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集团的转型升级
- 格式:pdf
- 大小:120.04 KB
- 文档页数:3
经典案例CLASSIC CASE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百亿正泰集团股权“稀释”成长路在温州,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老板往往就是唯一的股东,几乎没有人愿意“稀释”股权。
但是,正泰集团靠5万元起家,一步步发展成具有600亿规模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全国低压电器开关行业龙头老大,其“秘诀”却正是通过“稀释”股权。
稀释个人股权40%,赢得年收入5000万1984年,对南存辉来说是极具历史性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南存辉给家里人特别是父亲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终靠着父亲把家里的几间老屋抵押贷款的5万元钱,和同学合作办起了一家小工厂,也就是正泰的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
1991年,就在求精开关厂发展态势比较好的时候,南存辉与同学因经营思路和价值观不同,产生意见分歧。
基于求精开关厂当时1比1的股权比例,将精益开关厂一分为二,南存辉拿到属于自己的100万元资产,挣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也积累了创 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戎文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定会有非常好的预期。
”南存辉所说的,其实也正是正泰集团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的真实写照。
业和管理经验。
那个时候,温州柳市镇聚集了1000多家低压电器厂家,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
在南氏家族中,有不少人都在柳市镇开办“前店后坊”式的低压电器厂,或是专门做电器销售的,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能力与经验,并且积累了一些资本,但是单打独斗力量毕竟有限。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南存辉看中了家族成员团结一致——“人和”。
因此南存辉做了一次重要的决定,将家族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
他从妻兄黄李益融资15万美元成立了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黄李益的融资名为投资,实为借款。
接着弟弟南存飞、外甥朱信敏、妹夫吴炳池和林黎明等纷纷加入,南存辉完成了家族增资扩股,组建了典型的家族企业,南存辉100%的股权被稀释为60%,其余家族成员占剩余的40%。
正泰集团去家族化革命1991年初,南存辉与合作了7年的中学同学胡成中分道扬镳, 两人共同创办的企业“温州市求精开关厂”宣布倒闭。
1991年中,南存辉创办了“温州市正泰电器有限公司”,胡成中创办了“温州市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昔日的合作伙伴变成了同行业竞争对手。
2006年, 正泰集团销售收入180亿元,总资产60亿元,员工15000人, 集团拥有6个全资分公司、4个控股独立法人公司、一个持股独立法人公司、一个国际贸易公司、一个技术开发中心和若干个参股成员企业,另有800多家专业协作厂、600余家国内销售公司和特约经销处,5家国外公司和近30家国外销售代理的机构。
成办温州市最大的私营企业, 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私营企业500强前十位,世界同行业100强前5位。
1991一2007年,正泰集团员工增长了1600倍,资产增长46万倍,产值増长81万倍,利税增长30万倍。
利润率年均增长达到50%。
2000年,“正泰”商标被国家工商局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6年,南存辉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中国首富前50名。
一、稀释个人股权1991年,南存辉创办了“温州市正泰电器有限公司”,这时,南存辉为淡化家族色彩, 稀释个人股权, 决定走分红入股、扩大股东的道路。
南存辉在“稀释”之路上跨了三大步。
第一次稀释: 1991年,南存辉用家族成员“稀释”自己,南存辉吸收其弟南存飞、外甥朱信敏、妹夫吴炳池等9位家族成员入股,把自己的100万股金一下子从100%股权降到40%;通过这次变革,正泰公司实现了企业彻底打破一个绝对控股的格局。
1991年底,南存辉第一次要求股东、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者的家属不得进厂工作。
南存辉首先带头,让当时正泰的“老股东”、与他共同创业的妻子辞去了财务经理的职务,并退出了正泰集团。
1992年,又让自己的其他几位亲戚全部退出正泰集团。
至1992年底, 正泰集团内已无南存辉家族成员担任管理职务。
第二次稀释: 1993年,南存辉意识到,正泰要想继续做大,必须再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
正泰:创新自我,迭代升级之路
作者:
来源:《信息化建设》2021年第01期
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成长为全球低压电器巨头;以“智造”實现蝶变,引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从逐光者到智造者,它正以“正泰”之光点亮智造未来
作为中国产销量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正泰不断用创新获得可持续竞争力,走出了一条自我迭代的发展道路。
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演绎了正泰从传统手工,到关键工序开展“机器代人”;从自主研发国内首条小型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及继电器全自动生产线,到自主搭建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数字化示范车间,再到深度融合5G、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能源电力垂直领域的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描绘出了一幅基于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智能制造战略新蓝图。
在全球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正泰正以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为己任,锐意进取、不断前行,成为以智能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企业。
正泰大数据赋能传统制造业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作者:佚名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年第02期正泰集团(以下简称正泰)成立于 1984 年,业务遍及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超过 3 万名员工,总资产超过 650 亿元,年销售额突破 600 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 100 强。
正泰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分享文化不动摇,以“让电力能源更安全、绿色、便捷、高效”为使命,“以客户为中心,创新、谦学、正直、协作、担当”为核心价值观,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发展,为社会承担责任”为经营理念,打造绿色节能、持续创新、可靠全面、合作共赢的企业形象。
正泰积极布局海外,拥有欧洲、北美、亚太 3 个研发中心,建立中国区、亚太区、欧洲区、西亚非洲区、拉丁美洲区、北美洲区 6 大营销区域,在德国、泰国、马来西亚、埃及、新加坡、越南 6 个国家拥有生产制造基地。
正泰坚持本土化市场战略,构建全球资源智慧共享与协同业务平台,与当地中高端企业密切合作,不断实现全球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
近几年,所有行业都在被互联网“润物细无声”的渗入重构,很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顺应现代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大趋势,正泰以“一云两网”为发展战略,将“正泰云”作为智慧科技和数据应用的载体,实现企业对内与对外的数字化应用与服务,依托工业物联网(IIoT)和能源物联网(EIoT),致力于将正泰打造成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正泰建立大数据,服务“一云两网”战略覆盖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全流程,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数据开始成为各个行业的核心价值之一,对于许多传统制造业而言也是如此。
数据的分析利用程度越高,企业运营就会越高效,并最终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
资源消耗挑战重重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马云曾在2018 杭州·云栖大会上指出传统行业面临的问题:“在技术变革的大趋势下,传统靠资源消耗型的企业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
第1篇一、引言正泰集团,作为中国电气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
本报告旨在对正泰集团的财务危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危机的成因、现状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正泰集团财务危机现状1. 经营收入下降:近年来,正泰集团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负增长。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正泰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
2. 负债率上升:随着经营收入的下降,正泰集团的负债率逐年上升。
截至2021年底,正泰集团资产负债率已达65.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现金流紧张:受经营收入下降和负债率上升的影响,正泰集团的现金流紧张。
据财报显示,2020年正泰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亿元。
4. 盈利能力下降:正泰集团净利润逐年下降,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2020年,正泰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18.3%。
三、正泰集团财务危机成因分析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正泰集团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2. 产品结构单一:正泰集团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低压电器领域。
在新兴电气领域,如新能源、智能化等方面,正泰集团的发展相对滞后。
3. 融资渠道受限:受金融环境的影响,正泰集团的融资渠道受限。
融资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大了财务负担。
4. 管理成本高企:正泰集团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5. 投资决策失误:近年来,正泰集团在海外投资、并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误,导致资金链紧张。
四、正泰集团财务危机应对措施1. 优化产品结构:正泰集团应加大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领域的投入,丰富产品线,提升市场竞争力。
2. 拓展融资渠道:正泰集团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3. 加强成本控制:正泰集团应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4. 优化投资决策:正泰集团应谨慎进行投资决策,避免资金链紧张。
5. 加强风险管理:正泰集团应加强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正泰电器的趋势
正泰电器是中国领先的电气设备制造商,先后涉足低压电器、储能设备、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等领域。
下面是正泰电器近年来的趋势:
1. 国际化发展:正泰电器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不断加强在海外市场的布局。
公司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巴西等地建立了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并逐步拓展销售网络和客户群体。
2. 产品创新与升级:正泰电器注重研发和技术创新,在产品品质和性能方面不断提升。
公司积极推动绿色、智能、高效的新产品开发,不断满足市场对节能环保、智能化电气设备的需求。
3. 新能源及智能电网:正泰电器积极参与国家能源转型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公司推出了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并致力于提供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以支持清洁能源和智能能源管理。
4. 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正泰电器重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参展、广告宣传、媒体合作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公司通过在各级渠道商培训、产品推广等方式加强与经销商合作,并积极参与行业展会和研讨会,扩大市场份额。
5.国内市场稳健增长:正泰电器在中国国内市场积极拓展销售,不断提升市场份
额和品牌竞争力。
公司加强与建筑、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业务的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正泰电器在国际化、产品创新、新能源及智能电网、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以及国内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电气设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正泰电器在未来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正泰电器内部控制分析目录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二)文献综述 (3)(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3)1.研究的主要内容 (3)2.研究的主要方法 (4)二、相关概念和理论 (4)(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4)(二)内部控制的方法 (4)三、正泰电器公司概况及内部控制现状 (5)(一)正泰电器公司概况 (5)(二)正泰电器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6)1.公司内部环境方面 (6)2.风险评估方面 (7)3.控制活动方面 (8)4.信息与沟通方面 (8)5.内部监督方面 (9)四、正泰电器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分析 (9)(一)正泰电器公司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9)(二)正泰电器公司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0)(三)正泰电器公司内控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四)正泰电器公司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五)正泰电器公司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五、正泰电器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12)(一)正泰电器公司控制环境优化对策 (12)(二)正泰电器公司风险评估及应对能力提升对策 (13)(三)强化正泰电器公司内控活动的对策 (13)(四)正泰电器公司信息与沟通优化对策 (13)(五)增强正泰电器公司内部监督的对策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在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阻力。
面对日益复杂且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取胜,不断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是当前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让企业在众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内部控制以专业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旨在防范风险和有效监督。
它是通过在各个方面建立过程控制系统,描述关键控制点并以过程形式直观地表示生产和运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标准。
让企业的价值观来自员工又回归员工作者:林可夫来源:《企业文明》2010年第08期正泰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办于1984年的7月,到现在已整整26个年头,从最初的8位员工到现在21 600多员工,销售从不到1万元到去年突破230亿元。
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企业文化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正泰集团转变发展方式的五大进步最近几年,正泰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产品制造由生产高低压元器件向高低压系统转变,提升了整体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正泰产品开始进入欧洲、日本、中东和非洲等市场,为中国制造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第二是市场营销由以国内为主向全面国际化发展。
正泰太阳能公司已经在美国和德国设立了分公司,低压电器设立了五大洲区的营销公司和研发机构,这标志着正泰集团走出去的战略已经实质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三是产业结构由传统电器制造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
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正泰引进了30多名海归博士,逆势投资了20多个亿,成功研制生产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二代太阳能高效薄膜电池和制造设备。
计划在未来三年中投资100亿元,销售过100亿元,打造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制造企业。
第四是赢利模式由过去单一产品的销售向项目、投资、转包服务转型。
正泰在国内外承接完成了数十项传统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带动了成套输配电200%的增长,同时利润也以66%同比增长。
这个进步改变了中国民营企业总是小打小闹的固有形象,开始以大企业的形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第五是经营方式从单纯的产业经营向产业、资本经营相结合转变。
随着中小企业版、创业版的相继推出,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上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正泰电器在上海A股上市,标志着我们已经从过去单纯依靠产业经营而走向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道路。
这也表示正泰已经从一个家族企业变成公众公司,从一个地方性企业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
转型升级看浙江作者:张素珍来源:《民生周刊》2012年第29期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及欧债危机,令全世界经济衰退不苏,长期依靠低端外贸出口的大量中国企业步入发展瓶颈期。
国家层面适时提出转型升级,大量科技含量与品牌附加值高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
浙江是中小企业密集地区之一,本期“科学发展民生中国”系列报道聚焦于此,看看那里的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占据浙江经济规模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总是吸引来自各方的关注,从代工到自创品牌;从融资难到金融创新;从虚拟经济再回归到实体……。
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呈现给外界的是一幕幕转型大戏。
转型升级潮在浙江,谈起转型升级,不能不提正泰集团。
创立于1984年的正泰集團从温州乐清的小作坊发端,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电器行业的知名企业,曾被誉为“温州模式的缩影”。
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看来,这一切得益于不断转型,而转型的推动力得益于科学发展观。
作为国内民营企业的领跑者之一,正泰集团将科学发展观视作非公有制企业更新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的甘露,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早在几年前,南存辉就撰文提出“浙商”的四个转型:提升经营理念,实现由“创富”向“创业”的转型;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由“本土企业”向“世界企业”的转型;提升人文素质,实现由“富商”向“儒商”的转型。
因不断转型而成功的南存辉另一个身份是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亦是其工作重点之一。
在浙江的宁波,雅戈尔集团被外界熟知,这家依靠贴牌起家的服装企业,因为转型,完成了华丽转身。
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表示,企业转型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从生产型企业向市场营销型企业转变,然后再由市场营销型企业转为品牌企业。
据悉,雅戈尔从1995年开始部署第一个“五年规划”开始,至去年第三个“五年规划”完成,雅戈尔已成立了五个工作室,自主创新的服装品牌所创利润超过12亿元。
正泰集团发展的启示正泰集团始创于1984年7月,历经20余年的艰苦创业,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电器巨头,正泰的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后整个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其跨越式成长的经验,给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带来诸多启示。
1、抓住机遇,借助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经了曲折反复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支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民营经济获得了跨跃式发展。
正泰的成长历程,正好顺应了国家的这种政策变动趋势。
例如,我国的改革开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南存辉与合伙人于1984年开始创业;1988年第二次修宪,国家明确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南存辉又敏锐地意识到民营企业的发展机遇来了,他审时度势与合伙人分开经营,以求获得更大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国家又进一步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存辉又抓住机遇,在1994年组建了正泰集团公司,加快了正泰发展的步伐。
南存辉认为,正泰的跨越发展归因于三大前提: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的天时,就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企业办任何事情都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环境与社会背景,这是企业最大的政治。
民营企业家必须关心政治,掌握政策,否则,企业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
梳理正泰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正泰很讲政治,善于学习、分析和研究国家的方针政策。
当国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时,正泰总能捕捉到发展的机遇,从最初的创业,到两家分立,再到后来的成立集团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等,在成长的每一步,都很好地抓住当时的机遇,借助于党和国家的政策来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
2、统筹兼顾,以科学发展观来推进企业的全面成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表明我们对于发展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23《大国重器》观后感《大国重器》观后感篇1昨天晚上就看见这几个字幕,心想看看,这天回来,在家里坐了一会儿,跟家人谈起我要自费出书的事情,他们都同意了。
于是,我去厂里转了帐,回来跟妈妈谈起明年他们去石狮的事,我跟凯恩玩着。
要离开之际,又看见了大国重器的字幕,于是打开,第一集我没看完,就看第二集,结果吸引了我,逐渐看着,越令我越来越兴奋。
原来,中国是一个勤劳、智慧、踏实这么了不起的民族。
雄峻的山,温情的绿水。
看罢,有很多的感触,还有一些的人的话我想做个笔记录下来。
中国开放30年,这些企业在各个行业,尤其是高端行业,高端引领着中国30年的发展道路。
在这之前,我对自己捡玻璃的工作、做qc不以为然,并对朋友羞于启齿,看见他们捡玻璃,经常窥探他们的知识文明和心灵世界。
今天看了这部纪录片,尤其是其中LNG船的研发和制作;机床的智能研发等项目,看了使我惊叹不已、佩服不已;为其中工人的专注工作和敬业精神感触颇深。
前段时间有追星一族,而今天看见这一群勤劳、智慧,朴实无华的工人或工程师、总裁,总会被他们朴实无华的故事深深感动着。
30年,中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200余年的工业技术。
我看到心无旁骛,饭都来不及吃了,在妈妈囔囔下,我吃了一点米饭,喝了一碗汤。
心中还有很多感想要说,而我要提的是,中国高端技术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产业是必不可少的民生文化;并且,它与美国、西方乃至整个星球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及国力、国民智慧、毅力的较量。
这句话其实在一开始要说的,“中华的全体为高端产业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人们、技术员、工程师们,您们辛苦了,你们的故事,比衣着华丽的明星们要耀眼、感人得多,你们憨厚的面孔,其实展现着朴实无华的东方面孔的美……辛苦了,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这个世界,追赶的时间、追赶的是速度,这个世界,不管哪个领域,我们要用勤劳、坚强、勇敢和实力来赢得人们的尊重和钦佩。
加油!还有很多感想要说,从今天起,我学会了尊重科研的这一群人,制造产品的这一群大众,我敬爱你们,尊重你们的贡献,钦佩你们的勤劳,加油。
关于正泰集团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革命的启示目前中国民营经济的9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家族企业。
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力将是以家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
但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化进程加快并迅速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形势下,如果仍然沿袭创业初期传统的家族产权制度、管理模式以及产业准入机制等等,显然已不适应。
家族企业必须适时变革,乃是必由之路。
本文以正泰集团为例,剖析了一个中国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正泰集团的崛起正泰集团初创于1984年7月,当年总投资5万元、年产值不到1万元。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由一个作坊式的小厂成长为中国工业电器的“龙头”企业之一。
现辖6大专业公司、50家持股企业、800多家协作工厂、2000多家国内外销售公司。
主要生产经营高低压电气、输配电设备、自动化仪表等几大产业。
“正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大产品跻身“中国名牌”之列。
集团规模已连续五年名列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前十位。
正泰的发展之路,被誉为“温州模式”的缩影。
更被经济学家们称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之路、发展之路、希望之路。
2.正泰集团变革之路的思考与分析从5万元起家的民营企业到如今能够与国际企业抗衡的正泰集团,历经了20年的发展。
20年的飞跃正是因为正泰集团立足于民族、放眼世界,不断创新——变家族企业为企业家族。
2.1 坚持产权制度“革命”,实现企业体制由“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的转变。
家族企业变革,核心在于产权制度。
家族企业是一种以家族血液关系为纽带的企业组织形式。
其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家族手中。
由于其固有的家企合一的特征,在企业初创阶段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极低的监督成本和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家族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其一元化的产权制度,又必然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家族企业规模小、长不大,甚至过早夭折,原因正在于此。
改变这种状况,国外比较成功的经验,就是引入股份制。
这种源于西方的现代企业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浙江正泰集团案例分析组员:张露瑶1110670044陆丹红1110670045吴苗瑜1110670042 班级:财务管理112班日期:2012.12.09目录第一节:企业基本介绍 (3)第二节:正泰的发展历程 (3)第三节:正泰营销模式变革..............................,. (3)三次变革 (3)正泰三次变革的成 (5)正太三次变革的惑 (5)第四节正泰与德力西营销模式对比 (6)第五节:对正泰的建议 (7)一、企业基本介绍:正泰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商之一,始创于1984年7月,现辖8大专业公司、2000多家国内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并在国外设有40多家销售机构。
集团产品覆盖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建筑电器、光伏电池及组件系统和汽车电器等产业,产品畅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泰集团是中国工业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十位,年利税总额连续三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纳税百强前五名。
"正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四大系列产品跻身"中国名牌"。
二、正泰的发展历程:1、起步与积累阶段(1984年~1990年)1984年7月创立“求精开关厂”(正泰集团与德力西集团的前身)。
从5万元起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依靠质量和信誉求得生存,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定向发展阶段(1991年~1993年)1991年建立中美合资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并确立了电器专业化发展方向。
标志性的事件是1993年9月正泰首栋办公大楼落成,提出“重塑温州电器新形象”的口号。
3、规模扩张与集团化经营阶段(1994年~1996年)1994年2月,成立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家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