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4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第八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过程,学会如何设置无线路由器,以及如何连接和配置无线网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掌握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
3. 能够独立完成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配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
难点:无线路由器的配置过程、无线网络的连接和调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无线路由器、网线、无线网卡。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无线路由器、网线、无线网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无线局域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的区别是什么。
2. 讲解:讲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包括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无线网络的连接和调试。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过程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2. 根据教材P121页的步骤,完成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3. 请描述一下如何连接和配置无线网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发展,如5G、WiFi 6等,了解其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同时,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无线局域网组建工具,如OpenWrt,了解其与传统无线路由器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建方法。
《无线局域网》教学大纲
《无线局域网》教学大纲
一、引言
简要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定义、应用领域和发展历程。
二、无线局域网的基础知识
1: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
2: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3: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4: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与协议
5: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问题及相关技术
三、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传输技术
1:无线传输原理及调制技术
2:无线传输介质及传输方式
3:无线传输协议及性能分析
4:无线传输信道管理和调度技术
四、无线局域网的网络规划与部署
1:无线网络规划的概念和目标
2:无线网络布点与覆盖范围的确定
3:无线设备的选型和配置
4:无线网络的部署和调试
五、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管理
1:无线网络监控与管理系统
2:无线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
3:无线网络的性能优化和容量扩展
4:无线网络的故障防护和安全管理
附件:
1:网络拓扑图
2:无线局域网设备清单
3:网络规划和部署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电信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注:电信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电信事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和使用作出了规定。
2:无线电管理局: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无线电管理局注:无线电管理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和指导无线电通信管理的行政管理机构。
3:无线电频率划分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注:无线电频率划分表是无线电管理局发布的,规定了无线电频谱的合理利用和分配的依据。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2. 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协议和关键技术;3. 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的规划、部署和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场景,设计合适的无线局域网方案;2. 学生具备配置无线局域网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管理工具对无线局域网进行监控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2. 增强学生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道德和法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包括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分类、应用场景,以及与有线网络的区别。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2. 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探讨IEEE 802.11标准、Wi-Fi技术、蓝牙技术等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3. 无线局域网设备与协议:介绍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接入点等设备,以及TCP/IP、DHCP、DNS等网络协议。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设备与协议4. 无线局域网规划与部署:讲解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部署和优化流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规划与部署5.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监控:探讨无线网络安全策略、加密技术,以及网络监控和管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监控6. 无线局域网故障排除:分析无线网络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教材章节:第六章 无线局域网故障排除7.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无线局域网设备的配置、监控和优化实践。
教材章节:实践篇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无线局域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3.学会搭建和配置无线局域网。
4.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和解决策略。
二、教学内容1.无线局域网概述(1)定义: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有限区域内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网络。
(2)特点:无线局域网具有灵活性高、部署方便、易于扩展等优点,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
(3)分类:根据工作频段,无线局域网可分为2.4GHz和5GHz 两大类。
根据标准,可分为IEEE802.11a/b/g/n/ac/ax等。
2.无线局域网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1)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设备之间的通信需遵循一定的协议,如IEEE802.11系列标准。
(2)关键技术: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包括扩频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信道分配技术等。
3.无线局域网的搭建与配置(1)硬件设备:无线局域网主要由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AP)、无线网卡(WirelessNetworkInterfaceCard,WNIC)等设备组成。
(2)软件配置:无线局域网的软件配置主要包括无线网络名称(SSID)、加密方式、认证方式等。
4.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1)安全问题: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非法接入、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无线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分析无线局域网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配置方法。
3.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配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课堂讨论: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无线局域网知识的掌握程度。
无线局域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
2、使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和配置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无线局域网常见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无线局域网中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和配置步骤。
2、难点(1)理解无线局域网中的安全机制和加密技术。
(2)解决无线局域网连接不稳定和信号弱等常见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和配置过程。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无线局域网中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
4、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和配置,培养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使用无线网络的场景,如家庭、学校、咖啡店等,从而引出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2、知识讲解(25 分钟)(1)无线局域网的概念介绍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有限范围内实现设备互联和数据传输的网络。
(2)组成部分讲解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包括无线接入点(AP)、无线网卡、计算机和其他无线设备。
(3)工作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信号的发送、接收和处理过程。
3、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和配置(30 分钟)(1)硬件准备介绍所需的硬件设备,如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
(2)连接设备演示如何将无线路由器与宽带调制解调器连接,并接通电源。
(3)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展示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 IP 地址,进入管理界面的步骤。
(4)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强调选择一个易于识别但又安全的网络名称,并设置强度较高的密码。
(5)配置无线安全选项讲解常见的无线安全选项,如 WPA2 加密,并指导学生进行设置。
4、小组讨论与实践(25 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无线局域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信号不稳定、连接速度慢等。
选择无线路由器。
选择无线AP。
(1)信号强度(2)工作模式(3)工作环境先将配置无线路由器的计算机通过双绞线与无线路由器的LAN口相连,然后将其地址设置为无线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因为华为无线路由的默认LAN口的IP地址为192.168.0.1,所以需将管理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0.xx(xx的取值为2~254),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设置为路由器地址,即192.168.0.1。
步骤3在终端上使用浏览器访问http: //IP(192.168.0.1)地址或https://IP地址,操作过程;对于难点内容,由教师引导、分析,演示关键的操作步骤。
板书设计一、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二、Infrastructure模式无线局域网课前预习发布公司搭建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明确作为网络管理员需要完成的任务:配置和管理无线路由器,【课程思政导入】通过发布公司搭建的小型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任务实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知识准备6.3.1 搭建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1.认识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2.配置Windows 10的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6.3.2 搭建Infrastructure模式无线局域网1.认识Infrastructure模式无线局域网2.以无线AP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组网任务实施——使用“胖”AP搭建公司办公室的无线局域网步骤 1 配置路由器作为DHCP服务器,为STA设备分配IP地址。
步骤2配置“WLAN业务”,选择“向导→配置向导”选项,进入“Wi-Fi信号设置”页面,配置Wi-Fi信号。
步骤3配置上网连接参数。
步骤4配置无线AP的信道和功率。
关闭无线AP射频的信道和功率自动调优功能,并手动配置无线AP的信道和功率。
课堂小结引入网络管理员最基本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搭建,能使用“胖”AP搭建公司办公室的无线局域网。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组建局域网》这节课,在新课程中属于必修模块二《信息系统与社会》中的第二单元《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课标要求学生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系统基础上,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通过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课标要求学生既理解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省下发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相应教学要求是:1、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接入方式;2、了解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TCP/IP 协议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及作用。
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组建局域网》属于粤教版选修模块三《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的第五节。
这节课是一节从理论学习转向实践操作的活动课,既是学生对所学网络硬件及网络协议知识的实践验证课,也是实践出真知的知识归纳课,更是一节重要的能力提升课,是学习构建网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其他版本教材,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整合。
前面几节向学生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网络硬件设备及作用、网络协议原理及TCP/IP 协议相关概念和属性设置方法,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动手实践组建局域网,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加上现在基本上家家有一两台电脑和智能手机,组建家庭网络学生不陌生,再加上前面章节学习的网络硬件及网络协议基础知识做铺垫,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很感兴趣的,积极性也挺高。
2、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上可能存在的困难分析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如何组网了解不够深入,组网过程参与得也不多,尤其是制作网线,估计用时会稍长。
四、教学目标:1、能根据现有条件,分析网络需求,组建小型局域网。
2、掌握制作网线的基本方法;3、通过组建局域网,理解网络硬件的基本功能及作用,掌握计算机的TCP/IP 属性设置方法。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和其功能。
3、使学生学会设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局域网的组成和硬件设备。
(2)IP 地址的设置和子网掩码的计算。
2、难点(1)理解网络协议在局域网中的作用。
(2)解决局域网组建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组建局域网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局域网的组建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能正常运行。
2、准备足够数量的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
3、多媒体教学软件,用于演示和控制学生机。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网络、学校网络等,从而引出局域网的概念。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局域网的定义、范围和特点,如覆盖范围小、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等。
(2)讲解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设备、传输介质(如网线)、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硬件展示与连接(15 分钟)(1)展示准备好的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和接口。
(2)讲解网线的制作方法和连接方式,如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区别,以及如何将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进行正确连接。
4、网络参数设置(20 分钟)(1)讲解 IP 地址的概念、分类和组成,以及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在计算机上设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让学生跟着操作。
5、小组实践(3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局域网的组建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故障排除与总结(15 分钟)(1)挑选几个小组,模拟出现网络故障的情况,如无法连接、IP冲突等,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故障原因,并尝试解决。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及其作用。
3、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能绘制简单的网络拓扑图。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及其连接方法。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和绘制。
2、教学难点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和选择。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参数设置。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演示法:通过演示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动手组建局域网,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
2、网络设备:若干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网卡等。
3、教学软件:网络模拟软件。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在企业、学校、家庭等场景中使用局域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局域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组建局域网。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局域网的概念:向学生讲解局域网的定义,即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通常范围在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的组成:介绍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如网线)等。
局域网的特点:强调局域网的特点,如覆盖范围小、传输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便于管理等。
网络拓扑结构:详细讲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每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演示操作(约 20 分钟)硬件连接:在讲台上,教师使用实际的网络设备(计算机、交换机、网线)进行连接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软件设置:演示如何在计算机上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如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组建无线局域网
实验4 组建无线局域网
学号:1414103022 姓名:张明
一、组建Infrastructure 网络
在Cisco Packet Tracer 中制作以下网络:
1、拓扑图(截图)
2、配置AP (截图)
PC0 Laptop AP PC1
Server0
Switch0
3、配置计算机:
PC0、Laptop0的配置:(写出需配置的项目,可配图说明)PC0需要配置ip地址和无线网卡
PC1、Server0的配置:(写出需配置的项目,可配图说明)Server0配置ip地址
4、完成配置后,进行以下验证:
(1)网络连通后的拓扑图(截图)
(2)各计算机间可以ping通。
PC0 ping PC1
PC0 ping server
(3)客户机可以访问服务器中的网站。
账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
二、无线路由器的配置
在Cisco Packet Tracer 中制作以下网络:
把PC1作为控制台和无线路由器连接。
1、拓扑图(截图)
PC0
Laptop Wireless Router0
Server0
Switch0
PC1
2、为PC0和Laptop0安装无线网卡,使它们和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
查看它们获取的IP地址(截图),此时两者可以ping通。
3、配置PC1的IP地址为192.168.0.0网段的地址,用浏览器登录无线路由器(地址为192.168.0.1,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admin)。
通过PC1为无线路由器配置以下参数:(截图)
(1)SSID:自行设定
(2)认证方式:WEP,认证口令:1234567890
完成后,PC0和Laptop0已不能自动连入网络,配置相应参数后才能重新连接。
PC0的重新登录
Laptop0的重新登录
4、为保护无线路由器的安全,请为它配置以下参数。
(1)修改登录密码为abcde
在密码处输入abcde
(2)禁用DHCP服务
(3)手工配置PC0、Laptop0和Server0的IP地址
IP Address Subnet Mask PC0 192.168.0.133 255.255.255.0
Laptop0 192.168.0.134 255.255.255.0
Server0 192.168.0.135 255.255.255.0 完成后,客户机可以访问服务器中的网站。
完成后,把文件保存为ex4.pkt
交作业:
建一文件夹,命名为学号姓名-实验4,把实验报告、ex4.pkt放入此文件夹后交网络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