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
- 格式:pdf
- 大小:91.09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介绍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南京),籍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他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祖冲之的数学贡献主要有两个:
1.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这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新高度。
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2.祖冲之还著有《缀术》一书,被收入《算经十书》,唐代将此书列入国子监教材,后因深奥而未得传。
在天文学方面,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提高了天文观测的精确度。
在机械制造方面,祖冲之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
此外,祖冲之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还著有小说《述异记》。
总的来说,祖冲之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数学和天文学,也在于他对科学的整体推动。
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简介祖冲之,字文远,南北朝时期范阳蓟县人,非常杰出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数学家祖冲之简介祖冲之出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每代都对天文历法都有所研究,所以这也影响了祖冲之对于天文历法的喜爱。
早在青年时期,祖冲之就对天文、数学等学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结前人的经验,潜心研究前人的著作,在他们的基础之上,祖冲之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数,也因此得到宋孝武帝的提拔。
后来祖冲之又把自己呕心沥血编著而成的额《大明历》献给宋孝武帝,在经过纪念的讨论后,祖冲之终于用自己的研究说明了《大明历》的准确性,而使得宋孝武帝颁布新的历法。
之后祖冲之岁在朝中担任官职,却将大部分的经历都用在研究机械制造商,发明了许多农用机械和计时器。
晚年的祖冲之因为家国环境的败坏而开始研究文学政治,虽有所得但宋国已经摇摇欲坠,祖冲之得抱负也不得施展,最后祖冲之停留在了自己二十七岁的年纪。
祖冲之如何计算圆周率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值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数,是当时最为准确先进的结果,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数学家。
其实祖冲之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算出准确的圆周率。
在此之前的数学家刘徽对圆周率有所研究,但却没有精算,后来祖冲之在刘徽的基础之上,去寻求准确的精准的圆周率数值。
祖冲之通过古籍的记载,得出两个数,一个是盈数,数值为3.1415927,另一个是朒数,数值为3.1415926,。
因此祖冲之涂端,圆周率应该是在这个两书之间,圆周率的确定对后世对于天文、数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祖冲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善于质疑前人成果,也善于前人成果,不迷信前人,也不全盘否定前人,取其精华自用是所有研究学术的人都用该有的姿态。
而且,祖冲之的成就绝不仅仅是算出了圆周率或者是编撰了《大明历》这么简单,他的成就是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篇1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
他曾经对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
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
介绍祖冲之祖冲之(343—270BC),字伯玉,号东山,本名阳,战国末代楚国人,史称祖南安,因在南安(今陕西岐山县西)出生,故又称“祖南安”,是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他是第一位完成对于圆周率π(pi)的估算的数学家,用“圆周率是三圆之面积加三十四圆之面积”的数学公式结果来估算π的精确值;他也是第一位使用渐近线计算方法的数学家;他以其杰出成就被英国伟大发明家哥伦比亚(Isaac Newton)称之为“古代瑞士军刀”,被西方古代mathematician Archimedes (阿基米德)所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
祖冲之以其精湛的数学才智,在运算学、几何学、天文学等各项学问上皆有卓越功绩。
他是中国古代几何学博大精深的先行者,其学术成果终究影响了数学及天文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数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对西方的数学发展产生了实质的影响。
其中祖冲之在几何学方面的贡献是卓越的。
他在论证与证明几何原理的处理方面也得到了总结和发展,为几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九章算术》,祖冲之还首先提出了司马法,即由几何空间中找出极值,以此提出“最大”、“最小”等概念,并且他还提出了从无限小到无限大的“司马等比定律”。
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卓越天文家祖冲之颇受西方推崇,他曾提出地球是圆的,得以证明月球、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轨道都在圆绕的。
他在望远镜制造方面也一改历史的思维,利用望远镜观测远处的天体,并作出了若干近误观测,提供出许多先进的观测结果,为古代天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祖冲之是我国最早使用正弦和余弦可以计算余切和正切的数学家,是把正余弦之间关系统计、推理出来的早期研究者。
他认为正弦函数可以用图解的形式表示,所以他又称作“正弦图”,提出一系列估算圆周率的公式,成为古代第一位估算圆周率的数学家,并发明了算盘、角计和竹算盘,将中国的数学教育推上了新的高度。
祖冲之为中国数学家排下了一道由中国古代无数天才数学家联系起来的一环,他们均以自身才智为主体把中国数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改变了中国古代,使其朝着一个新的数学发展方向前进。
中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的名人故事祖冲之(429年-500年),字元达,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力学家、儒学家和诗人。
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对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祖冲之的早年生活祖冲之出生在刘宋南朝时期,他的家族是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
他从小聪明好学,显示出卓越的数学才能。
在他的家族中,文化和教育一直被高度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祖冲之的学术兴趣和成就。
祖冲之年轻时研究过程无遗,对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学都有深入的研究。
据传,他在年轻时就开始撰写了许多重要的数学论文。
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研究祖冲之最为人所知的成就之一就是他对圆周率的研究。
他使用了近似计算、无穷级数和区间估计等方法,成功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
祖冲之通过平均下午以及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得到了较为精确的结果,他的计算结果甚至超过了欧洲数学家几百年后的成果。
他大致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值为3.1415926,这个计算结果在当时是极为准确的。
祖冲之的圆周率研究对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影响了后来中国数学家的研究方向,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祖冲之与数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除了对圆周率的研究,祖冲之还在其他数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对数学传统进行了继承、发扬和创新,扩展了数学的领域和应用。
在代数学方面,祖冲之提出了一种用分数表示无理数的方法,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他还发现了完全平方数的规律性,提出了深入的数论理论。
在几何学方面,祖冲之从圆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到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性质研究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发展了许多几何定理,如祖冲之定理,这些定理在后来的几何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祖冲之还对天文学、地理学和力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融入了自己对数学的独特见解。
他在天文学方面提出了多项重要观点,如太阳高度角和经度纬度的测量方法。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汉族人,字文远。
祖籍河北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1] 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生于刘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萧齐昏侯永元二年。
祖父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
祖冲之从小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学习家传的科学知识。
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
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圆周率,天文历法和机械四方面。
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文名祖冲之外文名Tsu Chung-Chi 别名字文远国籍南朝刘宋.萧齐民族汉族出生地建康(今江苏南京)出生日期公元429年(己巳年)逝世日期公元500年职业数学家、科学家信仰天师道主要成就创立《大明历》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代表作品《述异记》《安边论》祖籍范阳郡遒县。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
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杰出的科学家。
字文远。
范阳逎(今河北涞水县北)人。
出生在士大夫家庭,几代研究历法,其祖父掌管土木建筑,也懂科学技术。
祖冲之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代就开始钻研古代的经典,思想机敏。
青年时代起,对各种事物敢于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并且勤于实践,搜集和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数学等方面的书籍,并经常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由于他既崇尚抽象的理论,又注重理论的应用,突破了天命论神秘主义的桎梏,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科学成果,特别是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得成就尤其突出。
当时曾经长期采用19年7闰月的方法作为历法来计算阴历。
他将之改为每391年中有144个闰年,使之更为精确。
祖冲之还在历法上第一个应用了岁差(即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点的现象),算出了岁差为45年11个月后退一度(等于60分),并在他所编的《大明历》中加以应用。
这是天文史上的一个创举。
他还算出了交点月,即月亮连续两次经过黄白交点所需的时间是 27.21223日,这与现代测得的 27.21222日极为相似,为准确地推算出日月食发生的时间创造了条件。
但《大明历》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直到他死后10年在他儿子祖暅再三推荐下,新历法才在510年被正式采用。
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在数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算出圆周率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以22/7和355/113作为分数表示圆周率的疏率和密率。
其中,密率是世界上第一个最精确的圆周率,欧洲人奥托和安托尼兹直到1573年才先后求出这个数值。
因此,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主张称密率为“祖率”。
此外,祖冲之在其他科学领域也有很多创造发明。
他从曾经仿制成功一辆“指南车”,研制了用水力冲击的“水锥磨”,还制成了“千里船”,经过试验,日行百余里;他还懂音乐。
祖冲之把数学上的研究成果写成一本名叫《缀术》的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可惜早已失传。
(来自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