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林亮
- 格式:ppt
- 大小:6.87 MB
- 文档页数:32
妊娠母猪饲养科学管理原则_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今,养猪的人很多,关于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小编要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养猪人想要赚钱先要养好猪,在养好猪的基础上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
才可以提益。
要想养好猪先要调理好猪的肠道,肠道好吸收才能好。
草药坊纯中药+发酵生命源解毒排毒专注肠道健康,从根本上解决猪场亚健康问题。
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发病、减少抗生素使用。
降低你的用药成本和饲料浪费,让你养猪更轻松。
前期防流、保胎、抗应激中期膘情调整乳腺发育后期攻胎、降低弱仔比例#温馨提示1#关键时期是在母猪妊娠后头1个月。
这时受精卵要附植在子宫角不同部位发育,从12日龄开始至24-30 日龄结束,并逐步形成胎盘,在胎盘未形成前,胚胎容易受环境和不合理的营养刺激而导致脱落死亡,因此,这时期要特别注意保持怀孕母猪安静,避免机械性刺激(如打、踢、挤、压、咬架等)、高温热应激、高热性疾病、饲喂发霉变质的或有毒的或有强烈刺激性的或营养严重不全的和高能量的饲料。
#温馨提示2#二个关键时期是在怀孕母猪分娩前一个月里(攻胎期),这时期胎猪生长发育特别快,其增重占全期的2/3左右,母猪体重增加很快,所需营养物质明显增加。
因此,此时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喂量,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加0.2 -0.5 千克喂料量,使怀孕母猪的体况评分从3分向3.5分过渡,保证胎猪充分生长发育之所需和母猪储存一定体能供分娩后哺乳所需。
同时,要避免上述不良刺激。
给怀孕母猪供给新鲜的营养平衡的饲料,往往被生产者忽视,若饲料中钙磷不平衡或供给不足和维生素严重缺乏,将会对胎猪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出现瞎眼睛、躯体发育不全等现象。
不宜采用菜籽粕和棉籽粕配合母猪和公猪日粮。
冬季气候寒冷,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面临难题,一旦饲养管理不到位,易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仔猪成活率降低,直接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做好冬季妊娠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工作。
一、控制猪舍环境母猪怀孕后,受精卵或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死亡,受精卵子在3—13天内处于附植初期,死亡受精卵子数量占总数的30一40,在交配后60—70天还会出现一个死亡高峰。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
1、饲养环境应畅通,光线充足,能够保证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有利于母猪的育种,有利于猪场的病害防治。
2、饲养环境应宽敞,整洁,清洁,通风良好,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长大。
3、猪圈应经常清扫,消毒,以保证空气新鲜,猪舍的采暖设备也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
二、母猪饲料
1、母猪的饲料应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适当增加营养,如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等,以保证妊娠母猪的健康发育。
2、营养丰富的饲料可以帮助妊娠母猪抵御疾病,提高母猪的毛色和体重,并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能量,以保证妊娠母猪的健康发育。
三、妊娠母猪的兽医照料
1、应定期检查妊娠母猪的身体状况,并及时给予抗菌素等药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妊娠母猪每月都应接受免疫检查,比如: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等,以及发现早期疾病的及时治疗,以确保母猪的健康。
3、同时也应对母猪进行营养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以保证妊娠母猪的健康发育。
- 1 -。
摘 要:妊娠母猪是指母猪配种后经妊娠检查呈阳性,返情检查呈阴性的母猪,针对妊娠母猪要给与科学适当的饲养管理,以防止妊娠母猪流产,给养猪生产带来损失。
关键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 妊娠诊断母猪配种后,要及早判断其是否妊娠。
对于已经妊娠的母猪,要细心护理,对于未妊娠的母猪,要赶回配种区,诱导其发情重新配种。
因此,及时准确地做好妊娠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母猪妊娠期为114天,根据妊娠期内妊娠时间的不断向前推移,把妊娠诊断分为三个时期,即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
1.1 妊娠前期诊断母猪配种后,经过一个发情周期后不再发情,母猪性情变得温顺、食量不断增大,被毛变得光亮,体重增长快,行动稳定小心,腹部不断增大,具有嗜睡现象,可以判断为母猪已开始妊娠。
妊娠前期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碘化法妊娠诊断。
取配种后的母猪尿液10ml,放入试管内,用比重计测定其比重,尿液比重在1.01~1.025之间,如果尿液浓度过大,需加水稀释到标准浓度,然后滴入碘酒数滴,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尿液达到沸点,此时会出现颜色变化,如果母猪已妊娠,则尿液由上而下出现渐进的红色;如果母猪未妊娠,则尿液出现淡黄色或褐绿色,尿液冷却后颜色即刻刻消失。
(2)手触乳诊断。
此法应用于经产母猪。
经产母猪配种后3~4d,用手轻捏最后第二对乳头,如果出现每个乳头内均有一根较硬的乳管,即可证明母猪已经妊娠。
另外,有人采用“弓张反射”法来诊断是否妊娠。
方法为:用手轻轻的抓捏母猪甲和后腰脊部各一次,母猪背部出现弓张反射现象的,即为妊娠。
(3)指压法诊断。
在配种母猪背部,从第9胸椎起到第12胸椎止处沿背中线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压,如果指压的地方有凹陷出现,即表示母猪还未妊娠。
如果指压的地方没有出现凹陷现象,而是背稍凸起或不变化,则为妊娠。
这种诊断方法准确率很高。
(4)诱导发情诊断法。
在母猪配种后,到预计下一个发情周期开始的数天内,也就是母猪配种后16~18d后,给母猪注射1ml 乙烯雌酚,没有妊娠的母猪在2~3d出现发情现象,妊娠母猜无任何反应。
妊娠母猪1-112天的饲喂管理以及喂料标准妊娠前期的工作重点:防流保胎,保膘最大限度减少各类应激,汤宝如是机械性流产;喂料过程中先喂内则刚配种两日内的怀孕母猪。
喂料要求均衡,避免出现每头喂同等料量,不得随意增加料量。
转入定位栏偏瘦的猪只,用红绳子标示直接喂到2.0kg/头/天。
针对偏瘦型的猪只,第3周开始调膘,用带颜色绳子标出,先喂标准料量,再加回头料0.5kg/头/天,前期阶段妊娠母猪不增膘也不掉膘。
怀配后第二周,星期三开始保健:金霉素2g/头/天+利高4g/头/天.连用5天。
妊娠母猪1-112天的饲喂管理八天以及喂料标准妊娠中期的工作重点:调膘严格按喂料标准投料,做到看膘给料(建议给肥瘦母猪打标记)。
对过肥与过瘦母猪的调膘料量控制在0.5kg/头/天以内,不得过量。
第4周开始调膘,用带颜色绳子标出,先喂标准料量,再加回头料0.5kg/头/天,并添加鱼肝油0.5包/料调理。
怀孕第8周添加清肺散1包+鱼腥草1包+穿心莲1/2包/每包料,连用7天。
喂料漠视时对初胎母猪应区别对待,怀孕中期胎儿长骨架时尽量适当控料,以免胎儿过大难产。
妊娠后期的工作重点:攻胎。
由于此期料量上升辐度大,要求员工在料量上调时要逐步过渡上料。
另外,由于75—90天为妊娠母猪乳腺生长期,在此期间严禁喂料量过高或喂高能量的营养药之类,以免影响妊母乳腺的新陈代谢。
调膘同中期。
【保健】13周:用大黄苏打粉10g/头/天,连用7天。
15-16周:添加营养料B什粉,加能速补,鱼肝油2g/斤饲料,料一天一次,连用14天。
注意:鱼肝油预备母猪鱼肝油一般不使用,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①怀孕前期猪抗应激工作每周一、一次,主要用Vc粉拌料,注射疫苗除外。
②胚胎死亡高峰期:配种后前9-13天(胚胎附植期)死亡占胎儿数的50%。
③怀孕第三周21-30天(胚胎分化形成期)死亡占胎儿数的30-40%,在这两个时期做好防流保胎及抗应激工作。
④60-70天(器官形成期)此期胎盘发育停止,胎儿迅速生长,易造成营养供不应求,死亡率占胎儿数的5%-10%,适当增加营养。
中国动物保健2021.03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产前护理工作王锡杰(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农业农村局畜牧服务中心山东青岛266700)化生猪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对于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影响,妊娠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猪场的产仔数和仔猪的健康状况,改善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主要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模式,加强妊娠母猪饲养栏舍的卫生消毒、疾病防控工作以及做好妊娠母猪的产前护理等方面进行。
本文将对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和产前护理工作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的健康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猪;饲养管理;产前护理;生产性能;健康状况截止到2020年4月初数据显示,全球生猪养殖产业中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共计超过3,532余起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限制了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
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均开始了大规模的生猪复养工作,生猪复养工作中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生猪复养的成功率具有关键的作用,妊娠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而改善产仔数和仔猪的健康状况。
下文将对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和产前护理工作进行介绍,以期为妊娠母猪的健康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1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生猪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改善妊娠母猪的饲喂方式,把控妊娠母猪饲料品质,改善饲养环境以及做好妊娠母猪的保健杀虫工作等方面进行。
首先从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着手,母猪妊娠阶段的饲养建议采取单独的圈舍,这样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妊娠母猪采食量的均匀,还可以有效避免多头妊娠母猪之间抢食饲料出现的打架和撕咬情况,降低了妊娠母猪的流产率。
但是现阶段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数量众多,全部使用单笼饲养需要提供大量的栏舍,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也提高了生猪养殖的成本。
可以将配种时间相近的母猪进行合笼饲养,每个母猪配备单独的料槽以达到目的[1]。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卵、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死亡.防止化胎、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保证母猪在妊娠后期有良好的膘情: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贮备;对初产青年母猪还要保证其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
1 妊娠诊断母猪配种后.应尽早诊断其是否妊娠。
如果诊断已妊娠,应按妊娠母猪的要求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如果诊断未妊娠,应注意观察其再次发情,并及时补配.以缩短其空怀期,提高母猪利用率。
1.1 根据发情规律来判断母猪发情周期是l9~23 d.平均21 d。
在正常情况下.母猪妊娠后就不再表现发情症状。
因此,可从母猪配种后的18 d开始注意.如果在1周左右不见母猪表现发情症状,就可初步判断母猪已经妊娠。
生产实践中,分别于母猪配种后的18~24 d、40~44 d用试情公猪进行返情检查。
1.2 外部观察法母猪妊娠后贪睡觉、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夹尾走、阴门缩(阴门下联合的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1.3 超声波诊断用超声波诊断仪(也可用来测背膘厚与眼肌厚度) 进行妊娠诊断效果良好。
在母猪妊娠后的30~60 d的这一阶段内,该仪器都能测出,主要用来母猪早期妊娠诊断。
2 妊娠母猪体重变化母猪妊娠后即进入非常时期.胚胎不断地生长发育,同时在各种激素的作用下,母猪本身的各组织器官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2.1 妊娠母猪体重变化在正常饲养管理情况下,整个妊娠期经产母猪可增重40~50 kg,初产母猪可增重50~60 kg,母猪增重中15%是蛋白质, 25%是脂肪。
2.2 胚胎生长发育在妊娠初期.胚胎重量很轻,绝对增重不高,从60 d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加快,从90 d以后胎儿增重十分迅速,胎JL6O%是在这一时期增重的(表1)。
表1各阶段猪胎儿的长度和重量——————————————————————————————————————--- 妊娠天数长度(cm)重量(g)30 2.5 1.551 9.8 49.872 16.3 220.593 22.9 616.9114 29.4 1040.9表2 生殖各阶段典型的胚胎死亡情况生殖各阶段数目———————————————————————————————————————排出的卵子 17.0受精的卵子 16.2妊娠25天的胚胎 12.3妊娠50天的胚胎 11.2妊娠75天的胚胎 10.4妊娠100天的胚胎 9.8分娩的活仔猪 9.4每窝断奶的猪 8 ——————————————————————————————————————2.3 母猪妊娠期的两个关键时期2.3.1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在母猪妊娠后的 20 d左右。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畜牧渔业论文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曲文清(黑龙江省讷河市青色草原种畜场161300)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是妊娠母猪繁殖生产中最长的阶段。
母猪的妊娠期一般为112~116天,平均114天。
在饲养管理上,管理好妊娠母猪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胎化、流产、死胎的情况发生,使妊娠母猪每窝都产出数量多、初生重,体质健壮和均匀整齐的仔猪。
合理供给全价营养饲料,减少应激的影响,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适度的膘情,为哺乳期的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
1饲养方法一是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妊娠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增多,特别是产前20多天需要量最多,其中以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最多。
因此,在妊娠母猪的饲养上,一般把母猪妊娠期分为两个阶段,前80~90天称为妊娠前期,后20~30天称为妊娠后期,以便在饲养上予以不同的饲养,既要保证母体健康,又要保证胎儿得到充分发育。
二是妊娠前期的营养需要。
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需要的营养不多。
精料喂得太多容易导致胚胎早期死亡。
因此,一般采取与空怀母猪的饲养标准。
三是妊娠后期的营养需要。
妊娠后期尤其是后30天胎儿生长速度加快,母体的营养贮备难以满足胎儿的需求,因而要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这对胎儿的发育,提高产仔的质量,增加母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和产后泌乳需要都大有益处。
妊娠后期母体子宫及其内容物体积增大,使腹腔压力增大,为了避免因采食而使子宫受到压迫,同时又要提高营养摄食量,应增加精料比例,减少饲料体积,或少吃多餐,防止母猪过食,消化不良或便秘,每头每天喂以上营养水平的混合料2.5~2.8千克。
四是采用“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
对于断乳后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和精料条件较差的地区,采取这种方式。
“抓两头”,一头是在母猪妊娠初期和配种前后,加强营养;另一头是抓妊娠后期营养,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顾中间”就是妊娠中期,可适当降低精饲料供给,增加优质青饲料。
妊娠母猪是指处于妊娠生理阶段的母猪。
养好妊娠母猪对养殖户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养好妊娠母猪的目的是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
保证仔猪多胎、出生显著、均匀、健康。
并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为哺育仔猪做准备。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一、妊娠初期(配种至配种后第28天)此阶段,母猪饲养的目标是提高胚胎的着床成功率,减少胚胎的死亡。
受精后第9天至第13天,受精卵从延髓移至子宫角,胚胎开始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上。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饲养过多的饲料来避免猪高能量摄入,这导致孕酮分泌减少,从而减少胚胎存活的数量。
所以母猪配种后立即改用妊娠母猪料,并控制采食量。
并且不要移动和惊吓母猪,防止母猪流产。
建议配种后7天内严格限饲,每头每天约1.5kg(体况很瘦的母猪多喂一些,产仔数会提高),配种后第7-28天适当限饲,按照母猪体况投料,每头母猪每天1.8-2.2公斤。
二、妊娠中期(妊娠第29-84天)此阶段目标是保证胎儿发育的需要和母猪自身代谢的需要,也是母猪体况调整期,每头每天2.2-2.7公斤。
对于瘦母猪,饲料摄入量可以适当增加,但注意不要过度喂养,导致哺乳期的摄入量减少。
早点停止“供给胎儿”,妊娠第75天是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过量摄取能量会增加乳腺中脂肪的堆积,减少乳腺分泌细胞的数量,减少哺乳期的泌乳量。
头胎母猪建议全程每天饲喂1.8~2.5千克料即可,防止胎儿过大造成难产。
三、妊娠后期(妊娠第84-112天)此阶段,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很迅速,仔猪初生重的60-70%来自产前1个月的快速生长,同时也是乳腺充分发育的时期。
为了胎儿快速生长及母猪乳腺发育的需要,投料量每头每天2.8-3.5公斤。
预产前一周不应过分强调材料的减少,直到预产前两天可以适当减少投入量。
这样既可以提供母猪充足的能量与营养,能在分娩时保持充沛的体力,又能防止吃进的饲料太多压迫产道造成难产。
妊娠母猪的管理技术1、饲养方式:可分小群饲养和单栏饲养。
配种怀孕阶段饲养管理操作培训第一篇饲养管理1、母猪发情鉴定(查情)1.1 目的:确定适时配种。
适时输精是提高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关键,前提是准确判断母猪发情的起始时间。
1.2 母猪发情周期:母猪从初情期到性衰退前,在没有受孕的情况下,每隔一定的时间表现出周期性的发情和排卵,称发情周期。
一般把母猪从本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叫一个发情周期,一般为18—24天,平均为21天。
1.3 每天进行两次查情,上下午各一次,查情采用公猪试情与人工查情相结合的方法。
每次查情时,公猪必须到场,引导公猪和母猪口鼻接触。
1.4 母猪发情期分类:断奶母猪发情时期存在个体差异性,根据休情期的不同,断奶母猪发情期分为三类:断奶后0-3天发情的母猪称为“前沿发情母猪”;断奶后4-6天发情的母猪称为“正常发情母猪”;断奶后7天以上才发情的母猪称为“滞延发情母猪”。
1.4 母猪发情期分类:断奶母猪发情时期存在个体差异性,根据休情期的不同,断奶母猪发情期分为三类:断奶后0-3天发情的母猪称为“前沿发情母猪”;断奶后4-6天发情的母猪称为“正常发情母猪”;断奶后7天以上才发情的母猪称为“滞延发情母猪”。
1.5 仔细观察母猪的外阴、分泌物、行为及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变化,在查情时要综合所有的发情迹象考虑,不应只根据少数征状(如静立反射)来查情。
详见表1。
表1:母猪发情鉴定表2、适时配种2.1 先配断奶母猪和返情母猪,然后根据配种计划有选择地配后备母猪。
2.2 配种方式:实行“全人工授精”配种方式。
2.3 配种次数:发情正常的母猪配2次;发情不正常、发情时间过长、返情母猪、后备母猪配3次;流产母猪须待下个情期配种。
2.3 母猪适时配种方式:表4:母猪适时配种模式3、规范输精操作3.1 输精顺序:断奶正常发情母猪—返情母猪—发情后备母猪—非正常发情母猪。
3.2 输精程序:输精前准备—输精前精液检查—输精员消毒—母猪清洗消毒—输精管选用—插入输精管—输精—记录与签名。
冬季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选择适当饲喂方式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适应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即在配种前20天和配种后10天加喂精料,体况恢复后以青饲料为主,按饲养标准喂养,直到怀孕80天后,再加喂精料,但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一、选择适当饲喂方式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适应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即在配种前20天和配种后10天加喂精料,体况恢复后以青饲料为主,按饲养标准喂养,直到怀孕80天后,再加喂精料,但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2、前粗后精。
这种方式适合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
即在怀孕前期多喂给青粗饲料,后期再喂精料。
3、步步登高。
这种方式适合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
即在怀孕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逐渐增加精料比例,相应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但应注意在母猪产前一周,减少日粮10-20%。
二、运用合理的饲喂技术喂给怀孕母猪的日粮,除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外,还须具有一定量的青粗饲料,使母猪吃后有饱感,又不会压迫胎儿,青粗饲料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
此外,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同时不随意更换饲料品种,喂青粗饲料应少喂勤添,随时让母猪饮到清洁的饮水。
三、供给母仔充足营养怀孕母猪从日粮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然后再供给本身的需要,并为哺乳贮备部分营养物质。
因此,满足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保证母猪和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故生产中除供给母猪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应保证满足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四、切实加强管理管理怀孕母猪的重点是做好保胎工作。
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⑴怀孕母猪好单圈饲养,圈面要平坦,干燥清洁,保持冬暖夏凉。
积肥坑要浅,坡度不宜太陡。
⑴在母猪怀孕后的个月内,应吃好、睡好、少运动,以便恢复体力和膘情,但在怀孕中期应适当多运动,在后期应减少运动量,让母猪自由活动,临产前1周应停止活动。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引言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保证健康幼猪的出生和发育,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配方、饲喂方式、环境控制等方面。
饲料配方怀孕母猪在饲料配方上需要根据其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以下是常见的怀孕母猪饲料配方要点:1.蛋白质含量:怀孕初期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12-14%,随着妊娠进展,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至14-16%。
2.能量含量:能量供给足够是保证母猪正常发育和胎儿生长所必需的。
怀孕初期能量含量应控制在11-12MJ/kg,后期可逐渐增加至13-15MJ/kg。
3.矿物质和维生素:怀孕母猪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特别是钙、磷、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
饲喂方式怀孕母猪的饲喂方式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膳饲喂:由于怀孕初期与后期对营养需求不同,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膳饲喂。
初期可采用低能低蛋白的饲料,后期则逐渐增加能量和蛋白质含量。
2.定时定量:每日定时定量地饲喂,避免过度或不足,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3.饮水管理: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保持水源畅通。
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
环境控制良好的环境条件对怀孕母猪的健康和胎儿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环境控制要点:1.温度控制:保持舒适的温度范围有助于母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应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合理调节温度。
2.空气质量: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氨气和粉尘的积聚,防止疫病传播。
3.噪音控制:过大的噪音对母猪产生压力,影响其食欲和休息。
应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健康管理怀孕母猪的健康管理对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健康管理要点:1.疫苗接种:及时接种常规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
2.定期体检:定期检查母猪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呼吸、食欲等指标。
3.预防寄生虫:定期给母猪进行驱虫,预防内外寄生虫感染。
怀孕母猪产房管理怀孕母猪进入产房后需要特殊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