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1图形的相似
- 格式:ppt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6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7.1《图形的相似》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相似》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1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以及学会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相似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点、线、面的关系,角度、三角形的性质等。
但是,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涉及到相似图形的实际问题,感到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
2.学会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相似图形的性质。
2.问题驱动: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似图形进行解决。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巩固:通过丰富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实例。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相似的三角形、矩形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似图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相似的图形,引发学生对相似图形的兴趣。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相似图形。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学课件,讲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实例和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发现相似图形的性质,如对应边的比例关系、对应角的相等关系等。
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相似的概念1.相似图形:把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形.“相同形状”也就是一个图形可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缩小或复制得到的.方法归纳相似关系中只关注图形的形状是否相同,不考虑它们的大小和位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不论大小是否相同,位置如何摆放都是相似形.2.生活中常见的相同形状的图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同一地区按不同的比例尺所绘制的地图;(2)同一张底片扩印出来的照片,电影胶片上的图像与它映照到屏幕上的图像;(3)通过放大镜、眼镜所看到的图形与实际图形;(4)沙盘模型与建筑原型是相似形.3.相似多边形:形状相同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例如:国旗上的5个五角星都相似.要点提示形状相同的前提是边数相同.4.相似与全等:全等是相似的特殊情形.形状相同,两图形相似;形状相同并且大小也相同,两图形全等.辨析比较“放大镜”与“哈哈镜”.放大镜是一种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体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一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个“像”与物体本身相似.哈哈镜镜面凹凸不平,根据凹凸镜成像原理,成的是或大或小的虚象,照出人来就奇形怪状了,所以哈哈镜的“像”与物体本身不相似.二、比例线段1.线段的比:线段的比是指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①两条线段的比与长度单位的选择无关;②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若其单位不同,则必须使单位相同再求比;③两条线段的比是一个正数;④两条线段的比a∶b中,要清楚谁为前项.例如:线段a=10 cm,b=15 cm,则线段a与b的比是10∶15=2∶3,a是前项,b是后项;线段b与a的比是15∶10=3∶2,b是前项,a是后项.10cm,则线段AB与AC的比是正方形ABCD中,AB=10 cm,对角线AC=210=2∶2.10∶22.比例线段:比例线段是指在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a∶b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c∶d,即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例如:四条线段1 cm、2 cm、3 cm、6 cm满足1∶2=3∶6,所以1 cm、2 cm、3 cm、6 cm是比例线段.要点提示①四条线段才能成比例;②线段成比例时,一定要将线段按顺序列出,不可颠倒,一般可以按大小顺序写出.3.比例中项:若作为比例内项的两条线段相同,即a∶b=b∶c,则线段b叫做a、c的比例中项.三、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1)形状的相同是指“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2)识别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①两个多边形的边都对应成比例;②角都对应相等, 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误区警示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成立,缺一不可(如矩形与正方形角都对应相等,但边不是都对应成比例,不相似;菱形与正方形边都对应成比例,但角不是对应相等,不相似).在格点上画多边形相似时,就是保持对应位置上的线段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对应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画出的多边形是相似的.2.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例如:若△ABC 与△A′B′C′相似,那么k A C CA C B BC B A AB =''=''='',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就是k.(1)相似比是有顺序性的,前面的一个多边形的边作为分子,后面一个多边形的边作为分母.表示两个多边形相似的顺序不一样时,相似比也不相同.(2)相似比为正数.相似比为1,即k=1时,两个相似多边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也相同,这时两个多边形就全等.深化升华 根据性质,可以由一个图形的已知条件求其相似图形的未知元素.①由对应角相等,可以直接求出对应角的度数;②由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列比例式可以求对应边长.问题·探究问题1 等边三角形都相似吗?导思: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比较它们的边,是否成比例比较它们的角是否相等. 探究:(1)从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入手:①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60°,因此,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都对应成比例,角也都对应相等,所以是相似的;②两个等腰三角形,当它们的顶角不相等时,角就不能对应相等,虽然两三角形对应腰的比相等,但是不能等于两底边的比,所以也不一定相似;③由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它们的边不一定对应成比例,角也不一定对应相等,所以不一定相似.(2)看看我们学习过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等图形,它们各自能相似吗?如果不相似,添加几个条件就可以判断它们相似呢?(见27.2《问题·探究》)(3)不同边数的多边形相似吗?边长为10 cm 的正方形与同样边长的正六边形相似吗?为什么?问题2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为多少?导思:熟悉比例的变形,避免重复计算.探究:比例是商的形式,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商与积互化.(1)【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任意的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即a ∶b=c ∶d ⇔da=bc.(符号“⇔”表示从左边的条件可以得到右边的结论,把右边作为条件,可以得到左边的结论).(2)【反比定理】在一个比例里,第一个比的反比,等于第二个比的反比,这叫做比例中 的反比定理,即cd a b d c b a =⇔=. (3)【更比定理】在一个比例里,更换第一个比的后项与第二个比的前项的位置后,仍成比例;或者更换第一个比的前项与第二个比的后项的位置后,仍成比例,这叫做比例中的更比定理,即db c a d c b a =⇔=. (4)【合比定理】在一个比例里,第一个比的前后项的和与它后项的比,等于第二个比的前后项的和与它的后项的比,这叫做比例中的合比定理,即dd c b b a d c b a +=+⇔=. (5)【等比定理】几个相等的比的前项的和与后项的和的比,等于这些比里的任一个比,即 若k n m d c b a ==== (b+d+…+n≠0),则k nd b m c a =++++++ . 典题•热题例1 如图27.1-2,在给出的点格内通过放大或缩小画出已给图形的相似形.图27.1-2思路解析:首先固定一个最左边格点上的一个点,分别在横线上和竖线上把相应的线段放 大或缩小(画图,一般都画在所给定的区域内).解:如图27.1-3.图27.1-3方法归纳 在格点中作相似形时,找能够反映图形特征的点,作出这些被放大或缩小后的位置,再由这些点构造新图形.例2 (1)已知线段a=30 mm ,b=5 cm ,则a ∶b=__________;(2)量得A 、B 两地在某张地图上的距离是5 cm ,而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50 km ,则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3)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一古塔在地面上的影长为50 m ,同时,高为1.5 m 的测竿的影长为2.5 m ,那么古塔的高是__________m.思路解析:(1)由定义“两条线段的比是这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在计算它们的比时先要 统一单位;因为a=30 mm=3 cm ,所以a ∶b=3∶5.(2)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通常写成1∶常数的形式,计算前还是要注意统一单位;因为 5cm=0.05 m ,250 km=250 000 m ,所以比例尺为0.05∶250 000=1∶5 000 000.(3)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因此古塔的高、古塔的影长、测竿的高、测竿的影长是成比例线段,即测杆的影长测杆的高古塔的影长古塔的高=,从而解决问题. 设古塔的高为x m ,根据题意得5.25.150=x , 解得x=30,所以古塔的高为30 m.答案:(1)3∶5 (2)1∶5 000 000 (3)30深化升华 利用比例线段可以进行相关计算,其关键是找准比例式.比例尺=测杆的影长测杆的高物体的影长物体的高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例3 若x ∶y ∶z=3∶4∶7且2x-y+z=18,那么x+2y-z=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由x ∶y ∶z=3∶4∶7,知743z y x ==.可利用比例解决问题.特别是遇到连等式时,可用设比例系数(即公比)的办法解决.方法一:∵x ∶y ∶z=3∶4∶7,∴743z y x ==. 设k z y x ===743(k≠0),则x=3k ,y=4k ,z=7k. ∴ 2x-y+z=6k-4k+7k=9k ,即9k=18.解得k=2.∴ x+2y-z=3k+8k-7k=4k=4×2=8.方法二:∵x ∶y ∶z=3∶4∶7,∴y z y x 47,43==. ∴2x-y+z=2×y 43-y+y 47=18.解方程得y=8. ∴x=6,z=14.∴x+2y-z=6+16-14=8.答案:8变式方法 利用比例式计算时,通常可用方程思想,设中间参数计算.又如:已知x ∶y=2∶7,求22225223y xy x y xy x -++-的值. 由x ∶y=2∶7,得y x 72=.把y x 72=代入原式得(以下略).。
第二十七章相似27.1图形的相似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的是A.B.C.D.【答案】D【解析】只有选项D的图形形状相同,故相似.故选D.2.下列四组图形中,一定相似的是A.正方形与矩形B.正方形与菱形C.菱形与菱形D.正五边形与正五边形【答案】D3.如图所示的两个四边形相似,则α的度数是A.60°B.75°C.87°D.120°【答案】C【解析】由已知可得:α的度数是:360°–60°–75°–138°=87°,故选C.4.一个多边形的边长依次为2,3,4,5,6,另一个和它相似的多边形的最长边长为24,则这个多边形的最短边长为A.6 B.8C.10 D.12【答案】B【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最短边长是x,则2462x=,解得x=8.故选B.5.下列各组线段(单位:cm)中,成比例线段的是A.1,2,3,4 B.1,2,2,4C.3,5,9,13 D.1,2,2,3【答案】B【解析】A.2×1≠3×4,故本选项错误;B.2×2=1×4,故本选项正确;C.3×13≠5×9,故本选项错误;D.1×3≠2×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6.某机器零件在图纸上的长度是21mm,它的实际长度是630mm,则图纸的比例尺是A.1∶20 B.1∶30C.1∶40 D.1∶50【答案】B【解析】因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所以图纸的比例尺为21:630=1:30,故选B.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7.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那么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米.【答案】3500【解析】由已知可得,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3.5÷1100000×10–2=3500(米),故答案为:3500.8.已知a,b,c,d是四条线段且a cb d=,其中a=5cm,b=3cm,c=6cm,则线段d=________cm.【答案】18 5【解析】因为a cb d=,即563d=,解得d=185,故答案为:185.9.如图,若△ADE ∽△ACB ,且23AD AC =,DE =10,则BC =__________.【答案】15【解析】∵△ADE ∽△ACB ,且23AD AC =,∴23DE AD BC AC ==, 又∵DE =10,∴1023BC =,解得:BC =15.故答案为:15. 10.如图,从长8cm 、宽4cm 的矩形中截去一个矩形(阴影部分),使留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那么留下的矩形的宽为________cm.【答案】2【解析】设留下的矩形的宽为x ,∵留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448x =,x =2, ∴留下的矩形的宽为2cm .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1.如图所示是两个相似四边形,求边x 、y 的长和∠α的大小.【解析】∵两个四边形相似,∴AD BC ABA DBC A B '''='''=,即47616y x==,∴2428.x y ==, ∵73B B'∠=∠=︒,∴36083.A D B α∠=︒-∠-∠-∠=︒12.如图,左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要求大小与左边四边形不同.【解析】如图所示:13.如图,矩形ABCD的长AB=30,宽BC=20.(1)如图(1),若沿矩形ABCD四周有宽为1的空白区域,图中所形成的两个矩形ABCD与A′B′C′D′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x为多少时,图中的两个矩形ABCD与A′B′C′D′相似?14.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1)试说明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EFGH 与ABCD 相似吗?说明理由.【解析】(1)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O 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所以OA =OC ,OB =OD .又因为E 、F 、G 、H 分别是OA 、OB 、OC 、OD 的中点, 所以OE =OG ,OF =OH ,所以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2)因为E 、F 、G 、H 分别是OA 、OB 、OC 、OD 的中点,所以1=2EF AB ,EF AB ∥,12FG BC =,FG BC ∥, 1=2GH CD ,12GH CD ∥,1=2HE DA ,12HE DA ∥,所以12EF FG GH HE AB BC CD DA ====,∠OEF =∠OAB ,∠OEH =∠OAD ,所以∠OEF +∠OEH =∠OAB +∠OAD ,即∠FEH =∠BAD , 同理可得∠EFG =∠ABC ,∠FGH =∠BCD ,∠GHE =∠CDA , 所以四边形EFGH 与ABCD 相似.。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1《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1节《图形的相似》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九年级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相似图形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
3.相似图形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似图形的概念。
2.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似图形的概念。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似图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通过PPT和教材,详细解释相似图形的概念,以及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
专题27.1 图形的相似1.相似图形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相似多边形定义: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相似四边形中,求未知边x、y的长度和角α的大小.【答案】x=31.5,y=27,α=83°.【解析】∵两个四边形相似,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67418y x ==, ∴27,5.31==y x .︒=︒+︒+︒-︒=83)1178377(360α.【点拨】利用图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来进行解题。
【例题2】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cm ,6cm 和9cm ,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2.5cm ,则它的最长边为( )A .3cmB .4cmC .4.5cmD .5cm【答案】C .【解析】设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xcm ,根据题意,得:=,解得:x=4.5,即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4.5cm ,故选:C .【点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可得.【例题3】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吗?为什么?所有的矩形都相似吗?为什么?【答案】见解析。
【解析】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因为正方形的每个角都是90°,因此对应角都相等,而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因此对应边成比例.所有的矩形不一定相似,虽然所有的矩形的角都相等,但对应的边不一定成比例,因此,矩形不一定相似.1. 图中的两个多边形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见解析。
【解析】不相似.︒=︒-︒-︒-︒=∠587295135360D ,而︒=︒-︒-︒-︒=∠715995135360E ,不可能有“对应角相等”.2.已知图中的两个梯形相似,求出未知边x 、y 、z 的长度和βα∠∠、的度数.【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