应用纸或布先将血液擦净抛弃,再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
2.隔离病人透析医治区:每次透析终止后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四)床单元的治理每次透析终止后,患者利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改换。
(五)抹布的清洁消毒抹布可采纳一次性,如重复利用应严格分区,标识清楚。
用后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 消毒液30分钟,洗净晾干备用。
(六)拖把的清洁消毒拖把分区利用,有明显标记,每次利用后浸泡于含有效氯500/L消毒液30分钟,清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每一个月对透析医治室、透析预备室的空气、物表、手进行环境生物学监测。
空气培育细菌应≤4cfu/φ90皿·5min(直径90mm的培育皿暴露5分钟菌落数≤4)四、血液透析室透析液、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一)透析液质量监测:细菌培育:(1)细菌培育:每一个月检测1 次。
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洁净血液病房是专门用于治疗血液疾病的特殊病房,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需要对病房的平面方案进行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包括病房的布局、功能区划分、设备配置等。
二、病房布局1.整体布局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布局应该合理、紧凑,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普通建议采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平面布局,以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和管理。
2.功能区划分洁净血液病房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1)患者区:包括病床、床头柜、床头灯等,患者的床位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医护人员的观察和患者的活动。
(2)医护区: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区等,医护人员可以在这里进行工作和交流,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工具。
(3)治疗区:包括输液区、化疗区等,用于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支持。
(4)洁净区:包括洗手间、更衣室等,用于医护人员的清洁和换装,需要保持洁净、卫生。
三、设备配置1.病床和床头设备洁净血液病房的病床应该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材质,易于清洁和消毒。
床头设备包括床头柜、床头灯等,应该方便患者的使用和医护人员的操作。
2.空气净化设备洁净血液病房需要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净化器、空调等,以保持空气的清洁和新鲜,减少污染物对患者的影响。
3.医疗设备根据洁净血液病房的治疗需求,需要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如输液泵、化疗设备等,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4.消毒设备洁净血液病房需要配备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消毒柜等,用于对病房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四、安全考虑1.防护设施洁净血液病房需要设置防护设施,如隔离门、防护窗等,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2.紧急设备洁净血液病房应该配备紧急设备,如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紧急救治需求。
3.安全通道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应该合理设置安全通道,确保医护人员的迅速撤离和患者的安全疏散。
五、人性化设计1.照明设计洁净血液病房的照明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感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采用柔和的照明方式,避免刺眼和过亮的光线。
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洁净血液病房是一种特殊的医疗环境,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病患者。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病房的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
二、平面布局1. 病房总体布局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布局应合理分区,包括患者区、护理区、医护人员区和公共区域。
患者区应包括病床、个人洗手间、储物柜等设施。
护理区应设置护士站、药房、护士办公室等。
医护人员区应包括医生办公室、会议室和歇息室等。
公共区域应包括接待处、走廊、洗手间等。
2. 病床布局病床应合理分布,保证患者之间有足够的隔离空间。
床头柜应设置在每张病床旁边,方便患者存放个人物品。
每张病床应配备床头挂钩、呼叫器等设施,以提供便利的服务。
3. 洗手间布局每一个患者区域应配备独立的个人洗手间,洗手间内应设有洗手盆、马桶、淋浴设施等。
洗手间应保持干净整洁,方便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4. 护士站布局护士站应位于病房的中心位置,方便护士观察患者的情况。
护士站应配备充足的工作台、电脑、电话等设施,以提供护理人员所需的工作空间。
5. 医生办公室布局医生办公室应位于病房的一侧,方便医生进行诊疗工作。
办公室应配备书桌、椅子、电脑等设施,以提供医生所需的工作环境。
6. 公共区域布局公共区域应设在病房的入口处,包括接待处和走廊。
接待处应配备接待员、登记簿等设施,以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咨询和服务。
走廊应保持宽敞,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通行。
三、设施配备1. 病床及配套设施病床应选择质量可靠、易于清洁的材料,床垫应具有舒适度和防护性能。
床头柜应具备储物功能,方便患者存放个人物品。
床头挂钩、呼叫器等配套设施应齐全。
2. 洗手间设施洗手间应配备洗手盆、马桶、淋浴设施等。
洗手盆应选择易于清洁、耐用的材料,马桶应具备冲洗功能,淋浴设施应方便患者和护理人员使用。
3. 护士站设施护士站应配备工作台、电脑、电话等设施,以提供护理人员所需的工作空间。
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引言概述:洁净血液病房是医院中重要的特殊病房之一,其设计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个合理的平面方案设计可以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一、病房布局设计1.1 医护工作区域设置在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医护工作区域,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站、药房等。
这些区域应与患者区域相分隔,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隐私安全。
1.2 患者区域布局患者区域的布局应考虑患者的治疗需求和舒适度,包括病床位置、洗手间设置、病房通风等。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洁净区域设置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中,应设置洁净区域用于存放洁净衣物、消毒器具等,以确保病房内的卫生环境符合洁净标准。
二、空间功能划分2.1 诊疗区域在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中,应设置诊疗区域用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该区域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具,以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2.2 休息区域为医护人员设置休息区域是平面方案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休息区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3 患者活动区域患者活动区域的设置应考虑患者的活动需求和安全性。
该区域应具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以满足患者的生活和康复需求。
三、设备设施配置3.1 医疗设备配置在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中,应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输液泵等。
这些设备应布局合理,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
3.2 空气净化设备设置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中,应设置空气净化设备,以确保病房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洁净标准。
这些设备应布局合理,便于维护和清洁。
3.3 消毒设备设置为了确保病房内的卫生环境符合洁净标准,应设置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消毒器具等。
这些设备应布局合理,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操作。
四、安全防护设计4.1 防护措施设置在洁净血液病房的平面方案设计中,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门、防护窗等。
血液净化室布局
血液净化室应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相关区域及通道有明确的划分并标识清楚,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透析准备间、工作人员休息室、干库房、湿库房、水处理间。
半污染区:包括透析间、隔离透析间、病人通道(包括更衣更鞋)及病人休息室、工作人员通道(包括更衣更鞋)、接诊室等。
污染区:包括医用污物通道及医用污物间等。
一、透析准备间
(一)透析准备间用于透析准备,应大于10m2,并根据透析室的规模适当增加面积。
(二)透析准备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Ⅱ类环境要求,与透析区相通。
方便使用。
透析中使用的药品、生理盐水应在透析准备间准备和配制。
备用的消毒物品(无菌物品、静脉穿刺包)应在透析准备间储存备用。
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可以存放在准备间。
应配备透析治疗车,内含透析操作必须的物品及药品。
二、干、湿库房
血液透析室应在清洁区设置储藏消耗品、布类、文件的干库房,物品应分类存放;在清洁区设置储存透析液或透析干粉的湿库房,通风良好,安置空调,保持较低的室温。
并建立有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
三、水处理间
水处理间应为水处理机所占面积的1.5倍。
地面承重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水处理间应保持合适的室温,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防鼠防蝇设备。
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自来水供应应满足水处理机的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入口处压力应符合设备的要求,供水和排水管路应选无毒的材料,保证管路通畅,无死腔。
四、透析间
(一)透析间是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区域。
(二)透析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Ⅱ类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或净化装置、空调等,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建议墙角为弧形。
设置地漏。
配备供氧设备及负压吸引。
(三)一台透析机和一台透析椅(床)为1个透析治疗单元,透析治疗单元的面积不小于5m2 ,透析单元之间的间隔应大于0.8m。
(四)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病人、运送设备和处理病情的地方。
(五)透析间应配有抢救设备,包括氧气设备、抢救车、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简易呼吸器等。
五、人员通道和病人休息区
(一)透析室应分别设置工作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各区大小根据透析室的规模而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二)工作人员在更衣室更换衣服、工作帽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准备间和透析间。
(三)病人需要更换消毒拖鞋后方能进入透析间,超过10台机器的
中心建议设置病人家属休息区域。
六、工作人员办公室
办公室应配备电脑等办公用品,满足临床工作和质量控制工作的需要。
七、医用污物间和污物通道
透析室应设置专门污染区用来暂时存放医疗废物(使用过的透析器、管路、穿刺针、注射器、医用手套等),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存放和处理。
生活垃圾不得与医疗垃圾混合存放,应有专门的存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