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理论与培训迁移共49页
- 格式:ppt
- 大小:7.47 MB
- 文档页数:49
培训迁移的有关理论和研究冯明陶祁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 上海 200052摘要:本文回忆了国外近年来对培训迁移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培训迁移的三种自变量以及迁移动机、迁移设计和迁移气氛,然后介绍了Holton 的培训迁移模型,最后指出了培训迁移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培训迁移迁移动机迁移设计迁移气氛迁移模型现在人们普遍相信组织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组织内的人员。
也就是说,人员的胜任力与绩效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组织都在培训上投入了许多金钱,相信通过培训能够改良员工绩效,提高组织的生产率。
如美国企业每年在正式或非正式培训上花费1000亿美金。
而这些培训能够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尚不及10%〔Smith-Jentsch等,2001〕。
人们一致认为,通过培训获得的新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如果没有或不能迁移到工作中或在一定时间内不能维持,那么培训的价值是很小的。
此外,人们也意识到知识的迁移和长时间的保存不仅仅需要一次简单的培训活动,还必须有额外的努力以创造有利的组织气氛,防止退回到旧习惯中。
1. 有关培训迁移的研究Cheng & Ho〔2001〕对过去十年的培训迁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这篇综述所引用材料是发表在主要的组织行为杂志如:?人事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组织和职业心理学?上的文章以及一些主要的行为学家的著作。
他们在Kirkpatrick和Tannenbaum的等模型的根底上,总结了迁移过程的四个关键阶段,并分别给出定义:培训前动机〔趋向于掌握培训课程的有意努力〕、学习〔掌握培训课程内容的过程〕、培训绩效〔对在培训中所学内容的测量〕和迁移结果〔受训者接受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Cheng & Ho〔2001〕通过分析影响迁移的三种自变量-个体变量、动机变量和环境变量,得出最常出现在研究中的有9个因素。
个体变量中有控制源、自我成效2个因素;动机变量中有职业生涯/工作态度、组织承诺、培训决策/反响、培训后干预4个因素;环境变量中有组织的支持、持续学习文化和任务限制3个因素。
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知识员工培训一、概述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二、培训的分类(一)员工培训按培训形式来分,可以分两种:公开课和企业内训。
1、公开课引的形式:是让员工到企业外面参与一些相关的讲师开办的公开培训课程。
2、企业内训的形式:是企业邀请相关讲师到企业进行调研,针对性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这是全面的内部培训,一般不对外公开。
(二)员工培训按内容来划分,可以分出两种:员工技能培训和员工素质培训。
1、员工技能培训:是企业针对岗位的需求,对员工进行的岗位能力培训。
2、员工素质培训:是企业对员工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心理素质、个人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等的素质培训三、培训流程1.就职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到职前:致新员工欢迎信(人力资源部负责)让本部门其他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部门内训资料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2.部门岗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