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ME讲义)[1]
- 格式:ppt
- 大小:935.50 KB
- 文档页数:61
精品文档加油站损耗管理工作分享
从进、销、存三个方面来抓油品损耗管理工作
一、把好进油关:
1)认真检查来油车辆电子铅封是否完好。
2)严格按照卸油流程操作。
入罐损耗需与驾押人员共同确认,如损益异常超过3%o。
需及时联系数质量主管查看该车GPS途径是否正常。
3)液位仪每月比对,油高超士2MM或油温超0.2度的要及时调整。
二、销售损耗要清楚:
1)每天要查看零管系统中每班的销售损耗,对损耗异常的再进行分品种、分油罐进行分析,找到原因。
2)校泵时一定认真,要清楚误差范围并确保校泵读数精准,如超范
围士 2.5%的立即停止加油并让片区经理尽快联系计量局进行调整。
3)按规定更换防水滤芯并做好台账工作。
4)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如油机故障要及时停止加油(有时会出
现出油不走字的现象)并进行上报维修。
三、油品存放要细心:
1)有集液井的每周测量集液罐并做好记录,液位达到30cm时必须将积油抽出,回罐至低标号油罐。
2)每周要对油罐窨井进行检查,水杂要及时清除同时检查管线是否渗漏,如有异常也要及时上报维修。
3)计量口一定要上锁(锁在球阀开关处)。
钥匙一定要妥善保管好。
4)每周检查加油机内管线是否渗漏同时检查加油机铅封是否完好。
加油站损耗管理课程安排一. 损耗管理原则及意义二. 损耗分类三. 损耗管理四. 虚假损耗处理五. 损耗分析第一节损耗管理原则及意义1.损耗的概念2.损耗管理的办法3.损耗处理的原则4.损耗管理的意义1、损耗: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前者是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的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造成数量的损失的现象。
损耗量: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
油品在进销存的作业环节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减少的这部分量叫损耗。
所以损耗量的计算是作业环节前的量减去作业环节后的量。
这个量越大,损耗就越大,这个量越小,损耗就越小,这个量为负时,叫溢余。
超耗:超过定额损耗的那部分损耗就叫超耗。
2、油品损耗管理的办法:分环节实行定额管理。
没有定额就没有规矩,关键是制订合理的定额损耗标准3、油品损耗处理的原则: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把损耗转嫁给用户,出库(站)前的一切损耗均由油库(站)负责。
定额损耗必须经过批复后方可核销。
4、损耗管理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损耗管理理念;加强经营管理,减少经营环节的损耗,提高经营效益;强化监管,防止经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第二节损耗分类1.按损耗原因分2.按损耗环节分3.按损耗性质分1.按损耗原因分油品的损耗按其原因可分为蒸发损耗、跑冒滴漏损耗和油品混油、变质损耗。
蒸发损耗不但使油品数量减少,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使油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变质造成不合格。
加油站在收发油过程中,均会造成蒸发损耗。
跑冒滴漏损耗不会使质量变化,但会使数量减少,严重时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油罐漏油而发生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对于高龄油罐来说尤其应注意,要强调每天计量。
当发现损耗异常时要立即检查原因,这是十分重要的,应做到“查原因,不过夜”。
混油、变质虽然数量不会减少,但因油品变质不能使用或降级使用,同样会造成损耗。
在加油站管理中要注意运输工具的混油问题。
加油站油品交接计量及损耗管理考核办法第一章适用范围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各业务环节损耗管控,扎实推进降损增效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加油站的油品交接及油站损耗管理。
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条根据公司对各环节损耗管理的要求,加油站零售环节损耗以V t进行管理,运输环节损耗以重量进行管理。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第四条损耗:是指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本办法所述损耗按流转环节分为运输损耗和零售损耗。
第五条零售损耗:是指加油站从油品购进验收起在保管、付油过程中发生的损耗。
第六条运输损耗:是指从油库或其他发货单位油库通过公路配送到加油站的油品发货量与实际接收量的差值。
第七条超定额损耗:是指超过公司规定的运输损耗量和零售损耗量部分的损耗。
第四章重要风险第八条油品运输和油品站管环节存在油品异常损耗风险,严格损耗管控,避免公司效益流失。
第九条损耗数据不真实或损耗指标不合理使损耗考核产生不公平性。
第五章职责第十条损耗管理岗职责负责公司损耗管理考核办法的制定;负责对公司油品损耗管理工作实施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公司各环节油品超耗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审批;负责定期统计分析公司各环节油品损溢数据,对异常情况和问题提出控制措施,推广降耗经验;负责加油站进销存日常管理,指导加油站零售损耗数据统计;负责加油站油品配、收、发、存过程管控,参与并配合由零管部部组织的月度、年度油站库存商品盘点,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确认。
第十一条零管部职责负责加油站油品配送的管理;负责协调油库发油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的协调和处理;负责运输环节超损耗部分索赔工作;负责组织加油站月度、年度盘点工作,与财务部共同确认各环节损耗数据,参与损耗考核及运输保证金的管理。
第十二条加油站职责对站内各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本站油品损溢原因进行分析;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对进、销、存过程中的数量差异原因的分析;负责按规定程序将损溢数据逐级上报。
“三个加强”控制加油站油品损耗油品损耗管理,一直困挠着加油站的经营管理人员,上至公司领导,下至现场经理,都为之头痛。
我认为,如果把加油站比做一个家庭,那么油品损耗管理就像生活里的柴米油盐,看着琐碎,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出问题。
抓住细节,“滴滴”计较,控制好油品进、销、存三个环节,是做好油品溢耗管理的诀窍。
一、加强进油控制加油站的进油主要是指油罐车的运输、验收和接卸三个环节,因此,进油控制要做好以下三点:1.运输过程监控虽然运输公司给所有的油罐车都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并实行了双向铅封管理制度,但是,人为损耗依然是油品运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
我想,要解决此问题,可以在公司内部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由相关部门成立稽查组,通过对油罐车从油库到加油站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作弊和违规违法行为;也可以发动广大员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报,经核查属实的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应特别鼓励采取照片举报的方式;甚至还可以将加油站“神秘顾客”机制引入到油品配送,由第三方对油罐车运输过程实施监督。
2.油罐车验收控制油罐车数量的验收:首先,油罐车要停在基本具备验收条件的平地上(一般坡度不得大于1%),从而保证验收的准确性。
其次,要稳油15分钟后开始验收,必须要测量油罐车的空高、水高、温度和密度,从而计算出油罐车承运油品的运输损耗超标没有,如超出标准,保管员有权拒卸。
有的加油站忽视了油罐车到站后的验收工作,不进行实际测量计算,而是按照习惯填写,因此,要加强此项工作的监督管理。
3.油品接卸控制卸油环节损耗的控制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密闭卸油,减少大呼吸损耗。
二是要收尽余油,保证“颗粒归仓”。
首先,每辆油罐车的车体结构、管线布置、泵箱配置都不同,因此,保管员要积累经验,掌握哪辆车需要前爬坡、哪辆车需要后爬坡、哪辆车水平放置即可,从而确保每辆车都能够卸净余油。
其次,个别油罐车司机弄虚作假,在油罐车上动脑筋。
如:加夹仓、改造管线。
浅析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及管理措施在现代社会,加油站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场所,其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油品损耗问题一直困扰着加油站的经营管理者。
油品损耗不仅会给加油站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油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因此,深入分析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一)蒸发损耗油品具有挥发性,尤其是汽油,在储存、装卸和销售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会不断蒸发,造成损耗。
蒸发损耗主要发生在油罐的呼吸阀、量油口等部位。
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蒸发损耗更为严重。
(二)计量误差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准确性会影响油品的计量结果。
例如,加油机的流量计、油罐的液位计等,如果长期使用未校准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出现计量误差,导致油品损耗的计算不准确。
(三)运输损耗在油品的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颠簸、油罐车密封不严等原因,可能会发生油品泄漏。
此外,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可能导致油品体积的变化,从而产生损耗。
(四)储存损耗油罐的储存条件也会影响油品损耗。
如果油罐的防腐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油罐腐蚀,从而增加油品的泄漏风险。
另外,油罐的埋地深度、周围环境温度等因素也会对油品的储存损耗产生影响。
(五)人为因素加油站员工的操作不规范也是造成油品损耗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在加油过程中,员工操作不当导致油枪滴油、冒油;在卸油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油品泄漏等。
二、加油站油品损耗的管理措施(一)加强设备管理1、定期对加油机、油罐液位计等计量器具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2、选用高质量的油罐、管道和阀门等设备,并定期检查其密封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问题。
3、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减少油品蒸发损耗,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优化储存条件1、合理选择油罐的埋地深度,减少温度变化对油品体积的影响。
2、对油罐进行良好的防腐处理,延长油罐的使用寿命,减少油品泄漏的风险。
3、控制油罐的储存温度和压力,尽量减少油品的蒸发。
加油站损耗管理办法1. 引言加油站作为提供燃油服务的营业场所,在燃油进货、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常常面临一定的损耗。
为了规范加油站损耗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本文档将介绍加油站损耗管理的相关办法。
2. 损耗的定义损耗是指加油站在燃油进货到销售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燃油数量的减少。
3. 损耗管理办法3.1 燃油进货管理•加强对燃油进货的监控,确保燃油质量和数量的准确记录。
•严格按照燃油供应商要求进行进货操作,避免燃油泄漏和污染。
•建立进货台账和进货单据,核对进货数量和供应商提供的燃油数量是否一致。
3.2 燃油储存管理•加油站应建立合理的燃油储存区域,并按照规定的容量进行燃油储存。
•定期对储存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漏油和泄漏。
•建立燃油储存台账,记录储存容量、进货日期、储存日期等信息,及时发现和记录燃油损耗情况。
3.3 燃油销售管理•建立准确的燃油计量系统,确保燃油销售的准确计量。
•对销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加油员操作的监控,避免非法扣留燃油或私自销售等行为。
3.4 损耗统计与分析•加油站应建立损耗统计制度,定期对损耗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损耗的原因和比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损耗的防范和减少。
3.5 管理措施的落实•加油站应建立损耗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流程。
•加强对管理措施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管理规定。
4. 总结加油站损耗管理对于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规范的损耗管理办法,加强对燃油进货、储存和销售过程的监管,可以有效减少损耗,提高经营效益。
加油站应加强对管理办法的执行,持续改进损耗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油站损耗管理一、损耗概念、处理原则、管理方法二、损耗分类三、油品定额损耗及损耗的处理四、油品损耗检查流程五、降低损耗的措施一、损耗的概念损耗:是指油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因自然蒸发、不可避免的滴洒渗漏、容器粘附或底部余油未卸净等原因造成的油品数量损失。
损耗量: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
作业前的量―作业后的量“正”为损耗,“负”为溢余。
加油站出现溢余的三种情况:油库多给油;加油站少给顾客发油;做假帐。
油品损耗的处理原则: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油品损耗的管理方法:分环节实行定额管理二、损耗的分类1.按损耗原因分2.按损耗性质分3.按损耗环节分1.按损耗原因分蒸发损耗 70% 跑冒滴漏损耗油品混油、变质损耗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本身性质方面的因素:沸点、蒸气压、蒸发潜热、粘度、表面张力外界条件的因素:周围空气的温度和压力、空气流动的速度、蒸发面积、容器的密封程度 2.按损耗环节分运输损耗零售损耗卸油损耗储存损耗发油损耗清罐损耗卸油损耗定义油罐车到站后的罐车计量数与卸油后贮罐的收油量之差为卸油损耗。
分析蒸发余油储存损耗定义油品在储存期间因昼夜温度变化而产生小呼吸损耗,也叫储存损耗。
分析销量小、库存少发油损耗定义用油枪向客户油箱内发油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叫做发油损耗。
分析加油机的问题、操作不当、罐装损耗 3.按损耗性质分实际损耗虚假损耗 1、温度变化引起的2、储罐容积表不准造成的三、油品定额损耗及损耗的处理按照《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加油站各环节定额指标如下表。
加油站损耗量期初库存+本期进货(原发升数)-本期销售总量-期末库存加油站损耗率加油站损耗量/本期销售总量×100% 某油站的柴油上月末盘点体积为3400升,在月末盘点体积为3800升,全月销售体积为升,盘点及销售油品平均温度为22.0℃,油库总交运体积为升,交运油品平均温度为30.5℃,试计算油站的月盘点损耗及损耗率,并对损耗进行分析。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燃油加油站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油品损耗问题日益突出,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加油站的经济效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加强油品损耗管理,提高加油站运营效率,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专项治理方案。
二、治理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燃油加油站,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加油站。
三、治理目标1. 降低油品损耗率,确保加油站油品损耗在合理范围内。
2. 加强油品损耗管理,建立健全油品损耗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3. 提高加油站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油品损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 提升加油站油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利益。
四、治理措施1. 完善油品损耗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油品损耗管理制度,明确加油站油品损耗的管理职责、操作流程、监督考核等。
(2)制定油品损耗统计报表,定期对加油站油品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加强加油站内部审计,对油品损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提升加油站设备技术水平(1)对加油站油罐、加油机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采用先进的油品损耗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油品损耗情况,提高监测精度。
(3)推广使用防渗漏、防蒸发等环保型油品储存设备,减少油品损耗。
3. 加强员工培训与考核(1)定期对加油站员工进行油品损耗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油品损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建立员工考核制度,将油品损耗管理纳入考核范围,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油品损耗治理。
(3)对员工进行奖惩,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4. 推广油品损耗治理新技术(1)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油品损耗治理技术,如油气回收、油气分离等。
(2)鼓励加油站采用油品损耗治理新技术,降低油品损耗率。
5. 加强社会监督(1)设立油品损耗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参与油品损耗监督。
(2)定期向社会公布加油站油品损耗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本方案,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
浅谈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摘要:本文结合本人多年从事石油公司加油站油品计量管理的工作实践,对影响加油站油品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减少加油站油品损耗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加油站;油品损耗一、前言油品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中容易发生数量变化,产生损耗。
油品的损耗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引起企业效益流失;另一方面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提倡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的战略要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减少油品损耗是各油品销售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影响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因素造成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因素很多,有油品在流通环节造成不可避免的滴洒引起的损耗、有计量器具误差引起的损耗,有环境温度引起的损耗、有人为操作引起的损耗等等,需要加油站及销售公司对症查找。
下面简单说说各环节引起的损耗:1.油品在进货、储存、销售各流通环节造成的损耗。
(1)进货环节。
进货环节又分为运输和卸油两个环节。
进货环节是指油品出库运输到加油站,运输途中引起的损耗就是运输损耗。
随着车辆、罐体工艺制造的提升,密闭性越来越好,运输途中形成的滴、洒损耗将会越来越低,目前国家标准是允许每50公里的运距损耗率0.01%。
卸油损耗是指将油品卸入油站油罐引起的损耗。
卸油时因油品卸入地罐排出大量卸油前空罐部分的油蒸气,造成常说的“大呼吸”损耗,加上卸油结束后油罐车容器内油品粘附,产生卸油损耗。
卸油损耗大小跟油品品种、环境温度有关,根据GB11085-89标准,广东地区加油站的卸油损耗为0.23%,是进货环节的主要损耗。
(2)存储环节。
主要有小呼吸损耗和渗漏引起的损耗。
油品进入地罐储存,因地罐昼夜温差造成油品热胀冷缩,会排出少量油蒸汽,即常说的“小呼吸”损耗。
因油站地罐均埋地0.5米以下,温度变化小,这部分造成的损耗很少。
而油品储存期间,因油罐壁穿孔漏油,油罐附件计量孔、潜油泵等设备密封不严造成油品大量蒸发等也会产生损耗。
加油站损耗管理加油站损耗管理一、损耗概念、处理原则、管理方法二、损耗分类三、油品定额损耗及损耗的处理四、油品损耗检查流程五、降低损耗的措施一、损耗的概念损耗:是指油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因自然蒸发、不可避免的滴洒渗漏、容器粘附或底部余油未卸净等原因造成的油品数量损失。
损耗量: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
作业前的量―作业后的量“正”为损耗,“负”为溢余。
加油站出现溢余的三种情况:油库多给油;加油站少给顾客发油;做假帐。
油品损耗的处理原则: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油品损耗的管理方法:分环节实行定额管理二、损耗的分类1.按损耗原因分2.按损耗性质分3.按损耗环节分1.按损耗原因分蒸发损耗70% 跑冒滴漏损耗油品混油、变质损耗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本身性质方面的因素:沸点、蒸气压、蒸发潜热、粘度、表面张力外界条件的因素:周围空气的温度和压力、空气流动的速度、蒸发面积、容器的密封程度2.按损耗环节分运输损耗零售损耗卸油损耗储存损耗发油损耗清罐损耗卸油损耗定义油罐车到站后的罐车计量数与卸油后贮罐的收油量之差为卸油损耗。
分析蒸发余油储存损耗定义油品在储存期间因昼夜温度变化而产生小呼吸损耗,也叫储存损耗。
分析销量小、库存少发油损耗定义用油枪向客户油箱内发油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叫做发油损耗。
分析加油机的问题、操作不当、罐装损耗 3. 按损耗性质分实际损耗虚假损耗1、温度变化引起的2、储罐容积表不准造成的三、油品定额损耗及损耗的处理按照《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加油站各环节定额指标如下表。
加油站损耗量期初库存+本期进货(原发升数)-本期销售总量-期末库存加油站损耗率加油站损耗量/本期销售总量×100% 某油站的柴油上月末盘点体积为3400升,在月末盘点体积为3800升,全月销售体积为386600升,盘点及销售油品平均温度为22.0℃,油库总交运体积为389860升,交运油品平均温度为30.5℃,试计算油站的月盘点损耗及损耗率,并对损耗进行分析。
油品损耗及其管理油品损耗及其管理油品在储运与经营过程中,由于⾃然蒸发损耗和事故损耗造成的损失数量是惊⼈的。
油品损耗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今天我们先讲讲油品损耗的原因及其分类。
损耗指的是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前者指在⽓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装卸、储存、输转等作业时,由于⽯油产品表⾯汽化⽽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的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除净和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油品损耗可分为⾃然损耗和事故损耗两类。
油品蒸发损耗属⾃然损耗,其损耗⼀般难以回收且不可避免,因此,在⼀定数量范围内有其合理性,它相当于⼀种系统误差,故可以通过各种油品蒸发损耗定额予以确认和管理。
⽽事故损耗主要是跑、冒、滴、漏及混油发⽣的损耗,这种损耗多属⼈为责任⼼不强、操作失误、技术不过关、⽣产管理不善、设备抢修不及时,施⼯质量不好等原因造成,易为⼈们所重视,只要采取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在油库,油品储运发⽣的损耗主要包括:蒸发损耗、输转损耗、装车损耗、滴漏损耗和清罐损耗等,见下图。
蒸发损耗是油品损耗中损耗量最⼤的⼀种,在整个油品储运损耗中约占70﹪~80﹪。
由于油品都具有挥发性,⽆论在什么温度和压⼒条件下,油品的蒸发时刻都在发⽣着,只不过温度越⾼,蒸发越快,油品损耗越⼤;压⼒越⾼,蒸发越慢,损耗越⼩⽽已。
油品的蒸发损耗造成惊⼈的能源浪费和对⼤⽓的污染,既破坏了⽣态环境,也损害了⼈体健康。
油品的蒸发损耗与油品的性质、密度、储存条件(液⾯⾯积、油⾯压⼒、油品温度、罐体空间⼤⼩和⼤⽓温度)、作业环境、地区位置及⽣产经营管理等因素有关,分为呼吸损耗和灌装损耗两种。
油品的呼吸损耗⼤体上⼜可分为⾃然通分损耗、⼩呼吸损耗、⼤呼吸损耗三种。
1、⾃然通风损耗⾃然通风损耗是由于罐顶有孔眼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差的情况下,因混合⽓密度⽐空⽓密度⼤,致使罐内混合⽓从低处孔眼排⼊⼤⽓,外界空⽓从⾼处孔眼流⼊罐内,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体密度的不同,引起⽓体⾃然对流所造成的损耗叫⾃然通风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