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113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四章一、配电系统的稳态分析稳态分析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调试过程中,对系统各部分被调整到合理的工作状态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的各项分析工作。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最后一级电能传递环节,其稳态分析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配电系统的稳态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负荷特性及配电箱的稳态在配电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特性都会对系统稳态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对各种负载特性进行分析,以了解它们对系统的影响,进而针对具体的负载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配电箱的设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地设定配电箱的参数,可以有效地维护系统的稳态,防止过载等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2. 线路传输和分区电气设备的稳态在配电系统中,电线的传输能力和各分区电气设备的性能也会影响稳态。
因此,需要对不同的传输和分区电气设备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满足相应的用电需要。
3. 电力系统的稳态监测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周期性的监测。
主要监测项包括系统的负荷特性、过载情况、线路传输能力、分区设备性能等。
在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系统的不稳定性。
二、配电系统稳态分析的方法配电系统的稳态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电力负荷模型电力负荷模型是稳态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构建各项指标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电力系统的稳态运行情况。
电力负荷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负荷特性、供电能力等。
2. 电路分析法电路分析法广泛应用于配电系统稳态分析中。
通过对系统电路的建模和分析,可以分析系统中各部分的电气特性,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3. 稳态平衡法稳态平衡法是指在稳态分析中采用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
该方法可准确反映系统稳态下的电气特性,并基于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三、配电系统稳态分析的实例下面是一些配电系统稳态分析实例:1. 供电能力不足导致过载当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无法满足实际负荷时,系统容易出现过载情况,导致稳态受到破坏。
第四章 思考题及习题答案4-1 节点导纳矩阵是如何形成的?各元素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节点导纳矩阵有何特点? 答: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素称为自导纳,在数值上等于与该节点相连支路的导纳之和,其物理意义是:在该节点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由该节点注入网络的电流。
节点导纳矩阵的非对角元素称为互导纳,互导纳在数值上等于节点i 和ji Y j 之间支路导纳的负值,其物理意义是:在节点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经节点i j 注入网络的电流。
节点导纳矩阵有以下特点:其阶数等于电力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之外的节点数;是稀疏矩阵;是对称矩阵;易于形成和修改。
4-2 节点阻抗矩阵中各元素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有何特点?答:节点阻抗矩阵的对角元素称为自阻抗,其物理意义是:在该节点注入单位电流,其他节点全部开路时,该节点的电压值。
节点阻抗矩阵的非对角元素称为互阻抗,其物理意义是:互阻抗等于节点i 注入单位电流,其他节点全部开路时,节点ji Z j 的电压值。
节点导纳矩阵有以下特点:其阶数等于电力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之外的节点数;是满矩阵;是对称矩阵;形成和修改较困难。
4-3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节点是如何分类的? 答: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时,节点是可分为三类:(1)PQ 节点:给定节点的有功功率i P 和无功功率,待求节点电压幅值和相位角i Q i U i δ。
(2)PV 节点:给定节点的有功功率i P 和电压幅值,待求无功功率和电压的相位角i U i Q i δ。
(3)平衡节点(V δ节点):给定节点电压幅值和电压相位角,待求节点的注入功率。
4-4 电力系统中变量的约束条件是什么? 答:常用的约束条件有:(1)电压数值的约束:各节点电压幅值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 max .min .i i i U U U ≤≤(2)发电机输出功率的约束:电源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应满足和;max .min .Gi Gi Gi P P P ≤≤max .min .Gi Gi Gi Q Q Q ≤≤(3)电压相角的约束:系统中两个节点之间的相位差应满足maxji j i ij δδδδ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