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典型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794.00 KB
- 文档页数:26
图3 验证海陆热力差异实验示意图
请大家记录实验结果,绘制成地理折线图。
展示实验结果:无论是升温还是降温都是沙子更快。
这证明海陆热力差异真的存在。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白天和夜晚近地面形成了不同的风向。
有没有同学愿意上台来演示一下?【实验结论】
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展示】
小组代表利用投影仪向全班展示曲线图,并陈述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但需要教师巡回指导,以防由于学生操作不规范造成实验结果有偏差。
学生如实记录沙子和水升温和降温的幅度,并绘制成曲线图,带实验完成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陈述实验结论。
【教师总结】
白天,陆地上升温快,较热,海洋上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现在大家知道海风是怎样形成的了吧?
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较热,陆地上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总结】
该课完全按照本文所提供的实验教学模式实施,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对实验教学非常感兴趣。
课后测试中,也发现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理解也更加深入。
【板书】。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教学目标】1.运用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动态和系统地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形成综合思维。
2.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热力环流状况,感悟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热力环流相关的地理现象,具备运用模拟实验等方式探究热力环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案例】【活动1:课堂实验引人】呈现材料:切洋葱的时候,洋葱中的大蒜素会散发出来,刺激人的眼睛,使人流泪。
有网友说,在案板旁边点燃几根蜡烛,再切洋葱就不会流泪了。
教师提问:“点蜡烛切洋葱不易流泪”是真的吗?接下来我们通过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1)器材准备:两张课桌、两个案板、两把菜刀、8个去皮洋葱、6支蜡烛。
(2)实验步骤:①把器材有序布置在课桌上,在其中一个案板右侧桌面上固定6支蜡烛;②点燃蜡烛后,请两位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和速度同时分别在两个案板上切洋葱;③当案板旁没有蜡烛的学生流泪、擦眼睛后,即可宣布实验结束。
(注:实验前关闭门窗和空调,实验开始后不要快速走动;挑选两名身高、视力等最接近的同性别学生操作实验。
)(3)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教师现场采访两名参与实验的学生、评价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这个说法是真的!那么,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呢?【设计意图】利用切洋葱对比实验,组织实证化认知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热力环流原理。
教师:理解大气压的概念是掌握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咱们首先回顾这个重要的概念。
【活动2:回顾大气压概念】1.呈现“大气层、空气柱示意图”和层次化问题问题:(1)比较气压高低:a1 a2 a3,b1 b2 b3,a1 b1。
(2)比较空气密度:a1 a2 a3,b1 b2 b3,a1 b1。
3.小结:大气压强和密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在地面冷热均匀的情况下,大气压和空气密度仅与海拔因素有关。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案例1. 概述热力环流原理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中形成的环流。
它是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应用广泛。
本文将介绍热力环流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2. 工业领域•电力行业:在发电厂中,通过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热能驱动涡轮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电力的产生。
•化工行业:许多化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热能的转移和转化,通过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实现热能的稳定传递和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制冷行业:在制冷装置中,通过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将热量从低温区域传递到高温区域,实现制冷效果。
3. 建筑领域•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中常用的热力环流原理是制冷循环和供暖循环。
通过制冷循环,将热量从室内吸收,冷却空气后排出,实现室内温度降低。
通过供暖循环,通过燃烧或电加热的方式产生热能,将热能传递到室内,增加室内温度。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温度比外界温度更稳定的特点,通过热力环流原理,将地下的热能传递到建筑物内部,实现空调和供暖的效果。
4. 生物领域•人体温度调节:人体内部有一个系统用于调节体温,即通过血液的热力环流,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传递热能,保持体温的稳定。
•植物蒸腾: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在叶片中通过蒸腾作用转化为水蒸气释放出去。
这个过程中热力环流起到了关键作用,维持着水分的运输和蒸腾的作用。
5. 地质领域•地热能利用:地下存在着大量的热能,通过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将地下的热能提取出来,用于供暖或发电等用途。
•地壳运动:地壳的运动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
地壳板块的运动形成了构造运动和地震现象,其中热力环流是推动地壳板块运动和形成地震的重要原因之一。
6. 环境领域•自然界物质循环:例如水循环中,太阳能驱动水的蒸发,蒸发后的水蒸气在大气中形成云,最后降下成为降水,形成水的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中热力环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气候形成: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期平均的状态,它与大气运动、水循环等有关,而热力环流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与实例一、考纲透析(1) 描述热力环流及其形成的缘由,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热力环流。
(2) 如何能抓住形成热力环流的几点规律。
(3) 怎样运用所学大气受热过程学问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不同下垫面状况下形成的热力环流形式。
(4) 弄清如何依据热力环流学问,分析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体验高考(2021·大纲全国)一般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 (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消失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消失强劲的偏南风3.(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基础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假如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④假如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C.②④4.(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区()A.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 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三、自建基础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缘由:太阳辐射能的不均,造成凹凸纬度间的差异。
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形式。
3.关于热力环流的几点小学问:(1)同一地点,气压值是随高度的增加而;(2)同一地点,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3)高压、低压,是相对于而言。
4.热力环流的形成四、总结提高1.要留意一些规律的使用前提。
如“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这个规律肯定要留意是在同一地点。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这个规律肯定要留意是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状况下才成立。
生活中热力环流实例热力环流是物质在不同热量密度区之间的运动,是自然界中物质在各个层次内具有平衡热量状态的结果。
从它涉及的物质范围可以分为:气体热力环流、液体热力环流和固体热力环流。
这三种热力环流在我们生活中体现出许多现象,以下是某些实例:1、风的流动就是一种典型的气体热力环流实例。
热带低压区的热量密度低,而极地高压区的热量密度高,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环流,从热带向高压区输送热量,从而产生风。
2、汽车引擎是一个典型的液体热力环流实例。
汽车引擎中的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机缸,形成一种热胀冷缩现象,从而使机油在机缸内部流动,转动活塞,从而带动关节丝杆的转动,从而带动车轮转动,从而驱动车辆前进。
3、应力传递是一个典型的固体热力环流实例,传递的典型量是温度,它是由热量的传播而产生的,温度的分布是沿着物体表面的,当其中一个部分热变形时,其他部分也会有一定的变形,这就是应力传递的环流。
以上就是一些生活中热力环流的实例,它们分别在气体、液体、固体热力环流中得到了体现,它们也是我们正在探究的自然界中物质的热力环流运动的实际证明。
热力环流的存在,使得物质的能量得以有效的传输,从而有效地满足复杂环境下物质的分配需求。
它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还为物质能量在不同热量密度区间内的运动提供了支持,使得我们生活中科技发展所需要的热力转换能够更加快捷、高效,更有利于促进环境平衡和合理利用能源。
此外,热力环流是大气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影响气候形成和环境变化。
目前,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正在加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量环流的改变。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热力环流的研究,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环境变化,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
总而言之,热力环流是物质在自然界中的运动,也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气体、液体和固体热力环流的实例,不仅可以满足物质的能量传递需求,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环境的平衡。
在未来,我们也要加强对热力环流的研究,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应对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促进人类对自然界有效的管理。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实例
热力环流是构成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重要因素,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
例如,当我们吹向某一方向的空调,我们就体会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这种对流性环流使冷气向上升,温气向下沉,最终将温度变化在看不见的情
况下转移到其他地方。
有时,热力环流会形成一个气团,比如暴风雨或龍捲風,他们会跟着变暖的海水的气流运动,由一个处于低温的地方向另一个处
于高温的地方运动,这种环流可以保证气温的平衡,使地球仍然保持着地球
气候的温和稳定的状态。
热力环流也会影响人类的行为,例如冬天的暖风会吹走低温海水,而暖
气却能带来温暖的海洋,这就让那些有兴趣做钓鱼运动者可以更好地去钓鱼。
此外,当全球气温变化严重时,热力环流可以帮助地球恢复到正常水平,从
而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的发生。
总的来说,热力环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我
们控制环境温度的重要依据,而且为全球气温的平衡和变化所起作用,也为
我们提供有利的条件去体验各种有趣的活动。
精选典例1.读“大气的保温作用表示图”,达成以下问题。
(1) 上图中 A 表示辐射,B表示辐射,C表示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因此拥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汲取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送还给地面的缘由。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
(4)在严寒的冬季,农民常常在麦田边焚烧大批的湿草来防守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说其原理。
2.以下图是“我国某地域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 、 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时节气温变化的是因为因为。
(2) 白日阴天,气温比晴日时较。
(3)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日时较。
(4) 霜冻多出此刻晴日夜里是因为,这是,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以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域上空等压面状况图”,读图剖析回答以下问题。
(1)a、 b 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原由是。
(2)在近地面,陆地与大海比较,气压较高的是。
(3)仅考虑热力要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季(节),判断原由是。
4.以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表示图”。
读后达成以下问题。
(1) 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A 、B 两地受热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由是;冷却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是。
(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5.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表示图”,剖析回答以下问题。
(1) 力的名称: a,cd(2)a 力的指向与等压线之间体现什么关系?,其方向由指向(3) 若无 d,只受 a、 c 影响, b 最后将与,。
平行。
(4)在实质大气中, b 与等压线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读图,达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A,B,C,D。
(2) 该图散布在(南、北 )半球。
(3)画出图中乙点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