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结算及中继费用分摊办法》的通知(信部电[2003]454号·2003.10.28)
- 格式:pdf
- 大小:523.31 KB
- 文档页数:16
信息产业部关于企业专用电话网与公用电信网联网有关问题
的通知
【法规类别】电信
【发文字号】信部电[2001]870号
【发布部门】信息产业部(含邮电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1.11.30
【实施日期】2001.11.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信息产业部关于企业专用电话网
与公用电信网联网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1年11月30日信部电[2001]870号)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电信用户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国家通信网的整体效能,保障专用电话网(以下简称专用网)与公用电信网(以下简称公用网)网间通信畅通,现就本地网范围内交换机容量在3000门以上(含3000门)的企业专用网与公用网联网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专用网与公用网联网(或联网后交换机扩容)前,专用网单位应当按照信息产业部码号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获得所需的码号资源。
获得码号资源后,专用网单位应当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签订联网协议。
签订的协议应当自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
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备案。
二、专用网应当在其所在的本地网内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固定本地电话网联网。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本地网的专用网,应当分别与所在地的固定本地电话网联网,并分别占用所属本地网的号码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0.09.25•【文号】国务院令[第291号]•【施行日期】2000.09.25•【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已经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总理朱镕基二000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促进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信活动或者与电信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电信监督管理遵循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和价格合理的电信服务。
第六条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二章电信市场第一节电信业务许可第七条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
第八条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
**专用通信网与公用电信网互联及结算协议合同编号:签订地点:签订时间:甲方:地址:乙方:第一条 合作内容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乙方2G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网、3G公众移动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与甲方企业内部电话网通过本地互联点进行直连。
为甲方拨打归属乙方本地移动网用户、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及通过乙方长途通信网呼叫国内异地用户使用。
乙方用户呼叫归属甲方本地网字冠电话用户第二条 直联及建设方式2.1 甲方的专用通信网交换机通过2M数字中继电路与乙方关口局交换机进行网间互联,信令方式采用NO.7 TUP/ISUP信令。
2.2 联网后,甲方专网用户呼叫乙方公网用户,直联电路做为出中继直达乙方交换机完成通话;乙方公网用户呼叫甲方专网用户,直联电路做为入中继直达甲方交换机完成通话。
2.3互联点(POI)具体位置设在双方网间互联传输线路侧甲方光配线架(ODF)的外侧。
2.4 甲方负责互联点(POI)本端侧交换机的扩容和维护,提供满足网间直联所需的中继模块。
2.5 甲乙双方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要求,进行网间话务路由组织和中继分群设置,并保证主被叫号码的真实、正确传送,未经双方同意,互联一方不得更改。
2.6 双方每半年进行一次网间开放码号的交换和核对工作,以确保计费和结算的准确性。
2.7 甲方互联机房联系电话: 联系人:乙方互联机房联系电话: 联系人:第三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3.1 甲方有义务配合乙方完成网间互联相关局数据的制作和工程施工,并负责配合乙方进行测试和故障处理。
3.2 甲方专网用户不得利用乙方公用电信网传播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以及其他有损于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公共道德内容的接入。
即不得通过乙方电信网发布任何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信息:3.2.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3.2.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3.2.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3.2.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3.2.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3.2.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3.2.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3.2.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3.2.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中国国家法律文件,于2000年9月25日通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促进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信活动或者与电信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电信监督管理遵循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和价格合理的电信服务。
第六条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二章电信市场第一节电信业务许可第七条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
第八条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
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
电信业务分类的具体划分在本条例所附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列出。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目录所列电信业务分类项目作局部调整,重新公布。
附件1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业务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网是中国电信投资建设并经营管理的,以ATM及帧中继技术为基础的,为社会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的全国性电信网络。
第二条为使各局在发展和办理帧中继业务时能明确责任,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增强业务的可操作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包括帧中继业务管理部门职能的划分、业务开放种类、用户使用要求、业务处理流程、用户电路的管理、服务质量等其它内容。
第四条本办法是开放国内帧中继业务的依据。
第五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在中国邮电电信总局。
第二章各机构职责第一节业务经营管理部门的职责第六条全国数据通信业务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帧中继业务的经营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1、贯彻国家和信息产业部关于数据通信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全国帧中继业务营销策略、业务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2、全国帧中继业务的开发、宣传、推广及管理实施;3、全国性集团客户的开发和组织进网工作;4、负责全程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和考核;5、全国帧中继业务的统计、分析、考核,制定发展计划,并做好市场预测工作;6、汇总全网业务发展情况,及时通报各省(区、市)业务主管部门并对各省(区、市)帧中继业务进行指导。
第七条省(区、市)数据通信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本省(区、市)帧中继业务经营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1、根据全国帧中继业务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本省(区、市)帧中继业务营销策略,做好发展计划和实施计划,并做好省内市场的预测和研究工作;2、本省(区、市)帧中继业务的开发、宣传、推广及管理实施;3、省级集团客户的开发和组织入网工作,配合部数据局督促落实涉及本省(区、市)的全国性集团客户的业务管理工作;4、负责省内用户进网的全程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和考核;5、本省(区、市)帧中继业务的统计、分析、考核,并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6、接受全国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管理和指导,并对省(区、市)内各本地帧中继业务进行指导。
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201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4.09.23•【文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8号•【施行日期】2001.05.1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2001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9号公布。
根据2014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8号公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保护电信业务经营者之间公平、有效竞争,保障公用电信网间及时、合理地互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经营者在下列电信网间的互联:(一)固定本地电话网;(二)国内长途电话网;(三)国际电话网;(四)IP电话网;(五)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六)卫星移动通信网;(七)互联网骨干网;(八)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其他电信网。
第三条电信网之间应当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合称“电信主管部门”)是电信网间互联的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本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本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互联,是指建立电信网间的有效通信连接,以使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能够与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相互通信或者能够使用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各种电信业务。
互联包括两个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实现业务互通的方式,以及两个电信网通过第三方的网络转接实现业务互通的方式。
(二)互联点,是指两个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时的物理接口点。
(三)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是指控制必要的基础电信设施,并且所经营的固定本地电话业务占本地网范围内同类业务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能够对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电信业务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的经营者。
信部电[2001]870号关于企业专用电话网与公用电信网联网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电信用户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国家通信网的整体效能,保障专用电话网(以下简称专用网)与公用电信网(以下简称公用网)网问通信畅通,现就本地网范围内交换机容量在3000门以上(含3000门)的企业专用网与公用网联网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主用网与公用网联网(或联网后交换机扩容)前,专用网单位应当按照信息产业部码号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获得所需的码号资源。
获得码号资源后,专用网单位应当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签订联网协议。
签订的协议应当自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备案。
二、专用网应当在其所在的本地网内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固定本地电话网联网。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本地网的专用网,应当分别与所在地的固定本地电话网联网,并分别占用所属本地网的码号资源。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用网,应当分别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固定本地电话网联网,并分别占用所属本地网的码号资源。
三、在本地网范围内,专用网可以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公用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IP电话网、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互联网骨干网)联网,以疏通专用网至该公用网的业务。
四、专用网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固定本地电话网联网时,所需的中继电路(含中继传输线路、中继传输设备及电信业务经营者交换机接口,下同)可以由专用网单位投资建设,也可以由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
所需的中继电路由专用网单位投资的(无论中继电路产权是否归专用网单位),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收全部出、入中继电路的月租费。
所需的中继电路由电信业务经营者投资建设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普通市内用户中继线的月租费标准收费。
关于加强依法治理电信市场的若干规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3)75号)有关精神,为依法治理电信市场,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保障电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一、严厉惩处擅自中断或阻碍网间通信的行为,促进电信网间互联互通(一)擅自中断或限制网间通信的1、擅自中断网间互联互通或者接入服务,关闭或限制原已互联互通的网间通信业务的,信息产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电信监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十条、《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可建议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主要领导给予记过以上行政处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擅自对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业务进行限呼、拦截的,电信监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六条以及《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可建议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主要领导给予记过以上行政处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记过、记大过、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影响网间通信质量的1、由于本网人为原因,未在电信监管部门限定的时限内解决公用电信网间通信障碍的,电信监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三条以及《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可建议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主要领导给予记过处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或记过的行政处分。
对超过电信监管部门限定的解决公用电信网间通信障碍时限30日以上仍未解决的,电信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建议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主要领导给予记过以上行政处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记大过或降级的行政处分。
2、互联一方网内发生可能影响网间通信的路由组织、中继电路、信令方式、局数据、软件版本等的调整,未按《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提前向对方通报情况的,电信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进行处罚,并可根据不同后果,建议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主要领导给予记过以上行政处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记大过、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落实规范电信市场秩序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文号】工信部电管[2009]68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落实规范电信市场秩序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工信部电管〔2009〕6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电信改革重组进展顺利,电信市场全业务经营全面展开,3G和TD发展快速推进,我国电信业总体呈现科学规范、蓬勃向上的快速发展态势。
但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电信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的文件精神,肆意破坏通信设施,阻碍互联互通,恶意诋毁、排挤竞争对手等,严重影响了电信网络安全畅通,扰乱电信市场秩序,侵害广大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
为遏制当前电信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落实部下发的有关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的文件精神,确保电信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要求:一、营造和谐竞争环境,加快推动TD发展当前,营造和谐的电信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对于提升电信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电信企业要站在全行业高度,充分认识通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依法从事经营活动、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合理开展竞争、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电信市场竞争秩序。
各电信企业集团总部要切实做好对下属企业的考核、管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开展经营和市场竞争,维护电信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要按照国家加快推动TD发展的总体要求,集中精力落实TD-SCDMA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规划,全力以赴搞好TD-SCDMA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移动公司积极发展TD-SCDMA业务。
现阶段各地移动公司应按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特别规定事项要求,加快发展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可以经营利用TD-SCDMA网络开展的无线宽带接入业务(含无线局域网热点覆盖)、与TD-SCDMA相关的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等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