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第4章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92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控制填空题无功负荷指的是 _____________ 。
无功损耗是指电网中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产生无功损耗 。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中,用电设备所取用的功率随电压变化的关系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有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电 力 系 统 的调压措施 电力线路等值电路并联支路的电纳无功功率又称为________ 是唯一即可以提供有功功率,又可以提供无功功率的设备 我国电力系统采用的标准频率是_________ ,允许偏差为 ______________ 0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包括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电设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与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关系称为 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分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0 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
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
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功功率电源 判断题电力系统稳态运行中,随着电压的升高,用电设备所取的无功功率比有功功率快速增加。
( ) 利用发电机即可满足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要求。
减小系统的负荷无功功率有利于电压的调整。
无功功率不做功,故不用考虑。
架空线路短线路只消耗有功功率。
电力网中发电机只提供有功功率,变压器提供无功功率。
无功平衡和电压调整可以按电压等级分片就地解决。
电力系统把频率的调整转化为功率的调整。
频率的一次调整是由调频器完成的。
丰水季节通常把大型水电厂作为电网功率调节的主要对象 丰水季节通常把火电厂作为电网功率调节的主要对象。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2.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3. 熟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 电力系统的分类和基本参数。
3. 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
4.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分类和性能指标。
2. 讨论法:探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学资源:1. 教材: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电力系统的图片和图表。
教学活动:1. 引入电力系统的定义和组成,引导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 通过示例和图表,讲解电力系统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3. 组织学生讨论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4.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理解程度。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电力系统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短文。
2.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分,评估学生对电力系统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电力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
3. 了解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分析。
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电力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
3.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案例。
教学资源:1. 教材: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电力系统分析的案例和图表。
教学活动:1. 引入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电力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4.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电力系统分析的掌握程度。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1.选择填空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所用阻抗指的是( A )A.一相等值阻抗B.两相阻抗C.三相阻抗D.四相阻抗2.节点导纳矩阵为方阵,其阶数等于( B )A.网络中所有节点数B.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数C.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1 D.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减23.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的功率方程是由下列什么方程推导得到的(C)A.回路电流方程 B.支路电流方程C.节点电压方程D.以上都不是4.对PQ节点来说,其待求量是( A )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5.对PV节点来说,其待求量是(D)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6)PQ节点是指( B )已知的节点。
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功率方程是非线性的。
B.雅可比矩阵是对称的。
C.导纳矩阵是对称的。
D.功率方程是从节点电压方程中推导得到的。
8.潮流计算的P—Q分解法是在哪一类方法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C)A.阻抗法B.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C.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D.以上都不是9.如果已知某一电力网有6个独立节点,其中1个平衡节点,3个PQ节点,2个PV节点,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其导纳矩阵为6阶。
B.其B'矩阵为5阶。
C.其B''矩阵为3阶。
D.其雅可比矩阵为6阶。
10.P—Q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当收敛到同样的精度时,二者的迭代次数是(A)A.P—Q分解法多于牛顿—拉夫逊法B.牛顿—拉夫逊法多于P—Q分解法C.无法比较D.两种方法一样4-2.填空1.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是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求解电力网的非线性功率方程组)。
第四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n节点电力系统中,PQ节点的数目为m,平衡节点的数目应为()。
A.n-m-1 B.n-m-2 C.1 D.可以为02、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PV节点的待求量是()A.Q、δB.P、Q C.V、δD.P、V3、计算机解潮流方程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A.递推法B.迭代法C.回归法D.替代法4、潮流计算中的P-Q分解法是在哪一类方法的基础上简化来的()A.阻抗法B.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C.高斯——赛德尔法D.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5、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时某物理量的单位为Mvar,则该量是( )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视在功率D.有功电量6、在电力系统中平衡节点的数量( )A.必有一个B.是大量的C.少量或没有D.数量最多7、一般潮流分析中将节点分为几类( )A.四类B.三类C.二类D.一类8、潮流计算时,下列节点中,哪一类节点一般只有一个,且必需有一个( )A.PQ节点B.PU节点C.平衡节点D.QU节点9、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线性修正方程求解的是()A.线路的功率B.节点的注入功率C.节点的电压值D.节点电压的修正量10、节点导纳矩阵为方阵,其阶数等于()A.网络中所有节点数B.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以外的节点数C.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1 D.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211、潮流方程是( )A.代数方程B.微分方程C.代数方程组D.微分方程组12、计算潮流时牛顿—拉夫逊法与高斯—塞德尔法相比的主要优点是()A.对初值要求低B.占用内存少C.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D.复杂13、解潮流方程的方法是( )A.解析法B.数值方法C.手算法D.对数法二、判断题1、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线性修正方程求解的是节点的电压值。
()2、同样的迭代次数,牛顿-拉夫逊法比PQ分解法精度高。
()三、填空题1、在计算机算法中,若PV节点的无功功率越限,则该节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 绪论1-1答: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且具有最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电压,称为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
当升压变压器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1-2答: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的电压越高,可输送的容量(输电能力)就越大,输送的距离也越远。
因为输电电压高,线路损耗少,线路压降就小,就可以带动更大容量的电气设备。
在相同电压下,要输送较远的距离,则输送的容量就小,要输送较大的容量,则输送的距离就短。
当然,输送容量和距离还要取决于其它技术条件以及是否采取了补偿措施等。
1-3答:是一个假想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1-4 解:(1)G :;T-1:242kV ;T-2:220kV/121kV ,220kV/;T-3:110kV/11kV ; T-4:35kV/;T-5:,(长线路) (短线路)(2)T-1工作于+5%抽头:实际变比为242×(1+5%)=,即K T-1==;T-2工作于主抽头:实际变比为K T-2(1-2)=220/121=;K T-2(1-3)=220/=; )K T-2(2-3)=121/=;T-3工作于%抽头:实际变比为K T-3=110×%)/11=; T-4工作于-5%抽头:实际变比为K T-4=35×(1-5%)/=; T-5工作于主抽头:实际变比为K T-5=(3+3×5%)=。
1-5解:由已知条件,可得日总耗电量为MW 204027041204902804100280450270=⨯+⨯+⨯+⨯+⨯+⨯+⨯+⨯=d W则日平均负荷为MW 8524204024===d av W P 负荷率为708.012085max m ===P P k av ;最小负荷系数为417.012050max min ===P P a 1-6·解:系统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所示。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李庚银答案第四章1. 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分析和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状态和暂态稳定性等。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的相关内容。
2. 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
它用于确定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
潮流计算通常基于一组节点电压和功率的方程组,通过迭代求解来得到系统的潮流分布。
在潮流计算中,我们需要考虑节点的注入功率、节点电压和导纳矩阵等因素。
3. 短路计算短路计算是另一个重要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它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以确定故障后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短路计算通常基于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元件参数,通过求解短路电流和电压等方程来确定系统的短路情况。
短路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电网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设备和改进系统性能。
4. 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分析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用于评估电力系统在稳定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稳定状态分析通常涉及发电机、变压器、传输线以及负载等元件的动态响应。
通过分析这些元件的电压、频率和功率等参数,我们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优化系统的运行。
5. 暂态稳定性暂态稳定性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它用于评估系统在故障恢复后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
暂态稳定性分析涉及系统的瞬时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以及设备的动态响应。
通过分析暂态稳定性,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并优化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6. 总结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是研究电力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本章中,我们讨论了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状态和暂态稳定性等相关内容。
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电力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并指导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的学习对于电力系统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