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21.25 KB
- 文档页数:13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问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一、周恩来总理生前有一次观看《霸王别姬》这出戏,对戏中刚愎自用的楚霸王项羽由辉煌的顶峰很快走向穷途末路的全过程曾用23个字作了精辟的点评:“一言堂”、“一家之长”、“一意孤行”、“一筹莫展”、“一曲挽歌”、“一败涂地”。
请阅读《史记·项羽本纪》,并结合这些点评分析项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项羽这个人项羽出身贵族,而且是武将世家,处事风格常以武者风范,不太顾及他人的看法,过于个性化,容易自大,并且主观性很强。
过多的胜利以及一些阿谀奉承扩大了他的这些心态,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了升华。
让他认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而且自己是战无不胜的。
所以他轻视一切人,轻视世间他一切的对手。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种放眼天下舍我气谁的霸气。
争夺天下要的是现实、利益、不择手段,当然还要笼络人心。
当然项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很重要的两条,一是气度,项羽过于个性化,一意孤行,过于个性化的人不好相处,这让他得罪了很多人才失去了很多人才。
二是使用人才,项羽也有很多的人才,其实不输于刘邦。
不过一个能力过强的人是很难相信别人的,大部分的事情会自己亲力亲为去做,项羽个人才能过高,导致下属自认出谋不及项羽,所以真正说话的人比较少,要知道你是要当皇帝的不是要当将军霸王,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
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不过是一名强悍的勇士而已。
二、阅读《战国策·齐策四》“赵威后问齐使”章,然后穷尽式地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後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专)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起止时间2019-4-12至2019-5-9 23:59:00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语言描写∙B、细节描写∙C、行为描写∙D、肖像描写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唐代作家中,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是()∙A、柳宗元∙B、白居易∙C、韩愈∙D、杜甫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冯谖客孟尝君》的情节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A、弹铗三歌∙B、尽烧债券∙C、西游于梁∙D、请立宗庙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倡导者是( )∙A、孔子∙B、司马迁∙C、庄子∙D、孟子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庄子∙C、孟子∙D、李斯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王无罪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铺垫∙B、烘托∙C、对比∙D、象征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满招损,谦得益∙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句子中,“其”字表达祈使语气的是()∙A、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B、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首页> 课程作业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罪归于年景不好的观点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唐代作家中,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是()a、柳宗元b、白居易c、韩愈d、杜甫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秋水》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作喻来说明()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庄子c、孟子d、李斯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倡导者是( )a、孔子b、司马迁c、庄子d、孟子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文章中比喻连类而及,层见迭出的是()a、《五代史伶官传序》b、《秋水》c、《寡人之于国也》d、《论毅力》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王无罪岁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铺垫b、烘托c、对比d、象征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句子中,“其”字表达祈使语气的是()a、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b、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1、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末尾评论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请把这段评论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分析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什么态度?(10分)答:《论语》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他那忠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
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态度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端正行去影响别人,为给众人树立好榜样!2、周厉王压制民众的批评,最终的下场是什么?召公说:“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这些劝谏语有什么启发意义?(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分)答:“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王安石认为仁宗朝“相坐之法”收到的效果是()。
•A、贵戚莫敢强横犯法•B、寇攘者辄得•C、收举才士•D、蛮夷遂无大变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杜拉斯的哪部小说曾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A、《抵挡太平洋的堤坝》•B、《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C、《广岛之恋》•D、《情人》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李煜《破阵子》词中的“沈腰”是指()。
•A、沈佺期•B、沈括•C、沈约•D、沈亚之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下属于军事领域的新法条目是()。
•A、保马法•B、三舍法•C、均输法•D、免役法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被杜拉斯称为“惟一的亲人”的是()。
•A、父亲•B、母亲•C、大哥•D、二哥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忠恕诚悫”中“悫”字的含义是()。
•A、呆板•B、谨慎•C、正直•D、坦荡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源于()。
•A、基督教•B、天主教•C、艺术•D、理性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杜拉斯小说最显著的特征是()。
•A、想象力•B、自传性书写•C、浪漫情调•D、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王安石卒于今天的()市。
•A、开封•B、南京•C、抚州•D、杭州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庄子曾担任()一职。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问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1. 鲁迅《秋夜》中的象征体系是怎样的?其中的天空、星星、月亮、繁霜、恶鸟和枣树、小粉红花、煤油灯、小青虫等等分别象征什么?(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 分)2. 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10 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⑴《侍坐》章记录了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的情况。
请问这次主题班会的讨论题是什么?⑵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是怎么发言的?⑶四位学生的发言分别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和志趣?3. 汉乐府《陌上桑》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罗敷的外貌美和内在美的?(10 分)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起止时间2020-9-20至2020-10-31 23:59:00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一个典型细节是()。
•A、庄公“寤生”•B、颍考叔“食舍肉”•C、共叔段“收贰为己邑”•D、庄公母子“隧而相见”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句中“时”的意思是()。
•A、时常•B、按时•C、适时•D、及时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一部史书是()。
•A、《左传》•B、《国语》•C、《史记》•D、《汉书》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指责的是()。
•A、郑伯•B、寤生•C、京城大叔•D、武姜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庄子·逍遥游》中,达到了“逍遥游”境界的是()。
•A、鲲鹏•B、宋荣子•C、列子•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遊无穷者”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词性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B、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成语中,属于从孔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作业名称: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起止时间:2015-4-10 至2015-5-6 23:59:00标准题总分:100详细信息:Cosqnconq;p nq fnqon finwqfi f qw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古今的词义是有变化的,例如“脚”,原来是指“小腿”的,现在用来指“足”。
下列选项中,对古汉语句子中的词注释正确的是()。
A、多行不义,必自毙。
(注:“毙”,“灭亡”)B、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注:“信”,“书信”)C、塗有饿莩而不知发。
(注:“饿”,“吃不饱”)D、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注:“走”,“跑”)E、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馀,虽欲去,必不达。
(注:“去”,“前往”F、“达”,“到达”)正确答案:D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现手法是( )A、侧面烘托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类比显现正确答案:A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下列句子中加“<>”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其中与其它各句用法不同的是()。
A、庄公寤生,<惊>姜氏。
B、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C、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D、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正确答案:B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
”对句中“离”的解释确切的是()。
A、逃脱、避开B、离散C、遭受D、经历正确答案:C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答李翊书》中,“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喻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