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一、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或乳浊物。常见的有格栅、筛滤、离心、澄清、过滤、隔油等方法。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见的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电解、电解絮凝、焚烧等方法。

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见的有混凝、气浮、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萃取、气提、吹脱、蒸发、结晶、焚烧等方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微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常见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稳定塘与湿地处理等。生物处理法也可按是否供氧而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类,前者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后者包括各种厌氧消化法。二、废水处理系统

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进行某种程度处理的废水均进行前面的处理步骤。例如,一级处理包括预处理过程,如经过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同样,二级处理也包括一级处理过程,如经过格栅、沉砂池、调节池及初沉池。预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废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设备。一级处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沉淀过程,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法中的各种处理单元如沉降或气浮来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出水进入二级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或排放。在某些情况下还加入化学剂以加快沉降。一级沉淀池通常可去除90%~95%的可沉降颗粒、50%~60%的总悬浮固形物以及25%~35%的BOD5,但无法去除溶解性污染物。

二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级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BOD,并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二级处理还可以去除一定量的营养物,如氮、磷等。二级处理主要为生物过程,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分解有机污染物。二级处理过程

可以去除大于85%的BOD5及悬浮固体物质,但无法显著地去除氮、磷或重金属,也难以完全去除病原菌和病毒。一般工业废水经二级处理后,己能达到排放标准。

当二级处理无法满足出水水质要求时,需要进行废水三级处理。污水三级处理是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细悬浮物、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的工艺处理过程。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法、化学沉淀法、过滤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一般三级处理能够去除99%的BOD、磷、悬浮固体和细菌,以及95%的含氮物质。三级处理过程除常用于进一步处理二级处理出水外,还可用于替代传统的二级处理过程。

三、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物化处理

1. 格栅

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去除会阻塞或卡住泵、阀及其机械设备的大颗粒物等。格栅的种类有粗格栅、细格栅。粗格栅的间隙为40~150mm,细格栅的间隙范围在5~40mm。

2. 调节池

为尽可能减小或控制废水水量的波动,在废水处理系统之前,设调节池。根据调节池的功能,调节池分为均量池、均质池、均化池和事故池。

(l)均量池。主要作用是均化水量,常用的均量池有线内调节式、线外调节式。

(2)均质池(又称水质调节池)。均质池的作用是使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废水进行混合,使出流水质比较均匀。常用的均质池形式有①泵回流式;②机械搅拌式;③空气搅拌式;④水力混合式。前三种形式利用外加的动力,其设备较简单、效果较好,但运行费用高,水力混合式无需搅拌设备,但结构较复杂,容易造成沉淀培塞等问题。常见的均质池见图3-1

(3)均化池。均化池兼有均量池和均质池的功能,既能对废水水量进行调节,

又能对废水水质进行调节。如采用表面曝气或鼓风曝气,除能避免悬浮物沉淀和出现厌氧情况外,还可以有预曝气的作用。

(4)事故池。事故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容纳生产事故废水或可能严重影响活水处理厂运行的事故废水。

图13-1 常用均质池

3. 沉砂池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泵站和沉淀池之前,用以分离废水中密度较大的砂粒、灰渣等无机固体颗粒。

平流沉砂池: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他的截留效果好、工作稳定、构造较简单。

曝气沉砂池:集曝气和除砂为一体,可使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至5%以下,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庆氧分解、除油和除泡等功能,为后续的沉淀、曝气及污泥消化池的正常运行以及污泥的脱水提供有利条件。

4. 沉淀池

在废水二级处理中沉淀是主要的处理工艺,去除悬浮于污水中可沉淀的固体物质。处理效果基本上取决于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根据池内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平流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池内水沿池长水平流动通过沉降区并完成沉降过程。图3-2为广泛使用的设有链带式刮泥机的平流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直径较大的圆形池,见图3-3。

坚流沉淀池:池面多呈圆形或正多边形。图3-4为圆形竖流沉淀池示意图。

在二级废水处理系统中,沉淀池是有多种功能,在生物处理前设初沉池,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二沉池,可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

5. 隔油

采用自然上浮法去除可浮油的设施,称为隔油池。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隔油池和斜板式隔油油两类。平流式隔油池的结构与平流式沉淀池基本相同。

6. 中和处理

中和适用于酸性、碱性废水的处理,应遵循以废治废的原则,并考虑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废水中含酸、碱浓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如果酸、碱浓度在3%以上,则应考虑综合回收或利用:酸碱浓度在3%以下时,因回收利用的经济意义不大,才考虑中和处理。在中和后不平衡时,考虑采用药剂中和。

酸碱废水相互中和一般是在混合反应池内进行,池内设有搅拌装置。一般在混合反应池前设均质池,以确保两种废水相互中和时,水量和浓度保持稳定。

酸性废水的中和药剂有石灰(CaO)、石灰石(CaCO3)和氢氧化钠(NaOH)等。酸性废水投药中和处理流程见图3-5。

碱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盐酸,使用盐酸的优点是反应产物的溶解度大,泥渣量小,但出水溶解国体浓度高。中和流程和设备与酸性废水投药中和基本相同。

7. 化学沉淀处理

化学沉淀处理是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沉淀剂),使其与废水中溶解态的污染物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固体生成物,然后进行固废分离,除去水中污染物。

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铅、锌、镍、铬、铁、铜等)、碱土金属(如钙、镁)、某些非重金属(如砷、氟、硫、硼)均可采用化学沉淀处理过程去除。沉淀剂可选用石灰、硫化物、钡盐和铁屑等。

化学沉淀法除磷通常是加入铝盐或铁盐及石灰。最常用的铝盐是明矶AlK(SO4)2.12H2O。铝离子能絮凝磷酸根离子,形成磷酸铝沉淀。明矶和氯化铁的加入会降低水质的pH值,而加入石灰会使水的pH值升高。

化学沉淀处理的工艺过程:①投加化学沉淀剂,与水中污染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析出;②通过凝聚、沉降、浮上、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③泥渣的处理和回收利用。采用化学沉淀法时,应注意避免沉淀污泥产生二次污染。

8. 气浮

气浮适用于去除水中密度小于1 kg/L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可用于污(废)水处理,也可用于污泥浓缩。通过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乳化油脱稳、絮凝,以微小气泡作载体,黏附水中的悬浮颗粒,随气泡夹带浮升至水面,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分离污染物。

浮选过程包括气泡产生、气泡与颗粒附着以及上浮分离等连续过程。气浮工艺类型包括加压溶气气浮、浅池气浮、电解气浮等。

9. 混凝

混凝法可用于污(废)水的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可去除废水中胶体及悬浮污染物,适用于废水的破乳、除油和污泥浓缩。

10. 过滤

过滤适用于混凝或生物处理后低浓度悬浮物的去除,多用于废水深度处理,包括中水处理。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作为滤料。

11. 膜分离

采用膜分离法时,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采用膜分离法时应考虑膜清洗、废液和浓液的处理及回收以及废弃膜组件的出路及二次污染。微滤适用于去除粒径为0.1~l0μm的悬浮物、颗粒物、纤维和细菌,操作压力为0.07~0.2MPa。超滤适用于去除分子量为103~106Da的胶体和大分子物质,操作压力为0.1~0.6MPa,纳滤适用于分离分子量在200~1000 Da,分子尺寸在1~2nm的溶解性物质、二价及高价盐等,操作压力为0.5~2.5MPa。反渗透适用于去除水中全部溶质,宜用于脱盐及去除微量残留有机物,操作压力取决于原水含盐量(渗透压)、水温和产水通量,一般为1~10MPa。

12. 吸附

废水的吸附处理一般用来去除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单元难以去除的微量污染物质,不仅可以除臭、脱色、去除微量的元素及放射性污染物质,而且还能吸附诸多类型的有机物质,如:高分子烃类、卤代烃、氯化芳烃、多核芳烃、酚类、苯类以及杀虫剂、除莠剂等。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用于脱色、除臭味、去除重金属等。吸附剂可选用活性炭、活化煤、白土、硅藻土、膨润土、蒙脱石黏土、沸石、活性氧化铝、树脂吸附剂、木屑、粉煤灰、腐殖酸等。

13. 化学氧化

化学氧化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离子及致病微生物等。通常包括氯氧化、湿式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空气氧化等。

氯氧化适用于氟化物、硫化物、酚、醇、醛、油类等的去除,氯系氧化剂包括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钠等。碱式氯化法主要用于含氰废水处理,调整pH值后投加液氯或漂白粉,使氧最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氯气。湿式催化氧化适用于某些浓度高、毒性大、常规方法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臭氧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很快,近年来,随着一般公共用水污染日益严重,要求进行深度处理,国际上再次出现了以臭氧作为氧化剂的趋势。臭氧氧化法在水处理中主要是使污染物氧化

分解,用于降低BOD、COD,脱色,除臭、除味、杀菌、杀藻,除铁、锰、氰、酚等。空气氧化适用于除铁、除锰及含二价硫废水的处理。

14. 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适用于原水脱盐净化,回收工业废水中有价金属离子、阴离子化工原料等。常用的离子交换剂包括磺化煤和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吸附交换能力较强的阳离子可选用弱酸型树脂;去除水中吸附交换能力较弱的阳离子可选用强酸型树脂;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多时,应选用抗氧化性好、机械强度较高的大孔型树脂。处理工业废水时,离子交换系统前应设预处理装置。

15. 电渗析

电渗析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溶质离子,可用于海水或苦咸水(小于10g/L)淡化、自来水脱盐制取初级纯水、与离子交换组合制取高纯水、废液的处理回收等。用于水的初级脱盐,脱盐率在45%~90%。

16. 电吸附

电吸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运行能耗低、水利用率高、无二次污染、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废水中微量金属离子、部分有机物及部分无机盐等杂质的去除。

四、废水的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适用于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废水,按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可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好氧生物处理宜用于进水BOD5/COD>0.3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宜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和污泥等的处理。

1. 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氧化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等,其中前三种方式属活性污泥法好氧处理,后三种属生物膜法好氧处理。

(1)传统活性污泥法

适用于以去除污水中碳源有机物为主要目标,无氮、磷去除要求的情况。自从1914年Ardem和Lockett发明活性污泥法以来,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按反应器类型划分,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完全混合法、吸附再生法,以及带有微生物选择池的活性污泥法。按供氧方式以及

氧气在曝气池中分布特点,处理工艺分为传统曝气工艺、渐减曝气工艺和纯氧曝气工艺。按负荷类型分为传统负荷法、改进曝气法、高负荷法、延时曝气法。

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法: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为长方形,经过初沉的废水与回流污泥从曝气池的前端,并借助空气扩散管或机械搅拌设备进行混合。一般沿池长方向均匀设置曝气装置。在曝气阶段有机物进行吸附、絮凝和氧化。活性污泥在二沉池进行分离。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见图3-6

图3-6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阶段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又称为阶段进水法)通过阶段分配进水的方式避免曝气池中局部浓度过高的问题。采用阶段曝气后,曝气池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和溶解氧消耗明显改善。由于废水中常含有抑制微生物产生的物质,以及会出现浓度波动幅度大的现象,因此阶段曝气法得到较广泛的使用(图3-7)。

图3-7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完全混合法:完全混合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又称为带沉淀和回流的完全混合反应器工艺)。在完全混合系统中废水的浓度是一致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氧气

需求沿反应器长度没有发生变化。在完全混合法工艺中,只要污染物是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就不会直接暴露于浓度很高的进水污染物中。因此,该工艺适合于含可生物降解污染物及浓度适中的有毒物质的废水。与运行良好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它的污染物去除率较低。

吸附再生法:吸附再生工艺(又称为接触稳定工艺)由接触池、稳定池和二沉池组成。来自初沉池的废水在接触反应器中与回流污泥进行短暂的接触(一般为10~60 min),便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被氧化或被细胞吸收,颗粒物则被活性污泥絮体吸附,随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废水被排放,沉淀后浓度较高的污泥则进入稳定池继续曝气,进行氧化过程。浓度较高的污泥回流到接触池中继续用于废水处理。吸附再生法适用于运行管理条件较好并无冲击负荷的情况。

带选择池的活性污泥法:该工艺在曝气池前设置一个选择池。回流污泥与污水在选择池中接触10~30min,使有机物部分被氧化,改变或调节活性污泥系统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微生物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

传统负荷法经过不断地改进,对于普通城市污水,BOD5和悬浮固体(SS)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5%以上。传统负荷类型的经验参数范围是:混合液污泥浓度在1200~3000mg/L,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左右,BOD5负荷约为0.56 kg/ (m3.d)。

改进曝气类型适用于不需要实现过高去除率(BOD去除率>85%),通过沉淀即可达到去除要求的情况。负荷经验参数范围是:混合液污泥浓度300~600mg/L,曝气时间为1.5~2h,BOD5和SS的去除率在65%~75%。

高负荷类型是通过维持更高的污泥浓度,在不改变污泥龄的情况下,减小水力停留时间来减少曝气池的体积,同时保持较高的去除率。污泥浓度达到4000~10000 mg/L时,BOD5容积负荷可以达到1.6~3.2 kg/ (m3.d)。在氧气供应充足并不存在污泥沉降问题的条件下,高负荷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曝气池体积并达到90%以上的BOD5和SS去除率。目前,许多高负荷法使用纯氧曝气来提高传氧速率,以避免曝气池紊动度过大引起污泥絮凝性和沉降性变差。如果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会引起严重的污泥沉降,尤其是污泥膨胀的问题。

延时曝气工艺采用低负荷的活性污泥法以获取良好稳定出水水质。延时曝气法中停留时间一般为24 h,污泥浓度一般为3000~6000 mg/L,BOD5负荷<0.24 kg/(m3.d)。由于污泥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污泥处于内源呼吸阶段,剩余污泥量少(甚至不产生剩余污泥),因此污泥的矿化程度高,无异臭、易脱水,实际上是废水和污泥好气消化的综合体。典型的问题是污泥膨胀引起的污泥流失、硝化问题导致pH值降低以及出水悬浮物增高等。

(2) 氧化沟

氧化沟属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图3-8),氧化沟的池型,既是推流式,又具备完全混合的功能。氧化沟与其他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占地大、投资高、运行费用也略高的缺点,适用于土地资源较丰富地区:在寒冷地区,低温条件下,反应池表面易结冰,影响表面曝气设备的运行,因此不宜用于寒冷地区。

(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适用于建设规模为III类、IV类、V类的污水处理厂和中小型废水处理站,适合于间歇排放工业废水的处理。SBR反应池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SBR以脱氮为主要目标时,应选用低污泥负荷、低充水比;以除磷为主要目标时,应选用高污泥负荷、高充水比。

(4) 生物接触氧化

适用于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程度确定采用一段式或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个数不应少于2 个。

(5) 生物滤池

适用于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生物滤池应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供应空气,应按组修建,每组由2座滤池组成,一般为6~8组。曝气生物滤池适用于深度处理或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

2. 厌氧处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厌氧消化。厌氧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滤池(AF)、厌氧流化床(AFB)。厌氧处理产生的气体,应考虑收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1)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反应器)

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厌氧反应器之一。该反应器运行的重要前提是反应器内能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如图3-9所示,废水自下而上通过UASB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底部有一高浓度(污泥浓度可达60~80 g/L)、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此转化为CH4和CO2。UASB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被分离的消化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在食品工业、化工、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中有许多成功的UASB。典型的设计负荷是4~15kgCOD/ (rn3.d)。

(2) 厌氧滤油

适用于处理溶解性有机废水。

(3) 厌氧流化床

适用于各种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典型工艺参数以COD去除80%~90%计,污泥负荷为0.26~4.3kgCOD/(kg MLVSS·d)

3.生物脱氮除磷

当采用生物法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时,原水水质应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的相关规定,即脱氮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大于4;除磷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大于l7。仅需脱氮时,应采用缺氧/好氧法;仅需除磷时,应采用厌氧/好氧法;当需要同时脱氮除磷时,应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缺氧/好氧法和厌氧/好氧法工艺单元前不设初沉池时,不应采用曝气沉砂池。厌氧/好氧法的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当出水总磷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时,应采用化学除磷作为辅助手段。

五、生态处理

当水量较小、污染物浓度低、有可利用土地资源、技术经济合理时,可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审慎地采用污水生态处理。污水自然处理应考虑对周围环境以及水体的影响,不得降低周围环境的质量,应根据区域地理、地质、气候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污水生态处理方式。

1.土地处理

用污水土地处理时,应根据土地处理的工艺形式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在集中式给水水源卫生防护带,含水层露头地区,裂隙性岩层和熔岩地区,不得使用污水土地处理。地下水埋深小于 1.5 m地区不应采用污水土地处理工艺。

2.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适用于水源保护、景观用水、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的后续除磷脱氮、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等。人工湿地可选用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及其组合。人工湿地宜由配水系统、集水系统、防渗层、基质层、湿地植物组成。人工温地应选择净化和耐污能力强、有较强抗逆性、年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快而稳定、易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综合利用价值的植物,宜优选当地植物。人工湿地基质层(填料)应根据所处理水的水质要求,选择砾石、炉渣、沸石、钢渣、石英砂等。人工湿地防渗层应根据当地情况选用黏土、高分子材料或湿地底部的沉积污泥层。

六、消毒处理

是否需要消毒以及消毒程度应根据废水性质、排放标准或再生水要求确定。为避免或减少消毒时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最好采用紫外线或二氧化氮消毒,也可用液氯消毒。同时应根据水质特点考虑消毒副产物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消除有害消毒副产物。

臭氧消毒适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如脱色、除臭等)。在臭氧消毒之前,应增设去除水中SS和COD的预处理设施(如砂滤、膜滤等)。

七、污泥处理与处置

对在污水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膨化污泥。污泥量及其特性与原污水特点及污水处理过程有关,污水处理的程度越高,产生的污泥量也越大,污泥的主要特性包括:总固态物含量、易挥发固态物含量、pH值、营养物、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有机化学品、危险性污染物等。

应根据工程规模、地区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与处置。污水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包括使污泥的体积减少和污泥的质量减少,前者如采用污泥浓缩、脱水、干化等技术,后者如采用污泥消化、污泥焚烧等技术。污水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是使污泥得到稳定(不易腐败),以利于对污泥作进一步处理和利用。可以达到减少有机组分含量、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便于污泥的贮存和利用,抑制细菌代谢,降低污泥臭味,产生沼气、回收资源等目的,实现污泥稳定可采用厌氧消化、好氧消化、污泥堆肥、加碱稳定等技术。污水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是减少污泥中的致病菌、寄生虫卵数量及多种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降低污泥臭味,广义的无害化处理还包括污泥稳定。污泥处置应逐步提高污泥的资源化程度,变废为宝,将污泥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燃料和建材等方面,做到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可持续发展。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考虑污泥性质与数量、技术条件、运行管理费用、环境保护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农业发展情况、当地气候条件和污泥最终处置的方式等因素。对工业废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应依据危险废物名录及相关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属危险废物的工业废水污泥,应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的要求处理与处置。

1.污泥处理方法

(l) 污泥浓缩处理

污泥浓缩应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污泥性质、污泥量和污泥含水率要求进行选择,其目的是减少后续污泥处理单元(泵、消化池、脱水设备)所处理的污泥体积。可采用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带式浓缩机浓缩和转鼓机械浓缩等。当要求浓缩污泥含固率大于6%时,可适量加入絮凝剂。固态物含量为3%~8%的污泥经浓缩后体积可减少50%。

(2) 污泥消化处理

污泥可采用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工艺处理,污泥消化工艺选择应考虑应考虑污泥性质、工程条件、污泥处置方式以及经济适用、管理方便等因素。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省、工艺条件(污泥温度)稳定、可回收能源(沼气综合利用)、占地较小等原因,采用比较广泛;但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较大。污泥好氧消化系统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工艺条件(污泥温度)随气温变化波动较大、冬季运行效果较差、能耗高等原因,采用较少;但好氧消化工艺具有有机物去除率较高、处理后污泥品质好、处理场地环境状况较好、工艺过程没有危险性等优点。污泥好氧消化后,氮的去除率可达60%,磷的去除率可达90%,上清液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后,不会增加污水脱氨除磷的负荷。一般在污泥量较少的污水处理厂,或由于受工业废水的影响,污泥进行厌氧消化有困难时,可考虑采用好氧消化工艺。

(3) 污泥脱水处理

污泥脱水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泥中的水分。脱水可去除污泥异味,使污泥成为非腐败性物质。污泥产量较大、占地面积有限的污(废)水处理系统应采用污泥机械脱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站的污泥不应采用自然干化脱水方式。污泥脱水设备可采用压滤脱水机和离心脱水机。

(4) 污泥好氧发酵

日处理能力在5万m3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采用条垛式好氧发酵处理和综合利用;日处理能力在5万m3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发酵槽(池)式发酵工艺。污泥好氧发酵产物可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苗圃、林用、土壤修复及改良等。

(5) 污泥干燥处理

污泥干燥处理直采用直接式干燥器,主要有带式干燥器、转筒式干燥器、急骤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污泥干燥的尾气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6) 污泥焚烧处理

污泥焚烧工艺适用于下列情况:a)污泥不符合卫生要求、有毒物质含量高、不能为农副业利用:b)污泥自身的燃烧热值高,可以自燃并利用燃烧热量发电:c)可与城镇垃圾混合焚烧并利用燃烧热量发电。污泥焚烧的烟气应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泥焚烧的飞灰应妥善处置,避免二次污染。采用污泥焚烧工艺时,所需的热量依靠污泥自身所含有机物的燃烧热值或辅助燃料,故前处理不必用污泥消化或其他稳定处理,以免由于有机物减少而降低污泥的燃烧热值。

2. 污泥处置与利用

污泥的最终处置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在符合相应标准后中,污泥可用于改良土地或园林绿化和农田利用。污泥的最终处置如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时应考虑有毒害物质浸出等安全性问题。污泥卫生填埋时,应严格控制污泥中和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含水率应小于60%,并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八、恶臭污染治理

除臭的方法较多,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在技术经济可行,满足环境评价、满足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除臭方法。目前除臭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常见的化学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和化学吸收法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脱臭方法的主流是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酸碱吸收、化学吸附、催化燃烧三种。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但都存在着所使用设备繁多且工艺复杂,二次污染后再生困难和后处理过程复杂、能耗大等问题。因此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便致力于用生物方法来处理恶臭物质。

恶臭污染治理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应优先考虑生物除臭方法。无须经常人工维护的设施,如沉砂池、初沉池和污泥浓缩池等,应采用固定式的封闭措施控制臭气;需经常维护和保养的设施,如格栅间、泵房的集水井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机房等,应采用局部活动式或简易式的臭气隔离措施控制臭气。

九、工艺组合

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很多,不能设想只用一种处理方法就能把所有污染物质去除殆尽,应根据原水水质特性、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处理出水水质目标,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处理单元或组合工艺。废水处理组合工艺中各处理单元要相互协调,在各处理单元的协同作用下去除废水中的目标污染物质,最终使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采用厌氧和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时,厌氧工艺单元应设置在好氧工艺单元前。当废水中含有生物毒性物质,且废水处理工艺组合中有生物处理单元时,应在废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前去除生物毒性物质。在污(废)水达标排放、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污泥产量低的处理单元或组合工艺。

城镇污水处理应根据排放和回用要求选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再生处理的工艺组合。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污染物。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及植物性营养盐。三级处理是对经过二级处理后没有得到较好去除的污染物质进行深化处理。当有污水回用需求时,应设置污水再生处理工艺单元。城镇污水脱氨除磷应以生物处理单元为主,生物处理单元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时,应辅以化学处理单元。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应考虑设置事故应急池。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一、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 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四大类。 (一)物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物理法操作简单、经济。常采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及蒸发、结晶法等。 1.重力分离(即沉淀)法 利用污水中呈悬浮状的污染物和水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或上浮)作用,使水中悬浮物分离出来。沉淀(或上浮)处理设备有沉砂池、沉淀池和隔油池。 在污水处理与利用方法中,沉淀与上浮法常常作为其他处理方法前的预处理。如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水时,一般需事先经过预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质减少生化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而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仍要经过二次沉淀池的处理,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过滤法 利用过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介质有钢条、筛网、砂布、塑料、微孔管等,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格栅、栅网、微滤机、砂滤机、真空滤机、压滤机等(后两种滤机多用于污泥脱水)。 3.气浮(浮选) 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污水中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如乳化油)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至水面,从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根据空气打入方式不同,气浮处理方法有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气浮法和射流气浮法等。为了提高气

浮效果,有时需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 4.离心分离法 含有悬浮污染物质的污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悬浮颗粒(如乳化油)和污水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方法。常用的离心设备按离心力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由水流本身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旋流分离器,由设备旋转同时也带动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离心分离机。 旋流分离器分为压力式和重力式两种。因它具有体积小、单位容积处理能力高的优点,近几十年来广泛用于轧钢污水处理及高浊度河水的预处理。离心机的种类很多,按分离因素分有常速离心机和高速离心机。常速离心机用于分离低浆废水效果可达60%~70%,还可用于沉淀池的沉渣脱水等。高速离心机适用于乳状液的分离,如用于分离羊毛废水,可回收30%~40%的羊毛脂。 (二)化学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 1.化学沉淀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它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以降低污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这种处理法常用于含重金属、氰化物等工业生产污水的处理。按使用沉淀剂的不同,化学沉淀法可分为石灰法(又称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法和钡盐法。 2.混凝法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凝聚成大颗粒而下沉。通过混凝法可去除污水中细分散固体颗粒、乳状油及胶体物质等。该法可用于降低污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种重金属毒物(汞、镉、铅)和放射性物质等,也可以去除能够导致富营养化物质如磷等可溶性无机物,此外还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因此混凝法在工业污水处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既可作为独立处理工艺,又可与其他处理法配合使用,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目前常采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碱式氯化铝、铁盐(主要指硫酸亚铁、三氯化铁及硫酸铁)等。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达到治理水体污染,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新建工程;改建、扩建工程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节约用地等有关政策和排水行业的发展政策。 第五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应统一规划,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远期发展,按系统分期配套建设,并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厂)建设前应根据城市排水规划先建配套的管渠和泵站或同步建设。二级污水厂宜根据当地环境、技术、经济条件一次建成,当条件不具备时,一、二级处理工程设施可分期建设,分期投产。 第六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性质、环境质量评价或环境影响报告以及水域功能区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 第七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应积极采用经过鉴定并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对于需要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应以提高项目综合效益,推进技术进步为原则,在符合国情和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第八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加强和重视净化污水、污泥的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 第九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管渠建设,在城市新区应采用雨污分流,旧城区改造应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工业废水的水质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时,应优先采用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方案。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前,应在企业内部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实行清污分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排污量,并在排放口设置检测设施。

污水处理中常见基本概念

污水处理中常见基本概念 (1)厌氧:不需要氧气的环境状态。 (2)缺氧:氧气不足的环境状态。 (3)好氧:氧气充足的环境状态。 (4)活性污泥:有活性的污泥。污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吃掉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提升污水水质。 (5)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 (6)气浮:是指水中产生的微小气泡与污染颗粒粘在一起并漂浮在水面上,使固态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 (7)曝气: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 (8)凝聚:混合物形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9)絮凝:指使漂浮在水中的污染物质集聚变大,形成团的现象,达到固-液分离。 (10)混凝: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把能起凝聚与絮凝作用的药剂统称为混凝剂。常见的混凝药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碳酸镁。 (11)过滤:去除水中的微小粒子和细菌的方法。 (12)沉淀:水中杂质沉到水底的过程。 (13)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 (14)控源和截污 控制污染源和截断污染源污水,阻断外源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 工程措施: a.将外部点源污染水体进行严格处理,达标的水体再引入目标水体。 b.目标水体与外部水体之间设橡胶坝阻隔,防止外水入侵。 c.新城内严格雨污分流,并考虑初期雨水的截留措施。 (15)清淤和疏浚 目的:阻断河道底泥等内源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 工程措施:

a.河道清淤(淤:一般是指河道黑色有机底泥) b.疏浚(挖走泥土,拓宽和深河道,并筑固河堤坝) (16)硝化作用:氨态氮(NH 4+)转变为硝酸态氮(NO 3 -)的过程。 (17)反硝化作用: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化物(N 2和N 2 O)的作用。 污水处理中常用药剂 (1)PAC:聚合氯化铝,一种净水材料,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铝。(2)NaOH:烧碱(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 (3)Ca(OH) 2 :熟石灰,用于硬水软化剂,自来水消毒澄清剂等。 (4)CaO:生石灰,可用于酸性废水处理及污泥调质。 (5)PAM:聚丙烯酰胺,分子式为(C 3H 5 NO)n,是一种线状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 同时也是一种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产品,专门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这一过程称之为絮凝,因其中良好的絮凝效果,PAM作为水处理的絮凝剂并且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6)Na 2CO 3 :纯碱,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 从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 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是处理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一、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 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 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 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 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 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能够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 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 将乳化油破除, 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 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 如不高, 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 废水pH 一般为2-3, 还有高浓度的Fe2+, 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 滤池→pH回调池→排放 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 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 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 作为喷涂底层, 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 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 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进行处理。二、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 由于电镀工艺不同, 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 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业废水处理理论 一、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的含义和分类 定义:指工业企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 包括:生产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两大类。 二、工业废水的分类、种类、指标 1分类 按行业的产品加工对象:冶金、造纸、纺织、印染等。 按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分:无机废水(电镀、矿物加工),有机废水(食品加工) 按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酸性、碱性、含酚等 按处理难易程度和危害性分:易处理危害性小的废水,易生物降解无明显毒性的废水,难生物降解又有毒性的废水。 2工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的种类 1)含无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的污染; 2)含有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的污染; 3)含有大量不溶性悬浮物废水的污染; 4)含油废水产生的污染; 5)含高浊度和高色度废水产生的污染; 6)酸性和碱性废水产生的污染; 7)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废水产生的污染; 8)含有氮、磷等工业废水产生的污染。 三、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1 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Physical Treatment) 定义:应用物理作用没有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处理法; 操作单元(Operating Units):调节(Adjust)、离心分离(CentrifugalSeparation)、除油(Oil Elimination)、过滤(Filtration)等。 废水经过物理处理过程后并没有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本性,而仅使污染物和水分离。 2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Chemical Treatment) 定义: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Operating Units):中和( Neutralization)、化学沉淀( Chemical Precipitation)、药剂氧化还原(Chemical Oxidation Reduction)、臭氧氧化(Ozone Oxidation )、电解(Electrolysis)、光氧化法(Photo- Oxidation)等。 污染物在经过化学处理过程后改变了化学本性,处理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化学变化。 3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Physic-chemicalTreatment) 定义: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是通过相转移的变化而达到去除的目的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Operating Units):混凝(Coagulation)、气浮(Floatation)、吸附(Adsorption)、离子交换(Ion Exchange)、电渗析(Electro-dialysis)、扩散渗析(Diffusion Dialysis)、反渗透(Reverse Osmosis)、超滤(Ultra Filtrate)等。 污染物在物化过程中可以不参与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直接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也可以经过化学反应后再转移。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一、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或乳浊物。常见的有格栅、筛滤、离心、澄清、过滤、隔油等方法。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见的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电解、电解絮凝、焚烧等方法。 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见的有混凝、气浮、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萃取、气提、吹脱、蒸发、结晶、焚烧等方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微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常见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稳定塘与湿地处理等。生物处理法也可按是否供氧而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类,前者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后者包括各种厌氧消化法。二、废水处理系统 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进行某种程度处理的废水均进行前面的处理步骤。例如,一级处理包括预处理过程,如经过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同样,二级处理也包括一级处理过程,如经过格栅、沉砂池、调节池及初沉池。预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废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设备。一级处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沉淀过程,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法中的各种处理单元如沉降或气浮来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出水进入二级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或排放。在某些情况下还加入化学剂以加快沉降。一级沉淀池通常可去除90%~95%的可沉降颗粒、50%~60%的总悬浮固形物以及25%~35%的BOD5,但无法去除溶解性污染物。 二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级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BOD,并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二级处理还可以去除一定量的营养物,如氮、磷等。二级处理主要为生物过程,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分解有机污染物。二级处理过程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在原油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这部分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外界环境中,会给外界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保护工作,在这一背景下,油气生产公司只有采取一切措施对污水进行处理才符合我国的相关要求,处理后的污水不但可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而且还可以用于油井回注,由此可见,污水处理可以为油气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目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各种污水处理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此问题,本次研究首先对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一、油田污水处理重要性分析 我国属于世界石油大国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石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目前,新能源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是仍然无法动摇石油资源的地位。对于石油产业而言,其产业链相对较长,产业链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的石油产业已经进入到了成熟阶段,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到了开发的中后期阶段,在原油开发的中后期阶段中,原油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原油被开采出地面以后需要对其进行油水分离,进而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的组成十分复杂,部分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这部分离子会对土壤产生极大的破坏。在原油生产过程中,还有一定污水称之为含油污水,所谓含油污水主要指的是含有原油的污水,这部分污水的排水量相对较大,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为了推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达到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对油田的污水进行处理十分重要。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污水处理主要指的是采取一切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成分除去,或者将有害成分的含量降至某一标准,使得污水可以得到循环利用或者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目前,我国油田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相对较多,针对污水中有害成分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分离是油田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该种方法就是采用物理手段将污水中的水分和悬浮物分离,一般情况下,物理分离方法所使用的设备都相对较为简单,设备的操作难度相对较低,其中,重力分离技术、气浮分离技术都属于物理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水分子与油分子密度的不同,进而将两者分离,该种分离方法可以对油田污水进行大量处理。气浮分离技术主要是在污水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进而使得污水中产生一定量的气泡,原油可以附着于气泡上,然后被气泡携带出水面,该种方法进行油水分离的效果相对较好。 由于物理分离技术很难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全部除去,因此,大多数油田也引进了化学处理技术,所谓的化学处理技术就是向污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化学试剂,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除去,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有絮凝技术、缓蚀技术、阻垢技术以及电脱技术。絮凝技术主要是对污水进行过滤之前,向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进而可以使得有害物质呈现出絮状结构存在于污水中,此时受到重力的影响,絮状物将会下沉,然后通过污水过滤就可以将其除去,该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污水中的细菌处理。污水中含有部分腐蚀性物质会对金属产生腐蚀,腐蚀产物也属于有害物质,通过向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能有效避免污水的腐蚀作用,防止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增加,该项技术就是缓蚀技术。通过对污水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这部分物质会在物体的表面形成垢,通过向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能有效避免出现结垢现象。电脱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化学的方式对污水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处理,其主要原理就是向污水中增加电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式将污水中有机物或某些重金属离子除去。

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书

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 电站项目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技术规范书

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 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134002612 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证书编号:B134002612 2014年11月

目录 1. 总则 2.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3.设备名称及用途 4. 产品性能参数及技术要求 5. 设计、制造及验收标准 6. 供货范围 7.资料交接 8. 设备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9. 技术服务和技术联络 10. 技术附录

设备需求一览表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工程,对站内生活污水成套处理设施的供货范围、技术要求、质量保证等事项作出规定。 1.2本技术规范包括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本体及其操作机构、辅助设备等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技术性能和供货范围方面的要求。 1.3招标方在本合同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关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4投标方投标文件,澄清文件作为订货合同附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5在签订合同之后,到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等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或修改要求,投标方执行这个要求且不增加费用,具体内容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共同商定。 1.6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7若合同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1.8 投标方提供的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应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并且在相应的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两年以上运行经验,已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1.9投标方对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一.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二.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三.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重点介绍 (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 点)

四.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3)AO法

工业废水处理综述word版本

膜技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综述 摘要:主要介绍了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纳滤、膜蒸馏、乳状液膜技术等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重点报导了这些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它们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膜分离;工业废水处理;应用 一、工业废水的来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新鲜水,排出大量废水,其中夹带许多原料,中间产品或成品,例如:重金属(冶金、电镀行业等),有毒化学品,酸碱(化工行业等), 有机物(食品行业等),油类(采、炼油行业等),悬浮物(火电、冶金行业等),放射性物质(核工业等) 二、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以高分子分离膜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三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 1 、电渗析(Electrodialysis)――电渗析(简称ED)是以直流电为推动力,利 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一个水体中的离子通过膜迁移到别一水体中的物质分离过程。 (1)电渗析在处理赤泥碱性废水中的应用氧化铝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渣赤 泥是一种严重的碱性污染源。电渗析装置能够稳定运行,电渗析处理赤泥废碱液,可回收碱和工艺用水,而低含碱赤泥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为实现氧化铝生产零排放工程开发了一项技术上、经济上完全可行的新颖工艺路线。当然,电渗析处理赤泥碱液时,由于无机物的积累性沉淀和膜的使用寿命问题,使其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今后研究的关键在于预处理和耐碱性膜的研制。 (2)电渗析在脱除化学镀镍老化液中亚磷酸盐中的应用-化学镀镍液使用 多次后,功效减弱,成为镀镍老化液,老化液通常是处理后被排放掉。但化学镀镍老化液中含一定大量的镍和次亚磷酸根离子,它的排放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电渗析能够大量去除镀液中有害的亚磷酸盐、硫酸盐,极大的延长镀液的寿命。 2、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 反渗透(简称RO)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 用 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某一含有各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水的物质分离过程。反渗透主要用于苦咸水(溶解团达到10 g/l)和海水的淡化。随着反渗透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成膜技术的不断提高,反渗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附件3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项目统一编号:247-1392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编制组主要成员:王凯军,燕中凯,王焕升,尚光旭,刘媛,薛念涛,高志永,朱民,刘晓剑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姚芝茂 技术处项目管理人:姜宏

目次 1 任务来源 (1) 2 标准制定必要性 (1) 3 主要工作过程 (1) 4 国内相关标准研究 (2) 5 同类工程现状调研 (4) 5.1 水解酸化法的反应器类型 (4) 5.2 水解酸化法应用现状 (6) 5.3 水解酸化法存在的问题 (8) 5.4 水解酸化法的发展趋势 (9) 6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9) 6.1 水解酸化法的机理 (9) 6.2 水解酸化法的适用性 (10) 6.3 水量和水质 (11) 6.4 污染物去除率 (11) 6.5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2) 6.6 预处理 (12) 6.7 升流式水解反应器 (13) 6.8 复合式水解反应器 (16) 6.9 完全混合式水解反应器 (16) 6.10 后续处理 (17) 6.11 剩余污泥及处理 (17) 6.12 检测与控制 (17) 6.13 运行与维护 (18) 7 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19) 8 标准实施建议 (19)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2009年,环境保护部下达了“关于开展2009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9】221号),其中提出了制定《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项目编号247-1392号)行业标准的任务。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标准制定必要性 环境保护标准化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环境工程服务技术标准体系和环境技术评估体系,是当前加快环境保护标准化步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提升我国环境工程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规范环境工程服务业市场,保证环境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服务技术标准包括工程类技术标准和产品类技术标准两大类,是环境工程立项、科研、招投标、设计、建设施工、验收、运行全过程服务的技术依据。 水解酸化法作为有效改善水质可生化性的工艺在我国污水处理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很多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和技术研究单位,在从事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国内尚缺乏可操作的技术规范指导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污水处理领域的法规,规范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需要制定《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作为污水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工程设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水解酸化法设备的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提出相关要求。使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设施从建设到运行全过程能有一个技术规范进行指导,对于保证水解酸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稳定运行,以及保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序监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的编制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3 主要工作过程 2009年3月,环境保护部下达《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编制任务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编制组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人员组成。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当鼓励采用经济、简易、有效、尽可能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多样化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污泥沉降性能好,污泥增长率低,量少,沉降性能好。 1、设备埋于地表以下,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它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 2、A/O生物处理工艺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三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A/O池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产泥量少,仅需三个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外运)。 4、该设备采用的鼓风机除采取常规的消声措施(如隔振垫、消声器)外,房入口入安装消音装置,使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小于A声级50db(分贝),符合安静小区要求,对周围环境基本上无影响。 5、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规高空排气,另配有土壤脱措施。 6、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器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损坏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人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小型分散化污水治理装置,具有投资少,效果好,运行无需能源支持等特点。该技术在涟水、东海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成效较为显著。 (l)泵。泵是系统连续运行的关键设备。由于输送介质是排泥水,在水处理阶段已经过PH值调整,又经过了多层格姗的固形物拦截,普通的污水泵已可满足污水提升的工艺要求。如构筑物设置在地下,一般应选用潜水排污泵,以节省泵房开挖带来的投资,如构筑物高于地面,可选用立式排污泵。含固率达到2%以上的污泥水及输送进脱水机的污泥.应选用能适应高粘度介质、流最基本无脉动的螺杆泵。所有泵的密封宜采用机械密封。如泵用于抽取具浓缩作用的构筑物底部积液,其进液管路上应加装一条压力水管.当吸人管堵塞时可冲散

污水处理站基本情况简介

污水处理站基本情况简介 一、企业基本情况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6号批复,由原保德县泰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永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和茂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个矿井重组整合而成,公司于2009年9月组建,整合后的泰安煤业经济类型为国有控股,经营形式为股份制。矿井位于保德县孙家沟乡牧塔村,南邻山西世德孙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东部为煤层露头,北部为空白井田、西部为山西省河东煤田保德王家岭井田勘探区。矿井整合后批准开采8号、11号、12号、13号煤层,井田面积6.0979平方千米,估算保有储量1.0535亿吨,可采储量0.445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服务年限26.5年。采煤工艺为综采,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开拓,运输方式主运为胶带输送机、辅运为无轨胶轮车,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矿井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2013年3月正式竣工投产,2013年8月核准提升生产能力180万吨/年。 二、排污处理站基本情况 1、矿井环保方面的批复情况 (1)地质报告及审批概况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

矿井地质报告》于2010年7月由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编制完成,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10]1516号文予以批复。 (2)初步设计及审批概况 2010年12月,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选煤厂初步设计》,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办基发[2011]452号文对该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 (3)环评报告及审批概况 2011年11月,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山西省环保厅以晋环函【2011】2766号文对该环评报告予以批复。 (4)水土保持报告及审批概况 2011年9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选煤厂水土保持方案》,山西省水利厅办公室以晋水保函【2011】1098号文对该水保报告予以批复。 (5)环保专篇 泰安煤矿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矿井工程建设和环评、初设相关情况,委托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矿井兼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1 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从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是处理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一、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将乳化油破除,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如不高,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废水pH一般为2-3,还有高浓度的Fe2+,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pH回调池→排放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作为喷涂底层,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进行处理。 二、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由于电镀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氰化镀铜的含氰废水、含铜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等重金属废水。此外还有多种电镀废液产生。 对于含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电镀废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含氰废水 目前处理含氰废水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必须注意含氰废水要与其它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80-201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80-201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T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CJJ60-94 污水处理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JB/T293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合本标准。 3.1 油脂oil and grease 指乙醇或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脂。在常温下,液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脂。 3.2 含油污水oil wastewater 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3.3 浮油floating oil 指油珠粒径大于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dispersed oil 指油珠粒径为10μm~100μ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 3.5 乳化油emulsified oil 指油珠粒径小于10μm,一般为0.1μm~2μm,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且油滴在污水中分散度愈大愈稳定。 3.6 溶解油dissolved oil 指以分子状态或化学方式分散于污水中,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粒径一般小于0.1μm。 3.7 调节隔油池water adjusting and oil separation tank 指用于调节水质、水量并配置有隔油功能的污水处理构筑物。 3.8 隔油池oil separation tank 指专门用于隔除浮油的污水处理构筑物。 3.9 气浮air floatation 指空气微气泡与油污颗粒结合,增大油污颗粒的浮力,使含油污水中的油污迅速分离的处理方法。 3.10 粗粒化coalescence of oil water 指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使微细油珠在聚结材料表面集聚成为较大颗粒或油膜,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过程。 3.11 一级除油处理primary treatment of oil wastewater 指采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 3.12 二级除油处理secondary treatment of oil wastewater 指采用气浮、粗粒化、板结、过滤等方法或组合工艺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

制药工业废水废液处理技术

制药工业废水废液处理技术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一、物化处理技术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如混凝法它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其中的胶体微粒等发生凝聚和絮凝(合称混凝)而相互聚结形成较大颗粒或絮凝体,进而从水中分离出来以净化废水的方法。利用混凝沉淀方法去除混合液中的有机物及部分非溶解态的溶媒物质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1、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其产生吸附、中和微粒间电荷、压缩扩散双电层而产生的凝聚作用。破坏了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聚合、集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混凝沉淀法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在制药废水处理工程

中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酰胺(PAM )等。混凝沉淀法的不足之处是: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出水的pH 较低,含盐量高;氨氮的去除率较低。 2、气浮法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如庆大霉素、土霉素、麦迪霉素等废水的处理。 3、吸附法吸附法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吸附剂预处理生产中成药、米菲司酮、双氯灭痛、洁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6 等产生的废水。 4、电解法电解法处理废水因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电解法又有很好的脱色和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 5、膜分离法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可回收有用物质。刘国信等在微孔管表面预涂助滤剂,利用反渗透浓缩技术从抗生素厂废水中回收金霉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为抗生素厂金霉素废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途径。朱安娜[2] 等采用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进行了分离实验。发现该方法既减少了废水中洁霉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洁霉素,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化学处理技术化学法包括铁炭法、化学氧化还原法

油田污水处理

油田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油田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添加剂以及其它有碍注水、易造成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的不利成分。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重力分离、粗粒化、浮选法、过滤、膜分离以及生物法等十几种方法。各油田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处理后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处理工艺应有所选择。研制新型设备和药剂,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成为油田污水处理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油田污水污水处理技术分类膜分离技术MBR 1.概述 油田污水主要包括原油脱出水(又名油田采出水)、钻井污水及站内其它类型的含油污水。油田污水的处理依据油田生产、环境等因素可以有多种方式。当油田需要注水时,油田污水经处理后回注地层,此时要对水中的悬浮物、油等多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其对地层产生伤害。如果是作为蒸汽发生器或锅炉的给水,则要严格控制水中的钙、镁等易结垢的离子含量、总矿化度以及水中的油含量等。如果处理后排放,则根据当地环境要求,将污水处理到排放标准。我国一些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如何将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变废为宝,处理后用于饮用或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采用注水开采的油田,从注水井注人油层的水,其中大部分通过采油井随原油一起回到地面,这部分水在原油外运和外输前必须加以脱除,脱出的污水中含有原油,因此被称为油田采出水。随着油田开采年代的增长,采水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有的区块已达到90%以上,这些含油污水已成为油田的主要注水水源。随着油田外围低渗透油田和表外储层的连续开发,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更加严格。 钻井污水成分也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钻井液、洗井液等。钻井污水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钻屑、石油、粘度控制剂(如粘土)、加重剂、粘土稳定剂、腐蚀剂、防腐剂、杀菌剂、润滑剂、地层亲和剂、消泡剂等,钻井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 其它类型污水主要包括油污泥堆放场所的渗滤水、洗涤设备的污水、油田地表径流雨水、生活污水以及事故性泄露和排放引起的污染水体等。 由于油田污水种类多,地层差异及钻井工艺不同等原因,各油田污水处理站不仅水质差异大,而且油田污水的水质变化大,这为油田污水的处理带来困难。 2.国内外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2.1 技术分类 2.1.1 物理法 物理处理法的重点是去除废水中的矿物质和大部分固体悬浮物、油类等。物理法主要包括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粗粒化、膜分离和蒸发等方法。 重力分离技术,依靠油水比重差进行重力分离是油田废水治理的关键。从油水分离的试验结果看,沉淀时间越长,从水中分离浮油的效果越好。自然沉降除油罐、重力沉降罐、隔油池作为含油废水治理的基本手段,已被各油田广泛使用。 离心分离是使装有废水的容器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因颗粒和污水的质量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质量大的受到较大离心力作用被甩向外侧,质量小的则停留在内侧,各自通过不同的出口排出,达到分离污染物的目的。含油废水经离心分离后,油集中在中心部位,而废水则集中在靠外侧的器壁上。按照离心力产生的方式,离心分离可分为水力旋流分离器和离心机。其中水力旋流器,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离性能好、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而备受重视。目前在世界各油田,如中东、非洲、西欧、美洲等地区的海上和陆地油田都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