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干物质积累动态是Logistic曲线("S"形曲线)模式,经历缓慢 增长期、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期和减慢停止期。
• 相对生长率(RGR):即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值. • 净同化率(NAR)。表示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
量。
• 叶面积比率(LAR)。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L/W)称叶面积
比率,即单位干重的叶面积。
• 植物生长率(CGR)。又叫做群体生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
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药用植物产量取决于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随药用植物种类、生育时期、种植密度及栽培环境等 变化。
9
二、 药用植物品质及其形成
(一) 药用植物品质的内涵 药用植物品质关系到中药质量及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一是
O
61 2
543
O
8 7
O
12
对苯醌
6 5
43
O
P-quinone α -(1,4) 萘醌
O O
1 2
6
O
1
O
2
O
OH HO
H,OH
OH
D-木糖
O H,OH
HO OH OH
D-核糖
HO
O
OH
H,OH
OH L-阿拉伯糖
11
• 按苷键原子分类:氧苷、硫苷、氮苷、碳苷。 • 按苷元类型:黄酮苷、蒽醌苷、香豆素苷 • 按植物体内存在状态:原生苷、次生苷 • 按苷特殊性:皂苷 • 按生理作用:强心苷 • 按糖的种类和名称:木糖苷、葡萄糖苷 • 按单糖基的数目:单糖苷、双糖苷 • 按糖链的数目:单糖链苷、双糖链苷、三糖
化学成分,主要指药用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如 化学农药、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标,主要是指产 品的外观性状,如色泽、质地、大小、整齐度和形状等。 • 1 化学成分 成分作用的结果。活性成分含量、各种成分的比例等是衡量药用 植物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化 学成分,目前已明确的药用化学成分种类有:糖类、苷类、木质 素类、萜类、挥发油、鞣质类、生物碱类、氨基酸、多肽、蛋白 质和酶、脂类、有机酸类、树脂类、植物色素类及无机成分等。