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02
印制板基础知识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
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
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 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
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
标准的PCB长得就像这样。
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
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
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
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
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
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 Si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cket)。
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
下面看到的是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拨插力式)插座,它可以让零件(这里指的是CPU)可以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
插座旁的固定杆,可以在您插进零件后将其固定。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 connector)。
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布线的一部份。
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
第6章 PCB 设计基础– 97 – 有铜箔的绝缘基板上,通过印制和腐蚀的方法在基板上形成印制电路。
它适用于一般要求的电子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等。
它具有不用打过孔、成本低等优点,但因其只能单面布导线使实际的设计工作往往比双面板和多层板困难。
(2)双面板。
双面板指两面都有导电图形的印制板,板的厚度为0.2~5.0mm ,它是在两面覆有铜箔的绝缘基板上,通过印制和腐蚀的方法在基板上形成印制电路,两面的电气互连通过金属化过孔实现。
双面板两面都可以布线,它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电子仪表等,由于双面印制板的布线密度较高,所以能减小设备的体积。
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印制电路板。
(3)多层板。
多层板是由交替的导电图形层及绝缘材料层层压、黏合而成的一块印制板,导电图形的层数在两层以上,层间电气互连通过金属化过孔实现。
多层印制板的连接线短而直,便于屏蔽,但印制板的工艺复杂,由于使用过孔可靠性稍差。
它常用于计算机的板卡中。
多层板的设计往往不是面向元器件和布线的设计,而是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 )来进行模块化设计的。
其缺点是制作成本很高。
一般只有在高级的电路中才会使用多层板。
如图6-1所示为四层板剖面图。
通常在电路板上,元器件放在顶层,所以一般顶层也称元器件面,而底层一般是焊接用的,所以又称焊接面。
图6-1 四层板剖面图2.PCB 的功能在PCB 上通常有一系列的芯片、阻容等元器件,它们通过PCB 上的导线连接构成电路,电路通过连接器或插槽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从而实现一定的功能。
PCB 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提供电路的电气连接。
(2)为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提供必要的机械支撑。
(3)用标记符号将板上所安装的各个元器件标注出来,便于插装、检查及调试。
6.1.2 印制电路板中的各种对象1.焊盘(Pad )焊盘的作用是放置焊锡、连接导线和元器件引脚。
焊盘是PCB 设计中最常接触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但初学者却容易忽视它的选择和修正,在设计中使用最多的是圆形焊盘。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路原理图设计:这是PCB设计的基础,需要将电子设备中的元件和电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局和连接,以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元件布局: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元件放置在PCB上,并按照电路连接关系进行合理的布局。
布线: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元件布局,使用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形成电路。
布线需要考虑导线的长度、宽度、走向、弯曲半径等因素,以满足电路性能和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焊盘和过孔设计:焊盘是用于连接元件引脚和导线的金属化孔,过孔则是连接不同层之间导线的通道。
焊盘和过孔设计需要根据元件引脚和连接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焊接质量和电路性能。
层设计:多层PCB可以提供更多的布线空间和电气连接,但也增加了设计的复杂度。
层设计需要考虑元件布局、布线需求、信号完整性等因素,合理规划不同层的用途和布线要求。
电磁兼容性设计:PCB设计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包括减小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等方面。
电磁兼容性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元件布局、布线、接地设计等措施来实现。
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是保证PCB在各种工作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的关键。
可靠性设计需要考虑元件的耐温、抗震、抗腐蚀等因素,同时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PCB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制造成本等因素,以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培训摘要印制电路板(PCB)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了解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原理和基础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础培训,帮助读者掌握PCB设计的关键概念和流程。
1. 介绍印制电路板是一个支持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基板,通过导线、电路等在其表面形成所需的电路连接。
PCB设计不仅决定了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也影响到生产制造的成本和效率。
2. PCB设计流程2.1 硬件需求分析在进行PCB设计前,需要对电路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电源需求等。
2.2 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原理图是PCB设计的基础,通过软件绘制出电路的逻辑连接和元件布局,为之后的布局和布线提供依据。
2.3 PCB布局设计在PCB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元件的布局、大小、引脚连接等,以确保电路性能和稳定性。
2.4 PCB布线设计通过软件进行PCB布线设计,调整导线路径、增加过孔等,满足电路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要求。
3. PCB设计技巧3.1 信号完整性在PCB设计中,要注意信号完整性,避免信号串扰和时序问题,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地线与电源线地线和电源线是PCB设计中的关键元件,合理的地线与电源线布局可以有效减小串扰和提高电路性能。
3.3 制造规范在设计PCB时,应考虑制造规范,包括元件间距、过孔规格,以便于生产制造和装配。
4. PCB设计软件4.1 常见PCB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Cadence Allegro•Mentor Graphics PADS4.2 选择软件的考量选择PCB设计软件时,需考虑使用习惯、功能强大程度、成本和技术支持等因素,以满足设计需求。
5. 结论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将了解PCB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流程,为将来的PCB 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PCB设计是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深入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电路设计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