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张延教授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2) (1)
- 格式:pdf
- 大小:581.01 KB
- 文档页数:48
宏观经济学教师:张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课程2012年4月18日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1•第五章作业:•Dornbusch书第6版,•第177页:2、3、8 。
•第121页:2、5、6、8、9 。
•4月23日交第四次作业。
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2•五、本章小节•1、宏观经济流程图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IS曲线中:R —→ Y•LM曲线中:Y —→ R•AD曲线中:P —→ Y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3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4宏观经济学流程图CG 0IADYC 0c Y d Y TR 0TY T 0t ①②③④⑤I 0Rb⑥k Y h PM o⑦⑧⑨•2、需求管理的政策。
•IS曲线移动或者LM曲线移动•——→ AD曲线移动•——→需求管理的政策。
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5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6宏观经济学流程图CG 0IADYC 0c Y d Y TR 0TY T 0t ①②③④⑤I 0Rb⑥k Y h PM o⑦⑧⑨•Samueslon认为:凯恩斯主义处方(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包治西方经济百病。
•80年代以前,AD分析一统天下。
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7•3、对IS —LM模型的质疑。
•IS曲线:流量分析,流量均衡•——时期分析•LM曲线:存量分析,存量均衡•——时点分析•两者能否联立求解。
2012-4-18 中宏(19)《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8•蒋硕杰先生,湖北应城人,1918年出生于上海,1993年卒于美国芝加哥。
1934年蒋硕杰赴日本,就读于庆应大学,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回国。
随后赴英国,并于1938年考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师:张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课程2012年3月21日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1•五、LM曲线以外点的经济含义:•LM曲线上的点都是能够实现货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
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2•1、LM曲线以左点的经济含义:•B点到底存在什么?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3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4R cR DY 1Y 2YRLM 曲线B C D LM 曲线以左点经济含义1•我们必须从R-Y 坐标系,回到波动初始发生的货币市场中,回到R-L、M/P坐标系中,才能把问题看清楚。
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5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6R 0LM 曲线以左点的经济含义2L 、M /P M o /PR BRR CY Y 1R B R C LM 曲线B C D B ′C ′D ′ESM•现在的问题是:B点到底是和C点还是D点在同一条货币需求曲线之上?•B点的利率水平= D点的利率水平•B点的收入水平= C点的收入水平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7•在R-L、M/P坐标系中,Y 是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决定货币需求曲线的截距。
•如果外生变量一样,则L 曲线的截距一样,应该在同一条L曲线之上。
•在R-L、M/P坐标系中,R是内生变量。
如果内生变量一样,还有可能是在不同的L曲线之上。
2012-3-21 中宏(12)《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8•所以在R—L、M/P坐标系中,B 点应该是同收入水平一样的C 点在同一条L 需求曲线之上。
• C 点是LM 曲线之上的点,是一个能够实现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
这意味着在C上,在R-L、M/P坐标系中,点所对应的利率水平RC对应着一条L 曲线和M/P 曲线的交点C′点。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说明: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本章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虑到宏观经济背景非常重要,建议读者予以重视。
除了名词解释之外,本章未添加相关习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 2002 年和 2009 年该国实际 GDP 的变化,但要以 2002 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 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以 2002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2 +15⨯ 0.2 = 14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2 + 20 ⨯ 0.2 = 17.2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17.2 -14⨯100% = 22.9% 。
14(2)以 2009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5 +15 ⨯ 0.3 = 17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5 + 20 ⨯ 0.3 = 21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21 -17⨯100% = 23.5% 。
17由 22.9%与 23.5%只相差 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 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在(2)和(3)中都假定不存在居民的利息支付或向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4.2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分析思路:•逐步放松假设的过程•简化模型———————————→普遍模型•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的过程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2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3宏观经济学流程图C G 0I AD YC 0cY d Y TR 0T YT 0t ①②③④⑤I 0Rb⑥•一、资产的种类和选择:•资产按照流动性从大到小进行划分:•1、货币•(1)功能:交换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4•(2)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主要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定义:M=C+D•Currency:通货(银行储蓄之外流通),•包括:纸币、辅币•Deposit: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我国:随时支取;美国:可开支票) 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5•(3)特点: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收益很低•(70’s以后活期存款才有利息) 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6•2、金融资产•主要指债券(包括:定期存款、股票、国库券),在宏观经济学中,把除货币以外的其他流动性资产通称为债券。
•特点:流动性较差;收益较高。
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7•3、实物资产:•实物资产与利率无关,•故可以舍去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8•4、重要假定:•假定人们只在货币、债券这两种流动性强的资产形式中进行选择。
债券是货币的唯一替代物。
2012-3-19 中宏(11)《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9•二、货币需求•1、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由于收入与支出有时滞(time lag),缺乏同时性,所以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
宏观经济学教师:张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课程2012年5月9日2012-5-9 中宏(25)《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1•二、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
•附录博弈论2012-5-9 中宏(25)《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2•(一)有限回合博弈和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博弈论近年来在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由于它不必依赖微分的最大化方法,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的行为,而且博弈论允许出现多个均衡状态,也由于博弈论对经济中各方交互作用的描述能力,使人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行为主体理性行为却往往导致低效率乃至最差的结果。
“囚犯困境”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2-5-9 中宏(25)《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32012-5-9中宏(25)《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的代表人物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最早将博弈论应用到宏观经济学中的是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
他俩合作于1977年以表了《要规则,不要相机扶择:最优计划的不一致性》一文(Kydland, F.F. and Prescott, A.C. "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5.1977, PP473-493.)。
2012-5-9 中宏(25)《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5•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将货币当局与公众作为博弈的双方引入模型,最先证明了最优政策具有“时间不一致性,因此也是不可信任的。
”所谓时间不一致,是指在制定政策的时刻看来是最优的政策,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就不再是最优的了。
此时,除非有某种机制捆住政府的手脚,否则最优化的政府很可能改变最初的承诺,使公众上当受骗2012-5-9 中宏(25)《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6•例如:政府和百姓的关系•百姓•不合作合作•┏━━━━┳━━━━┓ •不合作┃ ┃ ┃ 政府┣━━━━╋━━━━┫•合作┃ ┃ ┃•┗━━━━┻━━━━┛2012-5-9 中宏(25)《中宏》讲义,张延著。
宏观经济学教师:张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程2012年2月22日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1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因而涉及经济学中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2•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来看,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对持续的宏观经济波动大萧条,作出合理的解释,导致对它的信任危机,而宏观经济学成功于可以对持续的宏观经济波动作出合理的解释。
•所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宏观经济波动和增长。
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3•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核心问题是:•1、宏观经济波动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大萧条?为什么宏观经济存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波动?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是什么? 波动的传导机制是什么?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4国民收入Y的周期性波动tY繁荣衰退萧条复苏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5•怎样从非均衡恢复到均衡的道路上?•失衡──→ 均衡•第一篇至第三篇的内容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6•2、宏观经济增长问题。
•在均衡的道路上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均衡的长期化、动态化。
•第四篇的内容围绕这个问题。
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7•二、度量宏观经济的量化指标•1、国民收入•用GNP表示,或者用Y代表.•纵向比较:反映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快慢的不同.•横向比较:反映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快慢的不同。
2012-2-22 中宏(4)《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8•2、物价水平•用P代表物价水平。
•因为通货膨胀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引起居民资产的迅速贬值,相当于钱打折。
而通货紧缩,相当于钱生钱。
•四、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之二:•投资—储蓄法(I-S法)•(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2•1、模型:•Y=AD①(表明均衡收入由总需求决定)②•AD=C+I计•Y=Yd=C+S③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3•把②③带入①,得到:•C+I计=C+S•I计=S•Io =-Co+(1–c)Yd•Y*=(Co +Io)/(1-c)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4•2、几何图形•(1)S曲线、I曲线的图形: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5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6投资—储蓄法中均衡收入的决定S 、IY*I 0Y -C 045°S = -C 0+ (1-c)Yd•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哪里?•均衡的国民收入必在S曲线和I曲线的交点上。
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7•(2)为什么Y*是稳定性均衡?>S(≡ I )•在Y*以左,存在I计•—→ inv<0•—→存在脱销•—→厂商增加投资,导致投资水平I上升,引起实际总产量增加,•即: C + I↑≡Y↑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8<S(≡ I )•在Y*以右,存在I计•—→ inv>0•—→存在积压•—→厂商减少投资,导致投资水平I下降,引起实际总产量下降,•即: C + I↓≡Y↓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9•在Y*上,存在I计≡ S(≡ I )•—→ inv= 0•—→既不存在积压,也不存在脱销。
•—→厂商维持投资不变,实际总产量不变,•即:C + I不变≡Y不变•Y不变的境界,即是均衡的境界。
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
版权所有10•3、均衡点的移动(外生变量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比较静态均衡分析•(1) Y*与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之间的距离f2012-3-7 中宏(8)《中宏》讲义,张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