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计算公式 (2)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制动力计算公式
一、一轴(前轴)制动力
一轴制动率=(左前轮制动力+右前轮制动力)/ [(左前轮荷重+右前轮荷重) ×9.8] 当一轴制动率>=60% 为合格
一轴不平衡率=(左前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前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两个前轮中最大制动力
当一轴不平衡率<=20% 为合格
二、二轴(后轴)制动力
二轴制动率=(左后轮制动力+右后轮制动力)/ [(左后轮荷重+右后轮荷重) ×9.8] 二轴制动率不做判定
当二轴制定率>=60%时,二轴不平衡率用下式计算;
二轴不平衡率=(左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两个后轮中最大制动力
二轴不平衡率<=24% 为合格
当二轴制定率<60%时,二轴不平衡率用下式计算;
二轴不平衡率=(左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左后轮荷重+右后轮荷重) ×9.8]
二轴不平衡率<8%时为合格
三、手制动力(手刹)
手制动率=(左轮制动力+右轮制动力)/四个车轮荷重之和×9.8
手制动率>=20%为合格
四、整车制动
整车制动率=四个车轮制动力之和/四个车轮荷重之和×9.8
整车制动率>=60% 为合格。
平板台制动计算公式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动态)轮荷之和×0.98】×100%滚筒制动台计算公式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轮荷之和×0.98】×100% 注:(1)机动车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2)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3)用平板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整车制动率整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台式检验制动率要求(空载)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加载)台式检验制动力不平衡率要求(空载和加载)。
制动力计算公式
一、一轴(前轴)制动力
一轴制动率=(左前轮制动力+右前轮制动力)/ [(左前轮荷重+右前轮荷重)x9.8]
当一轴制动率>=60% 为合格
一轴不平衡率=(左前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前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两个前轮中最大制动力
当一轴不平衡率<=20% 为合格
二、二轴(后轴)制动力
二轴制动率=(左后轮制动力+右后轮制动力)/ [(左后轮荷重+右后轮荷重)x9.8]
二轴制动率不做判定
当二轴制定率>=60%时,二轴不平衡率用下式计算;
二轴不平衡率=(左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两个后轮中最大制动力
二轴不平衡率<=24% 为合格
当二轴制定率<60%时,二轴不平衡率用下式计算;
二轴不平衡率=(左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左后轮荷重+右后轮荷重)x9.8]
二轴不平衡率<8%时为合格
三、手制动力(手刹)
手制动率=(左轮制动力+右轮制动力)/四个车轮荷重之和X9.8
手制动率>=20%为合格
四、整车制动
整车制动率=四个车轮制动力之和/四个车轮荷重之和X9.8
整车制动率>=60% 为合格。
平板台制动计算公式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动态)轮荷之和×0.98】×100%滚筒制动台计算公式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轮荷之和×0.98】×100% 注:(1)机动车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2)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3)用平板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整车制动率整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台式检验制动率要求(空载)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加载)台式检验制动力不平衡率要求(空载和加载)。
制动力计算公式
一、一轴(前轴)制动力
一轴制动率=(左前轮制动力+右前轮制动力)/ [(左前轮荷重+右前轮荷重)x9.8]
当一轴制动率>=60% 为合格
一轴不平衡率=(左前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前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两个前轮中最大制动力
当一轴不平衡率<=20% 为合格
二、二轴(后轴)制动力
二轴制动率=(左后轮制动力+右后轮制动力)/ [(左后轮荷重+右后轮荷重)x9.8]
二轴制动率不做判定
当二轴制定率>=60%时,二轴不平衡率用下式计算;
二轴不平衡率=(左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两个后轮中最大制动力
二轴不平衡率<=24% 为合格
当二轴制定率<60%时,二轴不平衡率用下式计算;
二轴不平衡率=(左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右后轮过程差最大制动力)/ [(左后轮荷重+右后轮荷重)x9.8]
二轴不平衡率<8%时为合格
三、手制动力(手刹)
手制动率=(左轮制动力+右轮制动力)/四个车轮荷重之和X9.8
手制动率>=20%为合格
四、整车制动
整车制动率=四个车轮制动力之和/四个车轮荷重之和X9.8
整车制动率>=60% 为合格。
汽车刹车时的制动距离计算汽车刹车时的制动距离是指车辆从刹车开始到完全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准确计算制动距离对于驾驶员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驾驶员合理安排行车距离,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本文将介绍汽车刹车时的制动距离计算方法。
一、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制动距离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刹车系统的性能:刹车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制动距离的长度。
好的刹车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制动力,从而减少制动距离。
2. 车辆的质量:车辆的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制动距离也会相应增加。
3. 轮胎的状况:轮胎的磨损程度、胎压以及胎面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都会影响制动距离。
4.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指从发现危险到踩下刹车踏板的时间。
反应时间越短,制动距离也会相应减少。
5. 道路状况:道路的湿滑程度、坡度以及路面的摩擦系数都会对制动距离产生影响。
二、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紧急制动和正常制动。
1. 紧急制动紧急制动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刹车操作,此时驾驶员需要尽快将车辆停下来。
紧急制动的制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制动距离 = 初始速度² / (2 * 制动力 * 制动系数)其中,初始速度是指车辆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制动力是指刹车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大小,制动系数是指刹车系统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
2. 正常制动正常制动是指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进行的刹车操作,此时驾驶员需要根据道路情况和前车距离来合理减速。
正常制动的制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制动距离 = 初始速度 * 反应时间 + 初始速度² / (2 * 制动力* 制动系数)其中,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危险到踩下刹车踏板的时间。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制动距离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刹车系统的性能和轮胎的状况对制动距离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刹车系统以及轮胎是非常重要的。
2.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制动距离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警觉,提高反应速度。
制动计算公式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平板台制动计算公式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动态)轮荷之和×】×100%滚筒制动台计算公式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轮荷之和×】×100%注:(1)机动车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2)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3)用平板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整车制动率整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整车轮荷×)×100%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整车轮荷×)×100%台式检验制动率要求(空载)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加载)台式检验制动力不平衡率要求(空载和加载)。
平板台制动计算公式、/■. 「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 动态轮荷右)X 0.981 X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X 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 动态轮荷右)X 0.981 X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X 100%(2 )后轴行车制动率v 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动态)轮荷之和X 0.981 X100%滚筒制动台计算公式、/■. 「一、前轴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X0.981X100%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X 100%二、后轴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X0.981X100%2、两种情况算法(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X 100%(2 )后轴行车制动率v 60%时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轮荷之和X 0.981 X100%注:(1 )机动车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2 )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3)用平板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整车制动率整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整车轮荷X 0.98 )X100%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整车轮荷X 0.98 )X100%台式检验制动率要求(空载)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加载)台式检验制动力不平衡率要求(空载和加载)。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制动系统是车辆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通过施加力来减缓车辆的速度或完全停止车辆。
它可保证车辆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停车,同时也可以提供稳定的制动性能给驾驶员。
制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是为了确定合适的制动力大小以及有效的制动距离。
以下是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的一些重要内容。
1.车辆质量:首先需要确定车辆的总质量,包括车身质量、人员质量、货物质量等。
车辆质量越大,所需制动力也将越大。
2.制动力计算:制动力取决于摩擦力、制动系数、轮胎质量、制动器效率等因素。
通常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制动力:制动力=车辆质量*加速度其中加速度可以根据制动器、轮胎等因素进行调整。
3.制动距离计算:制动距离取决于车辆的速度、制动力以及路面情况。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制动距离=(速度^2)/(2*制动力*道路摩擦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道路摩擦系数的数值。
4.制动器的选择:根据制动力和制动距离的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制动器类型和规格。
常见的制动器包括液压制动器、电子制动器和气动制动器等。
选择适当的制动器类型和规格可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制动系统的平衡:制动系统中的前轮制动力和后轮制动力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以确保车辆能够稳定停止。
通常,前轮制动力应约为总制动力的70%,后轮制动力约为总制动力的30%。
在进行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道路情况:不同路面的摩擦系数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道路情况调整计算中的摩擦系数。
2.制动器或刹车片的磨损:制动器磨损会导致制动力的减小,因此需要考虑磨损对制动力的影响。
3.轮胎的状态:轮胎的状况会影响制动力的传递效果,因此需要保证轮胎的状态良好。
4.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制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通常取2秒。
综上所述,在进行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时,需要考虑车辆质量、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器选择以及系统平衡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可以确保制动系统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并提供稳定的制动性能给驾驶员。
平板台制动计算公式
一、前轴
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
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二、后轴
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
2、两种情况算法
(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动态)轮荷之和×0.98】×100%
滚筒制动台计算公式
一、前轴
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
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二、后轴
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
2、两种情况算法
(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轮荷之和×0.98】×100% 注:(1)机动车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
(2)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
(3)用平板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
整车制动率
整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
驻车制动率
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
台式检验制动率要求(空载)
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加载)
台式检验制动力不平衡率要求(空载和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