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需求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二次元产业大学生群体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随着二次元文化的兴起,二次元产业在近年来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从动漫、漫画、游戏到周边产品,二次元产业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群体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大学生群体对二次元产业的消费现状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大学生群体对二次元产业的消费现状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动漫、漫画、游戏方面,这些是二次元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群体是二次元产业中的主要消费群体。
他们通过观看动画、阅读漫画、参与游戏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二次元需求。
其次是二次元周边产品的消费,大学生群体对二次元周边产品的需求也非常旺盛,他们购买动漫周边、Cosplay服装、周边玩具等产品来表达自己对二次元文化的热爱。
大学生群体还通过参加二次元相关的展会、活动来进行消费,比如参与动漫展、Cosplay活动、漫展等,这些活动成为大学生们交流和消费的重要场所。
二次元产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人心,大学生群体对二次元产业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大。
尤其是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了消费主力军,他们对二次元文化的认可和追捧将会成为二次元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二次元IP的不断涌现,二次元产业的内容和形式也会越来越丰富,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
随着科技的进步,二次元产业也在不断创新,比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对二次元产业的消费体验。
也需要看到二次元产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消费现状和发展前景不乏一些挑战。
首先是消费市场的竞争激烈,尤其是二次元周边产品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何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选择,是二次元产业面临的挑战。
其次是二次元产业的版权保护问题,随着盗版、侵权等问题的出现,这些不仅损害了二次元产业的利益,也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体验。
再者是消费群体的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在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是二次元产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论动漫cosplay文化与校园文化管理的当代解读摘要:以校园文化管理为出发点,对社会化趋势下基于动漫cosplay 发展而形成的动漫cosplay文化进行全方位分析,旨在厘清社会化趋势下的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漫cosplay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共同繁荣校园文化。
关键词:动漫cosplay文化;校园文化;管理解读Cosplay是英文costumeplay的简略写法。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cosplay 最早的中文译名意思是指角色扮演。
就现在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内容一般是指借助服装、饰品、道具等,通过化装来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乐队和电影(又特别是与日本相关的)中的某些人物。
当然,也可以是自我原创造型。
简而言之,即游戏、动漫、视觉、原创的真人秀。
一、动漫Cosplay文化的特点基于动漫Cosplay社团的Cosplay文化,属于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范畴。
有许多与其他青少年文化共通的特点:参与人群的“小众化”,属于“新人类”圈子的亚文化现象;地理特点的“后殖民时代”,属于“东洋”流行文化对中国的一种“文化输出”;生产特点上,打上了流行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间相互渗透的明显烙印,cosplay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动漫产业附属文化,它与动漫、游戏、电影业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在心理特点上,完全具有“时尚”的因子;在意识形态上,明显体现了“思潮多元化”等特征。
二、校园文化管理中动漫Cosplay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管理属于教育管理范畴,它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塑造为核心,通过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增强群体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从而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与育人的目的。
基于校园文化的管理,动漫Cosplay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特殊内在需求动漫Cosplay文化之所以受到青年大学生的欢迎,主要是适应了当代青年的特殊内在需求。
动漫运营的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卡通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动漫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主要文化娱乐形式之一。
因此,动漫运营成为了一个极具潜力和商机的行业。
本文将以设计并运营一家动漫公司为例,来详细讨论动漫运营方案。
二、目标市场分析1.目标消费者:年轻人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和高中生。
2.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以及网络娱乐平台。
三、产品策略1.确定核心产品:选择一部或多部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动漫作品作为核心产品。
2.多元化产品线:在核心产品的基础上,推出相关周边产品,例如:漫画书、主题游戏、衍生产品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与其他行业合作:与动漫相关的行业,如服装、玩具、音乐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出联名产品,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四、渠道策略1.线下推广:在大学、高中学校举办主题漫展,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并通过潜在合作伙伴在商场、购物中心等地设立形象店,推广产品。
2.线上推广:与知名网络娱乐平台合作,将动漫作品上传至平台上线,通过平台流量吸引目标消费者,并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渠道积累粉丝和进行营销活动。
五、市场推广策略1.推出宣传片: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利用网络渠道和视频网站大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度和兴趣。
2.举办漫迷见面会:邀请作品中的角色扮演者与粉丝面对面互动,增强消费者对作品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3.参与大型动漫展会:通过参与国内外的动漫展会,如Comic-Con、ACG博览会等,展示作品,与其他动漫公司合作,扩大影响力。
4.定期举办活动:例如Cosplay竞赛、二次元主题派对等,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参与,并通过活动传播产品信息。
六、品牌建设策略1.打造明星IP:通过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一两个受欢迎的原创动漫IP,建立知名度,并通过发布新的动漫作品、影视剧等维持品牌的影响力。
2.提供优质体验:通过投资制作团队和声优演员,提供高品质的动漫作品,以及与动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形象。
日本动漫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关键词:日本动漫青少年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动漫已经成为青少年中一种十分流行的现代文化。
日本动漫是全世界动漫的龙头,占全国GDP的10%以上,动漫文化更是能与其他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相提并论。
动漫文化(ACG)是指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以及周边产品延伸活动。
现在大多数国家播放的80%的动漫是产自日本,动漫成为了日本宣传本名族文化的一种媒介,本身就是漫画迷得日本首相麻生太郎20006年曾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教新设想>的演讲,清晰地表达这一意图:“你们所做的事情已经抓住了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这是我们外务省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
这样的“动漫外交”攻势在中国并没有受到社会以及舆论的重视,大部分人认为动漫是小部分人群关注的幼稚的东西。
却忽略了动画片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依恋阶段,动漫对儿童及她们的成长过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动漫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国年轻人中产生的翻天覆地影响再也不能掩盖了,这些影响已经扎入青少年儿童的内心。
2004年美国经济学者加尔布雷思提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光看GNP,还要比较GNC,即国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长期而言,后者的效果可能更为长远、更重要。
说明了一个名族的儿童是至关重要性,儿童的思想也就左右了一个民资未来的个性特点。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风靡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这么多年,每一代人都能说出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动漫。
年长的人回忆起当年的《排球女将》心中对青春的定义就定格了;同样,我们这一代也有太多的人为了《灌篮高手》拿起篮球开始运动生涯;全国围棋届苦闷没有朝气,一部以围棋为题材的励志漫画《棋灵王》却让全国青少年争相学习围棋。
这种动漫用热血的剧情,向青少年灌输了坚强、努力、创新等思想。
这些精彩的经典动漫总是让人爱不释手。
动漫作品出产较容易操作,这让故事情节新颖又精彩,对青少年的想象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引导。
网络亚文化的现状及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网络亚文化是指在网络世界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特定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为核心内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群体意识和文化体系。
在当今社会,网络亚文化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本文将通过分析网络亚文化的现状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网络亚文化的现状1.多样化的网络亚文化网络亚文化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只要是在网络世界中形成并受到大量人群追捧的文化现象都可以被称之为网络亚文化。
比如动漫文化、游戏文化、二次元文化、星座文化、恋爱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在网络中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不仅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且在现代文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网络亚文化的传播与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亚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和融合。
一些热门的网络亚文化现象往往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传播渠道得到迅速传播,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
不同的网络亚文化之间也会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这也进一步丰富了网络亚文化的内容。
3.网络亚文化的商业化随着网络亚文化的热度不断上升,一些商家也开始看中了这一市场,并投入大量资金对网络亚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
比如一些动漫品牌、游戏厂商等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对网络亚文化进行推广和营销,使得网络亚文化也成为了商业化运作的对象。
二、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1.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网络亚文化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精神生活内容,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求。
比如喜欢动漫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亚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分享;喜欢游戏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亚文化找到游戏伙伴,共同交流游戏乐趣。
这些都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2.加剧了大学生的虚拟社交网络亚文化让大学生更容易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社交体验,使得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情感依托。
比如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参与二次元文化的讨论、在游戏中结识新朋友等,这也使得一些大学生更加脱离现实社交,更多地投入到虚拟世界中。
动漫的调查报告(精选)(二)引言概述动漫作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热爱和追捧。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动漫对观众的影响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文将从社会影响、文化传承、经济价值、教育意义和创造力等方面,对动漫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正文内容一、社会影响1.1 动漫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1.2 动漫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创造社交和交流的机会。
1.3 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市场。
二、文化传承2.1 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2.2 动漫通过展示、记录和传承文化元素,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和感受文化的途径。
2.3 动漫的角色、情节和美学形式常常受到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三、经济价值3.1 动漫产业链庞大,涵盖了动画制作、影视拍摄、音乐制作、游戏开发等多个领域。
3.2 动漫衍生品的市场需求巨大,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动漫节等相关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地方经济带来直接收入,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四、教育意义4.1 动漫故事情节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2 动漫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复杂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
4.3 动漫中的角色形象和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塑造性格有一定的影响力。
五、创造力5.1 动漫创作者通过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角色和情节,展现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2 动漫作品不仅在故事情节上具有独特性,还在美学表现和艺术形式上提供了创新的尝试。
5.3 动漫的创作过程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创作者的专业素养有一定的要求。
总结本文通过对动漫的社会影响、文化传承、经济价值、教育意义和创造力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动漫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多元化的作用。
动漫不仅是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更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文化产业。
期望本报告能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动漫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注重动漫文化?正方辩手: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动漫文化,因为动漫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现象。
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传播的载体。
通过动漫,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正如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所说,“动漫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生活方式。
”动漫文化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和表达。
其次,动漫文化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经典动漫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正能量,比如《名侦探柯南》中的侦探精神和正义感,《龙珠》中的友情和努力精神等等。
这些动漫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最后,动漫产业也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日本为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张名片,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动漫文化,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反方辩手:尽管动漫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我们不应该过分注重动漫文化。
首先,动漫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因素,比如一些暴力、色情、低俗的内容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利尔所指出的,“一些动漫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可能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
其次,动漫文化的过度繁荣也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动漫文化所取代,这种文化的断层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动漫产业的过度发展也可能会导致产业泡沫和资源浪费。
一些不合格的动漫作品可能会占据市场资源,挤压优质作品的发展空间,导致产业的不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注重动漫文化,而是应该在注重的同时加强对动漫产业的规范和监管。
综上所述,尽管动漫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影响力,但我们不应该过分注重动漫文化,而是应该在注重的同时加强对其负面影响的防范和监管。
16尹巧蕊(1978—),女,法学硕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赵永新,尹巧蕊(1.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等直接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动漫产业未来至少具有1000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有500多所院校设立了动画、电脑艺术制作、影视艺术等动漫相关专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行各业因为订单减少纷纷压缩编制,而动漫行业却逆势而上。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尽管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下滑,但动漫产业以97%的增幅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发展动漫产业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影响1.1与其他产业相比,动漫产业能更好地带动创业。
与其他产业不同,动漫产业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兴起的,为此国务院也颁发了在未来5~10年内将我国打造成动漫强国的文件。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企业和年轻人提供了大好的创业和就业局面,近几年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际动漫产商纷纷将动漫制造加工业转向中国,国内也涌现出大量的个人动漫工作室、大型的动漫制作公司。
随之,拥有动漫技术的人员,成为了市场上最紧俏,最受欢迎,工薪待遇最高的人才。
1.2与其他产业相比,动漫产业人才缺口较大,能较集中地拉动就业。
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使动漫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对动漫人才的巨大需求。
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各级各类电视台实际播出需求量在30万分钟以上,而2008年国产动漫节目量仅为13万分钟左右,由此可见其中蕴含的巨大就业机会。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认为,2007年全国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多达15万人,而真正的从业者仅有不足2万人。
学生动漫社团COSPLAY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在当代社会,动漫文化和COSPLAY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关注。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决定举办学生动漫社团COSPLAY大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1.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3.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
4.增强学生对动漫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确定在每年寒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
活动地点:校园内宽敞的大礼堂。
四、参赛要求1.参赛人员:仅限于我校学生,年级不限。
2.参赛形式: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形式并行。
3.参赛者须自备COSPLAY服装,且可携带自制道具。
五、活动流程1.报名阶段:参赛者需在线上填写报名表并递交相关参赛作品照片。
2.初赛阶段:初赛由专业评委进行评选,评选出各个年级的前十名选手,共计40名选手进入决赛。
3.决赛阶段:决赛现场由学生投票和专业评委共同评分,各个年级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将分别产生。
4.颁奖典礼:在决赛结果公布之后,进行颁奖典礼,表彰各个获奖选手。
六、评分标准1.服装还原度:参赛者COSPLAY人物服装与原著形象的还原程度。
2.舞台表现:参赛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形象展示和舞台效果。
3.自制道具:如参赛者有自制道具,须对其进行展示并说明。
4.专业评委评分占比:初赛60%,决赛50%。
5.学生投票占比:初赛40%,决赛50%。
6.所有评分结果最终由专业评委和学生投票结果加权得出。
七、奖项设置1.初赛奖项:前十名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
2.决赛奖项:-年级冠军:将获得奖杯、荣誉证书和丰厚奖金。
-年级亚军:将获得奖杯、荣誉证书和奖金。
-年级季军:将获得奖杯、荣誉证书和奖金。
-优秀组织奖:评选出最佳组织奖项,获得奖杯和奖金。
八、活动宣传1.海报宣传: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校园各个重要位置。
2.微信公众号宣传: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活动信息发布和宣传。
3.班级通知宣传:通过班级通知、教室宣传等方式通知全校学生。
动漫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研究摘要:具体从动漫文化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及当代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接受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动漫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研究、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高校德育、文化、课程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实践性探索。
关键词:动漫文化;大学生价值观;对策研究动漫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既有其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也突现出自身的诸多不足,这必然会给伴随其影响成长起来的受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面对动漫文化浪潮的冲击,作为高校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提出积极的对策,正视动漫文化影响的存在。
一、动漫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接受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制定并展开相应的调研工作(包括问卷调查和访问等方式),调研对象为当下在校(大一至大四,普通高校及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其年龄普遍分布在18 至22 周岁之间,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大致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
这一代人基本上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动漫文化———主要以观看动画片及阅读漫画书,初高中时大部分人(其中一部分定性成“动漫迷”)开始广泛接触并消费动漫作品及其衍生产品,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他们对动漫文化进行整体消费(包括时间和金钱)的比例开始缩小,但同时因为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他们往往通过网络社区、微博、手机等途径对动漫文化进行消费,形成交互性、碎片性等特征。
1.人生价值观好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激发人的潜力。
大部分动漫作品是通过将主人公设定为与大学生年龄相仿,且处境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
调研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喜欢励志类的动漫作品,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此外,动漫虚拟世界作为大学生构建的理想的“精神家园”,还可以达到一定心理治愈的功效。
32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5期总第794期No.5,2020Total of 7940引言现阶段,各国文化和思潮相互交织,彼此相互交融,在多元文化的视域下,“二次元”文化在我国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二次元”文化的受众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九五后和零零后群体产生的影响极大。
“二次元”文化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二次元”文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应用,使其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深度融合,逐渐扩大网络思政工作的覆盖面及影响力,以此突破当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发展存在的瓶颈。
1“二次元”文化内涵及国内发展情况随着新兴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众越来越重视“二次元”文化,“二次元”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开始在我国盛行,对青年一代影响极大。
“二次元”文化来源于日本,从日语词义来看,原是指一种由两个维度构成的平面图像,由此形成的虚拟世界,一般在日本动漫中较为常见。
自改革开放以来,“二次元”文化开始在我国传播。
从传播形式来看,起初以合法大众传播的形式,后来逐渐发展为非法盗版传播;从传播范围来看,起初在大众群体中传播,日益转变为流行于社交网络;从文化影响力来看,起初因受众群体有限,形成了一种小众文化态势,在日益发展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备受我国当代青年的喜爱。
[1]“二次元”文化在与我国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各种移动终端和各大媒体逐渐成为其广泛传播的直接途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二次元”文化带来的影响力,尤为关注对“二次元”文化产业的推广,并为其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为其发展营造了积极的环境。
2002年,我国政府开始出台政策支持国内原创动漫的发展;2012年,文化部将动漫产业纳入发展规划中;2016年,广电总局再次提出大力支持原创优秀动漫成果,与此同时,我国提出至2020年,国内动漫企业拥有动漫自主开发产权,并为企业提供了税收方面的优惠,除了开发原创动漫产品外,还可以生产与“二次元”文化相关的附属产品。
二次元文化对高职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作者:陈茜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9年第05期[摘 ; ; ; ; ; 要] ;信息技术发展和文化多元化,使高职学院的大学生对二次元文化已经普遍接受并成为它的狂热爱好者,二次元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高职学院学生的生活方式。
从二次元文化的含义入手,分析二次元文化对高职学生积极和负面的影响,努力探寻其产生的原因,并综合各方面因素给予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 ; ;键 ; 词] ;二次元文化;互联网;高职学生;生活方式[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282-02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多样性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和新兴文化,因此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迅速兴起。
这种文化及其衍生产品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许多积极影响,如满足高职学生的娱乐需求,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游戏成瘾、价值观扭曲等。
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过度沉溺虚拟世界,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因此,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形式,我们需探求一种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健康积极的作用,避免消极因素,让它以特有的方式向前发展。
一、二次元文化的含义二次元一词来自日本,最初的日本动画和游戏作品由二维平面制作而成的,由此被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
此后在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圈中被广泛用来指作“架空世界”。
二次元文化指在ACGN及其衍生产品为主要载体经过演变在二次元群体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与理念,其本质是一种想象出来的虚拟文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次元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呈现出在线视频、在线音频、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在线动漫及线上直播等新的虚拟空间表现形式。
315文化纵横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当代大学生对cosplay服饰的需求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又称角色扮演。
cosplay服饰指在对某个角色进行扮演时,尽可能还原的所扮演角色的服装和配饰,也是cosplayer在进行cosplay时穿着的服饰。
对cosplay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相貌,而是服饰制作的还原性和优良性。
影响当代大学生cosplay服饰需求的环境因素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二次元户数约2.19亿人,爱好者以90后居多。
[2]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普通家庭经济情况都能够负担一些娱乐开销。
日本长期的文化输入使国人思想逐渐开放,催生了cosplay服装业的兴起,思想开放和经济发展使cosplay服饰的购买需求逐渐增大。
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cosplay服饰需求的分析从自我概念分析个体的自我概念可以通过媒介向外部传播,服饰作为一种媒介,承载穿着者对自我的感知,可以表明其身份、信仰、生活方式。
大学生群体年龄大致在20-24岁,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会主动寻求精神偶像作为寄托,并由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对角色扮演产生了动机。
动漫中的人物就像很多大学生的理想自我概念,因为希望和这个角色趋于接近,便有了对这个角色的模仿行为,外观上的模仿便成就了cosplay服饰的诞生与发展。
因自我实现和展示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有良好的物质基础。
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当生理、安全需要被满足后,他们会追求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借此达到高峰体验。
当现实世界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时,便转向虚拟世界进行角色扮演,借自我满足和他人赞美来获得自我实现。
相貌身材等自身条件难以改变,服饰即相当于cosplayer的皮肤,大家追求还原的服饰,借此来获得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对外观的需要。
由此可见,服饰在cosplay活动中处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上。
有部分大学生会因不满市面上参差不齐的服饰质量而自己制作服饰,制作的过程中会增强自身的认同,还能收获从他人处赢得的尊重,增加了服装的附加价值,穿上这些服饰不仅是在外形上向自己喜欢的角色穿着靠近,还因为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更多的自信和尊重,这些自信和尊重已经不完全来自角色本身了,也来自自己的努力。
二次元文化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在当今社会,二次元文化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一环。
二次元文化指的是日本动漫、游戏等虚拟世界的元素和精神,它已经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选择中。
本文将探讨二次元文化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二次元文化现象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
二次元文化不仅包括动漫、漫画、电子游戏等传统形式,还衍生出了周边产品、衍生品、演唱会、线下活动等多种消费形式。
大学生可以购买自己喜爱动漫人物的周边产品,参加二次元文化相关的演唱会等活动,满足自己对二次元文化的追求和喜爱。
这些消费选择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的一种方式。
其次,二次元文化现象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交和交流的平台。
大学生作为二次元文化的受众群体,可以通过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分享自己对动漫、游戏的喜爱,进而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通过参与线下活动、参观展览等方式,大学生可以结识更多热爱二次元文化的朋友,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的社群。
这种社交平台不仅带给大学生快乐与满足感,还强化了他们对二次元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二次元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影响。
由于二次元文化的兴起,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次元文化衍生品、周边产品、演唱会等消费市场越来越庞大,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前往购买。
大学生们对于二次元文化的喜爱和需求,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大学生也成为了二次元文化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市场的需求和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虽然二次元文化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适度投入二次元文化的消费可能会耗费大学生较多的时间和金钱。
对于痴迷于二次元文化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在购买二次元文化产品、参加相关活动等方面花费较多的资金,甚至耗费较多的时间。
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发展。
总第261期2013年11月(下)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261November 2013(C)高校动漫社团发展探析滕飞(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中图分类号:G45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33-0175-02作者简介:滕飞(1987-),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动画。
摘要我国在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应该认清当前形势,结合当地高校的培养目标以及高校自身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对策、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社团引导和管理有促进意义,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社团中的领导作用。
动漫社团作为高校新时代的创新社团,作为外来文化的代表,Cosplay (动漫真人秀)是动漫社团最主要活动,作为ACG 的文化趋势,已经上升为青少年喜爱的主流娱乐方式之一了。
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
学校应正确认识动漫Cosplay 这一流行文化,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对社团的管理与建设,使其凸显教导学生的职能,更帮助了高等院校动漫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动漫社团Cosplay 发展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nimation Associ 原ations //Teng Fei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the current situation should be clearly recognized.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blem-solv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ltivationgoals of local colle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them-selves,can give a push to the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eachers'leading role in student associations.Animation associations are innovative col-lege associations in the new period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for-eign culture.Cosplay,as the main activity of animation associa-tions and the cultural trend of ACG,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ream forms of entertainment favored by teenagers,however,it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n college students'growth and development.Therefore,colleges should correctly recognize Cosplay as a fashionable culture and make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more prominent through the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ssociations,which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nimation associa-tions.Key words animation associations;Cosplay;development我国在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应该认清当前形势,结合当地高校的培养目标以及高校自身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对策、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社团引导和管理有促进意义,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社团中的领导作用。
教育广角南方论刊·2021年第2期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符号和话语概念,是以ACGN(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轻小说 )为主要载体建构的平面化二维图像世界,其内容涵盖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虚拟偶像、Cosplay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周边、同人、社群、活动。
二次元文化是青年群体基于相似的审美倾向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用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载体,在虚拟世界中运行现实世界的法则,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价值体系。
一、二次元文化与大学生(一)二次元文化的特点二次元文化具有虚拟性、趣缘性、娱乐性等特征。
首先虚拟性是二次元文化的根本属性,二次元文化采用架空“世界观”的手法,利用科学技术对现实生活各种审美特质进行“陌生化”处理,然后外化为可见图像,进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加工改造和对虚拟世界的重构,从而保持适度距离和维持神秘形象。
其次,趣缘性是二次元文化的鲜明属性,构成了“二次元”群体聚合的基础。
二次元文化与其他青年亚文化最大不同在于其因趣结缘,由缘聚群,群起圈层文化,这里的趣是基于成员间相似的价值审美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这里的圈层是因缘而聚在一起的成员,为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寻求“共鸣、治愈与爱”而建筑的私有空间与文化场域。
最后,娱乐性是二次元文化的基本属性。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3.4亿,核心二次元用户9100万。
”[1]从统计的数据不难看出,近些年来,二次元文化实现了从边缘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嬗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互联网的助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弱化了亚文化“抵抗”主流文化的特质, 增强了丰富的娱乐特性,以满足泛二次元群体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巨大发展。
(二)二次元文化的主要受众二次元B站作为最大的二次元文化社区,其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B站2019年第一季度月活用户首次突破1亿,其用户结构在18-35岁占了78%,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是21.5岁,多为大学生群体,因而大学生构成了二次元文化的主力军。
浅谈当代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需求摘要:从小动漫文化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取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长大,大学生对动漫的心理需求也改变了。
近几年,当代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需求降低,看法也有着差异性、口味独特性,因此普及动漫文化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动漫文化;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82-01
一、定位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心理需求
从小动漫文化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取缺少的一部分,幼小的时候我们喜欢的是内容感人可爱温馨的《小蝌蚪找妈妈》,小学时候喜欢的是充满正义感和英雄主义的《黑猫警长》,中学时候喜欢的是剧情波折有点暴力色彩的《圣斗士》。
这种探奇与喜爱的情感就是人最直观的对动漫文化的心理需求,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成长生活中,精神、心理上都需要动漫文化。
随着年龄的长大,大学生对动漫的心理需求也改变了。
近几年,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国产动画逐渐被日、美动画所替代。
这种现象使国产动漫市场遭受了危机,探明当代大学生对动画的心理需求对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有重要意义。
二、动漫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动漫文化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孩子钟情的艺术文化,它是不受年
龄、地域等局限的,它是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艺术文化。
而近几年,中国动漫文化却出现了较大的阻碍,在大学生群体中,国产动漫似乎远远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更多的是哈日、哈美的声音。
纵观国内外动漫发展的情况,中国动漫出现这样的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上来说分为几方面:
1.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动漫文化在内容上较为单一乏味,受众定位狭窄,主题取材始终仅仅局限于幼儿、儿童而忽视了高中生、大学生还有成年人群体的感受。
动画片在国外的受众群体的面积很广,从低幼到老年都会有适合自己年龄阶层的动漫作品欣赏,在人们的思想理念中,认为动漫是让人们生活变得轻松与愉快的一种方式。
在我国,不同的动漫作品大都有着相同的定位:动画的受众群体主要面向于少儿,大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动画片。
2. 国内动漫文化目前的普及程度及推广形式却远远不够,没有达到多元化的发展,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例如,国外的动画片在推出前,都会请专业市场调查的公司来进行调研,会花三到四年的时间做策划工作,衍生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工作。
而中国动漫对于这些方面的宣传力度却不够重视。
从根本上说,这将有碍于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满足大学生对动漫文化心理需求的措施
充分认识和满足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心理需求对动漫产业的意
义是非同小可的,是振兴动漫产业、实现中国动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了解决大学生群体对动漫文化的需要,提出下列解决措施。
(一)政策扶持
我国国家政策应对于动漫文化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法规,给动漫产业极大的扶持,提供保障。
各地政府也应针对大学生群体把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发展,争先去打造一流的国际动漫产业集中地。
(二)人才储备
说到大学生动漫人才的储备,不得不说说大学生动漫教育。
应加强大学生动漫教育的发展,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保证。
继续坚持在全国大学中设立动画专业,开办与动漫专业相关的院系。
这种措施使大学生动漫人才通过动漫教育进行大胆探索。
相信在大学生们的努力下,中国动漫的光明前途不是空想。
未来中国动漫的发展,必定是充满着希望和光明、生机勃勃的。
因此,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响应国家政策,提供人才储备,有效的、正确的发展中国动漫产业,普及中国动漫文化。
四、结语
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心理需求对动漫产业的促进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研究大学生在动漫的心理需求,能开发出动漫文化作为动漫产业的基础惊人的市场潜力。
为了获得动漫产业的巨大商机,促进
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心理需要,要加大大学生群体中动漫文化的普及力度,并采取相关有力的措施。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找寻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漫推广模式。
在动漫文化如何满足大学生心理的问题上,多进行调查、通过数据的考量,不断汲取当代大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心理需求方向的结论。
同时,扩大大学生动漫教育面积、增加大学生动漫受众群体。
动漫制作方面,与时俱进、树立创意思维、提高动漫文化素质,甄选出一批有修养、有能力、有团队合作力的大学生优秀人才,让大学生人才做自己的动画,培育自己喜欢的动漫文化的种子,满足内心对动漫的情感。
从而,让中国动漫文化带动中国经济动漫产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戎宁.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j].电影评介,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